|
对《不同底物对植酸酶酶活检测的影响》的质疑,感兴趣者进入。
《饲料工业》2007 之28卷第20期,有昕大洋的一篇文章《不同底物对植酸酶酶活检测的影响》,文章结论部分表述“...配成p8810底物溶液的pH为5.4~5.5,而p3168底物溶液的pH为6.4~6.5...”,“...在本实验中,用p8810作为底物的植酸酶活性显著高于用p3168组,与两者之间底物溶液之间pH值得差异有关...”。文章作者的这个结论下得也许太早。是对植酸酶酶活的定义概念理解误差所致。
以国标GB/T 18634-2002 植酸酶的定义为例,假定昕大洋的检测方法同国标:样品在植酸钠浓度为5mmol/L,温度37度,pH5.5下,每分钟释放1微mol无机磷,为1个酶活单位。从定义看,强调的是植酸钠浓度为5mmol/L和pH5.5,底物溶液最先配置浓度的实际定容浓度为到7.5mmol/L, 所以最后测定时,反应浓度为7.5*4/6=5mmol/L.与定义一致。《不同底物对植酸酶酶活检测的影响》的误解主要是在配置植酸钠时没有先调pH5.5,再定容。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将导致两种后果,不是植酸钠的浓度不够5mmol/L,就是反应pH必然偏离了pH5.5。与定义不符,导致结果误差。明白了这一点,不论用p8810还是p3168 ,配成的底物溶液pH,都应该是pH=5.5,(卖酶的不能犯这种概念错误);检测出的结果可能是一样或有差异。至于谁大谁小,应由发酵来源决定。按理论概念,酶的检测应该选用最适底物,才有最大反应初速度,何为最适底物,通过试验测定米氏常数km可以确定,不同菌种来源的植酸酶不能一概而论。
若是能完善点,再讨论讨论来自不同菌种的植酸酶,作用这两种底物的Vmax, Km 是多少,就更好。
如果哪位有新的高见,欢迎讨论。
其他文章:
http://www.xumuren.com/thread-161758-1-1.html
http://www.xumuren.com/thread-161558-1-1.html
[ 本帖最后由 tgz5637 于 2008-3-11 08:43 编辑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