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牛山太“牛”了
罗牛山是海南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的综合性集团企业,主要生产销售生猪、鸡、鲜鸡蛋、无公害蔬菜等农副产品,并投资于教育产业和房地产行业。罗牛山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国首家菜篮子股份制企业,也是海南是最大的农牧企业。罗牛山的猪肉占海口市场的55%、鸡蛋占63%,淘汰鸡则霸占半壁江山。2002年2月,罗牛山斥资近2000万元,在海口启动品牌猪肉连锁店,还计划在未来3年内在全市将放心食品连锁店或专柜开设到100多家。
罗牛山的确是一家很优秀的企业,在业内确实蛮牛的,但它似乎“牛”过分了,以致许多初接触它的人误以为它养的不是猪,而是牛。这种误解是由罗牛山的名字和商标图案引起的。
尽管“罗牛山”读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代表一座山的意思,但在三字中对人的知觉影响最大的是“牛”字,而不是“罗”和“山”。因此,这个名字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与牛有关的联想。如果,再看看罗牛山的商标图案,那么必定会加深对牛的联想。
罗牛山的商标图案是一头奋力向前冲的西班牙斗牛,牛的下面标注“HKAIT”这五个让人不知所云的英文字母,图案的背景是红色的长方形(这也许是从红牛的商标中得到启发)。如果单纯从图标上看,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图标。西班牙斗牛象征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红色代表积极向上,给人自信、满腔热情的感觉。但是,如果结合罗牛山现在的经营范围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看,这是个糟糕图标。
罗牛山的品牌命名与商标图案设计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它们违背品牌命名的原则。《凯洛格品牌论》中有8条品牌命名的原则:第一, 名称必须是特有的和令人难以忘记的;第二, 品牌名称的内涵一定要足够宽;第三, 必须非常小心地描述品牌名称;第四,带有指引性的品牌名称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五,必须要谨慎对待品牌中的时尚问题;第六,必须能够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第七,品牌及品牌的名称必须能够表达自己的个性;第八,品牌名称越短越好。
猪是罗牛山的主业。它靠养种猪起家,后来扩大到养商品猪,现在涉及屠宰加工及猪肉零售,欲打造一条从养殖场到餐桌的肉类产业链。在许多人的概念中,“罗牛山”是一家很优秀的种猪繁殖企业;“罗牛山”代表最好的种猪;“罗牛山”代表安全优质的猪肉。虽然,它现在开始向养鸡业发展,它却与牛没有一丁点的联系,既没有养肉牛,也没有养奶牛。至少目前是这样。但是,罗牛山的品牌名称和商标图案,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它是提供牛肉或牛奶的企业。这十分不利于在新市场开展品牌传播,也不利于在老市场强化品牌“优良种猪”和“优质猪肉”的概念。
一家以与某种动物有关联的企业,如果以动物作为品牌名称或商标图案,那只能用与它关联最密切的那种动物。否则,就不要用动物作为品牌名或商标图案。因为,用其他非关联动物作名称或图标,很容易误导消费者的知觉,造成识别混乱,从而弱化品牌概念与关联动物之间的联系。即使非关联动动物非常有象征意义,能代表品牌的精神,也造成这样的影响。
因此,如果罗牛山不打算把主业由“猪”转为“牛”的话,那么它就应该弱化“牛”的形象,强化“优良种猪”或“优质猪肉”的概念。只有这样,才更有利打造一个生猪或猪肉的强势品牌。
[ 本帖最后由 甲忠生 于 2008-2-29 12:2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