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天气逐渐转暖,昼夜温差大,忽冷忽热,饲料原料容易出现霉变,所以外界因素(天气、饲料原料等)稍有变化,猪群健康水平将明显波动,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在我省呈地方性流行。根据最近规模化猪场疾病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完善相关免疫接种:
1. 继续做好猪瘟猪伪狂犬病和喘气病免疫接种工作,对于五号病实行季节性接种的猪场,在2月底进行强化免疫,种猪和育肥猪接种浓缩五号苗3毫升/头,仔猪2毫升/头。
2.由于去年暖冬,蚊蝇滋生较早, 在3月底或4月初进行乙脑疫苗接种。所有公猪和母猪(含后备种猪)接种乙脑弱毒苗1头份,或者对公猪、后备种猪和初产母猪接种乙脑弱毒苗1头份。
3、由于蓝耳病最近流行严重,根据各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免疫程序:
(1)蓝耳病“活跃期”猪场:
判断指标:流产、早产超过8%,死胎超过20%,3周内仔猪死亡率超过20%,断奶后死亡死亡率超过10%,母猪发热、厌食、腹式呼吸;母猪腹胀猝死增多;早、中期流产,早产2~7天增多;弱仔死胎增加1/3~1/2;大木乃伊胎>17cm,产后无乳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发情延迟、不规律。
如果猪场存在以上1~2以上种症状,则可能判断是蓝耳病“活跃期”猪场。
建议免疫程序:种猪全群接种弱毒苗2头份,28天后再强化接种2头份,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在仔猪发病前2周接种弱毒苗1头份。
(2)蓝耳病“恢复期”猪场:
判断指标:在1~3个月前猪场曾经出现上述蓝耳病“活跃期”,目前处于疾病恢复期,死胎干尸超过10%,乳猪死亡率不高,但断奶后两周发病率和死亡率超过10%。
建议免疫程序:种猪全群接种弱毒苗2头份,28天后再强化接种2头份,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在仔猪断奶时接种弱毒苗1头份。
二、种猪群保健方案
1.种猪饲料添加祛霉剂,同时添加免疫增强剂,2公斤/吨,使用时间3个月;
2.每吨种猪料添加“扶本康” 500克,泰乐菌素200克,使用7~10天。对于蓝耳病“恢复期”猪场则连续使间隔1个月重复添加1次,连续2次以上。对于蓝耳病“活跃期”猪场则必须连续使用14天,然后间隔1个月重复添加1次,连续2次以上。
3.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公斤/吨或“枝原净三鲜汤”(即每吨料添加80%枝原净125克、阿莫西林200克和15%金霉素2公斤),两者每季度更换一次。
4、母猪产后立即肌注长效抗生素“得米先”或“法莫先”8~10毫升,缩宫素4毫升。
三、商品猪群保健方案
1. 仔猪实行3日龄和断奶当天的两针保健,每次可选择长效头孢噻呋类药物(速解灵)0.2ml和0.5ml。
2.为了提高免疫应答水平,在保育舍中后期即断奶后2~6周内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1.5公斤/吨。
3.在保育猪中期每吨饲料添加“扶本康” 500克,泰乐菌素100克,使用14天。
四、正确选择消毒剂
如果五号病威胁较大,碘类消毒剂效果较好,可使用百菌消(百胜)-30(比例1:1000)或红宝碘(比例1:500)带猪喷雾消毒。春季可使用癸甲溴铵消毒剂,如“百毒杀”(1:300)或“青净农场”(1:500)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