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11|回复: 0

高热病时期如何做好猪瘟防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8 12: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发生猪高热综合征的猪群中,许多临床实践证实蓝耳病病毒是罪魁祸首,但不是唯一的病原,猪瘟也是该病的主要原发病原。在发病的疫区有的规模猪场由于猪瘟与伪狂犬病免疫和综合防控措施做得好,猪群并没有发生高热病,即使有的猪场发生了疫情,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也都很低,未造成太大的损失。这些事实提示我们,当前要想完全控制好猪高热病的发生与流行,除控制好蓝耳病之外,必须首先要把猪瘟控制好。

    一、发病特点

    1.猪瘟仍然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

    2004年至2007年在广东、广西、湖南及福建等省许多猪场先后多次发生免疫猪群爆发猪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陈涛等对河南省周口地区牧业小区27户散养猪户和3个规模猪场进行猪高热病调查,检查样品65份,检出猪瘟病毒阳性率为70%,蓝耳病病毒阳性率为80%,巴氏杆菌为30%,副猪嗜血杆菌为50%,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50%,猪链球菌为20%。2007年3月,浙江省温州市有关兽医技术部门对9个规模猪场采取的275份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检验,检出猪瘟病毒抗原阳性率为25.45%,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为4.73%,两种病毒同时存在于同一样品中占11.43%。上述检验结果证实,这些地区的猪场发病严重、死亡率高主要原因仍然是猪瘟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多种细菌所造成的。因此,在发生猪高热病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另一个罪魁祸首-猪瘟。

    2.带毒种猪和野猪是引发猪瘟的主要根源

    当前我国猪瘟持续性感染(又称隐性感染)是繁殖母猪发生猪瘟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持续性感染在全国猪群中较为普遍存在。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毒株或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就可引发持续性感染,造成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的发生,使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据有关报道,带毒母猪综合征在妊娠母猪的感染率可达43%。由于带毒种猪表现为隐性感染,不呈现临床症状和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易被人们而忽视。这种带毒的种公猪经配种可通过精液感染母猪;带毒的母猪妊娠后可将猪瘟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垂直传播,使其所产下的仔猪发生先天性感染,出现免疫耐受。同时,带毒种猪也能经水平传播将病毒传染给其他的健康猪只。这样,由于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同时在一个猪群中或一个猪舍内反复、交替的进行,形成了猪瘟感染的恶性循环链,造成猪场猪瘟的持续性感染长期存在,必将严重危害猪群的健康生长,困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瘟病毒能在野猪中传播,带毒的野猪可经食物链或直接接触传播病毒,对家养的猪只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3.先天性感染猪瘟病毒的仔猪易产生免疫耐受

    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可经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猪瘟病毒的仔猪产生先天性免疫耐受。据有关报道:经广东、福建、吉林等5个规模猪场检测带毒母猪所产下的仔猪带毒情况,发现其带毒率为96.7%,带毒窝数率为60%~100%。一般情况下,母猪妊娠早期(40日龄)感染猪瘟病毒多数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妊娠70日龄感染病毒可产下弱仔猪,表现为先天性震颤(抖抖病),皮肤发绀等,病后多于2周内死亡;妊娠80~90日龄感染病毒时,产出的仔猪,除少数发生死亡外,多数仔猪能成活6~11个月,但呈现先天性免疫耐受,形成持续性感染的带毒猪,终生带毒长期向外排毒。据有关报道:仔猪持续性感染带毒,实验室数据为持续750天,田间数据为持续399天。仔猪并不表现出临诊症状,而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不产生免疫应答,表现出免疫耐受,最终造成疫苗免疫失败。这些持续性感染的带毒仔猪,如果当作后备种猪进行培育,则会形成新的带毒种猪群,同样会经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病原,使猪瘟病毒一代一代在猪群中传播下去,诱发猪瘟不间断的一年一年地发生,给猪瘟的防控工作带来重大的困难。

    4.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造成免疫抑制危害甚大

    由于猪群中存在持续性感染;仔猪先天性免疫耐受,对疫苗接种免疫应答低下;加之疫苗质量不稳定,保管使用不当以及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造成许多免疫猪群仍然不断地发生猪瘟。在临床上常见猪瘟与蓝耳病或伪狂犬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流感等混合感染,并常继发感染猪肺疫或链球菌病、气喘病、副伤寒、大肠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弓形虫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等。使病情复杂化,不仅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也加大了防控的难度。

    在容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疫病中,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猪流感及气喘病等都是严重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这些疾病都能严重地损害肺部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引起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生改变,造成机体免疫抑制,干扰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导致免疫失败,抗病力低下。由此可见,免疫抑制对当前防控猪瘟的发生与流行已构成最大的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

    5.猪瘟病毒毒力不断增强,典型猪瘟有抬头趋势

    当前我国流行的猪瘟病毒株没有发生变异,持续感染毒株与致病毒株之间基因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其毒力有强弱之分,而且毒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据Garbre等报道:猪瘟强毒力株占45%、低毒力株占27%、无毒力株占22%、持续感染毒株占6%。强毒力株可引起典型猪瘟,死亡率高;中等毒力株引起持续感染,引发部分死亡;低毒力株引发非典型、温和型和慢性型猪瘟,不引发死亡。当前在发生猪高热病的病例中检出的猪瘟,多数病例为典型猪瘟,而且临床特征与病理变化也非常明显。有可能猪瘟病毒毒力在不断增强,致使典型猪瘟又有所抬头。因此,在诊断猪高热病时,不要把典型猪瘟也归结为猪蓝耳病。

    6.免疫猪群发生猪瘟越来越多见

    黑龙江和浙江省温州市某规模猪场,免疫猪群产下的仔猪发生猪瘟,均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用Dot-ELISA检测生产母猪发现其猪瘟抗体水平比较高,新生仔猪吃初乳前未检测到猪瘟抗体,出生2天后检测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水平不均匀,高的在160倍以上,低的在40倍以下。160倍以上的仔猪表现为健康状态, 40倍以下的仔猪表现为虚弱状态。生产母猪虽然猪瘟抗体水平比较高,临床上表现为健康状态,但有的妊娠母猪仍产出死胎和弱仔,出现母猪繁殖障碍。因为当母猪感染猪瘟弱毒或母猪免疫水平低下时,感染强毒能引起亚临床感染,并可通过胎盘将病毒感染仔猪,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猪瘟带毒种猪妊娠后,病毒在母猪体内垂直感染仔猪,这种仔猪不能免疫识别猪瘟病毒与猪瘟疫苗,用猪瘟弱毒疫苗给猪瘟带毒仔猪进行免疫接种不会产生免疫效果。当猪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时,会侵害和损伤免疫系统,也会影响猪瘟的免疫效果。这些就是造成猪瘟免疫失败,导致免疫猪群仍然发生猪瘟的主要原因。

    7.猪瘟疫苗使用中出现的新问题

    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优秀的猪瘟疫苗,防控猪瘟的作用应当肯定。但是目前重要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疫苗的质量和采用什么方法评价疫苗使用的效果。长期反复的接种猪瘟弱毒疫苗,猪只不断地受到疫苗弱毒的刺激,易导致产生免疫麻痹,抗体性反应迟钝。在免疫麻痹的情况下,疫苗弱毒会不断地通过机体,在猪场内反复循环,可引起病毒毒力逐渐返强,出现严重后果。广西伍思钦等的试验证实,长期实施乳前超前免疫,也会导致仔猪产生免疫耐受。当超前免疫的仔猪断奶后进行二免时,仔猪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反应性会大大降低,抗体水平下降快;再次接种疫苗后,抗体上升缓慢。这些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我们应当认真思考,严肃对待。当前我国停止使用猪瘟疫苗接种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应作出规划对猪瘟进行净化,进而在全国消灭猪瘟。

    二、防控措施

    (一)免疫预防

    1.猪瘟的免疫接种  仔猪:3~4周龄的免疫系统发育趋于完善,母源抗体可维持至30日龄左右,仔猪可选在25日龄进行首免,每头仔猪肌注细胞苗4毫升;65~70日龄进行二免,每头肌注脾淋苗2毫升。

    后备种猪:购入后备种猪后立即补注疫苗1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毫升;配种前15天每头肌注脾淋苗2毫升,加强免疫1次。

    生产母猪:产仔后7~1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毫升。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头肌注脾淋苗2毫升。

    2.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接种    免疫抑制性疾病能损害猪体的免疫系统,干扰猪瘟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在防控猪瘟时也要同时把免疫抑制性疾病控制好。

    蓝耳病:灭活疫苗;仔猪:23~25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毫升;3周后二免,每头肌注2毫升;育肥猪出栏前不再注苗,后备猪于配种前10天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3毫升。生产母猪:配种前10天免疫,以后每5个月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4毫升。种公猪:每6个月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4毫升。

    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仔猪:2日龄滴鼻,每个鼻孔0.5毫升,35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毫升。种猪:配种前7天免疫1次,以后每4个月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2毫升。

    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后备种猪配种前1个月首免,间隔12天再2免,产第一胎仔猪后15天与产第2胎仔猪后15天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2毫升,以后可以不再进行免疫。

    猪气喘病:活菌苗;仔猪8~15日龄首免,6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于右侧肺内注射菌苗1毫升。

    接种疫苗时,使用细胞因子产品,如猪用转移因子或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仔猪每头每次0.25毫升,中猪每头0.5毫升,大猪每头1毫升,用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或疫苗稀释液稀释后可与弱毒活疫苗混合肌注,与灭活苗(油乳剂苗)则分别肌注。能有效的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使抗体产生快,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抗体均匀度整齐,抗体在机体内持续时间长;还能明显的减少与降低免疫抑制性疾病引发的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的发生;还可诱发机体产生细胞因子,降低应激反应的出现,增强猪只的抗病力。

    (二)药物预防

    平时适当的选用一些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的细胞因子产品,结合抗病毒的中药制剂和某些优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饲料添加或饮水进行药物预防,可有效的防控多种疫病的发生与流行,这也是防控猪瘟的一项重要措施。

    1.仔猪       仔猪出生后1日龄与5日龄分别肌注排疫肽(高免球蛋白)0.25毫升;或倍健(免疫核糖核酸)0.25毫升,每日1次;8日龄每头肌注干扰素0.5毫升,1、2、3日龄每天各口服1次黄健(黄芪多糖口服液),每次每头1.5毫升。

    仔猪断奶前后各7天,于每吨饲料中加“喘速治”(泰乐菌素)400克,溶菌酶(水解酶)110克,板蓝根粉500克,连续饲喂14天;或者于1吨饲料中加80%支原净120克,强力霉素160克,抗菌肽(抗菌活性肽,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双重功能)160克,黄芪多糖粉500克,连续饲喂14天。

    2.后备种猪与育肥猪       保育猪转群前7天开始,1吨饲料中加氟康王(氟苯尼考)400克,抗菌肽200克,黄芪多糖粉600克,连续饲喂12天。或于1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800克,阿莫西林200克,板蓝根粉600克,黄芪多糖粉600克,连续饲喂12天,每月添加1次。

    3.生产母猪的药物预防       母猪产前、产后各7天,可应用上述药物预防方案保健,或于1吨饲料中添加5%爱乐新800克,强力霉素180克,黄芪多糖粉600克,板蓝根粉600克,甘草200克,连续饲喂14天。

    饮水中可加入电解多维、葡萄糖粉、黄芪多糖粉、溶菌酶或杨树花饮用7~10天,也可达到预防之目的。

病猪饮水可用电解多维加葡萄糖粉加板蓝根粉加杨树花,饮用7天。

    (三)慎重引种,严格检疫

    据涂长春研究员报道:经调查发现50%的猪场发生猪瘟疫情都是由购入的后备种猪和商品猪而引发的,因为引猪时不严格检疫,引进了隐性感染和持续感染的带毒猪,带入了传染源,导致猪瘟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引种时不要盲目购猪,不要从疫区购猪,不要从猪贩子手中购猪,不要从几个不同的猪场同时购猪(各个猪场的猪只健康水平不一样)。引入种猪一定要严格做好产地检疫,使用消毒后的专车运输,到场后要隔离饲养,检疫1个月。在隔离饲养期间做1次血清学检验,补注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口蹄疫与链球菌疫苗1次,驱虫1次,确认为健康者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

    (四)加强疫病监测,严格控制种猪

    防控猪瘟首先要严格控制好种猪,加强疫病监测,淘汰带病毒的种猪,特别是带毒的种母猪。同时,带毒母猪妊娠后可将病毒垂直感染胎猪,被感染的小猪出生后不能免疫识别猪瘟病毒或猪瘟疫苗,这样的猪瘟带毒猪对猪瘟疫苗的免疫不产生免疫效果,这是造成当前猪瘟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种猪场一定要加强对猪瘟的监测,每季度检测1次猪瘟免疫抗体,以了解猪瘟群体的免疫水平高低和抗体水平的整齐度,进而评估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辅助诊断。每半年监测1次猪瘟病毒抗原,用进口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以鉴别猪瘟感染与疫苗免疫;应用荧光抗体技术(HCFA)和RT-PCR技术进行病原学检测。检出HCFA阳性猪(带猪瘟病毒猪),立即淘汰,然后清圈消毒,结合其他的综合防控措施净化猪场,以建立新的健康种猪群,一般经3个月便可初见成效。每6个月1次,大致经过4次净化后,可使猪瘟得到完全控制。

    另外,要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

    (五)发生猪瘟时的防制方案

    首先要隔离病猪,立即进行实验室诊断,找出原发病原与继发病原,(因当前临床上发病多见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以便采取对症措施。

    1.封锁发病猪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与病猪接触的同舍猪只,未表现出临床症状者,可立即添加药物进行预防,用药方案参照本文药物预防方案选用;等疫情基本稳定后,再补注1次疫苗。未与病猪接触的非发病猪舍先立即注射疫苗,细胞苗:仔猪每头12毫升,中猪每头16毫升,大猪每头20毫升;注射时请按量加入猪用转移因子或倍康肽一同使用。注苗后5天,仍应添加药物进行7天的保健,以防疫病反复。病死猪只及粪便和污染杂物一律无害化处理,环境彻底消毒,可用消毒药卫康或菌毒敌或强力消毒灵等进行消毒。

    2.临床防制用药要着眼于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采取细胞因子疗法(应用重组细胞因子作为药物用于疾病治疗的一种方法)与抗病毒疗法、抗细菌疗法和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方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方案1  抗猪瘟高免血清,小猪每头每次40~60毫升,中猪每次每头80~120毫升,大猪每头每次120~160毫升,加排疫肽(每50千克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天;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加干扰素( 每40千克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同时配合肌注头孢噻呋钠注射液等,每千克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4天。

    方案2   倍健(每60千克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加倍康肽(每60千克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加黄芪多糖射注液(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同时配合肌注抗菌肽,每60千克体重1毫升,重病加量,每日1次,连用4天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1-16 19:4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