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国内的生物芯片市场非常有限,预计超过1亿元人民币左右,约为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
l 在国内市场上,基因公司代理的Affymetrix产品的销售额和相关服务预计有2,000多万元;
l 上海生物芯片、上海康成、北京博奥、上海博星、陕西超英等几家公司售出的生物芯片产品以及提供的相关服务预计有2,000多万元的规模;
l 中国台湾冷泉港、华联、晶宇、微晶和香港基因芯片公司在中国两岸三地的生物芯片相关产品和服务收入4,000多万元;
l 珀金埃尔默公司和安捷伦在中国的销售额、深圳晶美代理的Luminex系统以及其他公司销售的生物芯片仪器以及提供的相关服务预计有1,000多万元的市场规模;
l 今年上半年,东胜就已经卖出了2,000多万元的Illumina产品和技术。
其他公司的市场表现不佳,收入很少,总计不到1,000万元,主要原因是医疗芯片市场的销售情况很差。国家药品食品监管局仅批准了5种医疗检测芯片,没有被医院接受。其他在医院实验和试用的临床检测芯片,还没有出现被欢迎的迹象,何况这些在销售的芯片都是不合法的,在市场上半遮半掩,不能广泛的做营销,也没有勇气面对媒体。
在2002年丙肝芯片获得许可之后,《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益生堂耿永尧,对于丙肝检测芯片的市场优势,他是这样讲的:“目前拿到准生证的丙肝检测芯片对比国内目前常用的ELISA试剂方法,其准确率明显提高,ELISA只能提供1项检测指标,而丙肝芯片可以提供5项;而与国外较为先进的RIBA试剂相比,丙肝芯片也有明显优势,首先RIBA只能提供4项检测指标;RIBA耗时长达6小时,而丙肝芯片只需1.5小时,关键之处在于,RIBA价格昂贵,价格大致在350-500元,而丙肝芯片的价格是200元以下。”
当时,《21世纪经济报道》还刊登了益生堂的产品简介,向读者介绍了对产品潜在市场的计算方式:“在中国HCV病毒携带者约占人口数的3.2%,约为4,000万人,感染后发病率为80%,估计丙肝患者有3,200万,以每位患者每年检查1次计算,潜在的市场容量约为每年3,200万人次,按每人100元来计算,市场容量约为每年32亿元人民币。”现在看来,这种计算方式仅仅是鼓吹泡沫的方式。
在很多医院试用检测芯片的同时,也同时有很多医院拒之门外。2002年12月新华社记者李南玲报道,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免疫室主任罗贵有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黄铁军说蛋白芯片 “快速测癌”技术是个“早产儿”,肿瘤标志特异性不高,检测灵敏度低。最近,我向罗贵有主任询问了检测芯片,他说:“没法用!”自从当年的试用完全失败之后,他们没有再继续用。
国内蛋白芯片并不是国际领先,深圳晶美的罗敏说:“国内所说的蛋白芯片跟国外所说的蛋白芯片是两码事。国内做的都是低密度的,甚至说,国内现在所谓的蛋白芯片在国外只是多重的免疫诊断试剂而已。国内研制的诊断蛋白芯片,还是很符合国内的市场需要。但跟国外投资比较的热门蛋白芯片相比还是两码事。国外正在做蛋白芯片的基础工作,如怎么解决蛋白质的保存的问题,标记,以及信噪比和统计学方面的。国内的公司一般都有一个生存的问题。4年,做了临床验证,就急急忙忙把产品推向市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想把钱赚回来。国外的生物芯片做了那么多年了,在知识产权方面和技术方面,跟国内比都还是两个层次,他们的蛋白芯片都还没有拿到上临床的许可。”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