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66|回复: 26

对酶制剂观念的几点澄清,希望大家抛开成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4 13: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
“工业酶和饲料酶”的分法,也是混淆视听,自有微生物工业发酵技术以来,在食品、饲料、造纸等行业使用的酶制剂大多都是采用工业生产而来,由动植物中提取的所占产量比例小得多,由这个意义来看,多数微生物发酵出来的酶都应该叫---“工业酶”。可取的分法不如叫---食品级酶、饲料级、医药分析级酶....,;以卫生指标、重金属、细菌总数含量为指标。
   或按生产工艺分:--液体发酵酶,固体发酵酶。也不能说液体发酵酶,就好过固体发酵酶。谁这么说,那是不论前提条件,信口开河了。在食品工业中液体发酵酶,固体发酵酶同时可以用,两者在生产中实际已有机结合,比如液固体混合发酵,在生产工艺上并不落后。
    所谓酶活大小,实际上,以我个人对酶分析的认识和经验,按什么定义酶活大小,对于饲料业者不太重要。确定酶活的检测方法,是经过实验筛选来确定其最适检测条件的,前提就是--简单、可靠、可重复性好。离开这几点,都不叫好的检测方法。生产厂的酶检测方法,更主要是能够核算生产成本。试想一下,一个不可靠、可重复性差的检测方法,怎么可用于生产?因此,一些个流行饲料界的观点,认为测饲料酶应该在37度下检测,我不太认同。理由是:第一点,这么做是否会背离了--“简单、可靠、可重复性好”的原则,如果背离了,还硬要采用,那是瞎指挥。 第二点,目前还不存在一套“酶活大小与对应的动物生长量”的数学模型。酶活高啊低啊的,在饲料里跟营养需要量不是一个概念。争论什么你是用毫克定义我是用微摩尔定义的,没有意义;还有的宣称他们的酶在37度比50度下,检测的酶活高,谁都知道,温度与酶反应速度的关系,50度下检测的酶活比37度下低,只能说明这种酶不耐热。
    我个人认为,好的酶,不外乎几个条件,对温度、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宽。稳定性高(如液体酶多数加了保湿剂,加得多,稳定性好,粘度高是自然的,当然喷涂时可能喷的饲料量会少些,用与不用最终还是看成本)。至于酶活大小,只是计算一下,卖给你的东西给够了没有!而你则考虑一下,这样东西是否值得用。当然,我赞成你用,因为酶确实是好东西。它的效果我们都能感觉到,要把它数据库标准化,要做的工作太多。

其他文章:http://www.xumuren.com/viewthread.php?tid=161758&page=1&extra=

           http://www.xumuren.com/thread-169039-1-1.html

[ 本帖最后由 tgz5637 于 2008-3-10 17:56 编辑 ]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1-4 14: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配方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加进去之后到底有多大效益!!!!
发表于 2008-1-5 1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酶制剂添加对畜禽生长性能和健康得影响,不好判定,效果不好看出来。
发表于 2008-1-5 11: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好的酶,不外乎几个条件,对温度、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宽。”

   有的酶对T、PH的适应范围可能较窄,但是在动物的机体内的作用效果却很好。
   我倒认为以后酶制剂应该会针对不同动物生理机能进行差异化、专门化生产。
 楼主| 发表于 2008-1-5 17: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酶在饲料应用中,本身就是两个极端,又要满足高湿热环境的耐受性,又要在畜禽生理环境有好的表现。不像在工业生产应用那样容易控制,即可以改变生产条件去满足酶的性能。所以还是要有更宽的条件作用范围(温度,pH)

     这里有篇文章--《用正交法探讨木聚糖酶活性的最佳测定条件》,可以简单说明一个酶检测方法的检测条件是怎样确定的。绝不是像某些人宣传“测饲料酶的温度最好定在37度。。。”那么简单的。
     筛选出一个好的菌种,过程复杂。所以说农业部同YDL一起搞得那个饲料酶标准,其实是个笑柄,当时还准备定出一个饲料酶检测标准, 这是纯粹的想以自己的标准建立市场游戏规则,自然遭到业内的反对。
地址:
http://www.jpkc.swust.edu.cn/C10/course/ziliao/app/%D3%C3%D5%FD%BD%BB%B7%A8%CC%BD%CC%D6%C4%BE%BE%DB%CC%C7%C3%B8%BB%EE%D0%D4%B5%C4%D7%EE%BC%D1%B2%E2%B6%A8%CC%F5%BC%FE.pdf
发表于 2008-1-29 15: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饲用酶是要考虑其作用环境的!

您说的酶制剂要考虑温度、pH等的范围,这个我赞同;但酶的定义是要有一定的限制,因为定义不同结果会差异很大,一个酶的定义包括了:一定的时间、温度、pH、作用底物、释放产物的量等5个方面,这都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然对酶很难评定。
发表于 2008-2-1 15: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对于酶真正理解内涵的不多.饲料中酶的选择需要关注的是:酶的发酵底物和条件,这是酶性质的本质.很多人对于酶的记忆性理解不太透.至于酶活,我还是倾向于模拟动物体内的条件来测
发表于 2008-2-2 01: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酶制剂使用有许多困惑,从理论讲,很有道理,实践中往往效果不尽人意,没有想象的好!
发表于 2008-2-2 09: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酶制剂使用有许多困惑,关键是不能听销售酶制剂的"专家"忽悠!
发表于 2008-2-2 10: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酶制剂以后要发扬广大啊:gongsi: :gongs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6 13:5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