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3 13: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制剂可使植酸盐中的磷水解释放出来,使植酸磷消化率提高60%~70%,这样可减少无机酸盐,减少粪便磷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提高被结合的蛋白质、矿物元素的利用,提高消化率。
常用植物饲料中植酸磷的含量
植物饲料名 总磷% 植酸磷% 植酸磷与总磷比%
玉米 0.28 0.20 71
大麦 0.36 0.19 53
小麦 0.37 0.24 65
黑麦 0.32 0.26 81
燕麦 0.27 0.22 81
小麦麸 1.15 0.95 83
细米糠 1.31 1.17 89
大豆粕 0.65 0.38 58
菜籽粕 1.17 0.87 74
棉籽粕 0.97 0.75 77
葵籽粕 0.93 0.74 80
芝麻饼 1.37 1.04 76
1.2.2 非淀粉多糖(NSP)酶的作用
1.2.2.1 NSP酶对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非淀粉多糖酶主要包括戊聚糖酶、ß-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现在应用的较成熟的是前两者,单胃动物内无内源NSP酶,添加外源的NSP酶能断裂构成细胞壁成分的多糖间糖苷键,有利于植物细胞内溶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养分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使之能充分与相应的消化道内源酶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这些养分的消化率。另一方面戊聚糖酶和ß-葡聚糖酶部分水解为低聚糖,从而降低内溶物的粘度,提高养分与消化酶的混合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消化作用,而且NSP降解后失去了养分与小肠粘膜刷状缘上的多糖—蛋白质复合物结合的功能,降低了养分与消化道粘膜不动水层厚度,缩短了运输路程,提高了饲料养分的消化率。NSP酶添加特别适合于包含小麦、次粉、麸皮、大麦、米糠的饲粮,能显著提高其营养价值,这是因为这些饲粮中都含有数量不等的非淀粉多糖,其中水溶性的非淀粉多糖 (SNSP)的粘度很大,能吸收大量水分导致了这些原料配制的饲料在消化道形成粘度很大的食糜,从而减少消化酶与养分的相互作用,减慢了食糜的排空的速度。
1.2.2.2 NSP酶对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添加NSP酶可显著降低生长猪的腹泻率,和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肠道微生物的数量与日粮之间具有适应性,生长猪采食大量的NSP使小肠的内容物粘度升高,减慢了肠道的运动速度,食糜不能即时排空,为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害菌的大量繁殖会损伤肠粘膜,阻碍肠断道对水分及其它养分的吸收,从而导致腹泻( Fuller,1984)。NSP酶的添加一方面降低了肠道内容物的粘度,另一方面粘度的下降又提高了食糜通过整个消化道速度,阻止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在消化道的过度发酵使病原菌的繁殖条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来,避免宿主与细菌之间进行竞争养分的吸收,次外还减轻了微生物产生有害物质对粘膜的损伤,从而降低猪只腹泻的发生(Almirall,19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