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928|回复: 10

[公司新闻] 我国维生素原料药发展状况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6 12: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我国原料药制造产业规模已达到130万吨,相当于整个制药产业当中25%以上的价值来自于原料药生产,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今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七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上我们获悉,随着原料药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制药设备日趋完善,中国已跃升成为世界原料药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国,原料药行业在我国制药领域中已经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加快了国际认证步伐,2006年中国原料药企业在欧盟和美国登记注册的DMF文件数量增加了十几种,有效总数分别达到了121件和345件,相应的出口规模多年在20%以上的增速,2007年受大宗原料药价格上涨的影响,据健康网前8个月的数据显示,出口额增长率提升到35%,预计全年总体出口额增长率在30%以上。伴随着近年来世界原料药的生产中心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合同生产和外包生产成为全球原料药制造业的一个趋势,我国依靠规模效应获得利润的大宗原料药生产企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劳动力过剩、生产规模大、质量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品种齐全等是我国大宗原料药企业的发展优势;但环保成本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生产要素成本上涨也使得企业在产品价格竞争、延长产品链以增加下游产品附加值、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高、积极寻找高附加值的优势品种方面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尝试,整个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006年按年产量统计前五大类原料药分别是:滋补营养类、维生素类、抗感染类、解热阵痛类、血液系统类,维生素是我国第二大类原料药,同时也是国际医药、保健品市场及动物饲料市场的大宗产品之一。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少数几个能生产全部维生素的国家之一,也是维生素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维生素原料药具有几个特点:第一、出口型产品,贸易顺差越来越明显;第二、行业集中度较高,规模化已形成,系列化不足;第三、价格受国际需求影响大,但国内企业对价格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2000~2001年,维生素贸易顺差相对不明显,是因为当时我国很多饲料用的维生素还是依赖进口,通过几年的科技攻关和发展,我国的维生素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有些产品甚至领先于世界水平,并且攻克了象维生素H、维生素D3等产品的合成工艺瓶颈,使我国的维生素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加强。2003年我国维生素产能急剧扩张,国内企业开始注重规模化效益,同时积极拓展国外市场,比02年出口额增长约53%,是出口增长最快的一年,贸易顺差也更为明显。2007年以来,贸易顺差最显著的是维生素C、其次是维生素B2、维生素E、维生素A。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2: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维生素类产品出口量CAGR(2000 -2007年)16.2%,07年预计出口15.34万吨,出口额达到9.36亿美元。从出口的品种看,07年1-9月出口额最大的是维生素C 2.35亿美元,维生素E 1.20亿美元。从出口的地区看,06年可统计到直接出口到达全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最大的三个地区分别为欧盟、北美、亚洲,占整个出口额的90%。美国、德国、荷兰、日本、比利时和韩国是我国维生素最大的进口国,也是全球维生素最大的消费地区。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维生素的消耗量也在提高,亚洲和拉美地区未来对维生素的消耗增长潜力很大。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C、B族、泛酸、叶酸、烟酸、生物素(维生素H)等;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A、D、E、K,还有类胡萝卜素等。其中水溶性维生素是我国产销量最大的一类,与巴斯夫和帝斯曼这两大维生素巨头构成世界维生素的三大制造方。相比之下脂溶性维生素中国还处于发展中,产销量和应用比欧美国家有较大差距。然而在价值上,脂溶性维生素要远远大于水溶性维生素。中国发展潜力在于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则处于自然增长阶段,总体维生素市场的增长来自于保健品和动物用添加剂市场的增长。

  从世界维生素制造的格局上,经过前几年重大的整合,形成了比较强的集中度,以巴斯夫、帝斯曼为全球主要霸主。国内维生素生产的产能集中度也较高,各大类维生素基本均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规模化已形成。但中国维生素还处于多家占据个别品种优势地位的格局,系列化不足,没有任何一家中国企业在大类维生素成为世界主流。浙江医药、浙江新和成、东北制药总厂这三家品种相比要多于中国其他维生素生产厂家,2006年这三家出口额也排在前三位,出口额分别达12.3亿、11.8亿、3.4亿人民币。中国今后最值得发展的是一些高价值维生素,例如维生素D2、D3、维生素K1、K2、维生素A油、β胡萝卜素以及复合维生素产品。一些国际市场十分看好的如:虾青素、叶黄素、斑鳌黄等,值得重点关注的公司是浙江医药和新和成,除维生素K等个别品种尚未生产外,两公司拥有上述多种高附加值的维生素。

  2007年各类维生素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年内最大涨幅在80%-325%不等,生产维生素的上市公司产品毛利率也相应的有显著地提高,其中维生素E、H是下半年和近期才开始提价,因此在07年中报时毛利率上升不显著。实际从目前维生素E和H的价格上涨幅度看,浙江医药和新和成的维生素E、H毛利率应有显著的提高。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更为关注的是产品价格的上涨究竟能延续多长时间,行业的景气周期是否能持续。我们认为,目前良好的发展环境将延长维生素行业的景气周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进入壁垒的提高:主要因《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08年即将实施,环保要求极为严格、环保支出大、立项审批难度大、生产线认证周期较以前长,使得行业进入壁垒提高;

  需求增长稳定:出口额年复合增长率16.2%,主要来自于饲料、医药、保健品的需求增长,以及开发东南亚、南美等新市场;

  产业转移趋势:目前巴斯夫、DSM等考虑成本因素,逐步减产,从中国采购该类大宗原料药,然后加工成高端产品销售;竞争者的成熟和寡头垄断的形成:经历过前几年的竞价恶性竞争,目前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行业的龙头或先进入者,竞争趋于理性,力争通过稳定价格,稳定自身的市场获得更多的利益;

  工艺技术日趋成熟:价格长期扭曲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企业技术和工艺已相当成熟,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对价格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已退出的企业,未来复产难度大:后进入者在生产工艺稳定性、技术改进、认证、成本控制、贸易和销售渠道等方面无法赶上市场的变化和机遇,只能偃旗息鼓。

  在上述良性环境因素影响下,维生素产品的价格会经历一个不同以往的价格周期,即:长期的价格扭曲,价格上扬,价格冲高,价格高位运行,价格降至次高位启稳并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毛利空间,相应的维生素生产厂家的景气周期也会延长。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结论拓展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寡头垄断的原料药细分行业,研发及工艺创新能力强,贸易渠道稳定的大宗原料药生产龙头企业,值得重点关注。我们重点推荐关注三类原料药企业:第一、浙江医药、新和成、维生素E、H、A价格仍处于上涨趋势,维生素产品种类国内最多;第二、中国制药、华北制药:青霉素、维生素C、头孢类原料药规模大,目前即使青霉素、维生素C价格冲高有所回落,仍具有远高于价格底部的赢利空间,头孢类原料药目前价格仍处于上升趋势;第三、健康元:拥有技术壁垒高的酶法7-ACA中间体、培南类原料药、4-AA原料,上述企业目前均处于行业景气周期,且景气周期会拉长,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

  前期我们重点关注的是维生素E的价格扭转上扬趋势,2000-2007年维生素E出口量CAGR19.37%,相应的受益公司有浙江医药和新和成。除此之外,两公司的维生素H也大幅度涨价,而且维生素E、H价格目前仍处于持续上涨趋势中。目前维生素E粉的价格已涨至90-100元人民币/公斤,维生素H(医药级)价格涨至1000美元/公斤,以浙江医药为例,我们做了价格敏感性分析。我们保守估测,08年维生素E粉均价65元人民币/公斤,维生素E油均价130元人民币/公斤,维生素H(医药级)价格在700美元/公斤,维生素H(饲料级)价格在160元人民币/公斤,则08年浙江医药的EPS至少为0.78元,我们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和12个月内24.8元的目标价。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6 13: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boyar.cn/article/2007/12/21/132635.4.shtml
转自:博亚和讯。
发表于 2008-1-14 16: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下!:hehe: :hehe:
发表于 2008-1-27 15: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透彻啊,受教了
发表于 2008-1-28 16: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很好:lairen:
发表于 2008-5-11 22: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博亚和讯、饲料行业信息网,呵呵,都是我常浏览的网页!
顶!!!!
发表于 2008-5-11 22: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突然意识到想问小马哥个问题:能发一个帖的,为什么分成了四个??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25 04:1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