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断奶仔猪的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有时4月龄猪也偶有发生),尤以生长快,体况健壮的仔猪最常见。该病发病急,死亡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两季多发,在猪群中感染率均为10%~15%,致死率可达90%,是目前养猪业中对断奶仔猪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一、病因
季节因素 本病多发于阴雨潮湿的春季和天气忽冷忽热时、湿度大、气温时高时低,仔猪易受感冒,机体抵抗力下将,易引起仔猪肠道内环境条件发生改变,病原性大肠杆菌可附着于肠黏膜上定居下来,并大量繁殖。产生许多对仔猪有害物质,如内毒素及其他产物等。内毒素刺激肠壁组织,引起肠壁组织血管通透性增高,由此引发仔猪水肿。
饲料因素 因仔猪消化系统处于未发育成熟期,饲喂蛋白质含量过高的精料,缺乏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青绿多汁饲料,容易造成消化吸收不良,胃肠机能紊乱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病原性大肠杆菌的大量繁殖,产生内毒素,肠毒素等毒性物质。由于毒性物质的作用或发酵腐败的加速,肠黏膜正常吸收功能发生障碍而发病。
应激因素 仔猪水肿病还与一些应激因素有关,如断奶、环境突变、气候突变、长途运输、饲料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最大的是断奶应激。
饲养管理因素 仔猪饲养管理和圈舍卫生条件差,保温措施不当;仔猪护理工作跟不上,未能按免疫程序进行仔猪水肿病疫苗的免疫接种,这些都是造成仔猪水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症状
仔猪常突然发病,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口吐白沫。呼吸开始快而浅,后来慢而深。随病情发展,病猪静卧一隅,肌肉不时震颤,有时侧卧四肢抽搐如游泳状,触之敏感,发出呻吟声或嘶哑的叫声。头部、颊部、眼睑水肿,有时波及到颈部和腹部皮下。如前肢发生麻痹则站立不稳;后肢麻痹则不能站立。行走时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盲目运动。
三、病理变化
胃壁、肠壁、脑部、肠系膜以及某些部位(头部、颈部、腹部)的皮下水肿是本病特征性变化。胃壁水肿常见于大弯部贲门部,有时波及胃底部和食道部。切开可见在黏膜和肌层之间,有一层无色、茶色或红色的胶样水肿。水肿部厚度和面积大小不一,有的厚达2~3厘米,胃底部弥漫性出血。大肠系膜呈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并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及出血,病变严重的淋巴结呈红色。心包、胸和腹腔有淡黄色或黄红色液体。
四、诊断
仔猪水肿病的初步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检查:即仔猪运动状态感官和剖检病理变化综合判定检查。确诊需进行试验室检查。
培养基:自制普通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
采集病料:主要是肠系膜淋巴结,其次是肝、脾、肺、心、血。
病原分离:取上述病料无菌接种普通培养基37℃培养12小时,可疑菌落接种血琼脂培养基。
染色镜检:取病变部位直接涂片或典型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血清学鉴定:将分离的菌株用常规大肠杆菌血清鉴定方法鉴定。
鉴定结果:在普通培养基上长成圆形凸起的白色菌落,在血琼脂上可形成明显的B-型溶血环,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五、治疗措施
因该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在猪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毒素被吸入血而导致本病,所以治疗一般主要的是针对还没有表现临床症状的,而处于潜伏期和发病同窝仔猪治疗比较困难,对于急性病例往往来不及治疗即发生死亡,因此该病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
原则:排毒抗毒,强心利尿,消肿,增强全身机能。
(一)西医疗法
病初可用盐类缓泻剂如硫酸镁或硫酸钠15~25克,内吸以排除肠道内病菌和毒素,同时注射链霉素或氟甲砜霉素或先锋霉素(每千克体重日服25~50毫克),并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静脉注射,安钠咖皮下注射,利尿类药物口服,进行对症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1.氟哌酸 每10千克体重1粒(0.1克)灌服,同时肌肉注射速尿40毫克,氯丙嗪每千克体重2毫克,地塞米松5毫克。
2. 20%磺胺噻唑钠溶液40毫升,一次腹腔注射,1次/天,连用3~5天;10%氯化钙15毫升一次耳静脉注射,1次/天,连用3~5天;氢化可的松75毫升,一次肌注,1次/天,连用3~5天,以上三方必须同时应用。
3.硫酸镁15克、维生素B 100毫克、双氢克尿噻30毫克,加水一次喂服 2次/天,连用3天。
4.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4%乌洛托品5毫升、庆大霉素10万单位、10%安钠咖2毫升、地塞米松2毫克,一次静注,1次/天,连用3天。
(二)中医疗法
中药以清热解毒,利水为治疗原则。处方:赤茯苓20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夏枯草15克、肉桂15克、车前草15克、滑石40克、甘草15克;如仔猪湿热重者可加槟榔20克、陈皮15克、木香20克,既可行气又可利水;排尿困难者,可加通草5克、瞿麦10克碾末拌料,每日两次。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
1.对病猪肌注恩诺沙星,配以地塞米松,维生素c 注射液(剂量视猪大小而定)每天2次,连用2~3天,同时对能采食的病猪投服中药:厚朴25克,肉桂30克,茯苓、白术、猪苓皮、大腹皮、桑白皮、陈皮各40克(10头15千克体重仔猪用药),水煎汤汁进行治疗,对不能采食的病猪,采取上述水煮的汤汁50~80毫升,候温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
2.硫酸卡那霉素按25毫克/千克体重肌注,每日2次,连用3天。5%的葡萄糖氯化钠200毫升静脉注射,按猪病情和体型大小加减,每日2次,连用2天。内服中药:苍术15克,白术、酒芍、腹毛、枳壳各10克,官桂、桂枝、麻黄、广木香各6克,陈皮9克,甘草3克,水煎灌服,每日一剂,连服2天(30千克体重猪的剂量),另通关散(皂角3克,雄黄、细辛、薄荷各1克,麝香少许共研细末)少许吹鼻取嚏。
3.维生素B120.15毫克/千克体重,板蓝根注射液0.6毫升/千克体重,链霉素3毫克/千克体重,三药混合肌肉注射;另亚硒酸钠维生素E0.3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配合用中药:芒硝59克、大青叶25克、大黄25克、牵牛子20克、茵陈25克、栀子20克、胆草15克、茯苓15克、郁金15克、陈皮15克、川朴15克、车前子15克、茯苓10克,瓜蒂10克共为细末。开水3000毫升冲调,加红塘250克为引,(以上为10头10千克体重猪的剂量)一次灌吸或让猪自饮,隔日一次、连用2次。
4.鲜青枣叶100克、车前100克、糖30克,捣烂饲喂,病重无食欲的猪灌吸,同时停喂饲料3~4天(只喂药及饮水)有条件的进行放牧,加强运动,日吸3次,连吸3~4天可愈。
六、预防措施
免疫预防 仔猪20日龄时,应当免疫接种仔猪水肿病多价蜂胶苗(体质瘦弱,患有其他疾病或已感染水肿病的猪,均不宜注射),仔猪免疫接种后能产生坚强免疫保护力,这在防治本病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预防本病最经济而且效果较好的方法。
利用酸化剂 从仔猪断奶第1天开始,便在饲料中添加1%~5%的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或一定量醋酸,使胃内保持一定的酸度,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并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繁殖。
饲料微生物添加剂 饲料微生物添加剂能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改变肠道菌群的平衡,使有益菌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抵制有害菌群的生长,同时又可产生有机酸,使胃内pH值降低,从而防止水肿病的发生,实践中促菌生、康大宝等微生物制剂,断奶前3天按每头仔猪2克饲喂,连喂7天,以后每隔5天喂1次,对仔猪的保护率可达80%以上。
添加药物 断奶仔猪开食时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土霉素等抗菌药物,连用5天,停2天,再连用5天,可有效抵制或杀死肠道内有害菌群的繁殖,并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日增重。
另外,保持清洁的卫生环境,选用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广谱高效消毒剂,定期对产房、仔猪舍、母猪舍、运动场、饲料槽、水槽等进行交替消毒。春秋季节每周消毒2~3次,秋冬季节每周消毒1~2次,有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同时要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可有效减缓断奶仔猪的腹泻,但同时必须维持多种必需搭配的平衡,饲料中硒和维生素也要保持一定含量,防止因缺硒和维生素E而诱发水肿病。
|
录入:中国养猪网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