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的“听力原著”之中,要数电影最难。英文原声电影中的对白台词是英语民族的生活直接反映,而且言者情绪化倾向严重,较之新闻广播的演说式发言难懂得多,还由于影片音响效果的影响,甚至比洋人当面和你说的口语还难听。——如果我们能摘取电影这颗“英语听力皇冠上的明珠”,我们的耳朵在截获英语情报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无论是在国际商业军事的谍报战中,还是在国内英语考场的肉搏战中。
看电影,首先要“端正目的”:是娱乐,不是学习。这才符合实用主义。
其次,必须习惯不看任何字幕。破除“精听”的桎梏,观念上必须不把所看的电影当回事,看不懂听不懂无所谓,没有人那么无聊出份考题给你做的。如果看的是电视或者VCD上的电影,无法消除字幕,那你需要看上大约10部电影来让自己的眼球上移,习惯不去瞧屏幕底部的字幕;如果看的是DVD电影,请你把字幕关掉——连英文字幕也不要,因为看英文字幕是阅读,没长听力——想想和洋人谈判的时候,他们会给咱们打字幕吗?电影提供了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听觉信息之中除了人物的台词对白,还包括配乐、音效等等,你听到的英语只不过是电影庞大的信息量中一小部分,因此,电影中即使有很多对白听不懂,也是不难了解电影大概情节的,换言之不影响娱乐。我看过的大多数电影,不是枪战爆炸刀光剑影,就是人类怪兽你追我赶,即使完全听不懂也能理解个八九不离十。即使是有“深度”的片子,眼睛不看字幕就会更多地接收画面信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听不懂造成的理解偏差。毕竟,电影是看的嘛——大胆放飞你的耳朵,捕捉电影中的英语吧!
第三,为了保证影片英语收听的海量性, 我把看过的英文原声电影的英文片名记录在EXCEL上(小TIPS,按ctrl+分号可以自动添加看电影当天日期)。有朋友反映:看了5部都听不太明白,听力没什么进步呀! 5部太少了,进步当然不明显。当看了50的时候,接收能力就和5部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但到500部,感觉跟50部更不一样!现在我给一些电影配字幕的时候,就感到听力的提高了。
电影世界精彩无限。在我长达数页的电影记录当中,什么片子都有:有枪战爆炸的(“007”铁金刚系列),有汽车追逐的(《Speed》-《生死时速》),有怪兽怪物的(《Alien》-《异形》系列),有科幻特技的(《Matrix》-《黑客帝国》系列),有机器人的(《Terminator》-《未来战士》系列),有战争的(《Saving Private Ryan》-《雷霆救兵》),有奇幻的(《The lord of the rings》-《魔戒》系列),有爱情的(《Ghost》-《人鬼情未了》)……(请恕我不懂电影学分类,胡乱罗列一通。)
总之只要是英文的,就来者不拒——商业片艺术片照看,获奖片垃圾片全收,为的是发扬“练功狂主义”,追求数值的飙升。结果很多郁闷透顶的片子也勉强看下来了。例如那部被西方电影人当作绝对经典的《Citizen Kane》(《公民凯恩》),我看到最后竟然没有像其他观众一样睡着。也正因为这种“全盘照收”的方式,我接触到各种艺术流派,眼界为之开阔。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