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魁罡

配方工艺大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21: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兽用凝血药的应用

1、凝血药维生素K3如何使用

  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本品溶于水,可内服或肌注,可与肝细胞中的酶蛋白发生作用合成凝血酶原,促进血液凝固过程,缩短凝血时间而止血。用于慢性出血性疾病、术后出血;牛、猪甜首蓿中毒所致凝血酶原症。维生素K3注射液,0。1%,1ml/支;0。4%,10ml/支,牛、马肌注用量0。1-0。3g;猪、羊0。03-0。05g。

  2、凝血药安洛血如何使用 安洛血(安持诺新)本品可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使受伤血管断端回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血液外渗。用干毛细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如鼻出血、紫榴等也可用于产后出血、内脏出血和血尿。对大出血和动脉出血无效。
  3、凝血药止血敏
本品能促进血小板增生,增强血小板凝集,促进释放凝血因子,缩短凝血时间,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通透性,防止血液外渗。作用迅速。毒性低,无副作用。用于防止鼻、胃、膀胱、子宫出血及外科手术出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22: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序号  兽药及其它化合物名称  禁止用途  禁用动物  
1  β-兴奋剂类:克仑特罗Clenbuterol、沙丁胺醇Salbutamol、西马特罗Cimaterol及其盐、酯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2  性激素类: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及其盐、酯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3  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玉米赤霉醇Zeranol、去甲雄三烯醇酮Trenbolone、醋酸甲孕酮Mengestrol,Acetate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4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Succinate)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5  氨苯砜Dapsone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6  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呋喃它酮Furaltadone、呋喃苯烯酸钠Nifurstyrenate sodium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7  硝基化合物:硝基酚钠Sodium nitrophenolate、硝呋烯腙Nitrovin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8  催眠、镇静类:安眠酮Methaqualone及制剂                                            所有用途  所有食品动物  
9  林丹(丙体六六六)Lindane  杀虫剂  水生食品动物  
10  毒杀芬(氯化烯)Camahechlor  杀虫剂、清塘剂  水生食品动物  
11  呋喃丹(克百威)Carbofuran  杀虫剂  水生食品动物  
12  杀虫脒(克死螨)Chlordimeform  杀虫剂  水生食品动物  
13  双甲脒Amitraz  杀虫剂  水生食品动物  
14  酒石酸锑钾Antimonypotassiumtartrate  杀虫剂  水生食品动物  
15  锥虫胂胺Tryparsamide  杀虫剂  水生食品动物  
16  孔雀石绿Malachitegreen  抗菌、杀虫剂  水生食品动物  
17  五氯酚酸钠Pentachlorophenolsodium  杀螺剂  水生食品动物  
18  各种汞制剂
包括:氯化亚汞(甘汞)Calomel,硝酸亚汞Mercurous nitrate、醋酸汞Mercurous acetate、吡啶基醋酸汞Pyridyl mercurous acetate  杀虫剂  动物  
19  性激素类:甲基睾丸酮Methyltestosterone、丙酸睾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苯丙酸诺龙 Nandrolone
Phenylpropionate、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及其盐、酯及制剂  促生长  所有食品动物  
20  催眠、镇静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地西泮(安定) Diazepam及其盐、酯及制剂  促生长  所有食品动物  
21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Metronidazole、地美硝唑Dimetronidazole及其盐、酯及制剂  促生长  所有食品动物  
19  性激素类:甲基睾丸酮Methyltestosterone、丙酸睾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苯丙酸诺龙Nandrolone Phenylpropionate、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及其盐、酯及制剂  促生长  所有食品动物  
20  催眠、镇静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地西泮(安定) Diazepam及其盐、酯及制剂  促生长  所有食品动物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22: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用辅料新种类预混辅料的发展在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一、 概述

药用辅料的发展在整个制剂技术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许多配方中辅料占到大部分,因而很大程度上辅料的性质决定了制剂的性质。每一种新的辅料的诞生,都会对制剂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促进了更先进的剂型不断出现。优良的辅料可以增强主药的稳定性,延长药剂的有效期;可以调控主药在体内外的释放速度;可以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所以人们越来越关注药用辅料的发展,并将这些性能优良的辅料广泛地应用在药物的研究和生产中,给制药工业带来勃勃生机,更给患者带来优质高效的药品。

常见的药用辅料多为单一的化合物,性能和特点固定,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是,随着众多新药物的诞生,其多变的理化性质以及对稳定性的要求;新的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出现;新的法规对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都对辅料的功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标准,使得现有的主要辅料没有哪一种能够完全满足所有的需求,迫使技术人员必须寻找新的途径。

获得新功能辅料的方法有三种:

一是寻找新的化合物。但必须针对安全性和毒副作用,获得相关法律法规的许可,同新药开发一样,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且还要面临能否适应市场发展的风险,并且是个长期的项目。过去许多年来,没有一个全新的单一辅料开发上市。

二是在现有的辅料中开发新的规格。如:预胶化淀粉(Pregelatinized Starch),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Crospovidone)等,但毕竟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动,所以功能的提高是有限的。  

三是将多种辅料结合在一起使用,便成为一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每一个制剂配方本身就含有多种辅料,现有辅料灵活的结合使用,使辅料获得新的性能成为可能。

于是,一种新的辅料形式预混辅料出现了。顾名思义,就是将多种单一辅料按一定的配方比例,以一定的生产工艺预先混合均匀,作为一个辅料整体在制剂中使用,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制剂配方,融合了研究开发人员的智慧,而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和特殊的功效。

  

二、 预混辅料的特点

1. 多种辅料的混合

我们目前常用的辅料一般都是单一的化合物,种类十分的丰富。而预混辅料则是多种辅料经过一定的工艺混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具有特定功能且表观上均一的辅料。例如一个简单的胃溶型薄膜包衣辅料,包含了成膜材料,增塑剂,和一定量的色素等,外观上是颜色一致的均匀粉末,而在使用时,也完全同单一辅料一样简单方便。预混辅料根据其生产工艺的不同,大多数只是发生了物理形态的变化,而没有出现化学反应,其中的每一种单一辅料都保持着原有的化学性质,所以其毒副作用和安全性都没有变化。  

2. 多种功能的集合

每一种辅料都有其独自的特点,在一个完整的制剂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说到填充剂,我们可以选择乳糖(Lactose),微晶纤维素(MCC),说到崩解剂,我们想到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等等。但不是每一种我们所需的功能,都能轻易地找到某种单一的辅料加以利用,这时集合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预混辅料,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还是上面的例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是一种常用的药用辅料,低粘度的HPMC可以用作包衣材料,但单独使用有一些缺陷,如附着力差,经常在片芯表面发生桥接现象,易出现裂缝等;聚乙二醇(PEG)也是一种药用辅料,常作为成膜材料的增塑剂,把两者按一定比例预先混合在一起使用,就成为一种简单易用且性能优良的预混包衣辅料。

同样,如果我们在这个预混包衣辅料中加入其它合适的辅料,还可以使它具有强大的防潮功能,绚丽的外观,芳香的气味,清凉的口感等等各种性能,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药物达到肠溶或控缓释的功能。

3. 特定的配方组成

每一种预混辅料并不是几种单一辅料任意的混合,这个过程仍然是复杂的,因为每种辅料都可能和其他辅料发生相互作用。它是经过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如同新药开发一样,需要大量的处方筛选,寻找各种性能适合的单一辅料,不断地调整辅料之间的比例,每一步还需要通过严格的性能测试,稳定性考察,同时还要考虑其与各种活性药物的兼容性,最终获得一个满足技术要求的完善的配方。

因此每一种预混辅料都有一个严格的配方组成,改变任何一种成份在其中的比例都会对预混辅料的性能表现产生影响。同时,多种成份组合的特性也使得我们可以不断的优化老配方,开发新配方,使得预混辅料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性。  

同活性药物一样,法律法规对辅料的应用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因为在预混料生产混合过程中各物料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保持了原有的性质,使得预混辅料容易满足法规要求。但在设计预混配方时,应尽量选择其中的每一种辅料都能够同时满足各主要国家和地区所制定的相关标准,如USP/NF,BP,PhEur,JP/JPE等,以扩大预混辅料的法规适用性。

4. 时间和成本的节约

对于药品研发人员来说,直接使用预混辅料,不仅可以赋予制剂产品许多新的功能,还可以省略掉相当一部分的处方筛选工作。我们只需要了解某一种预混辅料的特点,并适当的加以运用,就可达到原来使用多种辅料反复调配才能达到的效果,大大地缩短了研发周期。

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原来多种辅料反复地采购,质量检验,储存等大量的工作,都被单一的预混辅料代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经典的预混辅料产品:

1. OPADRY:

以羟丙甲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HPC),乙基纤维素,PVAP等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膜材料,辅以聚乙二醇,丙二醇,柠檬酸三乙酯等作为增塑剂,均为粉末状固体,运输储存十分方便,还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对其中的色素加以调整,呈现个性化的外观。
(1) 普通型:可以用85%以下各种浓度的乙醇或纯水作溶剂,6%-12%的固含量,配制十分灵活,容易操作,对包衣设备要求不高,表观细腻,适合对包衣没有特别功能要求的产品。
(2) 有机溶剂型:必须使用85%-95%浓度范围的乙醇,或二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包衣,适合对温度非常敏感的药物,也有利于条件较差的设备。但因必须用有机溶剂,不安全,有环境污染,成本较高,且不利于药厂的GMP管理。
(3) 有机溶剂肠溶型:以85%-88%浓度的乙醇为溶剂,是早期常用的肠溶包衣材料。

2. OPADRY II:

在普通欧巴代的基础上,加入了多糖类的附着力改良剂,使得膜与片芯之间的粘合力大大加强,十分适合片芯有腊质或油性表面,或易发生桥接的情况。以全水为溶剂,15%-20%的固含量, 包衣效率大大提高。其安全稳定,且成本降低。因其特殊的处方工艺,使包衣后颜色的稳定性比常规配方有较大的提高。

3. OPADRY II HP:

高效能的包衣材料,在OPADRY II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配方改进,使其具有更好的膜强度和附着力,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潮能力。以水为溶剂,18%-20%的固含量,操作简便,广泛适用于普通糖衣改造锅或高效包衣锅等各种设备,并适合大多数的各类中药和西药产品。

4. OPADRY  AMB:

全水防潮型包衣材料,具有高效能的防潮作用,优于传统的防潮包衣材料,并且包衣的增重基本不影响片芯的崩解特性。大大提高了产品在潮湿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了产品的效期。同时,欧巴代 AMB的包衣对设备和参数控制要求较高,在实际操作时,应注意过程的控制,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5. OPAGLOS  2:

高光亮度的精美型包衣材料,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包衣后达到绚丽的光泽,十分适合突出产品品牌形象。

6. ACRYL-EZETM:

全水型的肠溶包衣材料,利用卡乐康公司独到的配方工艺,加入多种独特的辅助成份,使其能够经过30分钟的搅拌,即可使用。要求用水配制成20%的固含量,包衣溶液的pH值约为5.4,粘度大约只有14cps,包衣温度只要求30oC,简单快速且性能优良。

7. SURELEASE: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目前少数几个完整的缓控释类包衣预混材料之一。利用相转变法将乙基纤维素分散到含有稳定剂油酸的氨水中,并且预先加入了增塑剂。本身固含量为25%,在使用时,只需用水稀释到15%的浓度,在38-45度的条件下即可进行包衣,通过控制增重来到达理想的释放特征。包衣结束以后,不需要愈合老化的过程。产品使用安全,无环境污染,工艺稳定重现性好,释放速度对pH值不敏感。

8. OPACODE:

药用油墨, 以虫胶为主要成分,配以各种溶剂。广泛地运用在片剂和胶囊的印字上。

9. PIGMENT BLEND:  

一种纯色素的预混辅料,由卡乐康根据客户的要求,调配成所需的颜色,客户可用它直接加入到各种所需上色的产品中。

  

四、 预混辅料的发展

合理地使用预混辅料,大大地方便了药品的研发和生产,促进了制剂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众多的现有辅料,灵活地设计预混辅料的配方,可以使其不断地展现新的特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然这项技术本身仍然是十分复杂,我们所用的每一种辅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除了其制剂上的特性以外,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辅料之间是否化学惰性,都需要严格考察,谨慎选择。

人们除了越来越细致地了解每个辅料的性能,深入进行辅料配方研究以外,越来越多地利用了新的生产工艺来发展预混辅料。研究人员从亚微粒子水平来研究物料混合后的性能,开发出更新颖的产品,例如针对直接压片使用的Cellactose(75% Lactose和25% Cellulose),Ludipres(Lactose,Kollidon 30和Kollidon CL)等,经过类似于喷雾干燥的加工工艺混合后,其流动性、可压性都明显地优于简单混合的配方,十分有助于直接压片工艺在制药工业中的推广。

预混辅料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具有先进功能的预混辅料必定会促进制剂工业更大的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3 2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与发展

摘要;中药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倍受药学界的关注,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已成为经皮给药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较多的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有薄荷醇、冰片、精油类等多种中药提取物,应用中可单独作用,也可与化学透皮吸收促进剂联合使用。对中药促透机制的研究也是当前药学界的热点之一。在概述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的开发提出一些思路。   ,d
   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s,TDS)是指经皮肤给药而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制剂。TDS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剂型,其研究已成为第3代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但是,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以及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等原因,很多药物穿过皮肤的通透率很低,经皮到达体内的药物很难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透皮吸收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的应用,为TDS的研究与应用带来了契机。PE已成为增加药物透皮吸收的首选方法,是许多药物TDS研究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化学PE的应用和透皮机制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中药PE的研究也在研究者的努力下,以其具有时滞短、效果好、副作用小等优点,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
   中药PE的应用近况   &6H4-k
   中药PE的研究起步较早,1989年Williams等发现植物油具有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其后,使用植物挥发油(包括萜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作为PE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中药促进剂研究领域,化学成分相对复杂的中药挥发油和提取物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这类研究多以化学 PE氮酮为对照,比较促渗效果。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相关报道很多,主要为薄荷醇、冰片和精油类等。   XnOqmh
   薄荷醇:在中药促进剂中,薄荷醇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物质。薄荷醇为中药薄荷蒸馏提取的单萜类物质。可对水杨酸、抗生素、5-氟尿嘧啶、曲安缩松、双氯灭痛等10多种药物有良好的促渗作用。Kunta等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香芹酚、沉香醇、薄荷醇和d-柠檬烯对心得安的促渗作用,随浓度的升高,四者都不同程度缩短了滞后时间,其中薄荷醇对心得安的促渗效果最好。王晖等用体外透皮实验比较了薄荷醇和氮酮单独使用以及合用时对水杨酸的透皮影响。结果提示,单用时薄荷醇对水杨酸的促透作用比氮酮强,二者合用时促运作用并不比单独使用强,甚至可降低促透效果。王晖等还用相似的方法研究了薄荷醇和冰片对双氧灭痛的经皮透过作用,并将二者与氮酮的保透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薄荷酸、冰片对双氯灭痛的透过量有显著的促渗作用,但与氮酮相比促渗作用较弱,而时滞较短。因此,薄荷醇和冰片可望作为PE在某些药物的TDS中应用。许卫铭等通过薄荷醇和氮酮对甲硝唑进行透皮作用比较,发现含2%薄荷醇和2%氮酮均能促进甲硝唑透过皮肤(P<0.01),两者的透过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薄荷醇价格比氮酮低廉,且薄荷醇为纯中药提取物,安全性大,外用时还有凉快感,因此用它作为外用制剂的助渗剂是很有价值的。王晖等以双氯芬酸钠和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薄荷醇对亲水性和亲脂性化合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发现薄荷醇对亲水性和亲脂性化合物的透皮吸收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后者的作用更强;两者均可使贮库效应的时滞明显延长。此外,还有报道薄荷油对达克罗宁有透皮吸收作用;薄荷脑对扑热息痛、甲硝唑有明显促透作用。由此可见,薄荷醇有望作为PE被广泛应用。   o
   冰片:冰片为龙脑、异龙脑混合消旋体,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具有芳香开窍,止痛消炎的功效,能引药由肌表直达凑理。冰片本身可作为透皮药物,又是一种很好的PE。周成萍等研究了氮酮和冰片对雷公藤涂膜剂中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两者均能促进雷公藤甲素的透皮吸收,且两者合用能产生协同作用,促透效果最好。朱健平等通过改良的Franz双室渗透装置以家兔在体试验和人体皮肤苍白试验进行药物活体透皮试验证明,在整体兔试验中,龙脑能使水杨酸经皮吸收增加;在志愿者前臂内侧试验中,龙脑能提高醋酸曲安奈松的生物利用度;在离体蛇蜕皮吸收试验中,龙脑能增加甲硝唑、氟尿嘧啶的透皮吸收,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提出龙脑是一种有效的透皮促进剂。孙亦群等在将传统中药制剂九分散改制成喷雾剂的过程中,通过透皮吸收实验发现,3%的冰片对样品溶液的促渗效果最好,其最佳处方为:20%样品乙醇溶液+3%冰片+5%甘油,再次证明冰片是有效的透皮促进剂。   oY"'
   精油类:精油类的中药促进剂种类很多,如杜香萜烯、枫香油、当归挥发油、丁香挥发油、桉叶油等。李凤龙等从细叶杜香中提取到一种油状液体Lepaloine,经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效果与氮酮相似。并进一步发现它能促进安定、丹参酮等药物的透皮吸收。李蓓等以氮酮为对照,研究了枫香油对5种药物的透皮促渗作用。结果显示:枫香油有良好的促渗作用,甚至优于氮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蔡贞贞等以阿魏酸为指标成分,用体外透皮实验考察了当归所含挥发油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 2%,3%当归挥发油对阿魏酸的透皮吸收均有促透作用,其中以2%浓度促透作用较强,并且强于同浓度的冰片。沈崎等采用裸鼠皮肤为试验模型,并以氮酮作为对照,研究了丁香挥发油、丁香油酚、丁香提取物对5-氟脲嘧啶的经皮透过作用。结果显示:丁香对5-氟脲嘧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丁香挥发油的增渗倍数为不含促进剂对照组的110倍,丁香油酚为107倍,丁香提取物为18倍,氮酮为97倍,表明丁香挥发油、丁香油酚的促渗作用强于氮酮。李娟等研究了精油类促进剂对非诺洛芬钙经皮渗透的影响,体外渗透实验表明;桉叶油>薄荷素油>桉叶油+丙二醇>松节油>月桂氮酮>油酸。精油类促进剂可明显增加非诺洛芬钙的经皮吸收,其渗透系数和增渗倍数,均比其他促进剂大;在上述促进剂中丙二醇对该药引起的时滞最大。陈鸿清等在制备盐酸尼卡地平的凝胶骨架控释贴剂(NC)的实验中,发现不同促渗剂对NC的促渗效果为:桉叶油>松节油>冬青油>薄荷素油,进一步研究发现5种浓度桉叶油的促渗作用以3%最强,时滞以5%最短,桉叶油的促渗作用与其浓度不存在依赖关系,表明3%桉叶油为该贴剂的最佳透皮促渗剂。沈琦等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肉桂油、高良姜油、丁香油等与乙醇、丙二醇合用对苯甲酸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油、丁香油、丁香酚、高良姜油对苯甲酸均具有一定的促渗作用,其中1%肉桂油效果为好。挥发油与乙醇、丙二醇合用,使苯甲酸的累积渗透量增大,但渗透系数减小,说明乙醇、丙二醇与肉桂油、丁香油合用对苯甲酸无协同作用。   !
   此外,李中东等研究了桉油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CBT)经皮渗透和吸收作用,结果表明桉油可加快CBT经皮渗透速度,也能增加皮层中CBT量,但有饱和性。因此建议CBT乳膏以少加(<0.5%)或不加桉油为好。并且提出外用激素类乳膏(尤其是那些病人需要大面积、长期使用的制剂)应慎加促透剂。   T%L
   其他:相宏幸等用ddy系雄性小鼠腹部皮肤的 Franz扩散他,以日本局方中的亲水软膏作为基底液,结果小豆蔻丙酮提取物能促进脱氧皮醇的吸收,且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后进行上述试验,证明松油醇以及乙酸松油醇为活性成分。难波恒雄等在进行生药浴液的研究时发现,川芎醚提取物中藁本内酯、senkyunolide、蛇床内酯、丁烯基呋内酯、新蛇床内酯均具有皮肤渗透作用,且川芎醚提取物、挥发油成分、甲醇提取物以及0.4%的藁本内酯均能明显促进安息酸的透皮吸收,且这种作用与温度有关,在40℃时效果最佳,但对水溶性物质甘露醇的促进作用却不明显。川穹水提取物对安息酸的透皮吸收几乎没有促进作用,提示川芎中的促渗成分主要为挥发油。郝葆花等以肉桂醇提取物与另一芳香提取物按4.00:1.85比例混合而成C2-中药促进剂,使用时稀释为6%浓度,用ICR小鼠腹部皮肤以及简易透皮吸收样品池,分另以3%氮酮和未加促渗剂的扑热息痛液作对照,考察C2-中药促进剂对扑热息痛透皮吸收的影响。试验证明,C2-中药促进剂和氮酮都能明显地增加扑热息痛的透皮渗透量,且增渗倍数无明显差异。但C2-中药促进剂比氮酮起效快,即时滞短得多。这些中药提取物的研究,发表相对较早,但后续研究进展不足是其弱点。   &|,Eny
   中药PE与化学PE的联合应用   &lE<
   多种促进剂按一定比例合用,多数可以达到单一促进剂无法达到的效果,但也有合用后效果较单用差的报道、目前尚末找到相关规律,具体效果要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报道的中药PE和化学PE的联合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yH?xP$
   桉油+丙二醇:李娟等研究了挥发油类促进剂对噻吗洛尔贴剂的透皮吸收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桉油、松节油、薄荷素油及与丙二醇的复合物均能有效地促进噻吗洛尔的渗透。并首次发现2%桉油与丙二醇(1:1)混合物为最佳 PE,其促渗作用比3%氮酮与丙二醇(1:3)混合物要强。   tM#&HZ
   薄荷醇+氮酮:崔燎等用体外透皮试验考察了薄荷醇对氯霉素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荷醇均能显著促进氯霉素的经皮吸收,其作用与氮酮相似,且在给药36h 后,其作用似比氮酮更强;而1%薄荷酸与1%氮酮合用时,比两者单独应用更强,提示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王晖等研究发现,薄荷醇和氮酮联用比单独用任一种对吲哚美辛和双氯芬酸钠的促透效果更明显,但时滞比单独用薄荷醇要长。徐伟等研究发现薄荷醇与乙醇含用对水杨酸的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其中0.5%的薄荷醇、70%的乙醇溶液在 PH4.5时,对水杨酸的促渗效果最好。但是薄荷醇促进水杨酸的透皮吸收是作用于角质层还是作用于真皮层,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d9.
   薄荷醇+氮酮+丙二醇:王晖等用含薄荷醇的复合促透剂对盐酸氯丙嗪透皮吸收作用进行研究,发现2%薄荷醇+4%氮酮+5%丙二醇+60%乙醇(浓度为75%)组成的复合促透剂,对盐酸氯丙嗪的体外透皮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氮酮和丙二醇是经常一同使用的促渗剂,少量丙二醇的加入可影响皮肤多层亲油层和连续性通道,从而增加药物的渗透性。但加入薄荷醇后其促渗机制如何,尚待进一步研究。许卫铭等在研究促进剂对双氯芬酸钠的促透作用时发现,单独使用薄荷醇和氮酮虽有明显的促透作用,但显效较慢,而薄荷醇和氮酮、丙二醇联合使用时,促渗效果更加明显,显效速度也明显加快,2h后就出现显著差异。提示薄荷醇-氮酮、薄荷醇-丙二醇系统为一种促透作用很强的二组分系统。   <h
   氮酮+薄荷油+辅助促进剂:马晓微等为探讨不同的软膏基质对阿昔洛韦(ACV)透皮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 种不同基质的处方,实验证明,4种不同基质软膏中ACV的释放速率与透皮速率均大于商品ACV软膏,提示由卡巴浦、丙二醇、薄荷油、氮酮及辅助促进剂组成的基质是性能较好的ACV促进剂。   桉树脑+乙醇:Magnusson等研究了促透剂对一种三肽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的透皮吸收的影响。50% 乙醇的加入可增加TRH的透皮量,以3%桉树脑、香芹醇或薄荷醇加上47%乙醇都能更快使药物达到稳态透皮通量,其中桉树脑+乙醇的效果最为显著。   0
   中药PE促透机制的研究   Al
   Megumi等研究认为,挥发油及植物油类等多属萜(烯)类化合物,作用于皮肤后可不同程度地改变皮肤的理化性质及皮肤的正常生理结构,增加其通透性,其毒性弱于人工合成品。此外。关于中药PE促透机制的研究主要有:   `!y
   薄荷脑:张志平等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用薄荷脑实验组的胎儿皮肤皱折增多,角质层局部断裂脱屑,翻卷呈破棉絮状,表皮细胞间隙加宽,毛囊口扩展,毛干的毛小皮剥脱而变细。提示薄荷脑促扑热息痛的透皮吸收机制与改变表皮结构密切相关。   7u2t
   桉叶油:在对桉叶油中主要成分桉油精促透视制的研究中,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检查1,8-桉油精处理过的水合胼胝类脂模拟的皮肤角质层,发现类脂热转变峰前移或消失,表明桉叶油可能对类脂双分子层结构有作用,能够增加脂质分子排列的紊乱度和流动性。张志燕等模拟皮肤类脂成分制备类脂液晶,采用偏振光显微镜、差示扫描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折射率等方法研究桉叶油与类脂液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桉叶油的加入可使液晶结构发生改变,在较高浓度时,桉叶油渗透进入液晶结构中,打乱甚至破坏液晶高度有序排列的结构,但不影响类脂分子本身的结构,这可能是桉叶油促透的原因之一。   wT_L
   油酸:Naik等研究了油酸的促透机制。体外研究表明,油酸的促透机制主要是脂质液化(lipid fluidization)和脂质相分离(lipid phase separation)。Naik等采用衰减全反射远红外分光光度计考察油酸在人体内的作用方式,结果证明了体外实验的结论,并且发现脂质相分离作用可能起着主导作用。   ++/
   杜香萜烯:金红花等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法测定皮肤经不同浓度的杜香萜烯处理后角质层成分的变化,发现杜香菇烯主要作用于角质层的角蛋白,使角蛋白的构型发生改变而起促进透皮吸收作用。   |lwAPw
   其它:平其能等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研究了丁子香酚、D-1,8-萜二烯和薄荷酮对他莫昔芬的促透机制,还测定了他莫昔芬在经促透剂处理后的角质层中的分配系数。结果表明,丁子香酚和D-1,8-萜二烯的促透机制是萃取角质层脂质和提高药物在角质层中的分配。但是薄荷酮的促透机制仅是提高对角质层脂质的萃取,使其屏障功能被破坏。   "p"HC
   讨论   SJK`I
   目前,中药PE的促透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对化学药物的促渗作用方面,而有关中药之间的相互促渗作用报道很少。这可能是因为中药复方制剂药味较多、成分复杂,为药物在体内外的定量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提示我们复方中药制剂中药物之间的促渗研究具有较大潜力。   pWQ!w
   中药PE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其透皮增效机制,对药物在制剂中的应用加强认识和科学解释,分析其理化性质、皮肤结构与药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扩大在TDS制剂中的利用,提出其作为PE筛选以及合理应用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从中药宝库中寻找PE若能结合中医药理论,重视中医药文献,可能会给该研究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c00{
发表于 2007-12-14 15: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佩服佩服!:qinang: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2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醒酒饮料的制作

饮酒过量,不仅易伤身体,而且容易发生以外事故。饮用本配方制得的饮料有醒酒作用,可减少酒精对人体的危害。
  本剂之所以有醒酒作用,主要因为本剂中添加的喹宁和柚皮、龙胆皮浸取物,会加速血液中的酒精更快地降解。
  1、特点与用途
  (1)本剂既可作为醒酒饮料,又可作为一种保健饮料。
  (2)全部原料可食,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害和任何毒副作用。
  (3)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主要用于饮洒过量者的醒酒饮料,同时也是一种营养滋补品。
  2.原材料
  (1)蜂蜜 一般市售蜂蜜
  (2)抗坏血酸 本剂中用作营养剂。选用医药级。
  (3)硫胺素 又名维生素Bl。本刑巾用作营养利。选用医药级。 —服药店白售。
  (4)喹宁 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本剂中起醒酒作用。选用医药级。
  生产厂:上海试剂二厂、北京化工厂、云南制约厂、南京制药厂、沈阳东北制药总厂、杭州制药厂等。
  (5)柠檬酸:本剂中用作PH值调节剂。选用食品级。
  (6)柠檬汁:一般市售柠檬汁。本剂中用作增香剂。选用食品级。
  (7)柚皮 :水果类柚子皮。
  (8)龙胆皮: 水果类龙胆的皮
  (9)氯化钠 家用食盐。
  (10)蛋白酶:本剂中用作沉淀剂。选用医药级
  (11)水。
  3、配方
  蜂蜜40千克
  抗坏血酸0.3千克 硫胺素0.15千克 喹宁0.05千克 柠檬酸1.25千克 柠檬汁0.4千克
  柚皮和龙胆皮汁11升 氯化钠0.4千克 蛋白酶0.02千克 凉开水加至1000升
  4.制备及使用方法
  (1)柚皮和龙胆皮汁的制备:将50克柚皮和50克龙胆皮,在1000毫升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进行过滤,所得滤液即为柚皮和龙胆皮汁。
  (2)喹宁浸取液的制备:取50克喹宁研磨成粉状后,用1升凉开水浸取24小时以上,过I滤所得滤液即为喹宁浸取液。
  (3)醒酒饮料的制备:先将蜂蜜以3倍去离产水(或蒸馏水)稀释后进行加热煞制并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氯化钠和蛋白酶,充分搅拌混匀后,于25C混度下保温24小时,这时可见大量花粉、蛋白质等沉淀出来,再进行离心过滤,即得洁净糖浆,然后,在此糖浆液中加入柠檬酸、柠檬汁和柚皮、龙胆皮汁,并加入少量水,测定液体得PH值(用精密PH试纸或PH值测定仪),使PH值小于3.75。若PH值偏高,可用柠檬酸或柠檬汁进行调整。若PH值偏低,可用水调整。再加入步骤(2)制得的喹宁浸取液。最后,加入抗坏血酸和硫胺素,并用水加至1000升即可装瓶出售。若在夏季制备,还应加入1千克(总量的千分之一)山梨酸进行防腐。此时切勿使用苯甲酸钠作防腐剂,因易产生苯甲酸结晶沉淀。
  当饮酒过量时,饮用本饮料,即会有醒酒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2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巧克力糖及其制作方法

巧克力糖及其制作方法巧克力又名朱古力,是以可可豆制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类糖果。棕褐色有光泽,口感细腻润滑,有特殊芳香,发热量很高,营养价值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新鲜的可可豆中含有大量水分,没香气,经焙炒发酵后,便有了浓厚香气,这是经发酵而分解的多种氨基酸形成的。此外,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奶油、奶粉、麦芽、杏仁、香兰素等香气成分,使巧克力具有特殊芳香。
巧克力糖果含有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分、高热量,可可脂的熔点接近人的体温,可可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可可碱,咖啡因等兴奋神经的物质在加工中经多次研磨而成的微粒,高度乳化而形成良好的色、香、味、使巧克力糖果具有高度营养价值,且易被消化吸收。
巧克力糖果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清巧克力、果仁巧克力、夹心巧克力、酒心巧克力和果仁挂浆巧克力等,近年来国外有向点心化巧克力发展的趋势。
巧克力糖果的组成 它是由可可制品、砂糖和乳制品竺组成。可可制品是用可可豆加工而成的制品,包括可可液块、可可脂、可可糖等。
1.可可液块:也称可可或苦料。将可可豆经焙炒去壳豆肉,经研磨成酱状,冷却后即凝结成棕褐色带有香气和苦涩味的块状固体,属于半制品原料。可可液块的含水量应低于4%,脂肪含量在55%以下,低于45%的不符合要求。
2.可可脂:是从可可液块中取出的脂肪,乳黄色。在常温下坚硬而有脆裂性,液态的可可脂经冷却收缩而呈固态。可可脂具有优美而独特的芳香。可可脂是由多种甘油三酸脂组成。
3.可可粉:可可液块提出可可脂后的饼,经磨碎成粉即为可可粉。可可粉的加工方法分为一般制法和碱处理法。
巧克力糖果品种不同,组成也有差异,见下表:
基本组成   牛奶巧克力(一般)   牛奶巧克力(高档)    牛奶巧克力(涂外衣用)

可可液块% 10~12 11~13 10~12

可可脂% 22~28 22~30 22~30

砂糖% 43~55 40~45 44~48

乳固体% 10~12 15~20 13~15

油脂总量% 30~38 32~40 35~40

生产原理 巧克力糖果具有润滑、细腻的特点和诱人的香气,是由于它的原料和生产工艺决定的。
在生产工艺中将巧克力制品成分中所有固体物分散为极小的微粒,使所有的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都变为十分细小的质点,把巧克力变得非常细腻和润滑。
其次,将巧克力制品的各种原料作最高程度的混合,在混合高度均态后,到使糖不能很快析出结晶、油脂不能分离等现象,以免影响七克力制品的外观和组织结构。
为此,必须通过研磨、混合、均质和精制把各种成分分散成极小的微粒(粒径不超过80微米),同时又使各种不同物质混合得非常均匀,在舌的感觉上辨别不出不同物质质点的各自特点,而只觉得巧克力成为浑然一体的润滑、细腻制品。为了达到高度均质化,有时要加入乳化剂,起到乳化和稀释作用。
巧克的香味是香气和滋味的感官综合结果。其香气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可可豆经焙炒和发酵后的综合产物。据分析,可可的呈香物质是由数以百计的芳香化合物组成的,可可的特殊味感则来自可可碱、咖啡碱和单宁质等微量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糖和乳的存在,增加了其焦香风味。香兰素和麦芽醇的添加,更衬托和完善了巧克力的香味特点。
粘度是巧克力的重要物理性质。处于熔点以上的巧克力应有良好的流动性、才能使物料在运送和工艺操作中顺利进行。粘度对巧克力的调温,结晶和成型尤为重要。因此,粘度是巧克力的重要工艺特性。在不同温度下巧克力酱的粘度不同,而粘度又与可可脂的含量有关。
控制巧克力粘度的还有磷脂、含水量、乳固体、干固物的质粒大小等。
在常温下,巧克力制品具有坚硬和脆裂的特性,当温度超过30℃以上时,它就要由固态突然转变为液态,失去光泽和完整外形,这是由于可可脂的物理性所决定的。在其熔点以下巧克力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脆性,在熔点以上则且有良好的流动性。
当接近熔点时,可可脂这种二重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巧克力糖果在温度接近其熔点时物理性质十敏感。这就要求在其生产工艺的灌模、涂层、包装和贮运等都要注意利用这一特性。
制作方法1.可可液块的制备:
(1)焙炒:经发酵和干燥的可可豆,下一个工序就是焙炒。焙炒的主要作用是:除掉部分水分;使豆壳变脆干裂,便于除掉外壳;可使暗棕色的可可豆,变为紫红色,使部分油脂从细胞中渗透出来,豆肉变得明亮;焙炒可使可可豆的成分发生变化,淀粉糊化变为可溶性微粒,酸类、醇类和酯类等芳香物质增多;使物料具有可塑性。
(2)随焙炒方法不同,所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也不同。新焙炒方法是间接热风传热连续进行焙炒。不同产品品种所要求的焙炒温度和时间各异。以下是热风连续焙炒机的工艺条件: 
品种温度℃ 时间(分钟)

可可粉 125~130 25~30

牛奶巧克力 110~125 15~20

深色巧克力 85~100 11~14

焙炒的温度越高,可可豆的损耗率越大,这是在焙炒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经济指标。
(2) 簸筛:经过焙炒的可可豆,皮壳虽已开裂,但肉与壳还没有分离开,需稍经碾压即可分离,在机械撞击下,豆粒被碎裂为不规则的片粒。簸筛的作用就是将豆肉和皮壳分离开,以便于下一工序对豆肉的加工。
(3) 研磨:研磨也称初磨是将可可片粒磨成酱体。为了得到由微粒构成的可可液块,这一工序是很重要的。要求磨碎至50~114微米。经初磨后可以缩短后一工序精磨的时间,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经研磨成酱以后,即可得到褐色的可可液块。
初磨设备的类型很多:有盘磨机、辊磨机、齿磨机、球磨机和胶体磨等。
2.精磨:将初磨制成的可可液块,已经处理好的糖粉,再加一定数量的可可脂、奶粉、调味料、表面活性剂和香料等,再经进一步磨细,称为精磨。
仅经初磨的可可料或糖粉,颗粒较大,进入口腔后有粗糙感,必须经过精磨使颗粒进一步变小。当精磨至物料的质粒大部分都小于25微米或在18~23微米之间时,就会使巧克力进入人的口腔后没有颗粒感。这个范围是对精磨的要求。
物料在精磨过程中主要是物理变化。随着精磨的进行,物料被分散,物料被分散的越细,其表面积就会越扩大。一定数量的物质总容积中所包含的总表面,称为比表面。其比表面越大,巧克力的质点数量也越多,其质点也就越小越细。
在精磨中保持一定温度下,精磨得越细,物料增稠,粘度增大,流动性降低。
精磨的设备有:三辊精磨机、五辊精磨机和鼓式精磨机等。在精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下列操作程序:调节摩擦间隙、调节物料粘度、控制精磨温度、控制精磨程度。对精磨后巧克力质点大小有一定的界限要求:过大或大粒的比例过多,口感粗糙;但质点过小或小粒的比例过多,便容易粘附在我们的舌腭上,不容易被唾液带离口腔,使人感到糊口。
3.精炼:经过精磨的巧克力虽然质点很细,但还不够细腻,香味还不够优美和醇和,精炼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质量。特别是高级巧克力需要经过精炼工序。
精炼是在精炼机内进行的。精炼机的类型很多,目前用得较为普遍的为回转式精炼机。物料在精炼机内经过反复摩擦碰撞,对精炼进一步磨平、磨细,物料内水分和挥发性气味被驱除,物料被充分乳化,从而提高了巧克力的质量。
精炼所要求的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时间,质粒的棱角温度的要求,随巧克力糖果品种而不同。深色巧克力为55~85℃;牛奶巧克力为45~60℃。精磨所需的时间很长,一般为24~72小时。
精炼有以下几种作用:巧克力的质量更加细腻润滑;物料变得稀薄流散性增强,色、香、味提高。
在精炼中要加入的磷脂,磷脂是大豆、向日葵等油脂中提取出来。
磷脂具有亲油和亲水的双重性,它既有亲油基,也有亲水基,它的亲水的一端,也能被糖、可可和乳固体吸附。这样,在巧克力物料中起着表面活性作用,使物料成为高度稳定的乳浊状态,故磷脂也属于乳化剂。
磷脂可以改变质粒间的界面张力,能减少物料胶团水化作用的发生和强化,从而阻碍了冻胶的形成,起着稀释作用,降低物料的粘度。
在巧克力料添加磷脂超过0.6%以上,粘度就不再下降。故在巧克力糖果生产中巧克力添加量在0.1-0.5%之间。
在巧克力糖果中添加磷脂,可以减少一定比例的可可脂,这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磷脂还有防止油脂氧化的作用,也属于抗氧化剂,
4.调温:调温的作用在于控制可可脂在不同温度下相态的转换,从而达到调质的作用。
使液态的巧克力酱变成固态的巧克力糖果,最好要经过调温阶段。未经调温或调温不好,会使制品质量低劣。
从生产工艺的要求上看,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巧克力料,要求它有明显的收缩性,这样便于从灌模的模型中脱落出来,这是连续生产作业线所必须的要求。按工艺条件要求进行调温,可使巧克力料生产明显的收缩性能。有利于脱模和连续化生产。
未经调温或调温不好的巧克力,冷固成型后,制品的质构粗糙,颜色灰暗,缺少巧克力应的脆裂特性。在保存过程中,易变得粗糙和类似窝体的质构,丧失商品价值。所以,调温是巧克力生产中的重要工序。
在巧克力料内含有约30%的可可脂,可可脂在分散体系中是连续相,它的状态决定了巧克力的物理特性。巧克力料在调温中的变化,实质上是可可脂多晶型特性的变化。调温的目的就是使巧克力料产生最高比例的晶型,使巧克力生产过程顺利,成品质量稳定。
精炼后的巧克力料一般在45℃以上,其质粒处于运动状态,不能形成可可脂的任何晶型,故需将贮缸内的物料搅动一定时间后再进行调温。
调温第一阶段,物料从45℃冷却至29℃,可可脂产生晶核,并逐渐转变为其它晶型。
调温的第二阶段,物料从29℃继续冷却至27℃,部分不稳定晶型转变为稳定晶型,数量增多,粘度增大。
调温的第三阶段,物料从27℃回升至29~30℃,其目的在于使低于29℃以下不稳定的晶型溶化,只保留稳定的晶型,这就是晶型。同时,物料粘度降低,适于成型工序的要求。
调温过程是一种细致的工艺,对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必须十分严格和准确。目前还没有十分理想的调温机,而薄膜式连续调温机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巧克力料经调温后,就可以用于生产巧克力糖果。按照成型工艺,巧克力糖果可分为浇模成型和涂衣成型。
5.浇模成型:浇模用的巧克力料要严格控制温度和粘度。对料温要求在30℃左右,温度过高会破坏已经形成稳定晶型的可可脂晶型。使成品质构松散,缺乏收缩特性,难于脱模,在贮存中易出现花斑或发暗现象。温度过低,物料粘稠,浇模时定量分配困难,且物料内汽泡难以排除,制品易出现蜂窝。所以在成型过程中,物料应始终保持准确的温度,并要求保持在最小的温差范围内。
粘度是对物料要求的另一重要因素,物料粘度高低同样影响着它的流散性和分配的准确性。因此,在浇模过程中要保持物料的粘度范围。浇模后,要对模型进行震荡,使成品质构坚实,防止气泡或空隙产生。震幅要求不超过5毫米,频率每分钟约1000次。
存在于巧克力将酱料中的热量有两种形式:即显热和潜热。显热是指巧克力酱降低温度时放出的热量;潜热是指液态变为固态所放出的热量,两种热量的总和就是成型过程需除掉的全部热量。
对冷却过程的要求是:当浇模后,先置于8~10℃的冷藏室内,约5分钟左右,料温降至21℃;再经21分钟左右,料温降12℃,冷却所需的总时间为25~30分钟。冷却速度取决于冷却温度、冷风方式和制品形状。
从液态到固态的冷却速度不能过快,冷却温度一般8~10℃,冷却后期可适当提高至12~14℃。冷风速度以每秒7米为宜,当巧克力块收缩变形后便来到了冷却终点。
6.涂衣成型工艺:涂衣成型帛成的糖果,称为夹心巧克力。多是根据夹心而命名的,如花生夹心巧克力、蛋白夹心巧克力等。
对涂衣成型工艺有下列要求:
(1) 制心子和对心子的要求:心子的性质和色香味要能与巧克力外衣和谐地结合,具体要求是口感柔软,易溶化,不粘滞糊口以及不会引起形态变化、渗透穿孔、胀缩破裂、酸败变质、虫驻和霉变等。涂衣时心子和温度一般要低于外衣温度5℃左右。
(2) 制外衣和对外衣的要求:涂衣用的巧克力料中的可可脂要高于浇模用的料。涂衣用的巧克力酱要有合适的粘度和流动性。过于稠厚的物料不但输送不便,而且分配不均,涂衣厚薄不匀,不能保证消耗定额。在整个涂衣过程中,要始终严格控制酱料的调温要求,保持30~33℃。
(3) 控制却速度:涂衣成型机组的冷却通道应保持7~12℃,冷风速度不超过7米/秒,冷却时间保持15~20分钟,冷却后期的温度可稍高,在较干燥的条件下进行。
7.巧克力糖果包装:包装的主要作用是:防热、防吸湿溶化、防香气逸散、防油脂析出酸败、防霉、防虫、防污染。对包装的要求是美观大方,丰富多彩,能经久保持巧克力糖果的色、香、味、型,特别是卫生条件。
一般蜡纸难于达到上述要求。通常用的包装材料有:铝箔、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也有采用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或其它复合材料。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21: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兰地的生产工艺

白兰地作为一种高贵典雅的蒸馏酒,生产工艺可谓独道而精湛,其工艺流程为:
葡 萄

检 验

破 碎 → 去枝梗

压 榨 → 皮 渣 → 发 酵 → 蒸 馏 → 皮渣白兰地

发 酵

分 离 → 去粗质酒脚

蒸 馏

贮 藏 → 调 配 → 陈 酿 → 冷 冻

成 品 ← 封 装 ← 检 验 ← 过 滤
    白兰地是以葡萄为原料的,它的工艺中发酵前几步工序基本上和发酵白葡萄酒相同,在破碎时应防止果核的破裂,一般大粒葡萄破碎率为90%,小粒葡萄破碎率为85%以上,及时去掉枝梗,立即进行压榨工序。取分离汁入罐(池)发酵,将皮渣统一堆积发酵或有低档白兰地生产时并入低档葡萄原料酒中一并发酵。
发 酵
    用于酿造白兰地的葡萄必须无病害、无腐烂,如葡萄灰霉病,可使葡萄原料酒易氧化而给原白兰地带来不良气味,白粉病则使白兰地带有“真菌味”。
    运输葡萄用的车必须是未运输过农药等有毒或有气味的车辆。车辆需洗刷干净用条筐或食用塑料筐盛装葡萄。收获葡萄后,应及时运到加工现场,从破碎到满罐发酵不应超过2天,葡萄汁(浆)占罐容量的80%,发酵过程应尽可能缩短时间,这样可防止氧化,生产高档白兰地应进行榨汁分离发酵,而普通白兰地生产可采用破碎去梗后的葡萄浆直接发酵。
    采用自然发酵法,温度不超过34℃,时间为4~6天,即可发酵完毕,发酵后理化指标为酒度6%~9%(V/V),残糖<3g/L。
    发酵结束后可进行一次倒池,以除去大粒酒脚,保留轻质酒脚,满罐贮藏,由于发酵季节温度较高,而葡萄原料酒酒度又较低,因而可用酒精封顶来防止原料酒变质。整个葡萄加工以及发酵、贮存期间不得使用SO2、偏重亚硫酸钾等防腐剂,因SO2气味可通过蒸馏而进入原白兰地中,使原白兰地产生刺鼻的气味,并有硫化氢臭味以及令人作呕的硫醇类气味
蒸馏工艺
    白兰地蒸馏工艺在白兰地生产环节中可以说是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将生产白兰地的葡萄品种固有的香气以及发酵时所产生的香气成份以一种最优的比例保留下来,并给以后的贮存提供前期芳香物质,因而白兰地的蒸馏决不仅仅是单纯的发酵酒的酒精提纯,因而它的蒸馏酒度不可太高,法国对白兰地原料酒的蒸馏酒度要求为不可高于86%(V/V),一般是在68%~72%(V/V)范围内,这样,才可将发酵原料酒中的芳香成份,有效地保留下来,并得其精华,以奠定白兰地芳香物质的基础。
    白兰地原料酒中除酒精以外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醛类、酯类、高级醇类及其他成份,这些物质是否能从原料酒中蒸馏出来,不但取决于沸点,更重要地取决于蒸馏系数,某物质的蒸馏系数是指酒精中所含挥发性物质的蒸发系数与乙醇蒸发系数之比。如果蒸馏系数等于1,则表明该物质同乙醇的蒸发系数相同,以同样的速度从原料酒中蒸馏出来,但由于各物质的蒸发系数随酒精度变化而变化,因而其蒸馏系数也是随酒精度变化的,如果挥发性物质的蒸馏系数大于1,则表明馏出物中的该挥发物质含量比原料酒中含量高,反之,蒸馏系数低于1,则该挥发物在馏出物中含量低于原料酒中的含量,其蒸发速度低于乙醇,这就是为什么挥发物有的富集在酒头,有的富集在酒尾。如一般原料酒酒度在6%~8%(V/V),酒精度为6%(V/V)时乙醛的蒸馏系数为2.67,酒度为8%(V/V)时乙醛的蒸馏系数为3.00,酒精度为1%(V/V)时,乙醛的蒸馏系数降为1.71,蒸馏系数同样的变化趋势还有缩醛:6%(V/V)~2.42、1%(V/V)~1.60。这样,这些物质首先进入酒头富集起来,而呋喃糠醛变化趋势则相反6%(V/V)~1.2、1%(V/V)~1.11,但其含量较少,而高级醇变化则比较有趣:8%(V/V)~2.03、1%(V/V)~1.95、而30%(V/V)~1.14、10%(V/V)~2.02,这样第一次蒸馏时,会出现在酒头一部分,而第二次蒸馏可出现在蒸馏后期。大部分酯类物质出现在蒸馏后期,这些酯类对白兰地的香气成份构成十分重要,在后序陈酿过程中,通过氧化和水解参与陈酿香气的形成,特别是乳酸乙酯不仅可提高芳香物质的香气,还可减弱不良风味,因而夏朗德壶式蒸馏中二次蒸馏时酒尾的切取早晚对白兰地质量影响较大。在蒸馏中生成的丰富的脂肪酸的酯类是由原料酒的酒脚引起的,当原料酒在夏朗德壶式蒸馏锅中进行加热时,由于高温而引起酒脚中酵母菌的溶解,而使脂肪酸的酯类释出,随蒸馏被蒸出,低碳往往出现在酒头上,而多碳酯类则或多或少留在尾馏分中,比如在酒尾中可分析到富集的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及十二酸乙酯。而这些重碳酯类在日后的陈酿中,由于水解可生成甲基甲酮,它是使酒带有夏朗德哈喇香的主要根源。
    一般来讲,在夏朗德蒸馏酒中,只能发现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酯类,而若发现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酯类,则可能是原料酒受细菌侵袭,抑或可考虑有香料添加。
夏朗德蒸馏中长时间的沸腾会发生很复杂的“烧煮”现象。在这过程中,各种氨基酸通过葡萄酒中的多酚氧化所产生的醌而发生降低和氧化,壶式蒸馏器是铜制的,铜对这一反应起催化作用,同时也生成醛和酮的羧基化合物。
壶式蒸馏设备
    作为白兰地两大代表派别,可涅克更为世人所欣赏,它的蒸馏设备也是被公认为最先进的。
夏朗德壶式蒸馏锅主要由蒸馏锅、预热器、蛇形冷凝器三大部分组成,整个锅体由铜制成的,铜制目的有多个:其一是铜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其二铜是某些酯化反应催化剂,其三是铜对原料酒的酸度具良好的抗性,其四是铜可以使丁酸、已酸、癸酸、月桂酸等形成不溶性铜盐而析出。使这些不良气味的酸被去除。铜板应是质地很纯的电解铜,铜板应进行过刨平,使金属内的孔密实化,使锅体表面更光滑而利于清洗。锅体为圆壶式,锅底应向内凸起以便利于排空,由于直接火加热,因而锅底应有一定的厚度,铜板厚度与锅容量是相当的(见表1.2.3)。蒸馏锅顶部“穹形”应暴露于锅台之上,这部分面积可大可小,它起着一定的精馏作用。
夏朗德蒸馏锅一大特点是设计独特的鹅颈帽,鹅颈帽也叫柱头部,实则为蒸馏锅罩,其一目的是防止蒸馏时“扑锅”现象发生,其另一目的,是使馏出物的蒸汽在此有部分回流,从而形成了轻微的精馏作用,它的容积一般为蒸馏锅容器的10%,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鹅颈帽,其精馏作用不同,因而所蒸得的产品质量亦不同。一般来讲鹅颈帽越大,精馏作用越大,所得产品口味趋向于中性,芳香性降低,夏朗德壶式蒸馏锅一般采用“洋葱头”形鹅颈帽,也有“橄榄形”的,但后者所得产品芳香性较小。
塔式蒸馏
    由于葡萄酒精蒸馏不是单纯的酒精提纯,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葡萄品种及发酵所产酯香,因而一般采用单塔蒸馏,塔内分成两段,下段为粗馏塔,上段为精馏塔,选用塔板时考虑处理能力大、效率高、压降低、费用小、满足工艺要求、抗腐蚀、不容易堵塔等特性。
蒸馏塔塔板一般为泡盖、浮阀式。
    进行蒸馏时,打开汽门进行温塔,在塔底温度达到105℃时,打开排糟阀,塔内温度95℃时,可开始进料,同时开启冷却水。至塔顶温度达85℃时,可打开出酒阀门调整酒度,整个蒸馏过程是连续的,控制蒸馏出酒精温度在25℃以下,随时注意汽压变化,不能超过规定压力,临时停塔前应先关进料门,再关乏水门、汽门、出酒门,最后关掉冷却水,防止干塔。乏水中不得有酒度,酒头酒尾也应放入醪液中重蒸,操作间照明灯必须是防爆灯,输送葡萄酒精所用设备必须是防爆式的。
两种蒸馏方法的比较
    对白兰地规模生产厂来讲,白兰地生产产品结构必须是高中低档并举,保质保量,企业才能有活力。生产企业往往是采用不同的蒸馏方式,即壶式蒸馏和塔式蒸馏同时采用,壶式蒸馏和塔式蒸馏的区别在于:
1、所用设备不同;
2、生产方式不同:壶式蒸馏是间断式蒸馏,而塔式蒸馏是连续式蒸馏;
3、热源不同:壶式蒸馏采用的是直接火加热,塔式蒸馏则采用的是蒸汽加热;
4、壶式蒸馏产品芳香物质较为丰富,塔式蒸馏产品呈中性,乙醇纯度高。
贮存工艺
    橡木桶贮存工艺是完善白兰地品质的重要环节,一种优雅浓郁的白兰地,其令人久久回味的悠香就是白兰地经贮存而来的。
    在白兰地贮存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这些错综复杂的变化赋予了白兰地特有的典型性,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改变了白兰地原有的苦涩、辛辣、刺喉、收敛等特性,取而代之的是甜润、绵柔、醇厚及微苦。
白兰地贮存中的变化
    白兰地在贮藏过程中,最直观的就是体积的缩减,最普遍地认为是酒精挥发所致,因为酒精的挥发性远高于水的挥发性。小木桶年损耗率在3%以上,大木桶年损耗率约1.5%~2%,这一部分损失是无可避免的,在法国,人们幽默地称之为“天使享用”。但这种挥发,不仅是挥发掉酒精,亦挥发掉水分,因木材的纤维素在吸水后产生膨胀,形成了一层可透水的壁,若贮藏区环境潮湿,水分蒸发可减缓。窖内湿度达到70%~80%时,酒度的变化为每15年降低6%~8%(V/V);若贮藏区干燥,则水分挥发比酒精挥发还要快,因此窖内空气不可过分干燥,否则白兰地贮藏多年后,酒精度反而升高,酒质不良。
    贮存过程中许多变化都离不开氧的作用,贮存中的氧来自三方面:由桶导气孔进入桶内的氧约8.6%,经板缝渗入的氧占51%,其余的氧是倒桶时溶于酒中的,氧溶入后首先以过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然后活性氧从过氧化物分离开来,氧化橡木和白兰地的成份。
    白兰地从木质中浸提出单宁、木质素、多酚,这些物质增加了白兰地的口感,改善了白兰地的质量。单宁是形成白兰地品质的重要物质,单宁在贮藏过程最初3-4年增加的特别明显,而后就较为缓慢,但贮藏时间较长的酒口感更为柔和,单宁苦涩及收敛性减弱,这是因为单宁已缓慢氧化,见表1。
表1贮存中单宁含量的变化
成 份 1年 2年 5年 7年 10年

单宁g/l 0.042 0.232 0.359 0.307 0.338

    单宁不仅使原本无色的原白兰地,经过贮存逐渐变成金黄色至赤金黄色,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生成活性氧与白兰地中各组分起氧化反应,其中氧与橡木浸出物生成的醌与脂肪酸相结合生成具有悦人气味的酮,使白兰地产生特别柔和甘美的滋味,单宁本身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物质,可以分成缩聚单宁和可水解单宁,可水解单宁本身又可分为两组:棓酸单宁和鞣花酸单宁,缩聚单宁在陈酿过程中以红粉的形式慢慢沉降下来。
木质素受到醇、酸的作用而发生降解,一部分木质素直接溶解生成乙醇木质素,然后氧化生成醛和酚酸。另一部分则先降解为香草醛、丁香醛、松柏醛、芥子醛,然后再氧化生成香草酸、阿魏酸、丁香酸。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葡萄酒学院A,贝尔特朗德先生曾对世界著名白兰地可涅克白兰地进行分析,贮存期为1~25年可涅克中的酚醛和酚酸的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增长而逐年增加(芥子醛除外)。
表2 酚醛、酚酸变化范围(单位为mg/L)
香草醛 0.88→5.5
原儿茶酸 0.12→0.95

松柏醛 1.68→2.8
五倍子酸 2.86→35.2

丁香醛 1.44→9.1
羟基苯酚酸 0.02→0.32

香子兰酸 0.2→1.98
丁香酸 0.48→5.95

芥子醛则一直呈下降趋势由2.62降至0.6。
橡木中的纤维素,在醇酸降解中也可被降解或氧化,生成分子量较小的多聚物或氧化纤维素,氧化纤维素的分子结构中含氧量增加,羰基和羧基增多,成为不均一产物,不溶于白兰地,因而往往在橡木桶近酒表层分析纤维素含量会有所增加。条件适宜时可降解为单糖,为白兰地口感增加一定的甜润。
在原白兰地长期贮藏中,由于氧的参与醇类氧化形成醛,醛与乙醇分子作用形成缩醛,醛和缩醛使白兰地具有一定的芳香,其含量随白兰地贮藏时间长而增加。
在整个贮藏期内PH值一直在降低,一般从PH5慢慢降至PH3.5左右稳定,PH的变化是由于木质中的酸的浸入,以及在陈酿过程中氧化作用使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同时由于乳酸乙酯水解而使乳酸含量增加。
在贮藏过程中小木桶排成行或上下一个个地叠放,大木桶采用立式较多,应注意大小木桶、新旧木桶交替贮藏,以达到最完美的贮藏效果。
贮存操作要点
    贮藏白兰地时,应在桶内留有1%~1.5%的空隙,这样既可防止受温度影响发生溢桶,另一方面还可在桶内保持一定的空气,利于氧的存在以加速陈酿,每年要添桶2~3次,添桶时必须采用同品种、同质量的白兰地。
原白兰地贮藏时,酒度的处理一般有这样几种:一是蒸馏好的原白兰地不经稀释,直接贮藏,达到等级贮藏期限后进行勾兑配制,经后序工艺处理封装出厂,此法一般生产中低档的产品。二是将蒸馏好的原白兰地不经稀释,直接贮藏到一定年限(视产品档次及各厂调酒师经验),调整至40%(V/V)左右进行二次贮藏,达到年限后,调整成份进行稳定性处理,然后封装出厂。第三种则是法国优质白兰地所常采用的贮藏工艺,即将原白兰地原度贮藏,然后分阶段进行几次降度贮藏,待酒度达50%(V/V)贮藏时间较长,专家们认为50%(V/V)最有利于陈酿,去除了原白兰地的辣喉感,增强了白兰地的柔和性,几次降度可减少对酒体的强刺激,使白兰地在较为平稳的环境中熟化,最后调整到40%(V/V)装瓶出厂,这样不仅使经陈酿的酒酒质优异,而且由于50%(V/V)贮藏期长,木桶利用率相对来讲是提高了。在降度前应先制备低度的白兰地,即将同品种优质白兰地加水软化稀释至25%~27%(V/V),然后贮藏,在白兰地降度时加入,以缓减直接加入水对白兰地的刺激。 
    贮藏期间应有专人负责定期取样观察色泽,品尝口味、香气,注意酒质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要及时地将熟化的酒倒入桶径大、容积大的木桶里,防止酒过老化。贮藏中应随时检查桶的渗漏情况,以及桶箍的损坏情况,桶箍应采用不锈钢材质,若采用铁箍则定期油漆,以防铁箍在地窖中因潮湿的环境而生锈,随倒桶等操作被带入酒中,致使酒中铁含量超标。
贮存时新木桶使用应先用清水浸泡,以除去过多的可溶性单宁,并将木桶清洗干净,然后用65%~70%(V/V)酒精浸泡10~15天,以除去粗质单宁,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降低了新桶的使用价值。也有新观点认为新桶直接短时间贮存白兰地效果更好。
    有缺陷的木桶应进行处理:生霉桶应先用清水洗刷,然后用热水50~60℃洗刷,再用酒精浸泡数日;有异味的桶用2%的热苏打水、清水、1-1.5%硫酸水依次轮流浸泡,洗刷。
使用一年以上的桶,酒打出后或换品种贮存时,应进行刷桶,用清水洗刷干净后,用抹布将水揩干。
桶顶及桶表面应保持清洁,尤其有些桶板缝间有微弱的酒液析出时,往往带出一定的糖分,较为粘稠,此时更应将桶表面擦拭干净,以防长霉。
新式陈酿工艺
    白兰地自然陈酿所耗用的空间、时间及贮存容器是十分巨大的,这也是白兰地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一个法国白兰地木桶600美元/300升,若一年生产X.O级白兰地20T,需贮存6年(最低酒龄),只少需400个如此大小的木桶,则需24万美元,因而对低档白兰地,生产企业则往往采取许多人工陈酿的方法,以加速其陈化速度,缩短生产周期。
1、加热陈酿法
温度对白兰地陈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有将温度提至65℃~75℃瞬间加热的做法,有将酒加热至45℃~55℃保温数天的做法。这应根据各自产品的特点及档次而定,加热陈酿可使酒更醇和柔软,加速了水和乙醇分子间的缔合,减少了乙醇的辛辣感。但应注意加热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否则会将酒中的芳香物质损失掉,也会使酒度降低。
2、碎橡木的应用
木桶一节已详细介绍了在制做木桶时原木的利用率相当低,仅占其20%~30%,最多占到50%,然而碎木材及许多不成材的橡木同样具有木质中的有效成份,这些木材可充分利用制成木片或木块在酒的人工陈酿中加以利用。
3、木片陈酿
将板材同做木桶一样处理后,将其加工成木片,大小在2cm×3cm左右,然后用烤炉烤至焦黄色,将其用适当的容器盛装,浸入酒中,同时配合适当的温度,则达到了提香的效果。
4、添加橡木粉及其液态物
在国外许多生产厂商已将橡木用酸或碱将木质素降解,然后提取,或是液态,或是粉状。可按经验比例将其直接加入酒中,但这种加入只能提高一定的芳香性,不会在酒质圆润性上有所提高。
勾兑工艺及稳定工艺
    勾兑是完善白兰地风味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勾兑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更是艺术,一个优秀的勾兑师应具备对白兰地的喜爱之心,熟悉并掌握白兰地的生产工艺,感觉器官灵敏,熟知白兰地的色、香、味及风格的典型性。当一个喜爱专业的勾兑师在勾兑白兰地时,仿佛象一位音乐指挥家指挥演奏一首优美的交响乐,敏锐地将不和谐排除,追求的是整体的完美与相互间的协调。勾兑师需靠专业知识加直觉经验来完成他的工作,有时这种多年日积月累的经验更能指导他成功地完成工作。
白兰地酒质判定
白兰地酒质判定首先要了解白兰地的分级,每个等级的白兰地的质量要求差异很大。(见下表)
级 别
色 泽
香 气
滋 味
X.O
赤金黄色
具有优雅的葡萄品种香,陈酿的橡木香,浓郁而醇和的酒香
醇和、甘冽、沁润细腻、悠柔、丰满延绵
V.S.O.P
赤金黄色至金黄色
葡萄品种香协调,陈酿的橡木香优雅而持久,醇和的酒香
醇和、甘冽、丰满绵柔、清雅
V.O
金黄色
有葡萄品种香,纯正的橡木香及醇和的酒香,谐香间协调完整
醇和、甘冽、酒体完整
V.S
金黄色至浅金黄色
有葡萄香、酒香、橡木香、
较协调、无明显刺激感
酒体较完整、无邪杂味、略有辛辣感
勾兑步骤
1、勾兑师一般按既定工艺选择可参入勾兑的不同年份、不同罐区的白兰地半成品,进行品评筛选,从理化指标到口感均进行检验和平衡。
2、可根据现存需勾兑级别白兰地的各贮存年份的数量及大、小、新、旧木桶贮存量,在保证平均酒龄达到GB11856─1997标准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口感品评上的优化组合成,新老酒搭配在2:1为佳。
3、色泽一致性调整,各桶内白兰地贮存中色泽变化不同,因而需人工调整,以保持批与批之间产品色泽的一致性,普遍采用的是加糖色,加入的糖色可采用市售的焦糖色素(食用)也可企业自制,糖色制备采用铜制夹层汽锅熬制,在锅内放入10%的水,再加入白砂糖,然后升温,边加热加搅拌,直至糖溶解并且颜色渐渐变成棕褐色时加入软化水,改急火,使糖色溶解,立即出锅。
4、为了增加白兰地的醇厚感和圆润感,还可加入一定量糖浆,加量视各自产品而定,但一般糖度不超过15g/L。
稳定工艺
    白兰地进入勾兑工序后也就意味着产品主体已完成可封装出厂了,这其中还有一重要环节──稳定工艺。
因白兰地是包容了许多芳香成份的蒸馏酒,而不是单纯的提纯酒精,因而它的稳定性在封装前也需经加强处理。白兰地产生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一是存在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可用冷冻方法除去,将白兰地冷冻范围在-10~-15℃,若干小时。二是因酿造过程及勾兑用水不慎会有微量钙离子,酒中则含有酸类物质,可产生不溶性钙盐,因而要严格控制酿造用水,如半成品白兰地已发现钙离子过高,可进行离子交换处理,离子交换柱同生产用软化水离子交换柱可采用同一型号,树脂为732强酸型。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23: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龙香水制法和配方

古龙香水制法 古龙水(Cologne Water)即一种花露香水,因其香气清逸,多数化妆品中,都用它来做香料。制造古龙水,不能用有臭味的普通酒精,否则会降低古龙水的质。酒精最佳莫如选用蒸馏葡萄酒所取得者,因为制自葡萄酒的酒精含有葡萄花醚。如用马铃薯或玉蜀黍所制之酒精,必须先行脱臭。 www.518cy.com.cn

VV创业网(www.vvcy.com
配方: www.518cy.com.cn
香柠檬油(Bergamot Oil)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VV创业

1安士 VV创业网(www.vvcy.com

柠檬油(Lemon Oil) www.518cy.com.cn
1安士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VV创业
橙油(Orange Oil) VV创业网(www.vvcy.com

1安士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VV创业

肉桂油(Cinnamon Oil)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VV创业

0.25安士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VV创业
薰衣草油(Lavender Oil)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VV创业

0.25安士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VV创业
橙花油(Neroli Oil) VV创业网(www.vvcy.com

0.75安士 VV创业网(www.vvcy.com
90%酒精(Alcohol,90%) VV创业网(www.vvcy.com
16品脱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VV创业
制法:
将上述各种香油溶于浓酒精中,静置数日,时加摇震,然后用滤布滤过,使之澄清即成。如欲造成廉价品,可用适量之玫瑰水(Rose Water)将之冲淡。 VV创业网(www.vvcy.com
说明:
配方中的分量,均以液量计算。 VV创业网(www.vvcy.com
原料: (1)香柠檬油,即佛手油。从芸香料植物、佛手柑的果皮得来的一种香精油。黄绿色,有

挥发性。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氯仿或苯。用于香料制造,又用作组织学上的清洁剂。 (2)柠檬油,从新鲜果皮榨出的精油,淡黄色,有芳香。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广用于增加香味的精汁、柠檬汽水、化妆品等,也用作肥皂、洗洁精增香剂。
(3)橙油,从橙皮榨出的精油。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氯仿。用于香料工业及药剂配制的增香剂。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4)肉桂油,从各种桂皮所得的精油。含有肉桂醛70~85%,丁子香酚4~15%。有时也称桂皮油。用作饮料和食品的增香剂及医药香料。此外还有肉桂叶油,主要成分是丁子香酚。
(5)薰衣草油,从薰衣草花馏出的无色或黄色精油。微溶于水,能溶于苯、醇、醚。用于香料工业及化妆品增香剂。

(6)橙花油,从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同属的花馏出的精油。棕色,含有橙花醇、里哪醇和柠檬萜烯。用于香料工业。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23: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醉酒速醒解酒系列配方

饮酒时口含绿豆干粉(采摘绿豆之花)晒干研成粉备用可千杯不醉。(2)用硼砂10克,枳壳子10克共为未炼成蜜丸,如姆指大小,饮酒前先服一丸,钦酒当中口内始终含一丸药何可纵饮不醉。 醉酒速醒:
用生绿豆一两研未,加茶叶泡水服下立解酒醉。
提高酒量:
酒醉恶心,十分难受,你可用樟木葛根各一两,煎水半碗,在喝酒前半小时服下。在吃酒半小前用几片甘草,一两白糖兑开水小半碗服下。两种办法都可大大提高酒量。

(1)食醋解酒
用食醋烧1碗酸汤,服下。 食醋1小杯(20~25亳升),徐徐服下。 食醋与白糖浸蘸过的萝卜丝(1大碗),吃服。 食醋与白糖浸渍过的大白菜心(1大碗),吃服。食醋浸渍过的松花蛋2个,吃服。 食醋50克,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 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于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机酸,随立脚点消化吸收,在人体的胃肠内相遇而起醋化反应,降低乙醇浓度,从而减轻了酒精的毒性。
(2)豆腐解酒
饮酒时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3)"醒酒茶"解酒
据报道,杭州市临安县理化研究所根据唐代廷"醒酒汤"秘方,以现代工艺研制出一种醒酒灵丹--"醒酒茶",对酒后头痛、头晕及身体不适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4)糖果解酒
河北省生产一种解酒糖果,醉酒后吃上几块即可解酒。
(5)酸枣葛花根解酒
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6)绿豆、红小豆、黑豆解酒
3种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减轻酒精中毒。
(7)生蛋清、鲜牛奶、霜柿饼解酒
将三者煎汤服,可消渴、清热、解醉。
(8)葛花解酒
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9)糖茶水解酒
糖茶水可冲淡血液中酒精浓度,并加速排泄。
(10)芹菜解酒
芹菜挤汁服下,可去醉后头痛、脑胀和颜面潮红。
(11)绿豆解酒
绿豆适量,用温开水洗净,捣栏,开水冲服或煮汤服。
(12)甘蔗解酒
甘蔗1根,去皮,榨汁服。
(13)食盐解酒
饮酒过量,胸膜难受。可在白开水里加少许食盐,喝下去,立刻就能醒酒。
(14)柑橘皮解酒
将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盐1.5克,煮汤服。
(15)白萝卜解酒
白萝卜1公斤,捣成泥取汁,分1次服。也可在白萝卜汁中加红糖适量饮服。也可食生萝卜。
(16)鲜橙解酒
鲜橙(鲜橘亦可)3~5个,榨汁饮服,或食服。
(17)橄榄(青果)解酒
橄榄10枚,取肉煎服。
(18)甘薯解酒
将生甘薯绞碎,加白糖适量搅拌服下。
(19)鲜藕解酒
鲜藕洗净,捣成藕泥,取汁饮服。
(20)生梨解酒
吃梨或挤梨汁饮服。
对酩酊醉者,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 醒转,可用干净鸡毛一支轻轻摩擦其喉咙或用手捏其喉咙,使其呕吐残留在胃中的酒液, 可使醉状缓解。若仍无效果,则应就医诊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18: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