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1|回复: 4

诸葛亮管理的几大失误(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6 11: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诸葛亮是蜀汉最重要的领导者之一,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但其在领导行为上的战略失误、自知不足、不善育才、不当用人、不善授权、赏罚不平、不善纳谏等领导过失,使得蜀汉最先灭亡,蜀汉“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领导对组织管理的好坏具有决定性影响,是组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目标的带头行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臣子风范,数伐曹魏,自隆中出山到秋风五丈原,一个理想的全智全能的几乎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是封建中国士子“为师”、“为将”、“为相”的完人,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化身,在他辉煌的一生中,几乎计无不中,谋无不成,近乎神,而他又本性谨慎,除“失街亭”、“兵屯渭南”外,很少有人论及他的失误。然而,为什么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最先灭亡?
细读《三国演义》及《三国志》后不难发现,诸葛亮也有不审时度势、穷兵黩武、用人失误等多方面的缺憾。本文通过对诸葛亮不当的领导行为进行分析,得出了蜀汉“成也诸葛,败也诸葛”,以期对现在的组织领导者有所启示。


  一、战略失误

  战略是指组织发展的全局方略,是组织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与计划,正确的战略是组织走向成功的前提。诸葛亮在隆中制订三分天下的战略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其后荆州战略失误为蜀汉灭亡埋下失败种子。荆州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其处要冲,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曹、孙、刘要吞并四海称霸天下,都必需先占据荆州。诸葛亮以惊人的智慧,绝妙的策划,在赤壁大战中捷足先登,一举夺取了荆州,并以此为基地,随后取得四川和汉中,初步实现了隆中战略,实现三分天下的局势。然荆州“东有孙权,常怀虎踞;北有曹操,每欲鲸吞”。当四川吃紧时,刘备授意诸葛亮将荆州交给心腹关羽,守荆州责任重大,关羽接印,诸葛亮擎着不授,又语重心长地叮嘱半天。这一动作表现了诸葛亮的忧虑,他清楚关羽的致命要害,把孙刘联盟,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一再告诫关羽,最后诸葛亮还是听从了刘备的意见,显示出诸葛亮对当时局势估计严重不足。做出令关羽攻打樊城的决定,结果樊城未下而荆州失守,关羽败亡。刘备听说关羽被杀,执意出川讨伐不该讨伐的东吴,破坏联吴抗曹战略决策,诸葛亮仅点到为止也没有拒理力谏,以致刘备之败。本来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诸葛亮应建议立即调整兵力部署,加强荆州的防卫力量,才是执行隆中决策的正确方针。诸葛亮战略失误,使荆州地失人亡,因而夭折了隆中战略。总观荆州之失全过程,关羽的责任是次要的,主要领导责任应由诸葛亮承担,这比“马谡失街亭”的错误更大,后果更严重,影响更深远。因为荆州这一步牵涉到蜀汉发展,事关隆中战略布局。诸葛亮一生事业没有取得最后成功,与荆州战略失误存在直接的关系,荆州地失人亡标志着蜀汉由盛转衰。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superfisherliu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11: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管理的几大失误(2)

二、自知不足

  《道德经》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作为一位高明的领导者非常需要具备知人的本领,更重要是自知,只有这样才能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宋朝司马光说:“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②诸葛亮朋友司马徽也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天”则是历史规律,只有遵循,无法抗拒。首先,诸葛亮后半生缺乏对蜀汉实力与环境的自知,匡复汉室的时机与实力已不存在:


(1)三国统治集团中蜀汉最弱。失荆州及刘备死后,蜀国由盛转衰,统一天下已不可能。

(2)
对手十分强大。仅以一对手司马懿为例,诸葛亮自知有了司马懿,出师必不利,故听说曹睿封了司马懿后大惊:“必为蜀中之大患。”后听说司马懿被罢官又大喜。司马懿被封为平西大将军后,诸葛亮则“顿失跌足,不知所措”。

  (3)
蜀魏百姓均已厌战。长年战争难得一时平静,而诸葛亮却要连年北伐,也是逆天而行。其次,诸葛亮对自身认识不足。诸葛亮好友崔州平也曾指出“使之斡旋天地,扭捏乾坤,恐不易为也”。其后更有很多例子:一出祁山前,太史谯周奏曰:“臣夜观天象,北方星曜倍明,未可图也。”并劝孔明:“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也?”孔明曰:“天道之理,变易不常,岂可拘执也?”在五次北伐失败之后,六出祁山之前,谯周又奏种种不祥,劝其谨守待时。而诸葛亮不顾一切,坚持出征。六出祁山是他最后的北伐,成功寄托在上方谷,然而又是“天不祚汉”,司马父子濒死而得救,诸葛亮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他之后,姜维继承遗志,九伐中原,最后也连连失败,三国“分久必合”,一统于晋,诸葛亮和姜维都没有改变蜀汉的命运。天下乃有德者取而居之,并非一直是刘家的天下,两人不自知,不自量罢了。
发表于 2007-11-26 2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无完人,圣人也会有过
发表于 2007-11-27 15: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P>在那个年代来说~诸葛亮已经非常好了<IMG alt="" src="http://www.xumuren.com/images/smilies/default/110.gif" border=0 smilieid="46"> </P>
<P>&nbsp;</P>
<P>&nbsp;</P>
发表于 2007-11-30 16: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古人,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人的思想也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6 09: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