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的三期治疗 刘省花 孔祥美 (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 河北定州 073000) |
奶牛乳房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兽医称“乳痈”、“奶肿”。是奶牛哺乳期间乳房呈现硬、肿、热、痛,重则化脓的一种疾病。笔者多年来用中草药治疗各阶段的乳房炎均能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 . 病因病理:
本病多发生于产后乳孔闭塞,乳汁蓄积;或产后幼畜死亡,乳汁瘀积不能消散;或因产前产后三焦壅热,热毒流注乳房,瘀结而生肿胀;或乳房受外伤时,毒邪乘机侵入,阻塞脉络,发生肿胀热痛。热盛肉腐,也可化脓成疮。
2 . 辨证施治:
发病较急,拒绝幼牛哺乳,少卧懒动,后肢开张,乳房初期红肿热痛,乳量减少。如已成脓,触之有波动感,但脓肿深在的则波动感不太明显,严重时有恶寒、发热、精神不振,水草迟细等全身症状,在治疗上,应按病情的深浅、轻重,肿硬热痛程度,并根据肿胀未成脓或成脓未溃以及化脓已溃三个不同阶段来辩证施治。
2.1 初期(即炎症期)
症状:乳房肿大、红肿热痛,拒绝幼驹吃乳,不愿卧下,并不愿走动,两后肢分开站立,触诊有压痛感,但无明显波动,伴有低热,口干欲饮,大便干燥,苔淡黄,脉数。
治疗: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并配合局部治疗。
药用:银花30g, 连翅30g, 瓜蒌30g,牛蒡子30g, 青皮25g, 陈皮25g, 公英30g, 当归25g, 赤芍25g, 生甘草20g, 共为细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加减:若伴有高烧者,可加大青叶、生石膏;发热恶寒重者,加荆芥、防风。局部肿硬明显者,可加元参、夏枯草;乳闭明显者可加焦麦芽、路路通。
局部治疗:先用手轻揉乳房,慢慢挤出乳汁,外敷雄黄散。
若乳闭塞,乳汁不易流出,可用新鲜大蓟根120g捣碎,用手掌托敷乳头,少时乳汁即可渐流。
雄黄散:雄黄15g,白蔹30g,白芨30g,龙骨30g,大黄30g,共为细面,醋调涂患处(溃后勿用)。
2.2 脓肿期:
症状:局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为脓已成,全身症状明显。治疗:清热解毒,活血透脓。
方用:托理解毒散
当归30g,黄芪60g,山甲25g,皂刺20g,香附25g,乳香25g,元胡30g,连翅30g,共为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局部处理:宜用针刺破排出脓汁,后用艾叶、金银花、葱、防风、荆芥、白矾适量,共合一处,煎汤洗患处。
2.3 破溃期(气虚型)
症状:乳房溃破,脓汁清稀,体虚乏力,神疲,局部不能生肌收口。
治疗:补益气血,扶正托毒。
方用:加味八珍汤
黄芪60g,党参30g,茯苓30g,川芎25g,当归30g,白芍30g,熟地25g,白术30g,甘草15g,生姜、大枣为引。共为末,开水冲,候温灌服。本方用补益气血,有促使肉芽生长,疮口早日愈合的作用。
3 预防护理:
1经常挤奶,以减轻乳房的压力。尽可能隔离幼驹,暂行人工哺乳或其他母畜暂代哺乳。
2厩舍宜保持清洁,经常消毒,防止污物侵入乳房。
3挤奶方法要正确,挤奶要用温净水清洗乳房和乳头。挤压力量要均匀,尽量使用拳握式。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