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 发病
年龄
| 病猪分布
| 临床症状
| 死亡率
| 剖检
| 诊断
|
伪狂犬病
| 所有年龄。在青年猪,倾向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且症状严重
| 整群发病
| 青年至成年猪:喷嚏,咳嗽,便秘,流涎,呕吐,肌肉痉挛,共济失调,抽搐,划动,昏迷。怀孕注:胎儿吸收,木乃伊化,死胎
| 高,特别是在较年轻猪
| 少见肉眼病变。鼻粘膜和咽充血,肺水肿,坏死性扁桃体炎,肝和脾有1~2mm的白色坏死灶
| 从扁桃体和脑分离病毒。放冷的扁桃体和脑做荧光抗体检测。血清抗体
|
水肿病
| 断奶后1~2周
| 在哺乳猪达15%
| 某些猪猝死。运动失调和步态摇晃,共济失调,震颤,划动,睑水肿
| 高,50%~90%
| 腹部皮肤发红。皮下组织,胃壁和结肠系膜水肿
| 症状,流行病学。从肠和结肠分离大肠杆菌做纯培养。分离毒素
|
食盐中毒(水缺乏)
| 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哺乳至育肥猪
| 整圈发病
| 失明,肌无力和自发性收缩,迟钝,厌食,呕吐,腹泻,癫痫,头震颤,角弓反张,弓背,跌到,划动和空嚼。血浓,嗜酸性细胞减少(Na>160mmol/L)
| 高
| 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
| 组织病理学:在小脑部血管有证病意义的嗜酸性白细胞管套
|
脑干软化
| 哺乳猪或偶发于育肥猪
| 散发
| 迟钝,轻度运动失调,生长不良,不相称的大头,不生长
| 低
| 无
| 脑干软化的组织学证据
|
猪链球菌(或沙门氏菌)引起的脑膜炎
| 常发于哺乳猪。偶发于育肥猪
| 几周内少数猪发病。偶尔爆发
| 体温升高,后躯乏力,步态僵硬,伸展动作,震颤,运动失调,划动,麻痹,角弓反张,抽搐,失明,耳聋,跛行
| 高
| 脑和脑膜充血,化脓性脑膜炎,过量浑浊的脑脊液,化脓性多发性关节炎
| 从病变或化脓性脑膜炎中分离兰斯菲尔德群D,Ⅰ和Ⅱ中的α-和β-溶血性链球菌(分离猪霍乱沙门氏菌)
|
中耳感染
| 任何年龄
| 散发
| 头姿势异常,往往转圈
| 低
| 中耳发炎和/或化脓
| 临床症状和剖检所见
|
副猪嗜血杆菌脑膜脑炎
| 常发于5~8周龄的哺乳猪
| 10%~50%特别是近期混群的猪
| 发热,肌肉震颤,后腿运动失调,卧倒,划动
| 中度,20%~50%
| 纤维素性脑膜炎,伴有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和关节炎
| 分离副猪嗜血杆菌
|
捷申病
| 任何年龄
| 可整群发病
| 发热,厌食,共济失调,发展为抽搐,麻痹,角弓反张和昏迷
| 高
| 无肉眼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有组织学病变
| 病毒分离,荧光抗体检测,血清学
|
有机砷中毒
| 任何年龄但特别是做过猪痢疾或附红细胞体病治疗的猪
| 几头到很多猪发病
| 共济失调,后躯不全麻痹,鹅步,失明,麻痹
| 低
| 无
| 坐骨神经脱髓鞘,肾和肝中砷水平>2mg/kg
|
脑或脊髓损伤
| 任何年龄
| 散发
| 往往显示局部神经性缺损
| 低
| 损伤局限于脑或脊髓
| 剖检揭示创伤,颅骨或脊椎骨折,脓肿,寄生虫移行;有齿冠尾线虫,纤维软骨性栓子
|
破伤风
| 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刚去势的猪
| 散发
| 步态僵硬,耳尾直立,瞬膜突出,发展到侧卧,角弓反张,肌肉僵硬,腿强直性步态,痉挛
| 高
| 无肉眼病变
| 若找到注射部位,则可见末端带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
狂犬病
| 常大于2 月龄
| 散发
| 鼻前伸和颤搐,虚脱,咀嚼,流涎,全身性慢性肌痉挛
| 高,100%
| 无肉眼病变
| 新鲜脑做动物接种,组织病理学,Negri氏小体,荧光抗体检测
|
李氏杆菌病
| 任何年龄,较年轻的猪症状更严重
| 散发
| 发热,颤抖,运动失调,后腿拖拉,前腿显示步态僵硬,高应激性
| 在青年猪高
| 脑膜炎,灶性肝坏死
| 从脑、脊髓或肝分离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
中毒
| (见表3 .21)
|
营养缺乏
| (见表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