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1-13 21: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困局、迷局和破局
川农的衰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而且还将继续,川农身处困局,眼前是迷局,如不破局,将在第二个百年黯然失色,悄无声息。追思川农的衰落,可能会列举出很多的原由,如地理环境条件制约,学校性质,经费投入,管理体制机制等。地处雅安,是川农的隐痛,56年迁雅,非川农人所愿,但扎根50多年,失脱几次搬迁机遇的川农也很难有什么大的动作;至于学校性质,更是难以改变,不管改成什么校名,除了花哨,恐怕本质不会有多大的改变,川农仍是以农为本的院校,其实,学科没有贵贱,只有水平分高低,贡献分大小。与其怨人尤人,不如冷静思考,真行实干。
上帝从不喜欢怨儿,机遇从不降临自弃之人。川农要发展,关键是靠自己,这是百年川农历史的经验,也是川农精神的核心,艰苦朴实和奋斗创造,一直是川农人的强项。
1、人才。振兴川农,人才是根本。一个大学的发展,关键是人,所谓大学,前人清华梅大师早已定论,非大楼之校,是大师之学。现在的川农,人才严重不足,水平如何能上,人才不仅是一大批学术科研教学的人才,也要有远见卓识,朴实力行,创造和谐的学术品行双高的学校管理团队,以昂扬的激情,锐然进取的精神,人和的环境,宽容的气氛来促进学校的大发展、大提升。川农人才的窘迫,可从以下事例略见一二,教育部从2004年实施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该计划主要支持40岁以下副高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年青教师,每年入选1000名),川农的入选人数从2004年5人,2005年2人,2006年2人降至2007年1人,而且川农今后申报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只怕很少,而这个计划还只是教育部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更高层次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人选,川农还想都没得想,至于院士,荣院士一但不在,只怕要成绝响,川农会回到零的起点。老一辈的川农人渐渐淡出,年轻的川农人是川农的希望所在,如果,这一代如此低迷的状态,如何能催生出川农的辉煌来。川农太缺乏领导学科发展的帅才、将才,有了旗手,才有追随者,后继人。
许多学科没有发展起来,长期低迷,就是没有杰出学术带头人,缺乏优秀的年青后备人才,形不成一个学术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团队。如何做好人才这篇活文章,是川农这个地处偏僻小城的地方农业院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要解决人才问题,思想、体制、机制和环境建设都要先破题。人才工程,是系统工程,不是单项运动,而是综合性运动,需要学校领导深深思虑并付诸行动。大学是知识和思想的源泉,是民主和科学的摇篮,大学的管理,是如何聚才,如何发挥人的活力和能力,让各类人才在宽广的平台上施展才能,迸发出智慧的光芒,创造出服务于人类的业绩,促进社会的进步。川农须吸引人才,引进和自己培养相结合,特别在加大引进的力度,广纳贤才,实现人才的聚变,裂变,再聚变,防止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自我繁殖(科学证明自交是要退化的)。
2、定位。多:川农从先天上就是以农为本的院校,过去、现在、即便在将来,川农在本质上也难以改变。一个一味追求多科性综合性的大学,求全是不是川农目前能有余力做到的,当力有未逮时,急切的发展心理能使美好的愿望如期实现吗,而往往是丧失了自己原有的优势和特色,多而不精,全而不强,面面俱到,样样稀松。川农的现实决定川农的发展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必有果,为而有位,全面发展,往往是全面发展不了。大:川农的规模够大,学生上两万,而且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像一口吃成了个胖子,是脂肪,不是肌肉,虚弱而无力。没人把一二十万学生的纽约州立大学视为一流大学,也没人把二三千学生的加州理工学院降为二流学府。在众多的喧嚣和浮躁中,大学的校园中还有几颗沉静思考的心灵。
3、文化。大学的表征是文化,文化的内核是精神,一个大学与另一大学的不同,不仅是校名和学科,在校园中,文化是个重要的因子,大学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大学文化的熏陶,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给学子以品性和德行的塑造,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川农的文化如满园的桂花,其形不显,其香不绝。不要让川农原有的光荣传统渐渐褪色,在保持发扬中还要有所创新,与时俱进,不要让原来川农难贵的人和渐渐丧失,不占天时地利的川农如果没有了人和,将一败涂地,不堪一击。
后记:
作为一个曾经的川农学子,凭着对川农肤浅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写下本文,有着爱之深、关之切的感受,文中有许多不当之处,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川农人共同交流讨论。川农给我们的烙印打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不管时间多么久远,距离多么不及,关注我们共同的母校,与川农同喜共悲,不绝的牵挂,是我们共同的心情。川农的兴旺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和祝愿。
川农茶人
终稿于二00七年九月六日
感谢百度四川农业大学吧吧主川农学子的支持,和贴吧内众多关注川农发展的川农人的支持,促使我终于完成了这篇贴子。或许提笔写出对川农的感受是我一直以来潜在的愿望,在看到太多对川农不甚了了的贴子后,终于触动我将自己的感受和忧思付诸笔端。因为曾是川农人,对川农更要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发表本贴不是对她的失望,而更多的是期待。百年的川农,再艰难困苦都经历过,强韧的川农人必不甘落后,专心致志,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在第二个百年再放荣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