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53|回复: 2

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 19: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能很迅速地一次分离足够正常人工授精的精子数目,而且不损及其精子活力和型态,更不影响其授精後的生育能力,此为往後分离精子必须改进努力的目标。
一、前    言

        各种动物因性别之不同而其生理解剖上亦有所差异,因此在饲养上和市场的价格上的经济收益差异也很大。在理论上动物公母之性比例约在 1:1,所以在自然状况下之性比例也只有公母各半的机率。

        近二十年来有关动物性别的控制技术已有相当程度的进展,其中如利用体外授精,核移置和细胞融合技术之发展已可获得正常怀孕和分娩仔猪的报告,因体外授精、核移置和细胞融合技术之发展则大量增加了胚胎的来源,则胚胎之性别控制上可应用细胞学的方法或胚胎显微分切来检定性染色体,在胚胎分裂发育至适合於移置时给予性别鉴定始再行移置,但是,因使用染色体以检定性别的检出率低,检定的时间长,往往也因胚胎难免受损而使移置後其受胎率降低。

        其他性别鉴定的方法如 H Y 抗原已证实可应用在牛、绵羊和猪等家畜,使用此项技术在胚胎性别鉴定的准确率分别为 77 88% 和 82 89%,正确性相当高。此项技术应用在牛胚胎或单胎动物胚胎上有其实质上的经济效果,但如应用在猪胚胎,因其性别准确率不如单胎动物,所以其经济效益上无法与单胎动物相抗衡。

        在性别控制技术上另一种方法是精子中具有 X 和 Y 染色体的分离。在人类和实验动物方面已有相当程度的成功率,但是利用这些技术应用在家畜的精子分离,则因参与的动物头数不多或未能重复试验致使缺乏说服力。近几年来使用精子来控制性别比较有理论根据的学者有美国农业部的 Dr. Johnson 等人,( 1989;1991 )。他们以测定脱氧核甘酸 ( DNA ) 含量多寡的方法来判定其性别。其过程为将精子置入流动测定仪 ( Folw  Cytometer ) 分离含有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精子。并已将分离的兔和猪精子经由输卵管授精法获得生产特定性别之动物,此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分离精子性别比较精准的方法。

二、胚胎性别鉴定方法

        (1)细胞学鉴定方法

        此方法为抽取胚胎内的细胞经过适当的培养後在辨别 X 或 Y 染色体。因此方法抽取胚胎内的细胞时有损及胚胎之存活,致使经移置後其成功率很低。

        (2)性核染质 ( Sex   chromatin ) 性别鉴定方法

        从 5.75 天囊胚期胚胎抽取 200 ~ 300 个滋养外胚层细胞 ( Strophectodermal  cells ),将细胞固定和染色後鉴定 Barr  body 的存在与否来判定其性别。用此方法鉴定性别有很高的精准率,但是胚胎的存活率却很低 ( 16.5% )。

        (3)後期胚胎组织切片性别鉴定

        将 12 ~ 14 天之孵化囊胚期胚胎抽取 0.5 mm2 之滋养外胚层细胞,组织切片细胞给予适当培养後,使用核型鉴定方法来判定其性别,经移置其受胎率很低 ( 38% )。

        (4)早期胚胎组织切片性别鉴定方法

        将 6 ~ 8 天孵化前之胚胎抽取少许滋养外胚层细胞组织切片,经适当培养後,再用核型鉴定方法来判定其性染色体。因此方法鉴定性别有 59% 的胚可以判定性别,但其分娩後仔畜性别之正确率仅 33%。

       (5)半切胚的方法鉴定性别

        将 6 ~ 7 天的胚胎分切成两半,经体外适当的培养後,使用核型鉴定方法来判定性染色体。以此方法鉴定性别有 60% 之半切胚可被鉴定性别。

        (6) X Linked 酵素的侦测方法

        以雌胚 比雄胚生产较多之 X Linked 酵素的特性来判别 X 或 Y 胚之方法。用此方法有 64% 之准确率。

       (7)使用免疫之方法选择胚之性别 ( H Y  antigen )

        H Y 抗原为雄胚特有之蛋白质,经萤光染色後可以进行性别鉴定。由於方法不需要抽离细胞,而且在萤光照射下的时间也很短 ( 无伤害 ),经移置後其受胎率不受影响。此方法鉴定性别可达 80% 的准确率。

       (8) Y 染色体特别基因探针

        利用雄性特有之 Y 染色体基因探针可检测出 57% 之细胞组织,其性别检测的准确率可高达 95%。因此方法必须抽取细胞检测,胚受损率高,致使影响移置後的受胎率很大。近年来国外正尝试利用 Polymeric  Chain  Reaction ( PRC ) 技术企图尽量减低对胚胎的伤害程度以便提高移置的受胎率。但此方法必须与仪器配合,故想见其花费的费用极为昂贵。

三、精子性别鉴定方法

        (1)牛血清白蛋白 ( BSA ) 液相分层分离法

        因人类 X 和 Y 精子的大小和比重上有差异,所以经此方法可以分离试验动物和人类 X 和 Y 精子。1982 年 Beernnink  and  Ericsson 曾经使用此技术成功地分离人 X 和 Y 精子。但是利用此技术分离牛的 X 和 Y 精子,并将分离之精子给予授精、分娩,出生之仔畜性别则无明显的差异。

        (2)免疫方法

        利用雄性动物细胞表面持有特别之蛋白质 ( H Y 抗原 )。并以免疫之方法生产 H Y 抗体血清,在配合萤光染色技术可以辨别 X 和 Y 精子。利用此技术分离鼠和兔子 X 和 Y 精子则可获得相当程度的性别改变 ( 母鼠 54.6%;母兔 63% )。

       (3) Flow  Cytometric 仪分离方法

        利用 Flow  Cytometric 仪测定哺乳动物精子 DNA 含量已有报告 ( Garner  et  al.,  1983 ; Johnson  et  al.,  1985 ; Johnson  et  al.,  1987 )。而且 Pinkel  et  al.,  1982 年亦曾发现 X 精子 DNA 含量多过 Y 精子 4%。

        在早期使用 Flow   Cytometric 仪分离 X 和 Y 精子前必须将精子的尾巴细胞质和细胞膜弃掉,所以分离出来的 X 和 Y 精子是死的,以致无法作为授精之用。但是近两年来美国农业部生理专家强生博士等研究人员已可将已经分离而且有活力的活精子使用输卵管授精法给予授精母兔和母猪,并成功生产活的仔畜 ( 表 1、2 )。

表 1   兔子预选 X 和 Y 精子以及经由输卵管授精仔兔之性比例

精 子 处 理 别头            数出 生 仔 兔 头 数 和 百 分 率
授 精 数分 娩 数预             选生            产
公 (%)母 (%)公 (%)母 (%)
Y 精子 X 精子
混合 X 和 Y 精子<--mstheme-->
16 14
17
5 3
5
81 14
50
19 86
50
17 (81) 1 (6)
6 (43)
4 (19) 15 (94)
8 (57)
合            计4713------24 (47)27 (53)
资料来源:Johnson  et  al.,  1989.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41:199-203   * :每边输卵管注入 3×105 之精子


表 2  预选猪 X 和 Y 精子以及经由输卵管授精後仔猪之性比例

精 子 处 理 别授精头数/ 分 娩 头 数
仔 猪 生 产 头 数
平均每窝 产仔头数
 
预     选生    产
公 (%)母 (%)公 (%)母 (%)

     Y 精子
     X 精子
    不分离 染色
    不分离 不染色
8/4 10/5
11/5
7/5
37 34
40
46
9.3 6.8
8.0
9.2
77 20
50
50
23 80
50
50
68 26
43
52
32 74
57
48
资料来源:Johnson  et  al.,  1989.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41:199 - 203        *:每边输卵管注入 3×105 之精子


 

四、结    语

        动物子代性别的控制,迄今仍为生殖生理学家和动物研究人员欲努力的目标。虽然有众多报告宣称已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甚至於申请过专利 ( 人 )。但据了解迄今在动物方面仍然没有一种可随心所欲或一致的方法先预知出生前的性别。

        因出生前能预先知道动物性别有下列的好处:(1)可以加速遗传改进。(2)提高生产效益和增加经济效益。(3)畜群饲养管理简易。在前述的胚胎性别鉴定方法中,虽然有数种方法可预先测定胚胎之性别,而且其精确度也很高,但是,因其胚胎经抽取细胞或分切,使胚胎的存活率降低,经移置後也影响其受胎率,花费的成本极高。所以此技术也只限於非外科取胚选胚的单胎动物。

        近几年来发展分离 X 和 Y 精子技术已近成熟阶段尤其利用 Flow  Cytometric 仪分离经去尾和细胞膜的 X 和 Y 精子成功以後。迄 1989;1991 年美国农业部动物生理学家强生博士更利用 Flow  Cytometric 仪分离仍有活力的精子,而且将分离仍有活力的 X 和 Y 精子经由母体输卵管授精成功地产下 94% 母仔兔和 81% 公仔兔以及 74% 母仔猪和 68% 公仔猪。

        虽然利用 Flow   Cytometric 仪可分离 X 和 Y 精子,因在分离之过程中损伤精子程度极高,分离的速度也嫌太慢,尤其对多胎动物需众多数目的精子来授精仍嫌不足。所以如何能很迅速地一次分离足够正常人工授精的精子数目,而且不损及其精子活力和型态,更不影响其授精後的生育能力,此为往後分离精子必须改进努力的目标。

文章来源:福建种猪信息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9-13 11: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奶牛MOET技术

EB+P4+阴道栓对荷斯坦青年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

摘要:采用苯甲酸钠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 EB)+孕激素(progesterone, P4)+阴道栓方法对荷斯坦青年牛进行人为诱导卵泡波处理,比较不同剂量的P4和不同阴道栓诱导新的卵泡波的发生,以及对同期发情效果和超排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海棉栓组PGF2α处理后到奶牛发情的时间间隔为48.3h,孕酮缓释阴道栓组为39h,两组差异极显著(P<0.05);海棉栓组的头均获胚数显著高于孕酮缓释阴道栓组(13.2:8.7枚,P<0.05),头均可用胚数显著高于孕酮缓释阴道栓组(5.7:3.3枚,P<0.05);外源注射50和100 mgP4都能够成功地诱导新的卵泡波的发生,在同期发情效果和超排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关键词:EB;P4;阴道栓;超数排卵
引言:
利用奶牛卵泡波的原理,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供体奶牛的卵泡波进行同期化处理,可以提高奶牛的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效果。Lammoglia et al(1998)报道,使用雌激素+孕激素+阴道栓有效地促进新的卵泡波的发生,提高排卵前的LH峰值,从而提高同期发情效果和超排效果。Martinez et al.(2000)使用EB+P4+CIDR(新西兰)取得较好的同期发情效果和较高的妊娠率;Martinez et al.(2001)使用EB+P4诱导新的卵泡波的发生,取得较好的同期发情效果。Gabriel et al (2006) 报道了使用DIB(阿根廷生产的阴道栓)阴道栓+2.5mgEB+50mgP4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用Folltropin-V 进行超排处理,取得较好的超排效果。
目前,国内奶牛的同期发情和超排处理主要使用海棉阴道栓,由于该阴道栓埋置后容易与阴道发生黏连,阴道壁的刺激性比国外生产的CIDR、DIB强一些,容易阻塞阴道分泌物的排出,造成阴道内较多的炎性分泌物,引起奶牛超排过程中的损伤,影响超排效果。因此,本研究比较不同的阴道栓和不同的孕激素剂量对奶牛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奶牛的超排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动物
供体牛选用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饲养的体质健康、性周期正常、无生殖疾患,具有优良高产基因的71头13~15月龄荷斯坦青年母牛用于实验。
1.1.2器械和主要药品
开膣器,输精枪,外套膜,外套管,三通管,冲卵管(日本铃木式)、集卵杯(日本)、体视显微镜等冲胚、检胚器材。
促卵泡素(FSH),加拿大产Folltropin-V,规格:20mg/mL,生产批号:DIN 00867357;前列腺素(PGF2α),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生产的氯前列烯醇,规格:0.2mg/支,生产批号:040428;雌激素,南京动物激素厂生产的苯甲酸钠雌二醇(EB),4mg/支,生产批号:030102;孕激素(P4),南京动物激素厂生产的黄体酮, 50mg/支,生产批号:040621;阴道海绵栓由浙江台州东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31225;孕酮缓释阴道栓由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生产,生产批号:20050905;冲卵液、胚胎保存液及冷冻液由本实验室配制。
1.2方法
1.2.1实验设计
实验于2005年11月份在北京奶牛中心良种场进行,分为两种不同的阴道栓埋植组(海绵栓/ 孕酮缓释阴道栓)和两种不同浓度的孕激素处理组(50 mg/100 mg),采用阴道栓埋植方法进行人为诱导新的卵泡波超排处理。
1.2.2超排处理
在青年奶牛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发情当天除外),进行阴道栓埋植(海绵栓组和孕酮缓释阴道栓组)处理,并肌肉注射EB(2mg),P4(100 mg/50 mg)。放栓当天为0 d,第4 d开始超排处理,采用加拿大进口Folltropin-V,递减法连续4d肌肉注射FSH 320 mg;超排处理的第3 d上午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2支(0.4 mg),下午撤出阴道栓。
1.2.3发情观察、输精和采卵
在注射PGF2α 后36 h开始观察发情,每4 h观察一次发情,每次观察30 min。以供体母牛接受爬跨并站立不动为发情判定标准,另外伴随母牛全身出汗等特征,做好发情开始和发情持续期的记录。于供体牛发情后8~12 h进行第一次输精,间隔12 h第2次输精。7 d后应用非手术法回收胚胎。对回收的胚胎进行镜检,质量鉴定并分级,合格的A、B级胚胎冷冻保存。统计回收胚胎的总数、可用胚胎数、变性胚胎数和未受精卵数。
1.3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生物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GF2α处理后的发情时间间隔对比,头均获胚数,头均可用胚数等显著性检验均采用t-检验。

2.结果和分析
2.1不同阴道栓和P4对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由表1看出,试验组中的71头荷斯坦青年奶牛在PGF2α处理后全部表现发情,发情率达到100%,这说明应用阴道栓+PGF2α方法诱导奶牛同期发情可以使超排牛同期发情率达到100%。不同的试验组奶牛的发情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海绵栓组在PGF2α处理后48.3 h左右开始表现发情,且发情集中程度较高;孕酮缓释阴道栓组在PGF2α处理后39 h左右表现发情,发情相对集中(图1)。但是,每个试验组中不同浓度的P4处理对发情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并没有显著影响(P>0.05)。





表1 两种阴道栓的同期发情效果
table 1 the effect of estrus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wo vaginal-bolt
项 目 the item        组别 group        孕激素剂量 doses of progesterone(P4,mg)        平均值 average
                50        100       
奶牛头数 cattle number        BI        20        16        —
        PRD        19        19        —
发情率 estrus rate (%)        BI        100        100        100
        PRD        100        100        100
发情时间c  estrus time (h)        BI        47.9a        48.9a        48.3
        PRD        38.2b        39.8b        39.0
注:a ,b 不同表示不同组间差异显著,P<0.05;c表示PGF2α处理后到奶牛发情的时间间隔,BI表示海棉栓组,PRD表示缓释阴道拴组。note: different letters(a and b) within a row mean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animals(P<0.05);c means intervals from PGF2α  treatment to estrus(h) ,BI stands for the group of  sponge blot(BI), PRD stands for the group of progestin release device (PRD)










图1 PG处理后的发情时间和发情率
fig.1 the time and rate of oestrus after PGF2α treatment
注:A,50 mgP4海绵栓组;B,100 mgP4海绵栓组;C,50 mgP4孕酮缓释阴道栓组;D,100 mgP4孕酮缓释阴道栓组, a ,b 不同表示不同组间差异显著,P<0.05。note: A, the sponge blot group of 50 mgP4; B, the sponge blot group of 100 mgP4;
C, the progestin release device group of 50 mgP4; D, the progestin release device group of 100 mgP4

发情同期性与阴道栓孕酮释放稳定性有关,稳定性越好,发情同期性越高。对比两种不同阴道栓的发情效果,说明两种阴道栓的孕酮释放相对稳定,发情同期性高。但是,孕酮缓释阴道栓组比海绵栓组提前发情10h左右,这可能是由于孕酮缓释阴道栓释放孕酮含量低,造成撤拴后孕激素浓度提前降低到基准水平,卵泡迅速生长,并比海棉栓组提前达到排卵卵泡,雌激素浓度迅速上升,从而提前发情。
Taft et al (1996) 报道,孕激素在行使功能时候,通过直接途径(作用于卵巢,芳香化酶作用)和间接途径(作用于LH)来实现。超排期间,应用阴道栓来人为提高奶牛血浆中孕激素水平,从而抑制优势卵泡的发育,解除优势卵泡对从属卵泡的抑制作用,使更多卵泡发育为优势卵泡。但是,处理时不同的孕激素浓度会导致不同的同期发情效果,Richardson et al (2002)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P4+PGF2α组,GnRH+PGF2α组,GnRH+P4+PGF2α组),结果GnRH+PGF2α组最先发情,提前12h左右。该试验通过比较发情前期不同孕激素水平得出,孕激素处理组在撤拴当天血浆中的孕激素浓度要高于对照组,而雌激素浓度要低于对照组。较小卵泡的奶牛从撤拴到发情开始的间隔时间要长于有较大卵泡的奶牛。卵泡生长速率与LH峰频率有关,当孕激素浓度处于低水平时,LH峰频率加强,卵泡就有较高的生长速率。Utt et al (2003) 报道,第一个卵泡波卵泡的生长速率快于第二个优势卵泡波,主要是因为第一个卵泡波的孕激素浓度低的原因,第一个卵泡波处于早期黄体期间,而第二个卵泡波处于中期黄体期间。本试验中,由于国产孕酮缓释装置释放孕酮含量低,造成撤拴后孕激素浓度提前降低到基准水平,卵泡迅速生长,并比对照组提前达到排卵卵泡,雌激素浓度迅速上升,从而提前发情。
2.2不同阴道栓和不同的P4剂量对超排效果的影响

表2 两种阴道栓的超排结果
table 2 the superovulatory results of the two vaginal-bolt
项 目the item        组别 group        孕激素剂量 doses of progesterone(P4,mg)        平均值 average
                50        100       
奶牛头数 cattle number        BI        20        15        —
        PRD        19        17        —
获胚数 embryo number        BI        272        189        —
        PRD        167        146        —
胚/ 头 average embryo number        BI        13.6a        12.6a        13.2a
        PRD        8.8b        8.6b        8.7b
受 精 卵 / 头average fertilized embryo        BI        11.4a        10.1a        10.8a
        PRD        4.5b        4.9b        4.7b
可 用 胚 / 头average useable embryos        BI        5.6a        5.9a        5.7a
        PRD        3.4b        3.1b        3.3b
注:a ,b 不同表示不同组间差异显著,P<0.05;BI表示海棉栓组,PRD表示缓释阴道拴组。note: different letters(a and b) within a row mean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animals;BI stands for the group of  sponge blot(BI), PRD stands for the group of progestin release device (PRD)

由表2可看出,海绵栓组(50mgP4/100mgP4)和孕酮缓释阴道栓组(50mgP4/100mgP4)头均获胚数分别为13.6、12.6、8.8和8.6枚,每个实验组中不同孕激素水平的头均获胚数没有显著差别(P>0.05),两个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13.2:8.7枚,P<0.05)。海绵栓组(50mgP4/100mgP4)和孕酮缓释阴道栓组(50mgP4/100mgP4)头均受精卵数分别为11.4、10.1、4.5和4.9枚,每个试验组中不同孕激素水平的头均受精卵数没有显著差别(P>0.05),两个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10.8:4.7枚,P<0.05)。同样,海绵栓组(50mgP4/100mgP4)和孕酮缓释阴道栓组(50mgP4/100mgP4)的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5.6、5.9、3.4和3.1枚,每个试验组中不同孕激素水平的头均可用胚数没有显著差别(P>0.05),两个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5.7:3.3枚,P<0.05)。   
应用国产海绵栓组的超排效果明显高于国产孕酮缓释阴道栓组,孕酮缓释阴道栓组的超排结果在获胚数,头均受精卵数和头均可用胚数上要显著低于国产海绵栓组(P<0.05),这主要与国产孕酮阴道栓的孕激素释放量有关。由于孕酮缓释阴道栓的孕激素释放量较小,使得供体奶牛的体内孕激素水平较低,不能抑制优势卵泡的生长,优势卵泡的生长产生大量雌激素,导致奶牛提前发情;并且,优势卵泡的生长抑制了其它从属卵泡的生长,使得从属卵泡不能充分发育,在发情后不能排卵,从而减少了头均获胚数和头均可用胚数。
Savio et al.(1993)报道,持久卵泡的出现会降低受精率,持久卵泡会导致早期胚胎发育畸形率提高和无精卵的出现。持久卵泡的出现可以改变卵泡中雌激素水平,使其浓度升高,这样就改变了卵子的成熟和输卵管功能,从而降低超排效果。Austin et al (1999) 研究发现,在撤拴时雌激素水平高的提前发情。优势卵泡持续期越长,雌激素水平越高,越容易提前发情。但是,当优势卵泡持续期2-4天时,发情不同步,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发情效果。高水平的外源孕激素可以减少持久卵泡的发生和降低雌激素的分泌水平。Wehrman et al (1993) 研究表明,持久卵泡的出现可以使青年牛提前发情10h左右。本试验中,由于国产孕酮缓释装置释放孕酮含量较低,不能充分抑制优势卵泡的生长,产生持久卵泡,使得优势卵泡分泌大量的雌激素,抑制其它从属卵泡的生长,同时提前发情,导致其它从属卵泡的生长时间较短,不能达到排卵卵泡,降低了超排的头均获胚数,头均受精卵数和头均可用胚数,影响了超排效果。
苯甲酸钠雌二醇(EB)和孕激素(P4)的联合使用可以诱导奶牛新的卵泡波的出现,这在大量研究中都有报道。Caccia and B6 (1998) 报道,使用2.5mgEB+50mgP4+CIDR可以在3-4天内成功诱导新的卵泡波的发生, B6 et al (2002) 使用2.5mgEB+50mgP4成功地对奶牛进行超排,超排效果与传统的8-12天自然发情后进行超排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Mapletoft et al. (1999) 使用5mgE-17β+100mgP4对奶牛进行超排并取得理想的超排效果。本试验采用两种不同孕激素水平(50mg,100mg)来诱导新的卵泡波。本实验中,两种孕激素水平对超排牛的同期发情效果和超排效果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50mg的孕酮肌肉注射和苯甲酸钠雌二醇(EB)联合使用就可以成功诱导新的卵泡波的发生,达到较好的超排效果。

参考文献:
Austin E. J., Mihm M., Ryan M. P., Williams D. H., and Roche J. F. Effect of Duration of Dominance of the Ovulatory Follicle on Onset of Estrus and Fertility in Heifers.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1999, 77:2219~2226
Bo’G. A., Baruselli P. S., Moreno D., L. Cutaia, M. Caccia, R., and Mapletoft R. J. The control of follicular wave development for self-appointed embryo transfer programs in cattle. Theriogenology, 2002, 57:53~72.
Caccia, M, and G.A.Bo’. Follicle wave emergence following treatment of CIDR-B-implanted beef heifers with estradiol ben-zoate and progesterone. Theriogenology 1998, 49:341.
Gabriel A., Pietro S., Baruselli, Pablo M. Chesta, Claudiney M. Martins .The timing of ovulation and insemination schedules in superstimulated cattle. Theriogenology, 2006 (65) 89~101.
Lammoglia, M. A., R. E. Short, R. E. Bellows, S. E. Bellows, M. D. MacNeill, and H.D.Hafs. Induced and synchronized estrus in cattle: Dose titration of estradiol benzoate in prepubertal heifers and postpartum cows after treatment with and intravaginal progesterone-releasing insert and prostaglandinF2α.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1998, 76:1662~1670.
Mapletoft, R. J., Adams, Kastelic J. P., and Burnley C.A. The effect of estradiol preparation on follicular wave emergence and superovulatory response in norgestomet-implanted cattle. Theriogenology,1999,51:411
Martinez, M. F., J. P. Kastelic, G. P. Adams, E. Janzen, D. H. McCart-ney, and R. J. Mapletoft. Estrus synchronization and pregnancy rates in beef cattle given CIDR-B, prostaglandin and estradiol or GnRH. Canadian Veterinary Journal. 2000b, 41:786~790.
Martinez, M. F., J. P. Kastelic, G. P Adams, and R. J. Mapletoft. The use of GnRH or estradiol to facilitate timed insemination in an MGA-based synchronization regimen in beef cattle.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 2001, 67:221~229.
Richardson A. M., Hensley B. A., Marple T. J., Johnson S. K., and Stevenson J. S. Characteristics of estrus before and after first insemination and fertility of heifers after synchronized estrus using GnRH, PGF2α, and progesterone1.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2, 80:2792~2800
Savio, J. D., W. W. Thatcher, L. Badinga, R. L. De la Sota, and D.Wolfenson. Regulation of dominant follicle turnover during the estrous cycle in cows.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Fertility, 1993, 97:197.
Taft Rob, Ahmad Nasim, and E. K. Exogenous Pulses of Luteinizing Hormone Cause Persistence of the Largest Bovine Ovarian Follicl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1996, 74:2985~2991
Utt M. D., Jousan F. D., Beal1and W. E. The effects of varying the interval from follicular wave emergence to progestin withdrawal on follicular dynamics and the synchrony of estrus in beef cattl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3,81:1562~1567
Wehrman, M. E., M. S. Roberson, A. S. Cupp, F. N. Kojima, T. T.Stumpf, L. A. Werth, M. W. Wolfe, R. J. Kittok, and J. E.Kinder. Increasing exogenous progesterone during syn- chronization of estrus decreases endogenous 17b-estradiol and increases conception in cows. Biology of Reproduction, 1993, 49:214~220.


Effect of EB+P4+Vaginal-bolt on Superovulation of Holstein Heifers
Duan Bao-ning1,2 , Xue Jian-hua3, Zhang Xin-hui3,Wu Sheng-quan3, Sun Feng-jun3, Sang Run-zi1,2
1.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the Agriculture University of Hebei.2.The Research Centre of Cattle and Sheep Embryonic Technique of Hebei, Baoding of Hebei,071001.3.The embryo department of Beijing Dairy Cattle Center.
Abstract: The Follicular wave of Holstein heifers was induced by estradiol benzoate (EB), progesterone (P4) and vaginal-bol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4 with different dose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vaginal-bolt on inducing of new follicular wave, estrus synchronization and superovulatory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val of the sponge blot (BI) group from PGF2α treatment to estrus was 48.3h, and that of the progestin release device (PRD) group was 39h,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average number of obtained embryo for BI group (13.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8.7) of PRD group (P < 0.05), and the average number of useable embryo of BI group (5.7) wa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3.3) of PRD group (P < 0.05). The P4 injection dosage of 50 and 100 mg could induce new follicular wave efficiently,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estrus synchronization and superovulatory results between the BI and PRD groups (P > 0.05).
Key word: EB; P4; vaginal-bolt; Superovulation
发表于 2008-8-17 16: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有机会向你学习。
我的联系方式yang521s@163.com
望朋友有机会加入我们的新群1089662交流畜牧人的辛酸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1 20: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