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介绍了环境卫生与消毒、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第一节 环境卫生与消毒
近几年,养鸡业中新的疾病不断发生,传统的疾病也有新的病原变异株出现,加之生产中常常使用抗菌素,使细菌出现抗药性,用传统药物方法防治使养鸡成本越来越高,而且鸡发病原因太复杂,有时防不胜防而造成严重损失。过于依靠疫苗和药物而放松饲养管理与环境卫生的工作,疾病也会不断发生。另外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一旦鸡群感染后几乎不能获救。生产中也经常发生免疫预防失败,造成损失。因此,为了养鸡少发病且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我们应不惜最大努力,做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
一、鸡场防疫措施
(一)鸡场的规划设计
本着有利于生产和防病的原则,确定场内的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鸡粪处理等的平面位置。对场内的风向、风力、排污、水源、电源、饲料来源等都应该综合考虑。
(二)选购优良健康鸡,饲喂安全质优的全价饲料
进鸡要从没有白痢病、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疾病的种鸡场引进鸡苗。饲料要从自动化程度较高、质量好的厂家购进,特别注意饲料中动物性蛋白原料的质量。
(三)制定全进全出的生产措施
严禁不同品种、地方、不同批次和大、中、小鸡混养,以防交叉感染。一幢鸡舍的鸡必须同时进出。
(四)制定鸡场防疫措施
在鸡场入口处、生产区连接处和鸡舍入口处、都要设有相应的消毒和更衣设施,坚决做到场内外、各生产区之间、鸡舍间、饲养人员之间的严格隔离,并制定有效的消毒制度,鸡舍内隔日消毒一次,鸡舍周围一周消毒一次,全场一日消毒一次。消毒池内应随时保持有消毒水,谢绝人员参观。饲养人员回家返场时必须更换外衣和鞋,经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鸡舍。场内职工禁止饲养家禽、观赏鸟。
二、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阻止外部病源微生物侵害鸡体,排除和杀灭鸡饲养过程中蓄积于舍内外的有害微生物,维持舍内外的清洁度,防止传染性疾病在鸡群间传播。
(一)影响消毒的因素
许多因素可降低消毒效果,如舍内外残留有机物等污染物;使用硬水,如含钙、镁、铁较高的水配制消毒剂;温度过高对某些消毒剂,如碘制剂、氯化物制剂有影响;消毒时间过短,使用方法不当,稀释浓度太低,喷洒不均匀等。
(二)几种常用消毒药品
1.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常用1-2%溶液来消灭病毒和细菌。对金属、油漆物品均有腐蚀性作用。
2.过氧乙酸:市售20%的溶液,其本身有强大氧化性,杀菌作用快而强,对细菌、病毒、霉菌和芽孢均有效。常用含本品的0.3-0.5%水溶液作各种消毒,效果好,费用低。
3.高锰酸钾:常用0.1%溶液,能杀死细菌。
4.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市售含量为40%,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和刺激作用。与高锰酸钾配合对舍内进行熏蒸,密闭24小时,达到空间消毒。
5.新洁尔灭:常用5%溶液,用于皮肤、粘膜、用具的清洁消毒。
6.次氯酸钠:常用2%-3%溶液对鸡体喷雾消毒。可用于鸡体喷雾消毒的还有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
(三)消毒操作程序
彻底清除鸡舍、地面、墙壁、附属装置上的灰尘、污物、粪便、垫料、饲料、羽毛。排风口、明沟等地均要彻底清洗干净。应做到先清扫,后冲洗,再干燥(数天),最后消毒。一般消毒3-4次,通常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交替使用。第二次消毒要等第一次消毒剂干燥后再进行。从清扫到消毒完毕,整个过程不得少于14天。
第二节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一、育雏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育雏前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能临时去应付。雏鸡的饲养人员要选择工作负责、细致、具有一定养鸡经验,会观察、能发现问题的人担任。
(一)育雏舍
首先要准备好育雏舍,房屋不能渗漏雨水,墙壁不能有裂缝,水泥地面要平整,无鼠洞且干燥,门窗严密,房屋保温性能好,并能通风换气。平养育雏舍内要间隔成几个小间,每小间面积20平方米为宜,便于分群饲养管理和调整鸡群。
(二)育雏设备
育雏要准备好保温设备、饲槽、饮水器、水桶、料桶、温湿度计、扫帚、清粪工具、消毒用具。另外根据实际情况添置需要的用具。一般每只雏鸡占有的料槽长度为:1-3周龄4厘米,4-6周龄6厘米。每百只雏鸡占有饮水器60厘米以上。只有保证每只鸡有合适的采食和饮水位置,才能使其均匀地生长发育。
若是笼养育雏,还要准备专用的育雏笼,育雏笼最好同育成笼合二为一做成既可育雏又可育成,以免浪费设备。育雏育成笼可就地取材自制,也可委托有关工厂制造、购买。总之,要便于雏鸡采食、饮水和饲养人员管理操作方便。
(三)保温设备
根据饲养条件和育雏要求选择和修建相应的供温设备。如:保温伞、红外线灯泡、电热管(板)、烟道、火炉等。
(四)清洗消毒
育雏舍在进鸡之前必须彻底清洗,包括墙壁、地面、笼具等设备的清洗。然后用1%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喷洒墙壁和地面,再用其它消毒剂按使用说明对育雏舍所有设备进行喷洒。最后把门关闭,对育雏舍和用具进行熏蒸消毒。其方法有两种:一是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0毫升,高锰酸钾20克。先放高锰酸钾在舍内瓷器中,后加入福尔马林,使其产生烟雾熏蒸2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舍内烟雾散发出去。第二是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过氧乙酸3克,放在容器内加热使其蒸发,密闭2小时。熏蒸时舍内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其消毒效果明显。
(五)饲料及药品
按照所进鸡种的营养需要标准,提前配合好雏鸡饲料。一次配最好不要超过4天的用量,以免饲料霉变和营养成分损失。为了预防雏鸡发生疾病,要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和疫苗。准备工作完成后,在进鸡前2天开始升温,直至达到雏鸡所需要的温度为止。
二、常见的育雏育成方式
(一)地面式
指鸡饲养在平房或楼房鸡舍内的地面上,地面上铺有垫草、机械饲养设料机、输料带、料盘、自动饮水器、保温伞、电灯、电风扇等。手工饲养设料槽、料盘、饮水器、烟道或电热器、电灯、电风扇以及自然通风窗等。地面式宜在气候干燥地区,通风设备良好时采用。
(二)网上式
指鸡饲养在平房或楼房鸡舍内离开地面的平网上,网可用金属,塑料或竹木制成。饲养设备同地面式。网上式适宜在气侯潮湿地区,通风设备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采用。
(三)笼式
指鸡饲养在平房或楼房鸡舍内离开地面的重叠笼或阶梯笼内,笼子可用金属,塑料或竹木做成。饲养设备需料槽,料盘,乳头饮水设备、水槽,饮水器,电灯,烟道或电热器,电风扇以及自然通风窗等。笼式可在气候潮湿地区采用。
三、育雏需要的基本条件
雏鸡出壳后,体温调节能力弱,必须由外界供热保暖,才能维持正常体温,否则就要死亡,这种供热饲养方式就叫育雏。育雏期一般为42天,但由于育雏季节的不同,也可长于42天也可短于42天。雏鸡从停止供热到140日龄这个阶段叫生长鸡,或叫中鸡。生长鸡的日粮水平要求最低,在饲养管理上既不同于雏鸡,也不同于产蛋鸡,按生长鸡特点进行饲养的过程就叫育成。在养鸡生产中,育雏、育成是最关键的环节,只要育雏、育成搞好了,商品鸡生产就算成功了一半。
(一)温度
1.电热器、烟道、火炉供温时:
年龄 鸡背高处的温度
1-2日龄 35-36℃
3-4日龄 33-34℃
5-7日龄 31-33℃
2周龄 28-29℃
3周龄 26-27℃
4周龄 24-25℃
5周龄 22-23℃
6周龄 21-22℃
2.育雏伞供温时,每周温度下降2℃
年龄 育雏伞边缘下鸡背高处
1-4日龄 33℃
5-7日龄 31-33℃
2周龄 30℃
3周龄 28℃
4周龄 26℃
5周龄 24℃
6周龄 22℃
育雏室内除了要求适宜的温度外,还必须注意室温平稳均匀,切忌时高时低。雏鸡的分布状态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标志。温度合适则雏鸡均匀分散、活泼,夜间睡眠伸头展翅,形象舒服。雏鸡打推,叽叽叫唤,靠近热源,不爱活动,表现畏冷,说明温度低,则需加温。雏鸡远离热源翅膀散开并张口喘气,呼吸急促,饮水增加,说明温度偏高,则需降温。
(二)湿度
育雏舍的湿度一般控制在60%-70%,雏鸡10天内为65%-70%,10天后为55%-60%。在实际生产中还要视季节、饲养和雏鸡体质而适当调整。如果空气湿度超过80%或低于40%并与温度、通风共同发生作用时可能造成危害。当湿度大、温度又很高,加上通风不良的情况下,雏鸡体热不能正常散发,引起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抵抗力减弱,并使舍内垫料发霉,寄生虫、病源菌趁机滋生繁殖,导致雏鸡发病;湿度过小,空气干燥,加上高温和通风过速,使雏鸡体内水分大量散发,腹腔剩余卵黄吸收不良,绒毛干枯,体形瘦弱,食欲下降,频频饮水,如这时饮水供应短缺,则易造成脱水而死亡。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饮水量增加,粪中水分蒸发得多,环境湿度大。尤其阴雨天更应注意防止潮湿,不要让饮水器溢水,以免垫料腐烂发霉。
(三) 通风
通风换气可以排除室内污浊的气体,换进新鲜空气。育雏期间,雏鸡呼出二氧化碳,排出粪便和使用的垫料经微生物分解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和硫化氢等。这些气体对雏鸡是非常有害的。应该在保温的前提下,搞好通风换气,以免有害气体滞留而超过允许量,造成雏鸡体质衰弱,并导致死亡率的增高。有些人往往注意了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应引起注意。有窗鸡舍在较冷季节,可以安装布帘,使人进入舍内不应有闷气,刺眼,刺鼻的感觉。当然,室内通风过畅,温度下降,甚至形成穿堂风,雏鸡易受凉感冒,这也是应该避免的。
(四) 密度
饲养密度对雏鸡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密度正常可以使雏鸡获得足够的活动范围,采食和饮水也不致于拥挤,密度过高就会限制雏鸡活动,造成空气污浊,湿度增高,会诱发啄癖,同时,由于拥挤,有些弱雏经常吃不到饲料,体重不够,形成生长发育不一致的群体。当然,密度过小,则增加设备和人工费用,保温也较困难,也不符合育雏要求。通常饲养密度为:0-3周龄每平方米为30-50只,4-9周龄每平方米为15-25只,10-20周龄每平方米10-15只。
四、育雏期供温主要方式
(一)保温伞
保温伞可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圆形保温伞直径100厘米,高70厘米,可育雏300只左右。伞内安装两盏50瓦的红外线灯。保温伞上安装灯开关,根据需要可控制1或2盏红外线灯,也可安装自动控温继电器,自动控温。在保温伞外距离地面15厘米处,设置温度计,以便随时检查保温伞下和舍内温湿度。
(二)电热管(板)
根据需要购买电热板。其发热性良好,升温快,育雏上已广泛使用。电热管(板)一般放在地面或墙边。实践证明,50平方米育雏室用8个800瓦电热管,管理方便、温度均匀,育雏效果良好。
(三)烟道育雏
烟道分地上和地下烟道两种。地上烟道建筑在地面上或将烟道架高。地下烟道建于地面下,使地面升温。两种烟道一头连接炉灶,另一头是烟囱。为使烟道内烟火畅通,可向烟囱的方向修成斜坡。烟囱高度不能低于地面烟道长度。
(四)红外线灯育雏
利用红外线灯散发的热量来保温,灯泡规格为250瓦。如果跟育雏伞配套使用最为理想。红外线灯挂在育雏器的外面,灯泡离地面45厘米,以后每周将灯泡提高7-8厘米,直至60厘米为止。这样雏鸡在育雏器外面采食和饮水不致受惊。红外线灯也可以单独用来育雏,缺点是光照强度大,对4日龄以后的雏鸡容易造成疲劳。
五、育雏期的管理
(一)分群
雏鸡入育雏室后,一定要按强弱分笼或分群,切不可怕麻烦把大小不一,强弱不均的雏鸡混在一起养。在育雏育成过程中分群的工作要坚持进行,一旦发现某笼或某群雏鸡强弱不均,就要调整分群。进入育雏育成室的第一天,要将公母分群或分笼饲养。
(二)饮水开食
雏鸡一进入育雏育成舍,必须迅速学会饮水和吃食。虽然它们能出壳后不吃不饮达三天之久,但这样会造成损害。任何延迟都会使其脱水和虚弱,而虚弱的鸡就不可能很快地学会饮水和吃食。最好在鸡出壳后24小时内就1应给予饮水。
1.水温
在雏鸡入舍前4小时将水灌入饮水器内。这样可有充分时间让育雏舍的热量使水温升高。水温应该是18℃以上,并且要用新鲜水,不用陈水。
2.饮水的消毒
很多鸡场在不同时间内在饮水中添加消毒剂,这样做可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但进行饮水免疫时,饮水中绝不要加消毒剂,否则降低疫苗效果,甚至使疫苗完全无效。
3.充足的饮水
要保证雏鸡饮水,仅仅提供足够数量饮水还是不够的。仔细观察可见有些鸡看起来好像在饮水,其实这些鸡没有靠上饮水器。如果在生产中是个普遍问题,就要增加饮水器数量,并检查头几天内的光照强度是否足够大。
4.饮水量
雏鸡饮水量见下表:
表6-1 100只肉用雏鸡每天的饮水量 单位:升
室 温 1周 2周 3周 4周 5周 6周
21.10C以下 2.27 3.97 5.22 6.13 7.04 7.72
32.20C 3.90 6.81 9.01 10.60 12.11 12.32
(三)雏鸡饲喂方法
在整个育雏期的42天内,每天喂4次料,饮水不断。在每天加水前要清洗水槽。若是笼育,饲喂到10天左右撤掉底网上的报纸或塑料网,笼上的料槽高度随鸡龄的增加随时调整。喂到7周龄,将雏鸡料槽换成中鸡料槽,并将雏鸡料换成中鸡料。以后就进入不供热的中鸡饲养阶段。
(四)稀群
雏鸡和中鸡生长迅速,体格增长很快,占用空间要逐步加大。若是三层笼育雏鸡,从21日龄开始第一次稀群,就是将每笼里不到120只雏鸡的1/3即不到40只雏鸡放到上或下空笼内。随着鸡龄的增加随时将笼内较密的鸡移到其它空笼内。这样一直养到上大鸡笼为止。
(五)断喙
断喙是一项精细工作。要做好断喙,经验起很大作用。断喙的部位特别重要。断喙做得不够仔细,切去太多会产生不必要的过大应激,切除不足时,喙又恢复到接近原来的长度。
1.断喙的优缺点
断喙有优点,当然优点远远超过缺点。鸡群中的啄癖,如啄肛、啄羽、啄肉、斗架等都能造成严重后果。此恶癖形成后,有啄癖的鸡会将这种恶习传给其它个体。通常的做法是雏鸡10日龄前实施断喙。但是必须记住,任何年龄断喙都会造成严重的应激,引起饲料消耗量降低、生长差。
早期断喙的优点:①捉鸡容易;②可早期制止啄趾;③对以后的防疫接种妨碍较小;④防止早期啄羽和啄肉癖;⑤提高饲料报酬;⑥提高成活率、减少淘汰;⑦鸡有较长时间从断喙造成的应激中恢复过来;⑧鸡群生长较为一致。
早期断喙的缺点。在性成熟前的任何年龄断喙都有如下缺点:①在断喙后1-2周龄内鸡的体重会减轻;②断喙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生长率降低;③在任何年龄断喙都可能稍稍推迟性成熟,降低性成熟时的体重和影响产蛋量。
2.断喙的时间和方法
最佳断喙时间为5-8日龄,这时雏鸡喙质较软易断。断喙前2-3日,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可以减少断喙时出血过多。断喙的长度是切掉喙的1/2,即在离鼻孔1毫米处切断。断喙的方法是用母指捏住鸡头后部,食指捏住下喙咽喉处,将上下喙合拢,并将离鼻扎1毫米的部位放到断喙器上的刀片下面,烧红的刀片即向下切断上下喙。切断后,同时将喙贴紧烧红的刀片上烧灼2-3秒钟,防止出血和以后再生长。
断喙后,槽中的饲料和水要保持一定深度,至少要1.5厘米深,若大鸡断喙则要保持2.5厘米深。这样才能保证在断喙后鸡能饮水采食。断喙一定要精确,就是很熟练的人也不要超过每小时600只。断喙不良的鸡在12周龄或在18-20周龄从育成舍转到产蛋鸡舍时重新断一次。
(六) 光照
育雏育成期的光照原则是0-3日龄每天光照24小时,4-140日龄每天光照时间必须逐渐减少或者保持恒定,绝不能增加。
(七) 接种和投药
根据养鸡场制订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和投药,以确保鸡群健康生长。
(八)防止啄癖
啄癖是指啄肛、啄眼、啄羽、啄趾和啄伤口等,4周龄雏鸡开始换羽,发生啄癖的百分比最高。引起的原因很复杂,防止方法可针对原因进行。第一,调整日粮成分。如缺乏维生素,缺盐则补充维生素、食盐等。第二,饲养密度大,则应减少每平方米雏鸡数,使其活动不过分拥挤。第三,室内闷气,臭气较浓,可加强通风和清洁卫生管理。第四,光线过强,可将窗子用布帘遮暗。第五,雏鸡的伤口及时用消毒药涂擦。第六,及时断喙。
(九)育雏期间容易忽略的工作
1.公鸡断冠断趾
种鸡场饲养的公鸡,最好在一日龄断冠断趾。断冠就是用剪刀贴着头皮剪去公鸡冠,公鸡长大后冠是平的。这可以防止由于斗架和啄癖而使鸡冠受伤;并且能改善视力,减少由于冬天冻伤造成的损害;还可以减少鸡冠与食槽和饮水器上的铅丝相接触而造成的损伤。断趾就是用剪刀剪去公鸡每只脚内侧两趾端部。公鸡长大后内侧趾就无爪,踩蛋时就可避免划破母鸡皮肤而使母鸡乐于接受踩蛋,这样就可提高受精率。
2.疫苗的接种应激
雏鸡六周龄前应进行几种疫苗接种。极大多数疫苗接种会造成一定的应激。有时鸡群的活力会显著降低,饲料摄入减少;雏鸡拥挤在育雏舍内温暖处。必要时提高育雏温度以保持雏鸡舒适。在饮水中加入药物可减少应激。通常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维生素有助于减轻应激等问题。如有明显的应激原因或当鸡群正在服药时进行疫苗接种一定要小心谨慎。
3.炎热和寒冷天气
高温可造成严重应激,鸡群会减少采食而增加饮水,要保证足够的饮水槽位。如果是地面平养,天热期间要注意垫料问题。热天多饮的水绝大部分通过粪便排出而存积于垫料中,这时要加大鸡舍内通风量。育雏舍只要保温措施适合,寒冷造成的问题相对较小。良好的鸡舍对保持舍内有适宜温度起很大作用。在育雏期要保持温度均匀、平稳、绝不能时高时低,直至鸡群脱温适应舍外环境度为止。
第三节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一、种鸡育成期的生理特点及要求
(一)生长发育持续加快
由于优质肉鸡属于肉用类型,其种鸡同样具有肉鸡前期生长遗传倾向,在12周龄以前,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快,饲料利用能力高,而且易于沉积脂肪。例如,供给充足的饲料营养,将导致育成期的体重过大、过肥,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影响以后的产蛋量和受精率。
(二)消化能力逐渐增强
采食量与日俱增,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等组织处于发育的旺盛时期。同时,性器官和性机能也迅速发育,公鸡在6周龄以后,鸡冠迅速红润,啼鸣,母鸡卵泡逐渐增大,至后期性器官的发育更加迅速,如不加以控制,最早的会在15周龄后即出现初产蛋。因此,在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目标在于保证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充分发育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性器官过早发育,以保证开产后达到较高的生产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饲养上要采取限制饲养,使后备鸡的增重接近推荐体重。在管理上配合光照制度,使鸡准时开产,提高种蛋的合格率。
二、种鸡育成期的管理
(一)逐渐降低饲养密度和适当分群
随着鸡只的不断增长,每只鸡占用的单位面积就越来越大,将影响鸡的正常采食、休息和运动,对鸡的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所以,随着鸡只的长大,应适当调整饲养密度和分群,以保证育成鸡有适当的活动空间,增强鸡的体质,是培育健壮结实育成鸡的一项重要措施。育成期适宜的饲养密度见表4。
(二)及时淘汰不适于留种的鸡
除在限制饲喂开始淘汰那些生长发育不良,或不符合留种用的鸡之外,在育成期还应经常观察鸡群,对不适于种用的病、残鸡剔除。在开产前1-2周,再进行一次挑选淘汰,对发育不良、畸形、第二性征(冠的大小和颜色等)表现差的、早熟产小蛋的鸡只应该淘汰。
表6-2 每只种鸡所需地面面积(平方厘米)
周 龄 饲养方式 周 龄 饲养方式
垫草地面 网上平养 垫草地面 网上平养
7 680-730 590-680 14 1160-1340 1160-1220
8 820-900 710-900 15 1200-1420 1240
9 960-1010 830-940 16 1240-1500 1300
10 910-940 950-960 17 1350-1580 1390
11 1020-1100 1020-1070 18 1540-1666 1540
12 1060-1200 1020-1200 19 1690-1740 1690
13 1080-1070 1080-1210 20 1860 1800
(三)通常需要进行第二次断喙
第一次断喙一般在雏鸡6-9日龄进行,但往往有些切得不当,或者后来又长起来恢复回原状。为减少开产后的啄癖发生,常在13-17周龄对这些鸡进行第二次断喙。这时鸡喙内部的神经、血管很丰富,喙已完全角质化,比较坚硬难切,对鸡的应激较大,也容易引起出血。为减少流血和应激,在断喙前后3天内饲料中加入维生素K(用量50克/吨)。断喙后应加强检查,发现出血者应立即补烙切面,直至不再流血为止。
(四)及时转入蛋鸡舍
一般在产蛋前2-4周转入蛋鸡舍,以利鸡群在开产前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和熟悉新的环境。例如,开产后才搬迁,常会引起输卵管内的鸡蛋破裂,形成腹膜炎,造成死亡或以后不再产蛋;另一方面搬迁的应激会严重影响早期产蛋率的上升,母鸡因不熟悉产蛋箱而随地产蛋的现象增多,种蛋合格率下降。
三、育成期的光照制度
照制度是整个种鸡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技术部分。产蛋鸡对光周期非常敏感,光照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育成鸡性成熟的早晚。光照管理得好,能控制母鸡性早熟,延长产蛋高峰持续期,提高母鸡产蛋量。如果光照控制不好,母鸡开产日龄太早,产的蛋小,很长时间内蛋重不能达标,经济价值低。母鸡适时产蛋,所产的蛋大,其经济效益也高。
育成期光照原则是在育成期任何阶段都不能延长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应为5-10勒克斯。在开放式鸡舍饲养育成鸡,采用自然光照加补充光照。自然光照,白天长度随季节和纬度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原则上,以一天内自然光照最长的时间为基础恒定光照,随著时间的变化自然光照时间可能缩短,则不足的时间加人工补充光照。在自然光照时间较长的月份,掌握好控制原则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对育成鸡的性成熟和以后的产蛋力有很大影响。
四、限制饲养
(一)限制饲养的目的和作用
1.延迟性成熟
通过限制饲喂,后备种鸡的生长速度减慢,体重减轻,使性成熟推迟,一般可使开产日龄推迟10—40天。
2.控制生长发育速度
使体重符合品种标准要求,提高均匀度,防止母鸡过多的脂肪沉积,并使开产后小蛋数量减少。
3.降低产蛋期死亡率
在限制饲喂期间,鸡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非健康和弱残的鸡在群体中处于劣势,最终无法耐受而死亡。这样在限喂期间将淘汰一部分鸡,育成后的鸡受到锻炼,在产蛋期间的死亡率则降低。
4.节省饲料
限制饲喂可节约饲料,降低生产成本,一般可节省10—15%的饲料。
5.使同群内的种鸡的成熟期基本一致,做到同期开产,同时完成产蛋周期。
(二)限制饲养的方法
为了控制体重,首先必须进行称重以了解鸡群的体重状况。称重一般从6周龄开始,每两周称重1次,每次随机抽取全群总数的5%或每栋鸡舍抽取100~200只,公母分开进行称重。称重后与标准体重进行对比,如果鸡体重未达标,则应增加饲喂量,延长采食时间,增加饲料中能量、蛋白质水平,甚至延长育雏料(育雏料中能量、蛋白质含量较高)饲喂周龄直至体重达标为止。
如体重超标,则应进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喂一般有3种方法:
1.数量限制
饲料配方不变,减少饲喂数量,不限定采食时间。限制饲喂前计算出鸡的自由采食量,根据超重程度,计算出饲喂数量,喂料量一般低于自由采食量的90%。每天应对饲喂数量准确称量并记录记载。
2.质量限制
改变饲料配方,降低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使饲料中一些重要营养指标(能量、蛋白质)低于正常水平,即低能量、低蛋白质饲料等。
3.时间限制
每天规定吃料时间,其余时间盖上或吊起料槽或料桶。此方法操作较难。使用料槽时若操作不当,不易控制。
以上3种方法生产中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合并或交叉使用。生产中常见的限制饲喂措施有以下两种。
每天限量、限质饲喂:
限制每天饲喂的饲料量,一天的饲料一次性投给,饲料量一般为自由采食的90%,蛋用鸡采用此法较多。
隔天饲喂:
两天的饲料合在一天喂给,这种方法一次投料较多,弱小的鸡也能吃到应得的份额,有利于提高均匀度,整个鸡群发育较整齐。但一次投料较多,鸡群吃得过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致使饲料利用率变低。肉用种鸡采用些法较多。
(三)限制饲养注意事项
1.所有肉用种鸡如超重,千万不要减料,维持原有水平,到下一周该加料时,暂不增加料,达到标准体重为止。
2.转群、免疫、发病、天气突然变冷等应激因素到来时,应在标准水平上增加10-15%喂量,直到解除应激因素为止。
3.体重不足应加料,通常差一克体重增加1-2克料。
4.限制饲喂前要进行调群、断喙。调群时,将鸡群分为大、中、小3群,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饲喂方法和措施。断喙对于防止啄癖很有帮助,因限饲时鸡群饥饿感增加,会诱使啄癖的出现。
5.槽位不足使用隔日饲喂法即在一天内投放两天的饲料量,这样可使鸡群生长均匀。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