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10|回复: 4

[饲料] 如何了解进口猪肉成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4 2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份,海外发布中国计划进口10万吨猪肉信息,引发美国肉食品股票大涨. 俺在网上百度一下,发现有关肉食品进口成本的信息很少,如何去了解呢?请指点! 以下文摘: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3日宣布,在来自美国的冻家禽及其他肉类产品中发现沙门氏菌污染和瘦肉精成分,因此暂停进口。BOABC认为由于在畜产品方面美国对中国是净出口并且数量较大,因此质检总局的决定对美国影响更大,对我国影响较小,但双方引起贸易冲突的可能不大,因为: 1)整体上我国畜产品贸易是净出口的,占我国畜产品产量的比例在3%以下。2006年我国生产和消费各种肉类近8000万吨,但肉产品的贸易量只有180万吨,仅占全国总产量和消费量的3%左右,进口所占比例更小。 2)我国家禽产品贸易量占国内产量(4000万吨)的6%左右;并且家禽产品的贸易是净进口的,主要是从美国进口。但目前我国家禽产品供应较为充足,暂停进口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3)目前国内供给较为紧张的猪肉产品的贸易是进出口的,且进出口量仅占国内产量和消费量的1%左右;并且在国内供应紧张的时候,因此暂停国外产品进口对国内市场影响极小。 4)我国与美国的畜产品贸易关系主要发生在家禽产品和猪肉进口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很少。2006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各种冻家禽肉及杂碎40万吨,近3亿美元,(平均750美元.吨)占我国家禽总进口量和总进口额的70%左右;2006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猪肉2100吨,合142万美元,(平均676美元/吨?)占总进口量和总进口额的9%和7%。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8-4 20: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广东拱北海关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5月份广东口岸出、进口猪肉价格均明显上涨。   2007年前5个月,广东口岸进口猪肉8135吨,价值721.8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倍和3.5倍;进口平均价格为887.3美元/吨,上涨20.4%。出口猪肉3.4万吨,主销港澳地区,与去年同期减少7.6%,价值6.3亿美元,增长8.8%。出口平均价格为1851美元/吨,上涨17.8%。
 楼主| 发表于 2007-8-4 20: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冷\冻猪肉的进口税: 关税: 普通进口关税率为70%, 依类别不同优惠关税率20%/12%; 增值税:13% 消费税:0%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1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猪肉市场形势分析

日期:2007-03-09 来源:农业部 内容摘要:2006年我国生猪存栏略增,出栏扩大,产量增加,养猪效益开始好转。猪产品呈现贸易顺差,成为肉类贸易顺差的主要组成部分。年内生猪产品价格经历了大跌大涨,下半年生猪产品价格走出低谷,12月份生猪和猪肉价格达到年度最高。猪粮比价创2005年5月份以来最高值。   一、国内猪肉生产形势分析   (一)生猪存栏恢复,猪肉产量增加。尽管今年上半年生猪生产发展滞缓,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1.91%,是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但是由于下半年高价位的拉动,生猪生产快速恢复。与上年相比,2006年生猪出栏和存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猪肉产量增加。   (二)生猪产品价格前降后升,养殖效益好转   2006年上半年平均猪粮比价为5.06∶1,出栏一头育肥猪亏损80元左右。进入三季度以来,由于畜产品价格迅速上扬,猪粮比价也快速回升,9月份以后猪粮比价超过5.5:1的盈亏点,12月达到6.2:1。   二、国内猪肉进出口形势分析   2006年,我国生猪产品(包括鲜冷冻猪肉、加工猪肉、猪杂碎和活猪)出口额为9.83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84%。其中,鲜冷冻猪肉出口额占生猪产品出口的40.79%,加工猪肉占36.20%,活猪占22.91%。   我国生猪产品出口大于进口,呈现贸易顺差。生猪产品进口额为1.60亿美元,同比减少10.46%。其中,猪杂碎进口额占生猪产品进口的83.86%,鲜冷冻猪肉占13.29%。   (一)鲜冷冻猪肉出口额、进口额均减少   2006年,我国鲜冷冻猪肉出口量为26.89万吨,同比增加7.37%;出口额为4.01亿美元,同比减少1.26%。鲜冷冻猪肉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我国香港地区、朝鲜和越南,出口量合计为20.50万吨,占猪肉出口总量的76.23%。   鲜冷冻猪肉进口量为2.38万吨,进口额为2129.76万美元,同比分别减少23.20%和26.02%。加拿大和法国是我国猪肉进口主要来源国,进口量合计为2.0万吨,占进口总量的84.09%。   (二)加工猪肉出口、进口均增加   2006年,我国加工猪肉出口量为14.99万吨,出口额为3.5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10.53%和13.94%。加工猪肉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我国香港地区和菲律宾,出口量分别为7.91万吨、2.96万吨和1.21万吨,合计占加工猪肉出口总量的80.61%。   加工猪肉进口量为67.41吨,同比增加1.01倍;进口额为31.09万美元,同比增加47.79%。我国加工猪肉主要来源于法国和日本。   (三)猪杂碎出口量、进口量均增加   2006年,我国出口猪杂碎573.83吨,出口额为50.4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60.65%和70.17%。主要出口地是泰国。   猪杂碎进口量为19.49万吨,同比增加15.55%;进口额为1.34亿美元,同比减少7.75%。法国、美国和加拿大是我国猪杂碎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占我国猪杂碎进口总量的90.36%。   (四)活猪出口减少   2006年,我国活猪出口量为171.96万头,出口额为2.25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2.40%和0.73%。活猪主要出口到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出口额分别为2.08亿美元和1740.97万美元。   三、国内猪肉市场价格分析   (一)生猪价格波动较大,最低与最高价格都创近年来历史记录;产区跌涨幅度大于销区   根据农业部畜牧业司定点调查月报资料分析,2006年我国生猪的平均价格为7.20元/千克,同比下降9.02%。其中,1-5月份我国生猪价格连续下降,在5月份跌至近期历史最低点(5.96元/千克),比1月份价格下跌19.46%。6月份生猪开始价格上扬,12月份达到年内最高点,也是2004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为9.18元/千克,同比提高32.09%。第四季度生猪的平均价格为8.48元/千克,同比上涨23.02%,环比上涨18.44%。   资料来源:农业部畜牧业司。   从主产区(包括湖南、四川、河南、山东和河北)来看,2006年生猪平均价格为7.01元/千克。其中,1-5月份生猪价格连续下降,从1月份的7.39元/千克降至5月份的5.64元/千克,是2004年以来生猪价格最低点。6月份后生猪价格持续上涨,12月份时价格已达到9.29元/千克,同比上涨幅度高达42.70%。   从主销区来(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和广东)来看,2006年生猪平均价格为7.83元/千克,同比下降了10.83%。其中,1-5月份生猪价格连续下降,5月份是谷底价格,为6.49元/千克。之后价格上涨,到12月份价格达到9.96元/千克,同比提高31.75%。   总的看来,主产区与主销区生猪价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跌入低谷之后,从6月份开始价格均迅速回升,且上升幅度较大。   (二)猪肉价格比生猪价格波动滞后一个月,跌涨幅度均低于生猪价格   2006年我国猪肉平均价格为12.11元/千克,同比下降7.77%。其中,在6月份猪肉价格跌至最低点,为10.58元/千克,比1月份下跌14.88%。7月份开始价格恢复性上涨,12月份达到14.40元/千克,同比提高20.50%。第四季度我国猪肉平均零售价格为13.58元/千克,同比上涨12.70%,环比上涨13.55%。猪肉价格与生猪价格走势一致,但是跌幅和涨幅均低于年内生猪价格的跌涨幅度。   主产区平均价格为11.96元/千克,同比下降8.14%;主销区平均价格为12.67元/千克,同比下降10.84%。主产区与主销区变动趋势一致,产区价格回升速度大于销区。   资料来源:农业部畜牧业司。   近期我国生猪产品价格上涨到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一是前期我国生猪和猪肉价格的连续下跌,导致效益下降,养猪企业和农户调整生产,降低母猪存栏数量,上市的猪肉产品数量增长幅度小于同期消费的增长幅度,导致猪肉产品价格上涨;二是玉米价格上升,使猪饲料价格提高,养猪成本增加,推动生猪产品价格上涨;三是传统节日使得生猪等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拉动价格上升。   四、国内城镇居民猪肉消费状况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猪肉人均购买量为每月1.646千克,同比提高了2.61%,占肉禽类消费比重的55.69%。   从各省市来看,广西城镇居民每月人均猪肉购买量达到2.70千克,居全国之首;其次是广东省,为2.45千克。全国共有18个省市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新疆、宁夏、西藏、青海、内蒙古等五省的每月人均消费量还不到1千克。   表1我国猪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低的省市单位:千克 地区 新疆区 宁夏区 西藏区 青海省 内蒙古区 北京市   每月人均消费量 0.513 0.666 0.88 0.979 0.942 1.433   占肉禽消费比重(%) 20.34 31.35 27.98 35.12 43.06 46.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江西城镇居民猪肉消费比重最大,占肉禽类消费的67.40%,贵州、湖北、云南、四川、湖南和福建等省猪肉消费比重超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宁夏、西藏和青海等地区猪肉消费比重低于45%,特别是新疆、宁夏和西藏等西部地区由于受饮食习惯、生产结构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牛羊肉消费比重较大,而猪肉消费比重较小。   表2我国猪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高的省市单位:千克 地区 贵州省 江西省 湖北省 云南省 福建省 四川省 湖南省 每月人均消费量 2.11 2.01 1.67 1.89 2.29 2.24 2.02 占肉禽消费比重(%) 67.19 67.44 65.61 64 61.78 61.9 62.7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五、国际猪肉市场分析   (一)价格分析   美国2006年猪肉切块的批发价格同比下降3.19%,腰肉(14~19磅)批发价格下降7.69%,腹肉(带皮,12~14磅)批发价格上涨0.73%,腿肉(20~23磅)批发价格上涨0.55%,猪肉碎屑(72%新鲜)批发价格下降12.23%。   美国2006年第四季度猪肉切块的批发价格同比下降0.10%,腰肉(14~19磅)批发价格下降3.02%,腹肉(带皮,12~14磅)批发价格下降2.55%,腿肉(20~23磅)批发价格上涨7.71%,猪肉碎屑(72%新鲜)批发价格上涨3.85%。 表3美国猪肉批发价格单位:美元/英担,% 猪肉切块 腰肉 14-19 磅 腹肉,带皮12-14 磅 腿肉 20-23 磅 猪肉修剪碎屑,72%新鲜 06/01 61.5 95 75 55.41 49.67 06/02 60.27 96.21 71.83 51.67 42.41 06/03 63.15 101.31 78.67 57.29 47.93 06/04 60.65 107.25 78.83 51.91 44.71 06/05 69.12 112.77 87 58.03 53.29 06/06 77.74 124.61 101.25 70.71 66.16 06/07 74.43 114.95 94.29 68.64 62.95 06/08 74.86 109.35 90.67 76.97 61.48 06/09 71.41 99.58 82.56 76.58 58.91 06/10 67.61 99.27 75.44 70.68 56.16 06/11 66.10 94.25 78.38 70.44 49.12 06/12 65.00 99.00 78.00 65.00 49.00 2006年平均 67.65 104.46 82.66 64.44 53.48 比上年同期 -3.19 -7.69 0.73 0.55 -12.23 四季度平均 66.24 97.51 77.27 68.71 51.43 比上年同期 -0.10 -3.02 -2.55 7.71 3.85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   2006年加拿大猪肉产量预计为188.5万吨,同比下降1.5%。主要原因是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发生猪疫,以及美国猪肉产量的增加。预计2007年加拿大猪肉产量仍将小幅下降。   2006年上半年加拿大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9%。主要是作为加拿大主要猪肉出口国的美国猪肉产量预计不断增加,这对加拿大猪肉市场价格造成一定的压力。1-6月份安大略省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0.48%;马尼托巴省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8.33%。   (二)生产与贸易分析   2006年全球猪肉产量预计将达到1.08亿吨,同比增长3.85%。由于近几年谷物价格较低,许多国家调整养猪产业,使猪肉产量大幅增加。巴西、墨西哥、越南等国家猪肉产量增长,使发展中国家猪肉产量占全球份额提高至63%,增长1个百分点。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猪肉产量稳定增长;由于加元升值,以出口为主的加拿大(猪肉产量每年50%以上出口)猪肉产量将受到影响,出现小幅下降;欧盟猪肉产量增长缓慢。   2006年猪肉贸易量预计达到48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加拿大猪肉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下降,与上年相比,猪肉出口量仅增长1%。而汇率的变化对美国猪肉出口产生了积极地影响,1-9月份美国猪肉出口量同比增长12%。   六、2007年国际市场展望   受汇率走势的有利影响,美国猪肉出口量会进一步增长,国内产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但是汇率对欧盟和加拿大的影响不利,可能会降低猪肉贸易量和产量的增长幅度。亚洲非传统市场和俄罗斯市场对猪肉需求旺盛,再加上玉米等饲料价格的上涨,会推动国际市场猪肉价格略有上涨。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13: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肉类市场综述

2007年5月11日,商务部肉类市场形势分析及中央储备肉计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代储单位、基地场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徐息和助理巡视员、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霍建国会长、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胡鑫副总经理、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赵箭副主任等领导到会并讲话。会议总结了2006年5-8月、9-12月和2007年1-4月中央活畜储备的计划执行情况。同时,高度评价了2007年3月和5月的两次国家活畜储备紧急动用工作。食品土畜商会霍建国会长主要介绍了国际肉类生产、贸易情况及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供求形势。 一、国际肉类生产和贸易概况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2005年,世界肉类总产量达到2.65亿吨(带骨)。在世界肉类的生产结构中,猪肉产量最高,达10323万吨;鸡肉次之,为7091万吨;牛肉(包括肉牛和水牛)占第三位,为6290万吨。 世界各国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差别很大,最多的是美国、欧盟、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从60公斤至130公斤不等。年人均消费量最低的是印度。 肉类总量的5%进入国际贸易,肉类国际贸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出口国和净进口国,美国在全球肉类贸易中处于首位,年出口额约80亿美元,许多亚洲国家在国际肉类贸易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日本是最大的肉类产品净进口国,年进口额约90亿美元,然而因其严格的卫生标准,只有有限的几个国家可进入这个市场。俄罗斯也是肉类主要进口国,年进口额约22亿美元,但其购买力的不稳定使对俄贸易存在较大风险。 二、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供求形势 (一)猪肉 1、2006年市场回顾 猪肉在1990-2000年十年间,世界产量增加了2000万吨,且至今依然保持增长。全球需求的增长促进猪肉生产和贸易的增长,目前,猪肉仍然是人们肉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收入的增长,尤其是在中国,促进了猪肉需求的增长。2006年,中国、欧盟、加拿大、美国及巴西的猪肉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中国猪肉产量5226万吨,居第二、三位的是欧盟和美国,产量分别为2140万吨和955万吨。中国猪肉消费量5180万吨,欧盟和美国的消费量分别为2001万吨和864万吨。 2006年世界猪肉出口量532万吨,比2005年增长2%,出口量居世界前三位的是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它们的猪肉出口量分别达141万吨、135万吨和108万吨。 美国猪肉贸易量占其产量的11%左右,预计今明两年国际市场对美国猪肉的需求仍然强劲,特别是疯牛病和禽流感不断影响着牛肉和禽肉的贸易,美元的相对疲软将进一步增加了美国猪肉的出口竞争力。 猪肉进口量居前三位的是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日本仍保持世界最大猪肉进口国的地位,年进口量110万吨以上。 2、2007年市场预测 预计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猪肉产量增长4%,达到1.04亿吨,但是增长的77%来自于中国的贡献,中国的猪肉产量达到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 2007年,中国猪肉产量与消费量预计增长5%,分别达到5580万吨和5530万吨。2006年、2007年猪肉生产增长相对前些年缓慢,但猪肉的消费仍然受到中国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增加的促进。 2007年猪肉出口增长,但仅限于几个主要的贸易国。出口量预计将增长3%,达到530万吨的水平。世界猪肉出口增长主要国家是美国和巴西。 2007年,巴西猪肉产量将增长5%,达到290万吨。2005年,俄罗斯是巴西猪肉出口的主要市场,但2006年1-7月巴西对其出口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44%。同期,巴西对非常规市场,譬如香港、新加坡和乌克兰的出口在增加。巴西猪肉2006年出口预计下降29%,对非常规市场出口的增加弥补了对主要市场出口的减少,巴西猪肉出口预计增长6%,达到57万吨的水平。 美国猪肉出口量预计达到历史最高点,将超过140万吨,2005年美国出口猪肉占产量的12.8%,预测2007年将达到14.3%。 美国猪肉对俄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巴西发生的口蹄疫使其不能保持其在俄的猪肉市场份额。 (二)、牛肉 1、2006年市场回顾 2006年,世界牛肉产量约5383万吨。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生产国,2006年牛肉产量1198万吨。牛肉产量居二、三位的是欧盟和巴西,分别为902万吨和793万吨。世界牛肉产业中长期走势仍呈增长态势。 2006年世界牛肉出口量约727万吨,美国由于受疯牛病的影响,牛肉出口遭受打击, 2003年12月23日发生的一例疯牛病,导致了70%的进口市场对美国关闭,出口量由2003年的114万吨降至06年的50万吨。巴西超过澳大利亚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出口量达到210万吨。 2、2007年市场预测 尽管疫情导致的贸易限制仍然继续,但2007年世界牛肉贸易会稳定增长。受疯牛病、口蹄疫等问题影响,世界牛肉供应形势依然紧张。2007年世界牛肉出口预计总体增长6%,随着世界各国对美国开放牛肉市场,预计美国牛肉出口量将增长30%,恢复到正常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2007年日本牛肉进口量将增长10%。2006年,日本市场牛肉价格昂贵,限制了牛肉的消费量。恢复进口美国牛肉后,市场价格回落,将促进消费增长。 (三)鸡肉 1、2006年市场回顾 2006年世界鸡肉产量6523万吨,美国是最大的鸡肉生产国,2006年鸡肉 产量1604万吨,鸡肉产量居二、三位的是中国和巴西。分别是1035万吨、935万吨。 巴西在2004年和2005年逐渐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鸡肉出口国,2006年出口250万吨。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爆发,严重扰乱了亚洲、荷兰、加拿大和美国的生产和出口。加之汇率、能源价格和饲料成本,对鸡肉生产也产生很大影响。近年,禽肉熟制品的产量显著增加,主要进口国,如日本和欧盟转而进口熟鸡肉,中国和泰国都将很大一部分生禽肉制品加工熟禽肉制品,以减少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导致的出口损失。 2、2007年市场预测 全球鸡肉出口量将增长4%,达到670万吨。预计美国出口将占总量的37%,巴西占38%,欧盟仍然保持10%。 1999-2005年,巴西鸡肉出口连续增长, 2006年受巴西雷亚尔汇率升值和主要进口市场因禽流感转移消费其他肉类的影响,巴西鸡肉出口下降。随着不断开发俄罗斯等市场,巴西鸡肉出口预计增长2%,达到260万吨。 2006年,欧盟鸡肉进口增加了15%,预计2007年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8%,达到64.5万吨。2007年,世界最大的鸡肉进口国俄罗斯进口量将下降7%,达到120万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近年国内鸡肉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且2007年产量预测将进一步增加。俄罗斯60%的进口来自于美国,其他的大部分被巴西占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4 00: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