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载:《新饲料》杂志2006年第2期
葛文霞,张文举,柳旭伟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摘要: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用雏鸡120只,按叶酸添加水平不同分为4个不同处理组,分别添加叶酸0,0.75mg/kg,1.5mg/kg,3.0 mg/kg。两阶段饲养,于21日龄和42日龄采血,测定血液中蛋白质的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酸的添加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仔鸡血清蛋白含量(P<0.05),但对42日龄肉仔鸡血清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关键词:叶酸;肉仔鸡;蛋白质
叶酸(folate, folic acid)又名维生素B11,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近年来,人们通过对叶酸的不断研究,逐步认识到叶酸在动物繁殖性状,生产性能和抗癌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关于叶酸对肉仔鸡血清蛋白质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基于此,本研究以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平叶酸对其血清蛋白质的影响,并试着探讨其影响规律及其机理,旨在为叶酸在肉仔鸡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叶酸:石河子大学农学院饲料添加剂厂提供。试验动物:选择体况相近的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肉用健康雏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经F检验,各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
基础日粮:实验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参照1994年NRC的《家禽营养需要量》,按0-3和4-6周龄两个阶段配置日粮,基础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和营养成分
日粮组成(%)
| 0~3周龄
| 4~6周龄
| 营养成分(%)
| 0~3周龄
| 4~6周龄
| 玉
米
| 59.50
| 66.00
| 粗蛋白
| 19.562
| 17.075
|
| 大豆粕
| 22.00
| 16.00
| 代谢能(Mc/kg)
| 2.762
| 2.875
| 秘鲁鱼粉
| 0.70
|
| 粗脂肪
| 3.417
| 4.116
| 葵花籽饼
| 4.00
| 3.30
| 钙
| 1.102
| 0.906
| 菜籽粕
| 4.00
| 4.20
| 总磷
| 0.680
| 0.623
| 棉籽粕
| 5.00
| 5.60
| 有效磷
| 0.430
| 0.379
| 粉状石粉
| 1.00
| 0.63
| 食盐
| 0.317
| 0.294
| 磷酸氢钙
| 1.50
| 1.40
| 蛋氨酸
| 0.448
| 0.346
| L-赖氨酸
| 0.16
| 0.10
| 蛋氨酸+胱氨酸
| 0.790
| 0.659
| DL-蛋氨酸
| 0.16
| 0.10
| 赖氨酸
| 1.011
| 0.803
| 棉籽油
| 0.50
| 1.20
|
|
|
| 其他
| 1.48
| 1.48
|
|
|
| | | | | | | | | 注:其他包括:多维0.03%(其中不含叶酸)、矿物质添加剂1.00%、氯化胆碱0.10%、杆菌肽锌0.05%和食盐0.30%。
1.2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两个阶段,0-3周龄为第一阶段,4-6周龄为第二阶段。各组的叶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75mg/kg,1.5mg/kg,3.0 mg/kg。
1.3 饲养管理
饲养试验在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站进行。雏鸡上网后,口服5%蔗糖水,出雏20小时后开食。舍内温度29~31℃,每周约下降2~3℃。1~3日龄24小时光照,4~7日龄22小时,36~42日龄23小时。在7日龄新城疫疫苗滴鼻点眼,14和21日龄法氏囊疫苗饮水,28日龄新城疫疫苗饮水。自由采食和饮水[1]。
1.4 样品采集和测定项目
于21日龄和42日龄从每组随机抽取4只鸡,翅下静脉采血,在25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5-20min后分离血清,置于血清管中,于-20℃冰箱中保存,待测。
测定指标包括: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上述指标的试剂盒由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技术公司提供,在生化自动分析仪上进行测定。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和SPSS系统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差异显著者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表2 不同水平叶酸对肉仔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指标(g/L)
| 0 mg/kg组
| 0.75 mg/kg组
| 1.5 mg/kg组
| 3.0 mg/kg组
| 21日龄
| 总蛋白
| 28.91±1.36a
| 29.81±2.45a
| 31.78±1.78a
| 33.86±3.05b
| 白蛋白
| 14.32±1.96a
| 15.44±2.33a
| 16.57±1.67b
| 17.49±1.56b
| 球蛋白
| 14.59±3.15a
| 14.37±2.71a
| 15.21±2.48
| 16.37±1.87b
| 42日龄
| 总蛋白
| 34.34±2.89
| 35.58±3.18
| 35.96±1.56
| 36.40±2.46
| 白蛋白
| 17.82±0.94
| 18.57±2.43
| 18.59±1.72
| 18.71±3.61
| 球蛋白
| 16.52±1.85
| 17.01±1.37
| 17.37±2.11
| 17.69±3.50
|
注:同一行中右肩注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其中有一项相同者或未标注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1 叶酸对21日龄肉仔鸡血清蛋白的影响
由表2可见,不同叶酸添加水平对21日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15)。随着叶酸添加水平的上升,肉仔鸡血清总蛋白含量也在增加,叶酸3.0mg/kg添加水平组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叶酸0、0.75mg/kg、1.5mg/kg添加水平组(P<0.05),其它水平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不同叶酸添加水平对21日龄肉仔鸡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影响(P<0.05 )。肉仔鸡血清白蛋白含量随叶酸的添加水平上升有增大趋势,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叶酸3.0 mg/kg添加水平组的肉仔鸡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75mg/kg添加水平组(P<0.05)。叶酸1.5mg/kg添加水平组的肉仔鸡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3.0mg/kg组无显著差异(P>0.05)。
不同叶酸的添加水平对21日龄肉仔鸡的血清球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肉仔鸡血清球蛋白含量随叶酸添加量变大而增加。叶酸3.0mg/kg添加水平组的肉仔鸡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75mg/kg添加水平组(P<0.05),其它叶酸添加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
2.2 叶酸对42日龄肉仔鸡血清蛋白的影响
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对42日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叶酸3.0mg/kg添加水平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其它叶酸添加水平组,但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3.1 叶酸对21日龄肉仔鸡血清蛋白的影响
血清总蛋白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等。白蛋白占总蛋白的50-60%,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浆渗透压。球蛋白则包括:α、β、γ球蛋白三种,γ-球蛋白几乎全属于免疫球蛋白,β-球蛋白中也存在部分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肝脏不仅合成其本身细胞结构的蛋白质、不稳定的储备蛋白质和为了肝细胞的种种代谢所需的各种酶蛋白,而且还合成大部分血浆蛋白质分泌至血液循环内[2]。叶酸参与机体反应的主要场所是肝脏。叶酸作为快速生长的现代品系肉仔鸡体内合成嘌呤、嘧啶的必需物质和有效的甲基载体,提高蛋氨酸体内的合成能力[3-4]。参与体内多种氨基酸的转换,加强氨基酸的利用,从而提高肝脏对血清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导致21日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升高。本试验结果表明:21日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的含量随着叶酸添加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叶酸对21日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根据去肝脏的动物实验资料和同位素标记氨基酸的研究结果证实: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场所[2]。肝脏对血清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将直接影响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由于叶酸的添加,提高了肝脏对血清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因此,叶酸的添加显著地提高了肉仔鸡血清白蛋白的含量。
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显著影响了血清球蛋白的含量。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肝脏仅合成部分球蛋白,叶酸的添加不仅影响了肝脏蛋白质合成能力,而且增加了嘧啶和嘌呤的含量,加快了DNA和RNA合成,促进了其它组织对球蛋白的合成[5],所以,叶酸的添加显著影响血清球蛋白的含量。血清球蛋白与动物免疫能力有关,叶酸的添加提高了血清球蛋白的含量,因此日粮中添加叶酸可以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6]。
因此,血清蛋白的含量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提高了21日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保证了肉仔鸡正常的生长。
3.2叶酸对42日龄肉仔鸡血清蛋白的影响
然而对于42日龄肉仔鸡而言,叶酸的添加并未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其可能原因是:21-42日龄仔鸡绝对生长速度不如0-21日龄;42日龄血清总蛋白的含量保持较高水平;血清中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发生变化。还有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是:自身胆碱合成能力加强,基础日粮蛋氨酸满足程度比0-21日龄肉仔鸡蛋氨酸满足程度高,从而其甲基相对缺乏状况得到缓解,所以在甲基相对缺乏情况下,叶酸不同水平添加对21日龄肉仔鸡血清蛋白质含量产生显著的作用在肉仔鸡42日龄时无明显表现。
4. 小结
叶酸添加显著提高21日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而对42日龄肉仔鸡血清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
参考文献:
[1].杨宁主编.家禽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梁之彦主编,生理化学 (上)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Fenech M. The role of folic acid and Vitamin B12 in genomic stability of human cells [J]. Mutation Res. 2001(475): 57–67.
[4].Wagner C. Biochemical role of folate in cellular metabolism. In: Bailey LB, editor. Folate in Health and Disease [M]. Marcel Dekker, 1995:23–42.
[5].McDowell LR, editor. Vitamins in animal nutrition-comparative aspects to human nutrition, Folacin [M].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9: 298–323.
[6].倪志勇动物叶酸营养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1999(3):16-19。
作者联系方式:
电话:葛文霞,13565736331
地址: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832003
Email:gewenxia9260@163.com
作者简介:葛文霞,(1981-),江苏,女,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讯作者:张文举,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和教学工作。
[ 本帖最后由 新饲料 于 2007-7-17 19:5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