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Heat Stress)是指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它通过改变猪的生理生化反应降低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造成公猪性欲降低,精液质量下降,母猪乏情、流产、死产,哺乳母猪泌乳量下降甚至无乳,严重者导致热衰竭,在短时间内造成猪只的死亡,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和全球性气温的普遍升高,热应激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探索热应激发生机理与有效解决方案对指导生产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热应激发生的原因
“应激”一词译自英文“Stress”,加拿大病理专家Selye(1936)将其定义为: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异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猪属恒温动物,存在一个等热区,在这个范围内,猪借助于物理调节维持正常体温,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得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正常的体温。当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值时,即出现热应激。
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猪很不耐热。不同饲养阶段的猪均有其最适温度,而且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猪的产热大于散热,猪就要通过增加呼吸蒸发和辐射散热,或通过减少采食量进而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平衡。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仍不能维持机体的体温平衡时,就会引起猪体温升高,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速度减慢,抗病力降低。长期暴露在高温下的猪,如果过多的产热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出,则易使体温居高不下,导致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引起热应激甚至热射病。
2热应激对猪的影响
2.1 猪的最适温度范围[1]
生产中不同类型猪的环境温度范围见表1。
表1 生产中不同类型猪的环境温度范围 (单位:℃) 类别 适宜温度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 种公猪
13~19
25
10
空怀及妊娠前期母猪
13~19
27
10
妊娠后期母猪
16~20
27
10
哺乳母猪
18~22
27
13
哺乳仔猪
30~32
34
28
中猪
18~22
30
16
育肥猪
12~18
27
10
|
2.2 热应激对猪繁殖力的影响
高温环境下,一方面热应激使性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殖机能,另一方面猪采食量减少,造成营养不良,加之高温导致血液大量流向外围以增加散热,生殖系统供血不足影响繁殖力。
2.2.1 热应激对公猪的影响[1][2]
公猪对热应激最为敏感。当环境温度高于27~30℃时,公猪就会发生热应激。高温环境中的公猪性欲下降,精液中精子数减少,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精子比例增加。这种影响一般在遭受高温作用1~2周表现出来,高温作用停止后至少要经过55~60d才能完全恢复正常。由于热应激有滞后效应,如果公猪在受到热应激以后的2~6周配种,那么公猪的配种成功率和与配母猪将来的产仔数都会降低。
2.2.2 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3][4]
2.2.2.1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仔猪成活率降低 高温使母猪卵巢机能减退,卵泡发育障碍,排卵数减少,所以母猪受胎率降低。有人统计了800个猪场5年的繁殖记录,发现在平均周内气温32℃以上配种的母猪,不孕和重复发情的达19.7%,而在32℃以下配种的母猪,不孕和重复发情者为12.7%。热应激对母猪在配种前后1~3周和分娩前3周内影响较大,妊娠中期不太敏感。试验证明:妊娠1~15d的母猪遭受37℃的高温应激,其活胎率为39%,而常温对照组为69%;如果把妊娠102d和110d的母猪放在37.7℃的环境中12h,其余7h处于32.2℃的环境中,共处理8d,结果死胎仔猪近一半,活产仔猪初生重大大低于常温对照组,3周龄仔猪成活率为72%,而对照组为88.5%。
2.2.2.2 易感染疾病,采食量下降 热应激使妊娠期母猪分娩过程延长,母猪体力消耗过大,抵抗力下降,加上产程长,产道开放时间长,因此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热应激使母猪采食量明显减少甚至拒食。采食量下降造成体能衰退,泌乳性能下降,甚至发生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仔猪不能获得充分的乳汁,生长速度降低,死亡率升高。母猪泌乳期失重大,内分泌紊乱,断奶后发情延迟,影响下一生产周期的配种能力。
2.3 热应激对仔猪和育肥猪的影响
热应激使猪只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下降。哺乳仔猪因母猪泌乳量降低或因发生MMA而发生腹泻,高温高湿使腹泻加剧;中、大猪食欲下降导致生长速度缓慢,饲料转化率降低,并易发生回肠炎、猪痢疾、结肠炎和中暑,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2.4 热应激诱发猪高热病
2001年以来,每年从5月份至11月份,我国许多地区会陆续发生“猪高热病”。热应激引起猪抵抗力下降,诱发猪高热病等许多疫病。
3热应激的控制
3.1改善猪舍外部环境
3.1.1 做好猪场的绿化工作 通过在猪场道路两旁和猪舍之间种植高大乔木,栽种葡萄、南瓜等藤蔓类植物,让其藤蔓爬满凉棚遮荫,可降低夏天热辐射60%~80%,降低猪舍环境温度3~4℃。同时,场区种植牧草,减少水泥地面所占的比例,以调节和改善场区的小气候环境。
3.1.2 加强隔热设计 猪舍上部设有天棚等隔热材料,屋顶上加铺稻草、麦秸等隔热物,在猪舍或猪舍两边安装遮阳网或搭建凉棚,可有效地遮挡阳光照射,减轻热应激对猪的危害。猪舍壁和屋顶涂刷一层鲜石灰浆,以减少阳光对猪舍的辐射,增加光线的反射,减少猪舍屋顶对热能的吸收。
3.1.3 屋顶喷灌 在猪舍的屋顶安装喷水管道或是喷头,每隔1~2h喷水10~15min,可有效降低屋顶温度,从而降低猪舍里的环境温度。
3.2改善猪舍内部环境
3.2.1湿帘风机降温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降温方法,当湿帘厚度为12cm,过帘风速为1.0~1.2m/s时,湿帘降温效率为81%~87%,可使舍温降低5~7℃。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经过湿帘的空气降温幅度越大,效果越显著。
3.2.2 喷雾 猪舍内安装自动消毒喷雾设备,每间隔30min连续喷雾20s,喷雾时不关闭风扇,通过风的流动降低猪舍内的局部温度。
3.2.3 滴水或喷(洒)水 蒸发降温是最有效的方法,舍温过高时定时向猪体(分娩舍除外)和屋顶喷(洒)水降温。对于单体限位栏和分娩舍母猪可用滴水降温系统,滴水器安装在猪肩部上方[5],间隔1h左右在猪颈、肩和背部皮肤上进行低流量滴水降温,降温效果显著。但滴水降温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控制整栋猪舍温度。对空怀和妊娠母猪、生长育肥猪,采用喷雾或喷淋降温的办法,降温速度快,5~10min即可将舍内温度降低5~8℃,且能净化空气,但会增加舍内和床面湿度。
3.2.4 通风 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或采取机械通风,安装风扇或送风机,促进空气流动,不但可将猪舍内污浊的空气向外排出,还可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带走舍内热量。也可以将蒸发冷却后的凉爽空气导入公猪舍给公猪和舍内结构降温,这种做法在猪场日渐增多。
3.2.5 戏水池 公猪和育肥猪的降温也可用戏水池。戏水池的水深以20~40cm左右为宜。每天更换2次地下水,水温以25℃左右为宜。
3.2.6 公猪舍安装空调 现有许多规模猪场在公猪舍安装空调,以调节公猪环境温度。
3.3加强饲养管理
3.3.1 保证充足的饮水 在高温情况下,猪以蒸发散热为主,保证充足而清凉的饮水,是有效的防暑措施之一,一方面是保障蒸发散热的水分需要,另一方面清凉饮水在消化道内升温也可使机体降温。在不采用自动饮水器饮水时,水糟内要保持充足清洁的清凉水,不能断水,最好有流动的清凉水供猪饮用。使用自动饮水器供水的,应确保饮水压力和饮水器的位置,经常检查饮水器的水流情况。因为水压不够、水流速度慢、饮水器高度等都会影响猪的饮水量。将暴露在阳光下的水管进行深埋处理,其深度最好达到20cm以上,这样才能保证送到猪舍中的饮水是凉爽的。
3.3.2 减少饲养密度 猪群过大和饲养密度过高,均可加重热应激,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饲养密度。
3.3.3 科学饲喂 猪生活在最适温度范围之外时,其食欲与采食将受到影响。为此,夏季喂猪宜在每天气温较低时(如早晨或夜间)饲喂,中午不喂或少喂,可喂食盐水和青绿多汁饲料。把干喂改为湿喂或采用颗粒饲料,可增加猪采食量。
3.3.4 调整猪的营养 高温条件下,猪为了减少体增热,减少散热负担,势必会减少采食量,造成猪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选择适口性好、新鲜质优的原料配合饲粮,适当降低高纤维原料配比,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以减少体增热的产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猪的主要能量来源,但是碳水化合物的体增热大于脂肪,因此,应适当降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饲料中添加2%~5%的油脂。热应激状态下猪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增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轻高温季节猪的散热负担。在饲料中添加功能性产品如酶制剂、有机铬、有机硒、大黄苏打、人工盐、调味剂等以提高饲料适口性。饲料中添加200~500mg/kgVC和200mg/kgVE,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适量添加碳酸氢钠(250mg/kg)和微量元素钾的含量,也可缓解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在猪饲料中补充300μg/kg铬(吡啶羧酸铬),可以缓解高温应激作用,提高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3.3.5 防饲料霉变 猪对霉菌毒素、变质饲料敏感。在高温高湿季节,猪饲料中加入诸如“霉消安”等霉菌毒素处理剂,可有效防止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危害猪群的健康。饲养员每天下班前应对母猪食槽的残留饲料进行清理,以防母猪采食酸化变质饲料。
3.3.6 卫生消毒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增加了猪病的感染机会[6]。因此,夏季必须重视猪舍内外及猪体表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尿、减少氨气。
3.3.7 防病治病 夏季热性猪病多数有混合感染,容易误诊,猪场兽医工作人员应抓住主因,标本兼治,抗菌抗病毒抗虫并举。在猪群中个别出现热性病时,全群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以防整群发病。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药物,以预防中暑。应用氯前列烯醇把分娩时间调整到上午凉爽的时间进行,可缩短产程,减少弱仔和死胎的比例,也可提高母猪的体质。
4注意事项
4.1 产房不要太湿
不管采用什么降温措施,必须保证产房干燥,否则仔猪易腹泻。
4.2 不要忽视新生仔猪的保温
哺乳母猪和新生仔猪对外界环境温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对哺乳母猪进行防暑降温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对新生仔猪的保温。
4.3 驱除蚊蝇
夏季猪舍内蚊蝇较多,猪体如果长期受叮咬,既影响生长,又易引起疾病。加盖纱网、使用电热驱蚊器、蚊香、光催化蚊蝇捕杀器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猪舍内的蚊蝇。
4.4 加强日常检查
夏季猪场应成立专门的防暑降温检查工作小组,定期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每天猪群的饮水供应是否充足,自动饮水器是否正常,饮水器压力是否适当;中午下班期间猪舍中各项防暑降温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员工上班期间各项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猪舍中的环境温度、猪群受热应激的严重程度;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情况,如遇持续高温天气,要有计划的采取一些防暑降温措施;对该场防暑降温的措施进行评估,以判断其实施后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4.5 自备发电机
大中型猪场应自备发电机,以备停电时的应急。部分规模猪场使用沼气发电已获得成功,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