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的前20余年间,在北美和欧州的许多大城市的医院里,常见到一种神秘的致
死性贫血病,患者多为中年以上的各阶层男女,他们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仅及正常人的 l
/3或更少,面容泛黄,神色疲惫,各种治疗方法都无效,常在 l一3年内死亡。这种病
被称为恶性贫血。
1929年,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的助理教授、血液学家乔治•迈诺特(1885一1950)及其助手威廉•墨菲发表了一篇震惊医学界的论文。论文宣称他们对45位患恶性贫血的病人,每人每日给吃半磅生的或轻微煮过的
牛肝,几个月过后,贫血症状大为减轻。这项发现不仅使这些病人结束了死刑的宣判.还对血液病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前沿课题。
偶然得来的启发,有趣的是,他们用牛肝治疗恶性贫血的想法来自于偶然阅读一篇论文。约在前一年
(1925)的3月间,迈诺特看过一篇在美国生理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它是由美国病理学家乔治•惠普尔(1878一1976)等写的。内中报告他们的实验用狗,由于连续放血而导致慢性贫血,饲以肝脏则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迈诺特读过后想:如果肝脏对贫血狗有效,也可能对恶性贫血病人有效。正是由于受了惠普尔等人的启
发,才有了上 述治疗恶性贫血病的新发现。
实际上,迈诺特的这项新发现,可以说是"歪打正着"的一个绝好例子。因为连续
放血引起的贫血与恶性贫血,其产生机制完全不同。从以后的研究中得知,前者是缺铁
性贫血,是10年后才阐明的;后者是由于维生素 B12缺乏所致。但在这个发现中,科学
工作者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这在获得重大成果中是十分必要的。迈诺特在学生时代,
就对贫血及其他血液病有兴趣。他试过用切除脾的办法治疗恶性贫血,但无长久效果:
在与恶性贫血病人的密切接触中,他了解到这些病人非常厌恶肉食,于是他怀疑这种病
可能是一种营养缺乏病。这里用得着引用巴斯德的名言:"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
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人们早期对恶性贫血病的认识,远在1872年,瑞士学者比尔默曾报道15例贫血病人,有14例死
亡,他称之为"进行性恶性贫血"。4年后(1876)在英国一本医学期刊的社论中,援引了
瑞士学者的称呼,在英语中第一次用"恶性贫血,一种新病"来描述这种致死性贫血病。
此后,这种病逐渐引起医学界的注意。
恶性贫血的特点是:血液中有不正常的巨型红细胞,其红细胞数目仅为 l00万一
300万/mm3。骨髓呈巨幼红细胞生成,还可累及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临床症状除贫
血外.常伴有舌痛、舌红,轻微黄疽,周围神经炎,还有手足麻木和蚁走感,下肢强直
和行动困难。
关于恶性贫血患者的血像,1874-1890年间在欧洲即有所描述。如1874年即记载有
其红细胞的计数仅为正常人的 l/10;1877年法国即发现其血液中有大量的巨幼大型红
细胞,提示有细胞成熟障碍。1916年,美国的迈诺特等人发现切除脾脏可使恶性贫血产
生短时期的好转,但不持久。
关于恶性贫血病人胃液缺乏问题,早在19世纪50年代即由英国人乔思斯(H.
Jones)发现。还有报道某些患严重贫血的病人的尸体,其胃中的分泌腺大量萎缩。1860
年,一位美国医生甚至认为,这种致死性贫血病是因胃液缺乏引起的消化不良所致。
1900年,丹麦的法勃和勃拉克检查了33例这种病人,其胃中只有少量的酸或无酸。1921年,美国的列维因等用小直径易弯曲的胃管,在6年内完成了150位恶性贫血病人的胃液检测,发现其中99%的人在进食试餐后
没有游离酸。坎索的内因子和外因子理论.
在迈诺特等发现肝可治疗恶性贫血之后,就有人把肝中的这个活性物质称为"肝因
子",或"抗恶性贫血因子"。在此后3年,即1929年,坎索首先提出内因子和外因子理论来解释恶性贫血的发病机理。在1926-1927年间,坎索还是--个从哈佛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住院医师。他随他的主任在波士顿市立医院研究恶性贫血。在当时,恶性贫血在波士顿血液学界是一个热门话题。
坎索知道恶性贫血病人的胃,分泌酸和胃蛋白酶的细胞都已萎缩;他也知道有人
设想这种病是一种营养缺乏病,如果认真选择适宜食物,是可以治愈的。因此,他问自
己:为什么正常人不需要每天吃半磅肝来避免产生恶性贫血?正常人的胃是否可从一般
食物中取得相当于恶性贫血病人吃肝所取得的物质?他因此设想:如果我们设法填补了
恶性贫血病人缺乏的正常胃的某些成分,或者就有可能使恶性贫血病人的病情好转。于
是,坎索开始进行以下实验:
1.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空腹后,他吃了300克几乎是生的粉碎的瘦牛肉,在 X线观
察下,一个小时后还有2/3留在胃中。他用刺激自己咽部的方法,把胃内食物都反吐出
来,获得约200克半消化的牛肉。他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使其 pH达到2.5-3.5,然后
在37℃温度下孵育;3一4小时,留此混合液备用。
2.设计以下两组实验来测定上述半消化的牛肉的效力。每组有恶性贫血患者10
人,实验约10天,每天测定患者血液内网织红细胞的数目,作为血细胞再生、病状好转
的标志。①第一组患者每日食物中只含200克粉碎的瘦牛肉,作为动物蛋白的唯一来
源,10天后并未见到网织红细胞有所增加;②第二组患者每日给予上述由健康人消化牛
肉后吐出又经体外孵育的消化混合液。有趣的是,这一组病人在实验第6天,血液中网
织红细胞数即开始增加,第10天达到高峰。以后网织红细胞数下降而正常红细胞数开始
增加,一直延续到第30天。在这段期间,患者的健康愉快感也大有改善。这项结果与迈
诺特每日给予其恶性贫血 病人半磅肝的结果极为相似。
3.每日单独给予恶性贫血病人150毫升由正常人提供的胃液,不给予动物蛋白,
对病情无效。
以上实验结果是坎索于1929年发表的。简单地说是:恶性贫血病人,对单独给予
牛肉无效;单独给予正常人的胃液也无 效;但对牛肉在体外与正常人胃液消化后的混
合液有良好反应。 因此,结论是:牛肉提供了一个外因子(extrinsic factor),而正
常人胃液提供了一个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二者合一,才对恶性贫血病的病情好
转有效。
外因子和内因子的本质是什么
自从发现"肝因子"以及由坎索提出内外因子理论之后,有不少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研
究。但由于缺乏相似的动物模型以及不易找到复发的恶性贫血病人(此种病人大都已得
到根治)进行提纯物质的规定,以致研究工作进展很慢,直到20年后的 l948 年,才成
功地将"肝因子"(也就是坎索所称的“外因子”)提纯,而内因子则一直没有完全搞清
楚。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