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羊的饲养管理
对所有的养羊者来说,无论是山区的粗放饲养,还是高度的集约化肥羔生产,所获得的利润均与羔羊的生产率密切相连,而羔羊的生产率取决于母羊的产羔数量和羔羊的生长速度。
母羊在一年中任何时候的营养水平对养羊业的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影响。配种前几周和配种期的营养水平在决定受胎率和胚胎的发育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母羊妊娠期的营养决定具有一定初生重羔羊的成活数;而羔羊的初生重对羔羊的成活率和良好的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影响。产羔后母羊的营养对羔羊的生长影响极大。母羊断奶前后的营养,补偿了母羊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所消耗的身体储备,并为下一个繁殖周期作好了准备。
对母羊的营养,有两点致关重要:(1)必须考虑母羊的全年营养;(2)对每个生产阶段的营养不能孤立对待。如只提高配种前期的营养水平来提高受胎率,而不改善妊娠后期和泌乳期的营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羔羊初生重下降,死亡率上升,母羊没有充足的奶汁哺育羔羊,降低羔羊断奶重,增加母羊死亡率。
体况评分法
每个养羊工作者均应有一套评价羊体况的方法,评定羊的过瘦,过肥,或者膘度适当,以确定羔羊是否适合屠宰,母羊是否适合配种。但是,如果简单地用“差”,“适当”,或“过肥”等模棱两可的评价等级,就难于描述。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澳大利亚制定了“体况评分法”。该法根据羊的膘情,将其分为6个等级,即从0分到5分。该法评定的特征部位主要在腰部(最后一根肋骨之后的腰部的背部骨骼上部和周围部分)和肾脏之上的部位。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评估腰椎棘突凸起部(锋利度或丰满度)――从脊柱向上突出的凸起;
第二步:评估腰椎横突凸起及其上面的脂肪覆盖程度――脊柱两侧水平突出的凸起;
第三步:用手指在横突下部纵向轻轻触摸来判断其下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丰满程度;
第四步:评估眼肌区(横突和棘突之间的三角区)的2度及其脂肪的覆盖程度。
根据以上评估,打分如下:
0分:极度消瘦或濒8死亡的状况,已达到皮包骨的程度。
1分:棘突模上去尖利,横突同样明显突出,用手即可容易摸到每个突的末端,
眼肌区浅,没有脂肪覆盖。
2分:棘突摸起来尖突而光滑,每个棘突凸凹不平可辨。横突圆而光滑,在横
突下手指轻轻触压即可滑过。眼肌区厚度适当,有少量脂肪覆盖。
3分:棘突微微凸起,圆而光滑。只有压上去才能感觉到单个棘突骨骼。横突
光滑,覆盖良好,需用力压下才能感觉 横突末端。眼肌区丰满,脂肪
覆盖适中。
4分:只有用力压下才能感觉到棘突,在两侧脂肪覆盖的眼肌区之间有一条硬
线。横突末端触摸不到。眼肌丰满,脂肪覆盖层厚。
5分:即使用力触压,也感觉不到棘突。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眼肌区非常丰满,
覆盖有机厚的脂肪而在棘突位置出现了凹陷。横突触摸不到。臀部和尾
巴上也贮积着大量脂肪。
在实际评估时,可使用0.5级评分。任何羊群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的体况评分等级,在全年内也不会超过三个等级。
体况评分在养羊业及其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价值。其优点是:(1)评分技术容易学习和使用;(2)评估简单,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3)它克服了因体尺不同引起的体重不同的差别,用于体重难于说明的问题,如妊娠母羊。
配种时的体况
配种时母羊具有良好的体况对母羊的繁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母羊的体况越好,排卵率和产羔率就越高。随然并不能根据母羊的体况就能准确预测单个母羊的产羔数,但在配种时有适宜的体况,那达到一定产羔率的几率就会增加。
配种时,具有一定体况母羊的排卵数主要取决于品种。不同品种对体况变化的反映有所不同,有的非常敏感,有的则不然。苏格兰黑面羊在体况为1.5时,每只母羊平均产一个卵,而体况为3分的母羊,平均可产2个以上的卵。对产羔率较高的芬兰羊及其杂种羊,体况变化时,排卵率变化也较小。
表 配种时不同体况下母羊的产羔率(英国肉品和家畜委员会,MLC)
母羊品种 配种时的母羊体况
1 1.5 2 2.5 3 3.5 4
山区母羊
苏格兰黑面羊 --- 79 --- --- 162 --- ---
山区格林斯特羊 --- --- 75 103 119 109 ---
威尔士山地羊 60 65 105 116 123 --- ---
斯威戴尔羊 --- 78 133 140 156 --- ---
低洼地母羊
低洼地格林斯特羊 --- --- --- 132 154 173 ---
曼色姆羊 --- --- --- 167 181 215
秘尔羊 --- --- 149 166 178 194 192
灰面羊 --- --- 147 163 176 189 184
威尔士半血羊 --- 126 139 150 164 172 ---
苏格兰半血羊 --- --- 148 170 183 217 202
良好的体况除保证具有高的排卵率外,同时对胚胎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妊娠后期母羊均会动用身体储备,且往往要好几个月才能恢复。因此,一个好的饲养管理制度要求母羊在妊娠开始时有足够的体贮。如芬兰羊,虽然体况对排卵率影响较小,但她多产的遗传性能,还需妊娠后期良好的体内贮备才能表现出来。
从上表可以看出,母羊要达到理想的产羔率,配种时的体况需达到3――3.5分,过低过高均会影响产羔率。
配种前及配种期的饲养
对母羔来说,配种前应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配种时的体重至少应为成年体重的60%。如果体重较小就配种,可能会导致后期出现问题。一般需在配种前6周,就应对母羔加强营养。
配种前几周饲养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的母羊与公羊交配时有一个适宜的体况。对集约化饲养,希望获得高的产羔率,母羊的体况分应为3.5分。但对仅靠放牧,没有补饲的羊群是困难的。
母羊体况的改善一般需4—6周。母羊断奶后对改善营养马上会有反应,约6周后,就能达到所需体况分。但对某些身体不甚健康,发育不良,或体况很差的母羊,单靠改善营养效果不大,还应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在配种前6-8周,应对羊群进行评分,对于瘦弱的母羊(往往是前一季节高产的母羊)要挑出给予特别的照护。
家畜的营养需要通常是以体重和体重的变化来表示的。大约体重增加6—7%,体况分可增加0.5分,即相当于体重每变化1Kg ,体况分变化0.1分。
在配种期内应避免失重和体况下降。
妊娠前期的饲养
配种后的前2周,发育的胚胎并没有附着在子宫上,他直接从子宫液循环中吸收营养。胚胎着床是在配种后的第二周进行,随后胚胎迅速生长发育。母羊妊娠的第一个月(4---5周)营养最重要的是保持营养的恒定和较高的营养水平。在此期间营养的任何突然变化对产羔率的影响比实际的饲养水平的影响还要大。因此,母羊配种后应缓慢过渡放牧草场,若草场质量较差,应补饲足够的干草(约每头每天500克),以维持母羊体重不变。
表 维持母羊体重恒重所需不同品质干草和青贮的数量
母羊体重(Kg) 40 50 60 70 80
优质干草(10.1MJ ME/KgDM) 0.74 0.88 1.01 1.13 1.26
干草(7.5MJ ME/KgDM) 1.00 1.18 1.35 1.52 1.68
青贮(10.5MJ/KgDM) 3.02 3.58 4.11 4.61 5.10
妊娠中期(妊娠第2和第3个月)母羊的饲养
妊娠的第2和第3个月,胎儿生长很慢。3个月的胎儿仅仅相当于初生羔羊的15%。在此期间子宫壁的重量增加6—7倍,大约为0.8Kg,羊水约1.5Kg。一个在妊娠头3个月体重不变的母羊,实际至少利用体组织4.5Kg 供胎儿生长,相当于体况分降低0.5分。
母羊若在配种时体况有3.5 分,妊娠第一个月可基本保持这种体况,在第2和第3个月应避免体况分下降超过 0.75分。在这段时期保持适当的低营养所引起的体况下降,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的危害远远小于短期严重营养缺乏所引起的危害。但如果体况下降一直持续到妊娠后期,那羔羊初生重及其成活率将会降低。如果配种时体况较差(低于2.0分),妊娠中前期营养水平又低,即使后期的营养水平有多高,都会导致羔羊初生重的下降。如果妊娠第一个月母羊的体况特别好(体况分在4分或4分以上),在第2—3月进行适当限制饲养,使其体况下降0.5—0.75分是有利的。
对于在配种时有良好体况的母羊饲喂中低等质量的牧草(8MJ ME/KgDM)是适当的,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羊应分离出来单独饲喂品质较好的牧草(9—10.5MJME/KgDM),或补饲少量谷物补充料(200g/d)。在此期间胎体(胎儿,胎盘和羊水)所需蛋白质极少,与满足母羊维持和产毛的需要相比并没有增加多少。能够满足瘤胃微生物所需的蛋白质,即可满足母羊的需要量。
对于母羔或一岁母羊,在妊娠2—3月应使其体重持续增加,增加量约为体重的5%。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