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34|回复: 10

现在养猪企业核心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11: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品牌及经营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一般包括企业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技术创新能力、人才竞争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应变和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作为养猪企业管理者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探索出企业发展的新路子,提高企业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的档次,塑造名牌产品,使创新成为推动企业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对中国猪市场虎视眈眈的外国养猪跨国集团将接踵而至,中国养猪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将明显改变,养猪企业必须培养并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相比,我国许多养猪企业在战略决策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企业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决策缺乏科学性,研发力量薄弱;特别是能应用分子育种等生物技术进行种猪改良工作的大型养猪企业屈指可数;产品战略上,缺乏核心产品,配套系的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场经营战略上,没有经营特色,常常是跟在竞争对手后面漫天杀价;人才战略上,缺乏激励。制度不健全,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另外在规模上,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一、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一)有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它 能为顾客带来相对长期的关键性利益,得到顾客的心理认同,为企业创造超过一般同行企业的超值利润。如广东白石猪场实施CS(顾客满意)战略,种猪销售采 用售前服务、种猪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质量跟踪、人员培训、企业改造六位一体的全方位综合服务体系,在为湖南粮油集团提供大量种猪同时,还帮助其下属质量和管理水平较差的猪场进行企业改造和技术改造,并以此为示范单位,展示白石猪场优良的种猪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湖南省外贸系统下属一百多家大中型猪场争相订购该场种猪,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使湖南外贸系统商品猪在香港市场的卖价超越上海、河南等省市,质量从倒数第三名跃居全国内地口岸第一名,白石种猪为用户创造了可观的价值。

  (二)稀缺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只为少数几家公司拥有,大部分同行没有这种竞争力或者竞争力层次没有自己企业的高,在同行业中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又是同行业其它企业很缺少的。如广东长江集团公司凭高超的捕捉机会和整合社会关系的能力,使公司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在前几年承包猪场为企业创业积累第一桶金的基础上,总裁江建常凭着他过人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抓住时机,兼并了广东台山市食品集团

  公司,使企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凭饲料、屠宰、种苗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获取较稳定的利润。

  (三)模仿的高成本。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高人一筹的、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它有一种持久的耐力和韧劲,不能轻易被竞争者模仿,其它企业难以开发这种能力。如广东中山白石猪场、东莞外贸猪场等企业凭质量在香港、澳门市场长期保持高售价的优势。广东温氏集团的公司加农户及规模经济、产业化都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企业拥有在同行业其它企业不容易超越的优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不可替代。 企业拥有特别的核心能力,没有别的等价物可以替代。企业的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环节,即战略环节,这种战略环节可以是生产环节、营销环节或产品开发环节,也可以是某些辅助增值环节。要保持企业的战略优势,关键是控制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如广东长江集团公司在台山市购并当地食品公司,控制了当地肉类屠宰加工的独家经营权。

  (五)延展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是一个坚实的“平台”,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统领。有延展性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成功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有力地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领域延伸。如广东温氏集团在原有已形成的“鸡”产业核心竞争力后,又向“猪”产业稳步发展。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设取决于企业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知识、理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大凡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都能牢牢掌握主动,使自己超越别人,立于不败之地。比如:白石猪场的核心能力就是它的品种改良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他们的产品研发方针是紧贴市场的脉搏,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目际为依据不断对猪场核心群种猪进行品种改良,使其不断适应市场需要,连续多年稳步发展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动力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的核心部分。企业要想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尽快培养给顾客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能力。中国养猪企业要在“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中成长壮大,从现在起必须花大力气提升和塑造自己的竞争能力。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逐步培养能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应怎样构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养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

  (一)精心策划,提高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

  企业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继而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兴衰。其作用主要表现为(1)在产业发展相对平稳的时期保持企业核心能力发展和积累的一致性;(2)准确预测产业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跃迁,以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技术环境。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作战略决策时,应改变传统的那种仅仅从个别产品和市场角度出发的作法,而应该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长和积累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战略问题,通过制定发展战略(“专业化”或“多元化”)。推行一套适合于“我”的游戏规则,知彼知已,在发挥优势的同时寻找潜在优势。

  作为养猪企业的管理者。应对本企业自身因素以及企业外各种政策因素和竞争环境进行透彻的了解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力求做到知已知彼,以求百战不殆,为种猪企业调整战略、培育顾客满意的高质量种猪和做好服务提供依据,这是培养核心能力的前提,国内有的养猪企业还不了解自己真正的资源实力和技术能力,不能给自己企业进行很好的定位,有的盲目扩张,进入了很多不熟悉或竞争十分激烈的领域而导致失败,因此,养猪企业一定要分析自己的潜在优势,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下功夫培养,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企业要达成企业奋斗目标,必须对企业现有的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可能产生的冲击加以评估。在国外企业界中,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应用SWOT分析模型,即企业的优势(strength)有哪些?企业的弱点(weakness)在哪里?企业的机会(opportunity)在哪里?企业的威胁(threat)在哪里?通过分析,调整企业方向及企业资源,来达成企业目标。SWOT是一常用工具。比如说:中国加入WTO,种猪企业的机会就是:国外质优价廉的饲料原料进人中国,中国养猪企业的饲养成本可得到相对降低,威胁就是国内的养猪企业从此必须面对进入中国开拓市场的跨国种猪公司,他们实力强大,我们熊否可生存和发展;优势就是中国的养猪企业熟悉中国的市场。大部分种猪企业已形成一定的市场网络、弱势就是我们各个猪场实力小,势单力薄,在资金、人才素质及吸引人才的凝聚力等方面远远比不上跨国种猪公司。对上面加以评估与分析,然后再调整企业方向及企业资源,有针对性的采取各项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来达成企业的目标。企业主管必须掌握SWOT,了解当前企业的竞争环境和未来竞争状况。便于制订一套能适应当前,也能对应未来的企业策略。

  条件较为成熟的养猪企业,应在市场发展空间较为广阔和自己熟悉的来源扩大规模和纵向发展,比如利用当地发展菜篮子工程等政策因素,实行垄断经营,如广东顺德长江实业公司控制了台山市肉类屠宰加工的独家经营权;又如深圳农牧公司、内蒙古白塔种猪场在当地经营连锁猪肉超市,开拓终端售销市场;还可向河南“双汇”集团学习,向肉类深加工方向发展。生产香肠等肉类制品,也可与营销企业(如食品部门)联合或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

  养猪企业的洞察力和预见力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市场调查和财务分析基础上,在投资和管理决策方面,国外的决策者首先必须先进行细致的行业分析和市场前景分析,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行业发展的动态。再通过计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资产回报率(ROA)、股东权益回报率(ROE)及回收期,并考虑贷币的时间价值,以完整的数学模型进行运算来决定该项目是否切实可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能提高生产水平、生产效率而增加的设备、药物等投资则先进行部分预算,再决定是否应用,而不是凭空设想、按个人意志办事。

  (二)强化品牌意识,培育企业品牌竞争力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形象的体现、企业实力的象征。猪的品牌包含了猪品牌的名称、标志、商标、企业文化内涵等概念,与品牌密切相关的CIS,即企业及其产品的统一识别标志,对强化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整体知名度有着重要意义。品牌对于中国养猪企业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就商标而言,目前只有“白石龙骏”(广东白石猪场)、“桑桎湖”(湖北省畜牧良种场)等十多个注册商标。能实施品牌战略的养猪企业也是凤毛麟角。但作为种猪企业来说,品牌的作用绝不能低估,事实证明,品牌可以帮助种猪企业占领市场、扩大产品销售。在市场竞争中,品牌作为产品甚至企业的代号而成为销售竞争的工具,那种品牌在种猪使用者中影响大,为他们所熟悉、所接受,这种品牌的种猪就销售得快。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应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并通过实施成功的品牌战略,借助行业信息的传播和媒体的宣传,使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如广东白石猪场根据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实施品牌战略,将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订立了“脚踏实地、追求完美”的管理理念;实施包括质量领先策略、成本领先策略、服务领先策略、市场先导策略的大市场战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含量。保持白石种猪场质量在全国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在总体技术上,不断实现技术跨越。并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出口商品肉猪质量连续六年在澳门市场名列第一,白石种猪被中国名牌商品协会评为全国同行业十大知名品牌,在泰国举行的二十一世纪东南亚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农业“金象奖”,在2001年度香港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白石种猪被评为“中华精品”,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形成了“白石种猪”品牌。白石猪场的科研项目还荣获广东省2001年度科技进步奖,是科技进步授予了企业品牌长久的生命力。

  (三)以人为本,强化企业人才竞争力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激发员工爱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努力的热情,把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和企业实现社会价值的目标统一起来。成为一种内在激励,主动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把企业变成一个不断学习的学习型企业、才能使企业保持人才方面的优势。作为养猪企业的管理者,应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并想方设法为科技人员创造机会,支持科技人员到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将科技理论基础与专业实践技能共同提高,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猪场真正成为一个学习型企业。改善员工居住等福利条件,使猪场人员生活质量极大提升,使猪场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吸引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到猪场工作,从而形成了企业精英荟萃的良好局面,为其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确立了稳固之基。

  企业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核心竞争力是在良好土壤中成长的。猪场在管理方面、生产方面、技术开发方面,都应有很好的基础,同时决策层一定要敢于发动“群众”,一起分析,并给员工一个稍宽松的氛围,只有这样才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集思广益,培养核心竞争力。广东白石猪场、深圳农牧公司、东莞大岭山猪场等企业大都如此,所以才有了不断拓展核心竞争力的空间。

  (四)实行“有效管理”,加强对过程的控制

  通过对选种育种、生产、业务过程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市场营销竞争力。

  有效的决策机制,是构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决策机制至关重要的是实行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提出的“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包括:①制度管理,建立一套解决问题的规范;②文化管理,形成独特的文化;③创新管理,建立激励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工作创新)的机制;④质量管理等等。

  猪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形成自己在经营战略、人才技术、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生产成本、销售渠道、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与竞争对手形成一定差异,形成固有的风格。

  构成核心能力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它包括企业的R&D(研究开发)能力、产品和工艺创新能力。建立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质量控制体系。种猪场应从以顾客为导向的种猪选育种工作做起。致力于使各个品种的种猪各项性能相指标一年上一个新台阶,投入相应的资金,引进优良品种,建立种猪繁育体系;通过科学的选育种技术,坚持不懈地进行品种的改良,提高各品种种猪各个世代的性能和经济指标;不断探索最佳的品种组合,使本企业的产品质量处于领先水平,逐渐形成企业的核心产品。大型养猪企业可以通过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从养猪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加强质量改进和技术创新,为种猪使用者满意提供产品基础;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长期坚持,从而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对高质量种猪产品的需求,构成大型种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广东白石猪场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推行ISO国际质量体系并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2000认证的养猪企业,通过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白石猪场真正做到了“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作业有标准、体系有监督、不良有纠正”;使全体员工明确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使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使种猪产品从选种育种、原料采购、养猪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而且通过管理过程的制度化、程式化而将企业的技术知识和生产技巧融入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高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猪场生产一线的实施能力,提高生产制造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水平需要通过产品来展现,而制造能力则是关键,因为它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取得产品质量竞争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

  竞争企业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3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差异化)和专一化。在一定的时期内,将这3种战略形式有效的结合起来,企业将能取得较好的竞争地位。依据波特的“竞争优势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能为顾客创造的价值”的提法,养猪企业在经常管理中必须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现有产品的性能价值比。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为出发点,通过采取有效的、切合实际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不断提高生产水平、降低产品成本,生产出质量优、成本低的产品,提高养猪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从而形成质量和成本的优势。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绿色”的话题一再为人们所重视,“绿色奥运”已成为中国向世界的承诺,对于养猪生产者来说。生产无残留、无污染的天然绿色畜产品是当务之急。有条件的大型养猪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应以生产绿色猪肉为目标,规范饲养管理规程。通过加强对种猪选种、饲料加工、饲养管理、检测体系保证、屠宰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过程的控制,保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猪肉。为消费者提供超值产品,与同行业的其它企业形成产品差异。如北京绿健农业发展公司生产的“绿健康宝”牌猪肉。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取得了区域的绝对竞争优势。

  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竞争力。导入市场营销新理念,大型养猪企业应实施品牌战略,从源头做好顾客满意的工作。以质量树品牌、以服务固品牌、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形成良性循环,树立养猪企业的良好形象,培养大批忠诚顾客。通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制定猪场的营销策略,对种猪、商品猪及肉类市场进行细分,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市场,做好品种改良工作,以质取胜;做好种猪产品技术服务工作,形成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形成全方位综合服务体系,提高销售和服务质量,从各方面确保企业满足顾客需求、实现顾客满意的目标;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以顾客满意来实现顾客忠诚,为种猪、商品猪的销售培育竞争优势。培育忠诚的顾客链,使企业拥有对本企业产品从品牌认知到价格认同的顾客群体,才能使得猪场种猪产销两旺。这种顾客链越多、忠诚度越高,核心竞争力就越能经久不衰。

  (五)加强创新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通过经验积累之外,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创新一般包括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通过体制创新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种猪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通过日常的生产过程管理创新、市场营销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方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养猪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应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企业文化,尽可能释放全场员工的潜能,挖掘员工潜力。猪场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培育的关键在于:在争取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机遇的同时,努力培育自身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不断发展专有技术、培养造就一支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有人才群体。创新建议活动是开发企业内部智力资源、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各管理层、业务、营销人员中开展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活动、在猪场全体员工中开展岗位创新建议活动,通过创新建议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意识,为猪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奠定基础。在养猪行业中,广东白石猪场、深圳农牧公司在猪场管理中都采用“赛马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避免遭受末位淘汰。白石猪场更是以“科技兴企、管理创新”做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真正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六)创造独特的企业价值链,保持企业的战略优势

  价值链是重要的企业理论之一,它将企业看作各种相互分离但彼此相关的生产职能的集合。价值链的形成集中在这些活动如何创造价值、是什么决定成本,并给企业相当大的自由来决定这些活动的形成和结合,企业价值链不仅包括如何创造价值、降低成本等因素,还包括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

  再次,合理设计企业供应链。供应链是指大型企业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将零部件生产或生产过程的部分环节外包给其它厂家,从而形成大企业与外包企业之间的关系网。公司在制订经营战略时,必须将具有战略意义的供应链决策纳入考虑范围,合理设计供应链,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造具有非凡的作用。如广东长江集团公司拥有种猪场、饲料厂和屠宰肉联厂,负责广东台山的肉类供应,年供应量需100万头,而长江集团商品猪的生产规模并没有100万头,但他们采取“外包策略”,将大部分商品猪的生产环节交给当地养猪场和专业户完成,提供种苗和饲料,订立供销合同,回收商品猪统一屠宰供应市场。

  (七)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和运作效率,争取成为竞争中的领先者

  企业的反应能力是指“企业在恰当的时间内对重要事件、机会和外部威胁作出有意识的反应以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在信息时代、是反应快的企业吃反应慢的企业,而不是规模大的吃规模小的,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和运作效率,才能够成为竞争的真正赢家!在信息时代以前,一个企业的成功模式可能是:规模+技术=成功,但是在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不是简单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而是要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形势的变化和消费者的新需求,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适应市场需求。比如前段时间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小麦价格偏低,反应较快的养猪企业抓住时机,立即调整饲料配方,使用部分小麦代替玉米,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一些反应慢的大型养猪企业,面对饲料市场的变化,还在观望和所谓的“研究”,但利润却下降甚至亏本。

  (八)适时调整猪场的经营管理重点,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战略的重点、经营与管理的内容应有所不同。作为养猪企业在创业期应重点抓内部生产管理,鼓励艰苦奋斗,向员工描绘企业美好的前景,增强创业信心;青春期重点是拓展市场空间;成熟期重点是巩固市场;贵族期和官僚期重点是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变革,发起第二次创业,改变现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各种负担,提高市场反应能力,使企业继续保持活力。养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根据猪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猪场的战略重点和经营管理重点,才能使本企业在入世后能生存和发展,如果不分析自身所处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采取几乎相同的策略,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失败。

  三、结束语

  当然构造养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还不止上述各方面,而核心竞争力的构造,不是以上因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将它们有机融合,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培育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关系到养猪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没有核心竞争力,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竞争优势,没有竞争优势,就不可能与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抗衡。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有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和动力,种猪企业要在风云变幻的种猪市场上立足,必须制订周密的经营策略,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变应变,不断创新,先走一步,率先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养猪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的一柄利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8-10 1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精辟!有价值看看
发表于 2007-8-23 10: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顶~~~~~~~:tiaotiao: :tiaotiao: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65 收起 理由
jeffwangw -65 违规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0-18 09: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很值得大家参考借鉴
发表于 2007-10-23 09: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很好,精辟!有价值看看
发表于 2007-11-23 21: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有见识,值得深思
发表于 2007-11-25 1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有见识,值得深思
非常好!
发表于 2007-12-13 13: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有见识,值得深思
发表于 2008-3-6 17: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新手发贴,请多多支持!!!
发表于 2008-3-15 23: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新意的拉,一看写文章的人就没有养过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2 23: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