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提出增加猪肉有效供给 农业部6月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部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增加猪肉有效供给。
通知中说,要下大力气抓好母猪生产,保护母猪生产能力,避免市场波动的冲击。结合各地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国家对母猪生产的扶持政策。指导良种猪场挖掘生产潜力,增加优良种猪和商品仔猪的市场供应。加强对饲养母猪农户的技术指导,提高母猪饲养管理水平。加强对种猪质量的监管,切实保护养猪农民的利益。
通知指出,要充分利用当前生猪产品价格处于上升期的时机,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鼓励和扶持养殖小区、养猪合作社和养猪大户等各种形式的规模养殖场发展,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推进力度,确保生猪产品稳定供应。同时,对小规模散养户要加强引导,千方百计提高其标准化饲养水平。
通知还要求加大疫病防控力度,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做好猪蓝耳病等疫病免疫工作,加快疫苗生产和供给,加强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的检查,保证免疫效果,降低疫病风险,帮助养猪户克服对疫病的畏惧心理。加强产地检疫,强化对牲畜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严防病死猪流入市场。
[相关报道]养猪户:收益很有限
记者近日在淮北平原采访时,遇到安徽省五河县养猪户张祖秘,他家近日有七八头猪要出栏,正赶上肉价飙升,毛猪收刚购价从最低时的四块多涨到了六块,应该是大赚了一笔。不想他一再摇头说:“赚得有限,有限得很呐”。
说着,张祖秘和记者算起了养猪成本价:养猪成本中饲料占大头,大约是70%。这两天猪的收购价算是涨疯了,20多天涨了30%,但仔细算上来,猪饲料上涨的幅度更大,从六七毛钱涨到了一块多。就是按现在的猪价和饲料价格算,养猪户的收益也很有限。[详情]
[相关报道]养猪村:经历“冰火两重天”
日前,记者走进了一个养猪专业村,感受到了市场的无情波动给他们带来的“冰火两重天”。
马庄桥村是河南中牟县官渡镇的一个普通村庄,有386户约1500口人。在马庄桥,处处都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养猪专业村:成排成排的猪舍、农户家堆到房顶的饲料、弥漫在空气中的猪粪猪腥味……记者甚至在一家农户的门上看到了这样一副对联:“养肥猪满圈生辉,销售时四海九州。”据村民介绍,马庄桥村的养猪规模在2004年前后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当时“随便从村里捞出五个人来就有一个养猪的”。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