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注射疫苗后的猪还会发生该种疾病,原因有多方面,不能片面认为是疫苗本身或兽医技术方面出现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一、疫苗问题
1疫苗内在质量。如由于运输不当等等因素,造成疫苗有失真,致使疫苗抗原失活,使疫苗内在质量受到影响。
2疫苗保存温度不当。各种疫苗的保存期限及保存温度各有不同,应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要求保存。又或者由于突然停电造成冰箱温度有所变化等。
3使用失效的稀释疫苗。稀释后的疫苗要在2—3小时内用完,越快越好。
4免疫剂量不足。
5联苗免疫效果不确定。某些菌苗可互相干扰,致使疫苗效果不确定。
6稀释问题。某些菌苗有专用稀释液不能互相使用。
二、技术方面的问题
1器械消毒不严。在注射时,若不能做到一猪一针,那么,针头和注射器将会带毒,而且还会造成整瓶疫苗受污染或机械带毒接种,使防疫注射变成带毒传播,注射后引起疫情流行。
2消毒药品使用不当。用碘酊作局部消毒,而不用酒精脱碘或应用过多的5%碘酊消毒,碘酊未干就急于注射疫苗,使碘酊与疫苗接触,造成疫苗失效。
三、猪群中存在亚临床感染猪和免疫耐受性猪。紧急接种顺序:健康猪——假定健康猪——受威胁猪——发病猪
四、潜在性感染。当当猪只感染病毒后,处于潜伏阶段,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若这时给这种假定健康猪接种疫苗,会出现严重反应,呈现临床症状,继而死亡。
五、母源抗体干扰。免疫程序不当。
六、药物、消毒药及其 饲料添加剂的影响。注射疫苗后七天内不能使用任何抗生素。在使用各种弱毒活疫苗时(特别是采用饮水、混饲、气雾免疫时),免疫前后七天严禁使用各种消毒药进行消毒。
七、个体因素。猪的饲养管理条件差,营养不足,或接种时猪只存在某种疾病,缺乏维生素E、A、锌、硒等微量元素,均会影响到抗体的生成,从而降低免疫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