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动物福利的“五项基本福利”即:第一,免受饥饿的自由,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第二,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第三,免受恐惧和不安的自由,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第四,免受身体热度不适的自由,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第五,表达所有自然行为的自由,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
如欧洲对猪的福利规定:小猪出生要吃母乳;要睡在干燥的垫草上;养猪户每天至少花20秒钟跟每头猪相处;猪只应有2~3个玩具或稻草公仔做消遣,以防打架;拥有拱食泥土的权利;运输车辆必须清洁并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途中要按时休息;杀猪要快,须用电击,以及不被其它猪看到等。这样猪生活的环境就会卫生,猪生活得就会舒服,患病也少。
意义:关注动物福利,就是保障人类福利。当前广为普及的集约化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步呈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追求最大利润的做法已经影响到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畜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即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办事,重视动物福利问题。科学证明,肉食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的过程中,不能按照动物福利的标准执行,这些动物制品的检验指标就会出现问题,影响肉食品的出口。所以,动物福利的问题有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经济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多。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也有明确的动物福利条款。
动物福利也如近年来强调环保与卫生检疫的“绿色壁垒”一样,被称为“道德壁垒”,这就要求我国现有的畜禽生产方式和动物保健观念都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不断改善畜禽的饲养方式和生存环境,善待畜禽,保证畜禽基本的生存福利,使“动物福利”和“动物卫生”观念贯穿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提高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这样就能减少动物发病,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动物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打破国外贸易壁垒。
摘自 张继先——动物福利与畜牧业发展的意义
[ 本帖最后由 〓太岁头儿〓 于 2007-6-8 22:13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