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5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动物福利宣言》当前版本(续)
(四)提倡动物福利对我国的社会意义
提倡动物福利不是鼓吹和强迫人类目前取消食肉行为,而是探讨人类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痛苦,从而达到与大自然真正和谐这一目标.如果我们不能建立动物福利的司法保障制度,动物的合法权益势必会受到侵害,尤其是在中国这个长期存在物种歧视的国家.另外保护动物不仅仅是单纯解决动物福利的问题,更深层次意义上来说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健康方面:如果不能为动物福利立法保护,动物福利势必会因为人某种利益让步,结果导致动物生存和成长环境恶劣,这一点在中国非常明显,绝大数中国的农场动物的栖息,免疫,饲料等等各方面条件非常恶劣,导致农场动物整体质量不可避免的下降引发免疫力低下,继而不可避免地引发各种疫病如SARS、口蹄疫,禽流感等疫病的蔓延,给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2006年新发生的上海瘦肉精猪肉[6]和北京的福寿螺[7]及多宝鱼事件[8]也都是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另外一方面,正是由于中国的农场动物缺少福利保障,至今还采用极其落后和野蛮的屠宰手段,导致这些动物亲眼看着同伴被血腥的屠宰和分割,强烈的恐惧感会导致这些动物体内产生一些化学反应,例如会分泌一种"肾上腺素",这些激素类反应会导致其肉类含有对人类健康不利的影响,这个现实目前为我国畜牧业产品的出口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而且也给我们国内食用这些产品的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健康隐患!美国农业部1988年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妇女的乳腺疾病发病率很高是因为现在的乳制品里含有乳腺疾病的病菌.调查显示原来很多农场的奶牛都有乳腺炎.因为现在人为了提高奶的产量,无限度的挤奶,导致了很多奶牛感染了乳腺炎,使很多乳制品在源头已经受到污染.另据新闻报道,在我国少年儿童中例如1岁小男孩长胸,9岁小女孩来月经等性早熟现象呈增长趋势出现.医学专家认为,过量摄入含激素的保健品、食物,是性早熟公认的最主要刺激因素。比如一些饲料中添加了雌激素,孩子在摄入鸡、鸭、猪肉等食物时,也会间接地摄入这些激素,从而造成体内的激素水平偏高[9]。如果我们能够重视动物的福利,给动物提供安全可靠的饲料,杜绝恶意违背自然规律的催生催长,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意外发生.所以,提倡动物福利才是为国民提供放心肉的根本保障。
(二)社会公德方面:德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道德形而上学》中说道:"对动物狂暴、残忍与人对自身义务的悖谬,人有义务不那样做。这是因为人对动物残忍,会钝化对动物的苦痛怀恻隐情感,进而在与他人来往时弱化以至泯灭可以施为很大帮助的本性。”在《道德哲学讲义》一书中,他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动物亦有与人性类似的某种本性,我们对动物尊行某种与对人相似的义务,实则是尊行对人的义务,并以此激发对人的义务。”我们可以通过这段话总结出一个道理,就是虐待动物会导致人或社会对他人痛苦的无动于衷,会淡化个人或社会群体的同情心,甚至也可能诱发虐待人本身.由此可知,如果我们放纵人类对动物的虐待,实际上是对"恃强凌弱"这一强盗逻辑的默许.长期如此,这种现象必然会我们人类自己内部出现,必会导致强势个体轻视弱势个体,最后引发强势个体虐待弱势个体!这不是空洞的理论推理而是有大量国际最先进的科学研究结果支持:相当数量的国际心理学和犯罪学的研究已经发觉了虐待动物行为和人际间暴力的紧密关系;心理学博士Suzanne Conboy-Hill在《虐待动物与人类间暴力行为》中提供如下信息表示“系列杀人狂,如Kemper,Berkooovits,Huberty 和De Salvo等都曾在童年时期虐待动物(Lockwood和Hodge 1986);因暴力行为而入狱的人有25%承认曾虐待动物……虐待或忽视动物都表明了一种紊乱的人际关系,而这其中很可能还有其他受害者;Ascione (1998)调查过的被殴打的女子中,有71%都述说了她们的同居伴侣有虐待或威胁要虐待家养宠物的行为;de Viney,Dickert和Lockwood (1983)详细报道了在虐待孩子的家庭中,有60%也虐待动物”;在另一篇心理学家Frank R. Ascione博士等撰写的“家庭暴力和虐待动物问题”的调查报告中,他们调查了全美49个州的受虐妇女庇护所,当问到来你们这的妇女是否提到过宠物虐待的事件, 85.4%的庇护机构给出了肯定回复。另外问到一个问题“来你们这的儿童是否提到过宠物虐待的事件?”46家中63% 回答“是”。基于此类研究成果,美国目前正在兴起一个新的防止家庭暴力计划,通过兽医诊所作为报告潜在的家庭暴力——当有些家庭将其宠物送来治疗时,如果发现宠物有受虐待的迹象,表明这些家庭中很可能存在人际间的暴力行为,所以兽医需要报告相关的家庭暴力控制机构进行必要的调查[21]以上事实充分论证了忽视动物福利等同与忽视人类福利,必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去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一万亿美元,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另外近几年神5、神6先后成功上天,是继上世纪两弹一星后我国在科技战线上取得的又一令世人瞩目的骄人成绩;2008年北京又要举办奥运会这一人类伟大盛事。这一切都反映出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伟大进步。然而在这一系列辉煌成就背后,我国的社会道德体系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反而出现了滑坡。小平同志在生前曾经提到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没有跟上去,因此提出了“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去年在推广胡总书记“八荣八耻”的教育读本《树立社会主义正确荣辱观》一书中也坦率的承认我国的社会道德伦理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10]。这一切其实在社会现实中很残酷的告诉了大家:2006年8月5日重庆市一中年女子遇劫,右手臂被砍成重伤,先后拦30多余辆车无人停车拯救,导致贻误最佳治疗机会,右臂康复机会渺茫[11];2006年11月19日15时30分,河南许昌一女青年欲寻短见跳入一人工河,引起数百人围观,却无一人施救[12];2007年1月9日,海南海口市一青年欲轻生跳楼,众人围观不仅不施以援手,反而起哄嘲笑,导致该青年情绪失控跳楼身亡[13];如果说道德是建立在感情和同情心上的话,那么上述的这一切行为都无情的告诉人们,同情心已经离我们远去。没有了同情心的社会也无从谈起社会道德。而重建社会道德体系必须培养人们的良知和同情心。但是,一个对无数动物这一弱势群体的痛苦和悲惨命运毫不在意的社会不仅不会帮助人们重建良知和同情心,反而会加剧社会道德的沦丧。所以,我们认为保护动物有助于社会道德的重建,是国民精神文明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国际声誉方面:印度圣哲甘地称“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民族是否伟大,道德是否高尚。” 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 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 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越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国人不爱护动物、漠视生命的现象,昭显了国人文明水平的下降,败坏了中华民族的声誉。因为一个没有恻隐之心、缺乏良知和爱心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是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只能被世界其他民族所鄙视。最令人担忧的的是国际上的一些不友好势力利用国民"恃强凌弱"的对待动物方式延伸至政治层面,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难免会引起我国的周边弱小国家不安情绪,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五)中国立法保护动物所具备的条件
我们注意到2004年北京地方政府曾经出台了含有提倡动物福利重要条款的立法草案在网上公示,供群众讨论修改,但几天后即被匆匆删除,并宣布在未来5年之内不再考虑此方面的立法工作。据悉,此举源于部分专家强烈反对,理由是该条例过于超前。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事实上,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立法保护动物的国家。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就发布禁令:“在夏三月,川泽不入网,以成鱼鳖之长。”公元前十一世纪,距今3000多年前,西周王朝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另外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仁义礼智信”,把“仁”摆在第一位,强调“仁者爱人”和“仁者爱物”,所以,周公告成王:“舜之为政,好生而恶杀,汤开三面之网,泽及禽兽。”;孟子感叹:“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圣人孔子也曾经建议人们把田猎从三次改成两次;这说明中国就历史及文化传统而言早已具备了善待动物的法理和道德基础。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是“中国经济落后,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完,动物的问题只能向后等”。就历史现状而言,1822年英国正式通过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专项针对动物保护的《马丁法案》时,英国的GDP(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总量的5.2%,而当时中国的GDP为230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8.7%,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总和,居世界首位[14]。但立法的不是中国而是GDP只有不到中国5分之一的英国;如果说这一切是由于当时中国实行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GDP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即使基于中国人口人数庞大,人均GDP仍然落后,但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的中国人均GDP已经相当于英国1858年的水平[15](当时大多数欧洲国家已经完成动物保护立法工作)。所以,按照欧洲各国当年立法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参照的话,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为动物保护立法的经济基础。而且,亚洲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并不比中国富裕,这些国家都已经制定了动物福利法或反虐待动物法;甚至一些落后的非洲国家在这方面也走在了中国前面。所以,经济因素根本不能成为拒绝为动物立法保护的理由。
另外,由于动物保护理念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将近20年,国内各地陆续出现了动物保护组织、团体和专业网站,以及相当一批数量能够接受动物保护理念的群众。近几年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刘海洋虐待黑熊、东北怨妇高跟鞋虐杀小猫等等残害动物事件都在社会上引发了义愤,讨伐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在以前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也充分证明了民众在此方面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曾于2004年曾经在中国、韩国、越南三个国家搞过一个调查,有90%的受调查民众表示“我们对尽可能减少动物的苦难付有道德的责任”;有77%的中国人和韩国人和90%的越南人在调查中认为:“法律应该规定,动物遭受的苦难应该尽可能减少”。以上资料显示出上述国家为动物福利立法的民意和时机已经出现;另外这些国家民众强烈要求保护动物的愿望和其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行动形成了鲜明对比[16] 。
2006年6月深圳部分市民走上街头抗议某些饭店街头残忍虐杀小猫及当地食用猫狗肉的丑陋饮食习俗[17];2006年11月11日大批北京养犬群众自发集会抗议不科学养犬政策;2007年2月10日,天津部分市民在解救河北区民权门市场被不法商贩违法囤积伺机出售的500只小猫时由于无法可依竟然发生了“以暴制暴”行为[18];这些来自民间的自发性保护动物的社会现象也为政府敲响了警钟:如果再一味消极对待这个问题,那将会在社会中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所以在中国为动物福利立法不仅没有超前,相对世界潮流及国内发展状况而言已经太落后了,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六)我们的再次呼吁
我们呼吁政府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请为动物福利立法!
我们呼吁政府为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请为动物福利立法!
我们呼吁政府为了提高民族国际形象请为动物福利立法!
我们呼吁政府为了落实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请为动物福利立法
摘自中国肉牛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