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18|回复: 4

药物保健是养殖行业最大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8 19: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06-05 11:58:56   来源:南方农村报   


  ■专家在线 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樊福好:1968年9月生,安徽合肥人,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现任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技术部部长、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因分析室负责人;曾经在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开展兽医临床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合作研究,目前主要从事猪病的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疾病预防控制研究;病原谱差异性理论创始人,开创了新的基因检测技术(2KONW技术),具备丰富的猪病控制理论和良好的实验室检测分析技术。
  
  
  全面防治为时尚早

  南方农村报:农业部已经确定猪“高热病”的发病病因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变异毒株,这样的确诊是否具备绝对的权威性?是否意味着对猪“高热病”疫情的研究已经从确诊阶段进入全面防治阶段?

  樊福好:病原的确诊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它涉及到病原的分离、动物的选择、病原特性的研究、病例的复制、免疫实验等非常繁杂的过程,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据我了解,去年下半年以及今年夏季猪病发生的规律,即流行病学特征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其中是一个病原在起作用,还是许许多多病原共同起作用?我个人认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所谓的“高热病”研究应该说是才刚刚开始,现在谈已经可以进行全面防治还为时尚早。

  南方农村报:您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樊福好:蓝耳病传播的途径很多,包括直接接触、短暂的空气传播和饮水污染的传播等,但易感猪是主要的传播因素,消除猪群中的易感猪对于控制蓝耳病意义非常重大,易感猪的清除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或驯化的方式来解决。

  南方农村报: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目前生产上有哪些有效的防控措施?市场上流通的疫苗是否有效?中国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制的新型灭活疫苗的效果是否值得期待?

  樊福好:蓝耳病是一个免疫功能损害的疾病,它造成的其它病原感染远远比其本身更为严重。所以,防治蓝耳病的重点应是蓝耳病和其它病原的双重控制。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蓝耳病疫苗确实很多,有些疫苗在控制母猪流产方面确实有作用,但总体上,其质量参差不齐,不能说都有效,有些甚至有害。

  据了解,中国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制的新型灭活疫苗很快就会推向市场,其效果当然值得期待,希望这个灭活疫苗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目前,其对于“高热病”的作用,我个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强制免疫尚不成熟

  南方农村报:从去年至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暴发的情况分析,中小型猪场和散养户的发病率比较高,养殖环境与疫病暴发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中小猪场和散养户应该如何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樊福好:确实,这次疫情在中小养殖户中比较严重,但并不表明大的养殖企业就没有发生。养殖环境与疾病暴发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我们还应该考虑整个行业的养殖生产模式,无论猪场大小。对于中小猪场来说,当务之急还是减少不必要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添加。

  南方农村报:有些猪场出现猪只接种蓝耳病疫苗后发病、死亡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什么类型的猪场必须接种蓝耳病疫苗?是否应该实施强制免疫?

  樊福好:接种蓝耳病疫苗后发生猪只死亡的原因很多,包括疫苗的质量,也包括猪群本身的状况等,不能一概而论。虽然抗体对蓝耳病毒的作用不是很大,但蓝耳病毒对于猪群抗体阳性率比较高的猪场并不能造成大的损失。

  蓝耳病的免疫是个令人非常迷惑的领域,其免疫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往往需要1-2个月的时间。抗体阳性率低的蓝耳病阳性猪场可以考虑接种质量过关的疫苗或通过风土驯化提高抗体阳性率。我认为目前强制免疫的条件尚不成熟,不宜过早考虑。
  
  药品保健必须摒弃

  南方农村报:如今,养猪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和疫苗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这样给产业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哪些?应该如何引导养殖户正确使用药物和疫苗?

  樊福好:去年所谓的“高热病”的出现,在很多情况下,都与大量使用抗生素和疫苗有关。在药物和疫苗的使用上,我们必须更正一些观念。很多猪场都是在发病以后才使用疫苗,但疫苗是用来预防疾病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来治疗疾病;药物是用来治疗疾病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来预防疾病。很多猪场健康状况本来就很好,但还是使用药物,并美其名曰“药物保健”。药物保健的概念是存在于当前养殖行业中的最大误区,必须坚决予以摈弃,否则培养出耐药细菌以后,后果将不堪设想。

  南方农村报:近年来接连暴发猪病疫情,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

  樊福好:近年来发生的猪疫情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养殖模式进行较为彻底的反思。首先,政府部门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养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由政府出面从整体上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因为企业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比如土地使用问题、环保问题、猪瘟疫苗的全面接种和随之而来的停止接种等,这些都应该由国家组织,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相关措施;作为企业,也应该有长久的观点,不能光看眼前利益,要从行业出发、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保持公德心,让整个行业都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政府顾问的专家队伍,更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个行业的利益出发,帮助政府出谋划策,而不能仅仅成为某些企业产品的代言人。

  □本报记者 赵威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9 13: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同意这种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9 1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3 09: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好的猪场保健程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3 21: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是问题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19:1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