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为多年生草本毛茛科植物。3出复叶。花蓝紫色,有绒毛。宿存花柱毛状,长3-6厘米,像白发,故得“白头翁”之名。主要以干燥根入药。春秋二季采挖。
白头翁苦、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能。主治热毒血痢,湿热肠黄、鱼肠炎等。中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将列入为清热解毒、凉血治痢要药。医圣张钟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治疗厥阴热毒利(痢)的白头翁汤,治产后下利(痢)极虚的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效专力宏。但此药虚寒下痢忌用。
现代研究发现,白头翁含白头翁素、三萜类皂甙等成份,可抗阿米巴原虫,对痢疾杆菌等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白头翁也成为治疗阿米巴痢疾的要药,也可治疗细菌痢疾。
| |
|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