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7-9 22: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
用
蛋
鸡
饲
养
手
册
目 录
第一部分 鸡场建筑与设备
第二部分 优良的品种
第三部分 饲料营养与配合利用
第四部分 饲养管理
第五部分 鸡场兽医卫生与免疫程序
第六部分 常见疾病防治
第七部分 附录
养鸡效益=(遗传+营养+环境)X管理
第一部分 鸡场建筑与设备
一.场址的选择要求
1.地势高燥,易于排水,向阳通风,高出地平面0.5米
2.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3.少占耕地,土壤以砂壤土为宜,下雨后不致于积水过多
4.交通、电源便利,距村庄及其它养殖场不少于1公里,远离化工厂、居民生活区
二.鸡场的布局要求
1.有利于防疫: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孵化室与鸡舍分开,料道与粪道分开.
2.便于生产管理.减少劳动强度:鸡舍排列整齐,使饲料.粪便.产品.供水等呈直线往返;生产区进口处设消毒间.更衣室.消毒池.
3.鸡舍的朝向:根据当地气候.地理位置.鸡舍采光及温度.通风.排污等情况确定,我国南向或朝南偏西15---20度为宜.
4.鸡舍的间距:从防疫.防火角度,鸡舍间距是鸡舍高度的2---3倍为宜
5.鸡场的绿化:鸡场内种植花木.蔬菜.牧草,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场内小气候,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减少噪音.
三.鸡舍建筑设计
1.饲养周期:按发育规律分育雏.育成.成鸡三个阶段
2.饲养方式:分地面散养,网上平养,笼养三种。
3.鸡舍各部结构要求
(1)屋顶:分“A”字型和平顶两种,“A”字型屋顶的坡度是鸡舍跨度的25--30%,通常用苇箔铺设,上面先挂一层泥,再挂一层瓦,屋架下面设顶棚,在屋顶和顶棚之间为空气层,起隔热防寒作用。
(2)墙壁:用烧砖垒砌,墙外面用水泥抹缝,内墙用水泥或白灰挂面,以便防潮和冲刷,在墙的下半部挂1米多高的水泥裙。
(3)地面:可作灰,砂土混合压实或砖铺设一层后再用水泥挂面抹平。
(4)门窗:窗的大小关系到采光通风和保温,北窗为南窗面积的2/3,窗的总面积为地面面积的15%,门为两扇门,高2米,宽1.6。
(5)鸡舍的跨度,长度及高度:“A”字型屋顶,开放式鸡舍跨度一般是6米,9米或10米,平顶 密闭式鸡舍跨度12米或12米以上。跨度在6--9米的鸡舍长度在50--60米左右;跨度在12米,鸡舍长度一般在70--80米。鸡舍高度,从地面到檐口的高度为2.5---3米。
(6)鸡舍走道:1.2---1.5,鸡笼之间的走道为0.8---1米。
1.鸡舍的通风
(1)作用:通风可有效排出舍内污浊空气,调节舍内温度,排出舍内多余的水分,有助于舍内干净卫生,使鸡群健康和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
(2)方式: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又分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风机向外排风的称负压通风,风机向舍内吹风的称正压通风。
(3)通风量的计算
鸡舍温度与换气量的关系
温度(度) 换气量(每分钟 立方米/公斤体重)
4.4 0.030
15.6 0.046
26.7 0.060
37.8 0.088
不同体重对换气量的要求
体重(公斤) 每只鸡最大换气量(立方米/小时)
3.2 17.8
2.7 15.3
2.3 12.7
1.6 10.2
1.4 7.6
0.9 5.1
不同环境温度和体重的最大通风量(立方米/公斤/小时)
类别 体重(公斤) 外界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下的换气量
37度 27度 15度
雏鸡
后备母鸡
蛋鸡
1.15---1.18
1.35---2.25 7.5 5.6 3.75
7.5 5.6 3.75
9.35 7.5 5.6
四.饲养设备
1.取暧设备:暖气,保温伞(直径1.2--1.5米,高60--70厘米,一个可育雏500只),煤火炉供温(15--20平方米一个火炉),火炕供温。
2.饮水设备:小雏鸡宜用真空饮水器,成鸡宜用“V”型或“U”型水槽。
3.喂料设备:(1)料塔和上料输送装置:国内使用搅拢式,螺旋弹簧式较多。
(2)给料车
(3)饲槽:多使用木制或铁皮制饲槽。
4.产蛋箱:要求宽30厘米、深40厘米、高50厘米,平均5只鸡一个,产蛋箱内放沙子或刨花,厚度5--10厘米,离地高度40--50厘米。
5.笼养设备:包括鸡笼、鸡架、食槽等,三阶梯式笼架宽1.926米,笼架高1.585米,可容纳96只鸡。
6.清粪设备:刮粪板等。
7.断喙机
第二部分 优良的品种
一.优良的品种:
“好种出好苗”优种优质鸡苗是养鸡获得高效益的前提,优良的品种及健壮的雏鸡可提高饲养效益20--30%,我国常见的蛋鸡优良品种有以下几种:
白壳蛋鸡是以来航品种为基础育成的,这种鸡开产早,产蛋量高,体型小,耗料少,产蛋的饲料报酬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高,相对所得的总产蛋数多;适应性强,各种环境条件下均可饲养;蛋中血斑和肉斑率很低,最适于集约化笼养管理。不足之处是蛋重小、神经质、胆小怕人、抗应激性较差,啄癖多,特别是开产初期啄肛造成的伤亡较多。在我国蛋价一般比褐壳蛋价略低。
褐壳蛋鸡体型较大,蛋重大,刚开产就比白壳蛋重,蛋的破损率较低,适于运输和保存,鸡的性情温顺,对应激敏感性低,好管理;产肉量较高,商品代小公鸡生长较快;耐寒性好,冬季产蛋率较平稳,啄癖少,死淘率低;杂交鸡可羽色自别雌雄。不足之处是:每天吃料比白色鸡多5--6克,每只鸡所占面积比白色鸡多15%左右,单位面积上收得的蛋少5--7%,饲养技术比白色鸡难,特别是必须实行限制饲养,否则过肥,影响产蛋;蛋中血斑、肉斑率高,耐热性较差。
二.雏鸡的选择与运输
1.初生雏的选择:一看、二摸、三听。
一看:强雏一般活泼好动,眼大有神,羽毛整洁,腹部柔软,卵黄吸收良好;弱雏一般缩头闭眼,羽毛蓬乱,腹大松驰,脐口愈合不好、带血。
二摸:摸雏鸡的体温膘情等;强雏手握雏鸡感到温暖,有膘。体态匀称,有弹性,挣扎有力;弱雏手感身凉、瘦小、挣扎无力。
三听:强雏叫声洪亮清脆;弱雏叫声微弱、嘶哑、有气无力。
2.雏鸡的运输
(1)选择好运雏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运雏经验,有较强的责任心。
(2)准备好运雏用具:包括交通工具、装雏箱及防雨、保温用品等。专用雏鸡箱,箱长50-60厘米,宽40-50厘米,高18厘米,箱子四周有2厘米左右的通气孔若干,箱内分四个小格,每小格25只,共100只。
(3)运雏时间:在雏鸡绒毛干燥后,至出壳48小时前进行;冬天早春应选择在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时启运;夏天宜在日出前或日落后的早晚进行。
(4)解决好保温与通气的矛盾:只注意保温,不注意通风,会使雏鸡受闷、缺氧,严重会窒息死亡;只注意通风,忽视保温,雏鸡会受风感冒,易诱发雏鸡白痢。因此,装车时要将雏鸡箱错开安排,留有通风空隙,重叠高度不能太高,气温低时加盖保温用品,但不要盖的太严。运输过程中避免长时间停车:每隔1-1.5小时观察一次,如见雏鸡张口抬头、绒毛潮湿,说明温度太高,要注意掀盖,通风降温;如见雏鸡拥挤在一起,吱吱乱叫,说明温度偏低,要加盖保温。
第三部分 饲料营养与配合利用
饲料营养不仅对蛋鸡遗传潜力的发挥起决定作用,而且饲料成本占养鸡成本的70%以上,因此,优质稳定的饲料是饲养蛋鸡获得理想效益的关键。鸡的营养研究分为五大部分:能量、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和必须脂肪酸、必须无机元素、影响营养需要量的相互关系。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进步,家禽的营养需要也进入了更精细的时代;青岛正大充分利用集团内部高科技的科研成果,采用科学合理的配方,先进的加工工艺,严格的检测手段和品质管理,生产出的一系列蛋鸡饲料,能充分满足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及产蛋阶段所需的能量、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对各养殖场、养殖户饲养的鸡群能提高产蛋率、维持较高较长的产蛋高峰、降低死淘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10%系列蛋鸡精料
青岛正大10%系列蛋鸡精料富含蛋白质及产蛋过程所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保健防病药物、抗氧化剂、防霉剂。使用该产品,不用再添加任何添加剂,只需再加能量原料、部分蛋白原料即可满足蛋鸡的全部营养需要。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采用优质玉米、豆粕,严格按建议配方,产蛋高峰期(90%以上)可持续5-6个月,料蛋比2-2.3:1。
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
成分
料号 水份(%)
≤ 粗蛋白(%)
≥ 粗纤维(%)
≤ 钙(%) 磷(%) 盐(%)
124S 12.0 28.0 7.5 1.0-3.0 1.0-2.0 1.5-4.5
蛋鸡10%精料使用指导
料号 配料比例%
精料:玉米:豆粕:钙粉(或贝壳粉) 适用期(饲养计划)
124S 10 : 61 : 20 : 9 产蛋期
二、青岛正大蛋鸡精料
该产品选用优质的饼粕、动物性蛋白及产蛋期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钙、磷、食盐等原料,经过严格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根据产蛋鸡不同的产蛋率采用不同的配比方式,使产蛋鸡的遗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产蛋率及产蛋高峰持续期。
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
成分
料号 最低粗蛋白% 最高粗纤维% 最高粗灰分% 最低钙% 最低总磷% 氯化钠% 最高水分%
124 30.0 9.0 37.0 11.0 1.4 0.8-1.6 12.0
精料使用指导
料号 配比比例%
精料:玉米:麸皮 配后粗蛋白% 适用期(饲养计划)
124 35 : 49 : 16
32 : 55 : 13
29 : 60 : 11 17
16
15 见蛋至80%产蛋率
79%至65%产蛋率
64%至淘汰
三、青岛正大蛋鸡全价料
该产品营养全面,对蛋鸡不同生长阶段及产蛋不同时期所需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均能充分满足,不需再添加任何物质。而且该产品中所添加的药物添加剂对预防鸡球虫病及细菌性疾病有良好的效果,减少蛋鸡的发病率和死淘率。
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
成分
料号 最低粗蛋白% 最同粗纤维% 最高粗灰分% 最低钙% 最低总磷% 氯化钠% 最高水分%
521/321 18.0 5.5 8.0 0.90 0.60 0.3-0.8 13.8
522/322 15.0 6.0 9.0 0.90 0.60 0.3-0.8 13.8
524/324 17.0 6.0 13.0 3.40 0.60 0.3-0.8 13.8
525/325 16.0 6.0 13.0 3.40 0.60 0.3-0.8 13.8
蛋鸡全价料使用指导
料号 产品名称 适用期(饲养计划)
521/321 蛋小鸡料 出生至6周龄
522/322 蛋中鸡料 7---16周龄
524/324 蛋鸡料Ⅰ 产蛋---高峰---80%
525/325 蛋鸡料Ⅱ 产蛋后期
(注:5字打头为颗粒料,3字打头为粉料)
四、客户使用原料要求:
1、玉米:水份<14%,粗蛋白>8%,黄曲霉素<50ppb;
2、豆粕:水份<13%,粗蛋白>44%,脲酶活性0.05-0.5;
3、鱼粉:水份<10%,粗蛋白>60%,脂肪<10%,盐<3.5,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无;
4、磷酸氢钙:水份<3%,钙21-25%,磷16-18%,氟<0.18%;
5、石粉:水份<1%,钙>38%,镁<0.5%;
6、麸皮:水份<13%,粗蛋白>14%,粗纤维<12%;
7、菜籽粕:水份<12%,粗蛋白>40%,粗纤维<12%,游离棉酚<1200ppm;
8、菜籽粕:水份<12%,粗蛋白>38%,粗纤维<14%,异硫氰酸脂<1200ppm。
第四部分 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0--6周)
(一)平面育雏
1.分为地面平养、火炕平养和网上平养
2.地面铺垫5--10厘米厚的垫料,可用麦秸、刨花等,锯末太细,为防止啄食,最好不用。
3.为保温和管理,用隔板把雏鸡围在热源的周围,每个育雏伞可容纳500只幼稚。
4.幼稚到达后尽快置于育雏伞下,先饮2--3小时的葡萄糖水或白糖水,饮水温度在20度左右;然后再喂料。注意人工辅助不会饮水、采食的雏鸡。
5.育雏温度应不超过35度,通过观察雏鸡的表现来调整温度。
6.育雏头7天提供光照22小时。
7.育雏期间每只雏鸡应有食槽位置2.5厘米,饮水位置1.5厘米。
8.断喙以7--9日龄为好,断喙前后及当天可在每公斤饲料中加维生素K 4毫克,有利于止血。
(二)多层笼养
1.最大的优点是能成倍地增加单位面积鸡只的饲养容量。
2.一般为四层,每层底下有接粪盘,笼层四周设有食槽和水槽。
3.雏鸡采用热源有电热器、水暖气、煤炉、火炕等。
4.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为佳。
5.育雏期在鸡笼底铺报纸,把料撒在上面,4天后移去,前两周用真空饮水器和食盘。
6.经常观察雏鸡对温度、湿度、饮料、饮水等的表现,及时处理各种不适表现。
7.雏鸡满4周时,应将其扩到所有笼位。
(三)给饲:
采取自由采食的制度。自由采食为等于把饲料添得满满的,而是把一天喂料量分多次添加,让雏鸡随时能吃到饲料,这种少喂勤添的方法可减少饲料浪费,又能促进鸡的食欲和鸡群整齐,是降低饲养成本的重要途径。
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各龄给料量
周龄 白壳蛋鸡 褐壳蛋鸡
每只每日量(克) 体重(克) 每只每日量(克) 体重(克)
1 13 50--70 13 80--100
2 16 100--140 24 130--150
3 19 160--200 29 180--220
4 29 220--280 35 250--310
5 38 290--350 40 360--440
6 41 350--430 45 470--570
(四)温度和湿度
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
1.育雏温度过低,雏鸡互相打堆,易挤压死亡,还易致雏鸡感冒,诱发鸡白痢。
2.育雏温度过高,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易引起呼吸道病和啄癖。
3.育雏温度是指将温度计挂在育雏器边缘或热源附近,距离垫料5CM处。
4.温度计温度只是一个参考依据,重要的是“看鸡施温”。
5.育雏温度太低,体内水分散失多,影响卵黄吸收,也易患呼吸道疾病。
6.育雏室相对湿度达到60--65%为宜,可在火炉上放水,产生蒸汽或定期向室内地面喷水,良好的标志是人进入后有湿热感觉,不鼻干口燥;雏鸡脚爪润泽、细嫩,无尘土飞扬。
周龄 育雏器的温度(度) 育雏室内的温度(度)
0--1 35--32 24
1--2 32--29 24--21
2--3 29--27 21--18
4周以后 21 16
(五)密度
笼养 平养
周龄 0-4周 5-17周 0-4周 5-17周
实用空间 140CM 285CM 20只/平米 10只/平米
饲槽(CM/只) 2.5 5 4 8
饲桶(只/桶) 24 12 60 30
饮水器(只/个) 16 8 50 25
乳头式(只/个) 16 8 20 10
水槽(CM/只) 1.25 2.5 1.25 2.5
(六)通风: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新鲜,是雏鸡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1.育雏舍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雏鸡呼吸次数显著增加,食欲减退,长生缓慢,体质下降。
2.氨气浓度升高到20ppm会引起雏鸡肺水肿、充血,眼结膜发炎,新城疫发病率提高。
3.要求舍内CO2控制在0.2%左右,不超过0.5%,氨气要求低于10ppm,不能超过20ppm;硫化氢要求在6.6ppm,不应超过15ppm。
4.通风之前先提高舍温1--2度。
5.通风时间最好选在晴天中午前后,门窗的开启应由小到大,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吹,舍温突降。
雏鸡的通风量
通风量(M3/只/分钟)
周龄 轻型品种 中型品种
2 0.012 0.015
4 0.021 0.029
6 0.032 0.044
(七)水:水是鸡只生长发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营养之一,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供水必须保证水质的良好。育成鸡舍与产蛋鸡舍的饮水器,在形式和颜色上尽量接近或一致。要求饮水中不含沙门氏菌,其它标准要求如下:
项目 单位 饮用水
每ML水含细菌数 个 10--100
每ML水含大肠杆菌数 个 0
水硬度 度 15--30
有机物质 毫克/升 1
硝酸盐 毫克/升 0--15
氨 毫克/升 0
混浊度 5u
钙 毫克/升 75
镁 毫克/升 50
氯化物 毫克/升 200
硫酸盐 毫克/升 200
PH 7--8.5
(八)光照
1.无窗鸡舍:
1--3日龄 光照23--24小时 强度10--20勒克斯
4--14日龄 光照16--19小时 强度5--10勒克斯
15日龄--6周龄 光照8--9小时 强度5--10勒克斯
2.有窗鸡舍:
1--3日龄 光照23--24小时 强度10--20勒克斯
4--14日龄 光照15小时 强度5--10勒克斯
15日龄--6周龄 自然光照
3. 合理的光照强度可以这样掌握:除第一周为了让雏鸡尽早熟悉料槽、饮水器和舍内环境,可采用10--20勒克斯的较强光照外,其余匀以弱光(5--10勒克斯)为好。按每15平方米鸡舍第一周用一个40度灯泡悬挂于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开始换用25度的灯泡就可以了。
4.灯泡与灯泡之间的距离应为灯泡高度的1.5倍;灯泡上设灯罩;灯泡不可使用软线吊挂,防被风吹动,惊扰雏鸡。
注:灯泡距地面2.25米;1瓦=10勒克斯。
(九)及时断喙
断喙的目的是防止鸡只浪费饲料和相互啄冠、啄羽、啄趾。第一次断喙在7--9日龄较适宜,一天内断完;第二次断喙是对第一次断喙不成功或重新长出的进行修整,在12周前后进行;操作要求如下:
1.断喙器用前应进行维修、调试和清理,用砂布将铜片磨光,注意刀片与三孔片轻贴平齐,接通电源后,刀片呈橙红色,温度1000度为宜。
2.断喙时,开食盘中加入1.5--2cm厚的饲料,饮水中加水溶性多维或速补--14,前后一天饲料中加Vk 4mg/kg,有利于止血。
3.上喙切掉喙尖距鼻孔距离的1/2;下喙切掉1/3。
4.操作时,工作人员右手拇指轻按雏鸡脑后部,食指指肚微偏向下压雏鸡咽部,使舌内缩,上下喙合拢;另一只手固定雏鸡双腿、腹部和双翅。将喙尖以水平方向成60度插入断喙孔后,拇指轻向前压,食指微向后拉,脚踏弹簧板,使刀片下切,将喙尖断掉,缓缓抬起脚踏板,使刀片紧贴鸡喙断面,熨烫2秒后移开雏鸡。
5.随时换下钝刀片,每侧刀口可断2000--3000只雏鸡。
二.育成鸡的饲养管理(7--20周龄)
(一)育成鸡的营养特点:
育成鸡处于生长迅速、发育旺盛的时期,骨格、肌肉生长速度较快,随日龄的增加,脂肪沉积增多,易引起躯体过肥,将对其后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据研究,在10--12周育成鸡性腺开始发育,如此时供给高水平蛋白质饲料,则性腺发育加快,会过早开产,这类鸡产蛋持久力差、蛋重小,产蛋量不高,因此,在这一阶段,保证骨胳和肌肉的充分发育,适度限制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将有利于提高开产后的生产性能。
1.育成鸡的营养需要:日粮蛋白质含量适当降低,可从19--20%降到14--16%
2.代谢能和脂肪含量也不可太高,粗纤维含量一般在5%左右,可中大些糠麸和谷类饲料的喂量。
3.日粮中Ca、P、Se、Zn的含量及Ca、P比例要合适,通常Ca、P比为2--2.5:1。
(二)育成鸡的限制饲养
1.意义:限饲可节约10%左右的饲料;防止性早熟,早产早衰及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的缺点,使卵巢和输卵管充分发育,提高产蛋期的产蛋量,同时可防止母鸡过肥、体重过大。
2.方式:(1)限量:采食量比自由采食减少10--20%
(2)限质:日粮中某种营养水平低于正常水平,如把日粮蛋白降至13--14%;代谢能比雏鸡阶段降低10%左右。
(3)限时:每日定时采食或每周1天停料不停水,提高环境温度,降低耗料量。
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限制饲养只应当减少脂肪的蓄积,而不应妨碍鸡体其它器官的发育。
3.方法:从5周龄起,每天分上下午给料2次;6--7周龄改为每天上午给料1次,给料的限额规定到第二天早上食槽内无剩料为宜;8--18周龄规定每天上午给料一次,下午两点把食槽内饲料撒布均匀,到当天日落时要使饲料被鸡吃光。
4.注意事项:(1)实行数量限饲时,一定要提供足够的食槽,当鸡群出现疾病和进行免疫接种时,应停止限饲,待鸡群恢复正常时再行限饲。
(2)限制饲养要根据鸡的体重情况灵活掌握,只有当育成鸡的体重超过标准时,才实行限制饲喂,因此要经常抽测体重,一般抽测数为5%,最少不能少于50只。
(1)换料要有1--2周的过度时间。
(2)饲料的质量可以略为降低,但是各种营养要素的比例必须平衡,否则会影响整个鸡体的正常发育。
育成鸡给料标准和体重范围
白壳蛋鸡品种 褐壳蛋鸡品种
周龄 每日每只给料(g) 体重范围(g) 每日每只给料(g) 体重范围(g)
7 45 420-520 50 560-680
8 49 500-600 55 650-790
9 52 570-710 59 740-900
10 54 660-820 63 830-1010
11 55 770-930 67 920-1120
12 57 860-1040 70 990-1220
13 59 940-1120 73 1070-1310
14 60 1010-1190 76 1130-1390
15 62 1070-1250 79 1200-1460
16 64 1120-1300 82 1260-1540
17 67 1160-1340 85 1320-1620
18 68 1190-1370 88 1390-1690
19 74 1210-1410 91 1450-1770
20 83 1260-1480 95 1500-1840
(三)光照的控制
1.育成期的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为防止育成鸡过早性成熟,育成期间一般采用渐减的光照制度,以每天8--9小时的光照为宜(适用于密闭鸡舍)。
2.开放式鸡合饲养育成鸡,利用自然光照,但光照仍常超过10--11小时,在这种光照不能控制的条件下,只能通过限制给料量或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从而延迟鸡的开产日龄。
3.白壳蛋鸡育成期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平方米为好;褐壳蛋鸡育成期光照强度为10勒克斯为好。
4.18--19周龄,每周各增加1小时光照,从20周龄起每周增加0.5小时光照,直至产蛋鸡的正常光照16小时。
外国公司育成鸡的光照制度(小时)
周龄 星杂288 星杂579 海赛克斯褐
7-17 8 8 7
18 9 8 8
19 9 10 9
20 10.5 10.5 10
(四)育成鸡的其它管理
1.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平养以每平方米5--8只为宜,否则很难培育出身体健壮和发育均匀的鸡只。
2.给鸡补喂砂砾,每1000只鸡每周饲量:5--8周,4.5kg,筛孔规格1mm;9--12周龄,9kg,筛孔规格3mm;13--20周龄,11kg,筛孔规格3mm。砂粒要求清洁、卫生,最好用清水冲冼干净,再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后使用。
3.每次喂料一定要均匀,发现有的槽段上积料多,以把料均开,防止有的鸡吃的过多,发育不均。
4.注意通风换气: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勤清粪和打扫地面。
5.为检查给料是否合理,从5周起每1--2周称重一次。
6.多雨季节,易暴发球虫病,要注意及时投药预防。从第3 周起用氨丙啉,125mg/kg浓度饮水3天;第4周用球净按500g/吨饲料拌料,连喂3天;第5周用三字球虫粉1g/kg饮水,连饮3天。以后按此方法轮番进行,直至12周龄为止。
7.经常做好鸡舍的卫生防疫工作,应坚持每周用消毒药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
三.产蛋鸡的饲养管理(21周--72周)
(一)饲养方式:笼养优于地面平养。
笼养、平养方式效果对比
项目 笼养方式 平养方式
每只鸡的投资(元) 9.70 5.35
每只鸡占有面积(平方米) 0.043 0.20
年平均产蛋率(%) 68.0 58.6
年平均产蛋量(个) 248 214
每只鸡平均日耗料(g) 110 125
每千克蛋平均耗料(kg) 2.98 3.62
全年每只鸡的平均成本(元) 11.79 7.94
投资回收期(天) 242 409
笼养比平养增收(元) 4.80 ----
(二)转群前的准备工作
1.鸡舍冲洗干净,检修供水、电、通风设施;检察门窗玻璃,防雨保暖。
2.彻底熏蒸消毒。
3.病、弱、残鸡挑出,断喙不好的转群前重断一次。
4.平养鸡舍4--5只鸡一个产蛋箱。
5.准备好ND、EDS-76疫苗,及时免疫(转群前一周)。
6.运鸡工具要消毒,安排好人员,冬天无风晴天,夏天早晚无雨天。
7. 18周龄前后进行转群,使鸡熟悉适应新环境。
(三)产蛋鸡各阶段的饲养
1.转群后4--5天才能安定下来,转群一周内保持育成期管理制度。
2.高产鸡产蛋率高峰可达95%以上,80%以上产蛋高峰可持续5--7个月。
3.开产到高峰期(80%以上)每只鸡每天需要18--19g粗蛋白;产蛋率70--80%,需16--17g粗蛋白;70%以下,需15--16g粗蛋白。
4.达50%产蛋日龄以150--160日龄为宜。关键是使同群的鸡开产比较同步,要达到这个目的,光照只能慢慢增加,不能控光的鸡舍对140天前开产的鸡,实行断饲或限饲,使鸡的体重下降20%为度,然后正常给饲,鸡群开产就整齐,限饲不可断水。恢复正常给料,料量由少到多,一周过渡,然后转入自由采食。
5.适宜日龄开产的鸡,高峰期及开产初期不用限饲高峰过后,适当限饲。
6.饲料中加入0.3%的胆碱有利于提高产蛋率和降低饲料消耗。
7.无特殊情况,产蛋高峰期的鸡不能投药和免疫,尤其不能更换饲料。
8.根据产蛋率的变化调整给料量:产蛋率上升,早上食槽无料,当天给料量要酌情增加;产蛋率平稳,早上食槽无料,给料量仍保持前一天水平;产蛋率平稳或下跌,早上又剩料,则适当减少给料量。
(四)产蛋鸡的光照
1.宁可增加,不可减少。不少于12小时,不超过16小时。
2.长光照会增加破损率,特别是光照的前半天,故从17--18小时缩到14--16小时。
3.光照以每周15分钟或每两周半小时的增长为好,直到14--16小时。
4.亮度以每平方米10瓦为宜,颜色以红光最好,其次白光。
5.开放式鸡舍,春孵雏,19周龄前自然光照,20周龄后光照增至14小时,然后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16小时为止;秋孵雏,10周龄起,每周减少半小时,到20周龄每周增加一小时,到14小时后,每周增加半小时,直到16小时。
雪佛公司和优利布里德公司所用光照制度
周龄 星杂288 星杂579 海赛克斯褐
20 10.25 10.5 10
21 10.5 11 11
22 10.75 11.5 12
23 11 12 13
24 11.25 12.5 14
25 11.5 13 14
26 11.75 13.5 14
27 12 14 14
28 12.25 14.5 14.5
29 12.5 15 14.5
30 12.75 15.5 15
31 13 16 15
32 13.25 16 15
33 13.5 16 16
34 13.75 16 16
35--72 14 16 16
(五)产蛋鸡的钙质补充
1.产蛋鸡饲料含钙量3.2%--3.5%是最佳水平(4月龄或5%产蛋率时开始),高温或产蛋率高(75-80%)的情况下,含钙量可加到3.6--3.8%;18周龄至5%产蛋期,去掉2.5%麸皮,添加2.5%贝壳粉,钙由1%提高到2%,可减少瘫痪和软壳蛋。
2.钙含量超饱和状态,会使鸡食欲减退。
3.后半天摄食的钙才被用于形成蛋壳,最好在12--20点给母鸡补喂钙;母鸡自由吃钙时,能自行调节吃钙量。
4.常用贝壳和石粉做钙源,前者占2/3,后者占1/3,蛋壳强度最好,高温消毒蛋壳是最好钙源。
(六)产蛋鸡的四季管理
1.温度20--25度为适宜。
2.春季通风,北窗夜间关闭,白天无风天气打开,南窗白天开,夜间可少量开。
3.夏季:高温,采食量下降,产蛋率、蛋重下降;解决方法:(1)把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适当提高。
(2)利用夏季早晚凉爽时间给料。
(3)在日粮中加入1%氯化铵和0.5%碳酸氢钠,缓解热应激。
(4)日粮中加入0.3%氯化胆碱可提高产蛋率,降低饲料消耗.
(5)纵向通风(密闭舍);安装风扇(开放舍).
(6)保证干净饮水,乳头式饮水器.
(7)夏天鸡粪过稀,与饮水过多有关外,还与食盐用量超过0.4%、寄生虫、空气不流通有关。
(8)做好灭鼠、灭蚊蝇工作。
4.秋季:
(1)增加人工补加的光照。
(2)夜间适当关闭部分窗户。
(3)人工换羽的最好季节。
5.冬季:
(1)防寒保温,保证舍温10度以上。
(2)补充人工光照,冬季不产蛋因素有三:气温低、无补充光照、饲料营养低。
(3)喂料量适当增加。
(4)冬季易患呼吸道疾病,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矛盾;注意饮水和带鸡消毒。
第五部分 鸡场的兽医卫生与免疫程序
一、空栏消毒
产蛋母鸡后期淘汰后一般按清扫、冲洗、消毒、熏蒸、闲置等顺序进行。
1.用3--5%来苏儿溶液喷洒鸡舍空间,使漂浮的尘埃沉落,然后将设备搬出舍外彻底洗刷、消毒和阳光曝晒,将所有垫料、粪便及堆积物清除,进行发酵处理。
2.彻底冲洗(有条件的可用高压喷射器),已经清扫过的鸡舍,表面不留残垢。
3.用5%的热火碱水或10--20%石灰乳刷洗地面、墙角及一公尺以下的墙壁,每平方米用0.5--1升消毒液;以3--5%来苏儿液或1%菌毒敌喷射鸡舍设备和用具。金属设备可用0.1%新洁尔灭加0.5%亚硝酸钠浸泡消毒以防生锈。
4.全舍凉干后用清水冲洗一遍;干燥后,关闭所有门窗,以每立方米用21克高锰酸钾,42毫升福尔马林计算,熏蒸消毒24--48小时 ;若无法熏蒸,也可用20%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消毒2--3次,每次间隔3天。
5.消毒后的鸡舍密闭1--2周,进雏前2--3天开窗换气。
二.卫生防疫
三.常用消毒药物及用法
四.免疫计划
五.免疫操作基本要求
第六部分 常见疾病防治
一、鸡新城疫(ND)
1.病原和流行性学: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可由空气、饲料、饮水传播。发病率高,死亡率90%以上。
2.症状:在免疫普及的情况下,一般不再发生典型ND,症状与病变轻微或隐性感染,使产蛋和增重下降。
病鸡张口呼吸,时有喘鸣音,嘴角流涎;食欲废绝,羽毛逆立,排绿色浓稠带有白色的稀便;肉冠青紫色,不能站立,经1--3天麻痹痉挛而死病程长者出现脚、翼麻痹、斜颈、抽搐等症状。
3.病变:肠胃及肠管粘膜出血和溃疡是本病的特征。在腺胃、食管、腺胃肌胃交接处粘膜及腺胃乳头有出血和溃疡;十二指肠起始部和末端,小肠的前、中、后各段以及盲肠扁桃体带有暗红色或紫红色略突出于浆膜表面的隆起;脾肿大,切面有白色坏死小点,气管粘膜增生或带有出血,出现软卵泡、血肿、破裂卵泡。
4.防治:
(1)基础免疫:在ND高发地区1日龄鸡可用B1疫苗接种(点眼或滴鼻),10-14日龄再进行一次B1疫苗接种。
(2)补强免疫:4周龄以Lasota疫苗进行气雾、饮水或注射免疫,1.5--3个月再进行一次Lasota疫苗的免疫,方法同前;产蛋前,15--16周用Lasota疫苗或I系苗补强免疫一次。
(3)免疫新程序介绍:1日龄克隆苗滴鼻(孵化室内进行)
14日龄IV系苗滴鼻+0.5ml/只灭活苗肌注
120日龄I系苗肌注+0.5ml/只灭活苗肌注
(4)发生新城疫后,应紧急免疫接种:1月龄以下,每只注新城疫灭活苗0.3ml;1月龄以上每只注射0.5ml;同时用2倍量的IV系苗滴鼻,可迅速控制疫情。
(5)有条件的鸡场,可选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紧急治疗,成鸡肌注1--2ml/只;雏鸡0.5-1ml/只.
二、禽流感
1.病原与流行病学: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候鸟飞入及接触感染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吸血昆虫也可传播病毒,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产蛋率下降较大,可降到20%
2.症状:(1)眼睑周围明显浮肿,结膜充血(2)流泪、咳嗽、喘鸣音(3)肉冠、肉垂肿胀、出血和坏死(4)脚皮变青紫色(5)精神沉郁,排绿色稀便,有抽搐等神经症状;死亡率可达70%
3.病变:心冠脂肪小点出血,心肌条纹状坏死斑,腺胃乳头出血,胰腺坏死,法氏囊水肿并变为灰黄色,肾表面有大量黄白色坏灶。
4.防治:(1)将鸡群淘汰并封锁隔离是根除本病的唯一方法。
(2)必须使用与本地流行病毒有同一抗原性的病毒制成的疫苗免疫,才有预防效果。
(3)可使用病毒唑、盐酸金刚烷胺、芪普恩、新支灵等治疗。
三、传染性支气管炎
1.病原与流行病学: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通过养鸡器具、被污染的尘埃及饲料传播,一旦发生,传播迅速;有呼吸道型,肾型,肠型和生殖道型之分。
2.症状;(1)张口呼吸,从喉发出咕噜咕噜之声,有时有喘鸣音和咳嗽音
(2)下痢:排出水样稀便。
(3)产蛋量明显下降,后期产畸形蛋、薄壳蛋、大小蛋、粗糙蛋。
3.病变:(1)气管粘膜苍白肥厚,粘液增多,有明显的支气管炎变化。
(2)卵泡膜充血、出血,出现软卵、破裂卵,卵黄流入腹腔,使腹壁和腹腔形成黄色的混浊状态。
(3)肾肿大色淡,输尿管内有大量尿酸盐沉积。
4.防治:(1)用消炎宝治疗,0.5ml/kg体重,拌料或饮水,每日2次,连用2天.
(2)预防可用弱毒苗(H120、H52)和灭活苗。
(3)为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土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等。
四、鸡痘
1.病原与流行病学:由痘病毒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之间多为皮肤型,冬季多为粘膜型,除蚊传播外,皮肤刺伤、脱毛等均可感染,死亡率可达10%,产蛋下降或停止。
2.症状:(1)皮肤型:鸡冠、肉髯、眼角、嘴角等部位出现灰白色小丘疹,渐渐增大,表面坏死,有些丘疹互相融合,之后出现糜烂,结痂等变化。
(2)粘膜型:喉头和气管粘膜湿润、隆起,在粘膜上出现干酪样不洁之物,并形成伪膜,不易擦掉和剥离。
3.防治:(1)用鸽痘病毒疫苗或鸡痘弱毒疫苗接种。
(2)对症治疗:用镊子去除痂皮和白喉样的假膜,涂上碘酒、紫药水或碘甘油,痂皮、假膜烧掉;眼部肿胀用2%硼酸溶液洗净,再滴上1--2滴的蛋白银和氯霉素眼药水。
五、鸡马立克氏病
1.病原与流行病学: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初发日龄3--4周,但实际上,发病和死亡多在2月龄以上,垫料、粪便中可长期保有本病毒,同时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
2.症状:(1)神经型:鸡头颈下垂,斜颈,鸡翼下垂,鸡脚麻痹,呈劈叉姿势,呼吸困难。
(2)内脏型:精神不振,消瘦,不表现特殊症状死亡。
(3)眼型:虹膜增生、褪色,瞳孔边缘不整。
3.病变:(1)坐骨神经、翼神经、迷走神经单侧肿大变性,呈黄白色水肿样
(2)肝、脾表面、切面可出现白色结节状肿瘤
(3)肾、卵巢肿大,呈颗粒状
(4)胸肌出现白色条纹。
4.防治(1)初生雏皮下注射火鸡疱疹病毒冻干疫苗(HVT)0.2ml/只
(2)加强卫生管理,采用正压通风能阻挡空气中的病毒。
六、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1.病原与流行病学:由呼肠孤病毒引起,多侵害3--6周龄鸡,最小发病日龄为3日龄,最大发病日为130--150日龄;死亡率为30-40%
2.症状:病鸡缩头、怕冷、羽毛松乱,饮欲增加,排白色水样稀便,脚爪与皮肤干枯,除大批死亡外,到发病后约7天,症状会迅速消失,停止死亡。
3.病变:法氏囊显著肿大,有黄色胶冻样渗出物或呈紫红色,粘膜及皱褶有针尖大出血点和斑状出血;胃肠粘膜和盲肠扁桃体有弥散性出血。
4.防治:(1)鸡只用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
(2)发病鸡只及早用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进行治疗
(3)鸡只饮用5%的白糖水或肾肿解毒药,同时提高舍温2度。
(4)加强带鸡消毒,可用过氧乙酸、百毒杀、威岛等。
七、产蛋下降综合症
1.病原与流行病学:由腺病毒引起,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平养比笼养传播更为迅速,2--3周产蛋率可下降10--30%,主要发生于30周龄前后产蛋高峰的鸡。
2.症状:无特殊症状,有时下痢,产卵异常,产蛋率下降,有褪色蛋、薄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等,经3-8周可渐渐恢复正常。
3.病变:输卵管粘膜水肿、灰白、肥厚,输卵管腔内有白色渗出物或干酪样物质。
4.防治:蛋鸡第19周在鸡群中接种灭活疫苗,可有效防治产蛋下降综合症。
八、鸡白痢
1.病原与流行病学: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对2--3周龄的雏鸡感染率和死亡率高,可经卵传播。
2.症状:(1)病雏体弱,无食欲,不久死亡。
(2)精神不振,下痢,白色粘稠状,粪便常粘在肛门周围。
(3)有的不下痢死亡,引起肺炎时,病雏呼吸困难,有时引起关节炎、全眼球炎等。
3.病变:肝呈土黄色,出现白色坏死点,脾肿大,心外膜出现白色隆起,盲肠肿大,肠内有干酪样物质凝结;肺有灰褐色肝样病变;关节炎时,关节充血、肿胀,内有奶油样物质。
4.防治:(1)净化种鸡,加强孵化室内卫生消毒。
(2)常用药物:氯霉素、土霉素、抗敌素、卡那霉素、呋喃唑酮等。
九、大肠杆菌病
1.病原与流行病学: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传播形式广泛,在粪便、垫料、土壤、尘埃等附着的细菌可长期存活,可经卵传递和呼吸器官感染。
2.症状:有呼吸症状,精神不振,衰弱,下痢,粪便呈白色至黄绿色。
3.病变:(1)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肥厚混浊,附着大量绒毛状渗出物。
(2)气囊混浊肥厚,有干酪样物质附着。
(3)肝肿大,有白色混浊纤维素样物质附着。
(4)其它炎症包括脐带炎、全眼球炎、关节炎、肠炎等。
4.防治:(1)排除诱因,如密度过大、换气不良、饲具污染、饮水不洁等。
(2)治疗: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均有效,最好能做药敏试验,确定何药最敏感。
十、鸡球虫病
1.病原与流行病学:鸡球虫有10种,致病最强的是柔嫩艾美尔球虫和毒害艾美尔球虫,多发生于高温潮湿季节鸡舍阴湿、拥挤、卫生条件差是发病诱因,发病日龄从12--82日龄不等,常见为21--57日龄。
2.症状:不饮不食,羽毛蓬乱,粪便稀薄,出现血粪,冠、肉髯苍白,后期体温下降,瘫痪、痉挛而死。
3.病变:盲肠肿大,浆膜、粘膜有出血斑点,肠内充满血液和粘膜;小肠中段高度肿胀,肠壁充血、出血或坏死,肠内充气,充满血样物质。
4.防治:(1)盐霉素(0.005%),氨丙啉(0.0125%),莫能霉素(0.01%),磺胺-2,6-二甲氧嘧啶(0.1%),克球粉,三字球虫粉拌料,一般连用3天,停药3天。
(2)用球必清、百球清、地克珠利(杀球灵)等防治。
(3)以上各种抗球虫药最好交替使用,对预防、治疗效果好,可防止产生耐药性。
十一、中暑
1.病因:强烈的日光照射,以及高热、通风不良引起的热应激所致。
2.症状:精神萎顿,翅膀张开,食欲减退,张口喘气,口渴,不能站立。
3.病变:脑内出血或颅腔内出血。
4.防治:(1)将病鸡移到阴凉处或将病鸡放在冷水中浸一下;饮水要充足。
(2)饮用5%-10%绿豆糖水。
(3)每羽每天用十滴水0.2--0.5ml,与凉水混饮.
(4)可使用Vc、氯化钾、小苏打等饮水,缓解症状。
中国蛋鸡的饲养标准
生长鸡周龄 产蛋鸡的产蛋率(%)
项目 0-6 7-14 15-20 大于80 65-80 小于65
代谢能(兆卡/kg) 2.85 2.80 2.70 2.75 2.75 2.75
蛋白质(%) 18.0 16.0 12.0 16.5 15.0 14.0
钙(%) 0.80 0.70 0.60 3.50 3.40 3.20
总磷(%) 0.70 0.60 0.50 0.60 0.60 0.60
食盐(%) 0.37 0.37 0.37 0.37 0.37 0.37
氨基酸 % 克/兆卡 % 克/兆卡 % 克/兆卡 % 克/兆卡 % 克/兆卡 % 克/兆卡
蛋氨酸 0.30 1.05 0.27 0.96 0.20 0.74 0.36 1.31 0.33 1.20 0.31 1.13
赖氨酸 0.85 2.98 0.64 2.29 0.45 1.67 0.73 2.65 0.66 2.40 0.62 2.25
色氨酸 0.17 0.60 0.15 0.54 0.11 0.41 0.16 0.58 0.14 0.51 0.14 0.51
精氨酸 1.00 3.51 0.89 3.18 0.67 2.48 0.77 2.80 0.70 2.55 0.66 2.40
亮氨酸 1.00 3.51 0.89 3.18 0.67 2.48 0.83 3.02 0.76 2.76 0.70 2.55
异亮氨酸 0.60 2.11 0.53 1.89 0.40 1.48 0.57 2.07 0.52 1.89 0.48 1.75
苯丙氨酸 0.54 1.89 0.48 1.71 0.36 1.33 0.46 1.67 0.41 1.49 0.39 1.42
苏氨酸 0.68 2.39 0.61 2.18 0.37 1.37 0.51 1.35 0.47 1.71 0.43 1.56
缬氨酸 0.62 2.18 0.55 1.96 0.41 1.52 0.63 2.29 0.57 2.07 0.53 1.93
组氨酸 0.26 0.91 0.23 0.82 0.17 0.63 0.18 0.65 0.17 0.62 0.15 0.55
蛋+胱 0.60 2.11 0.53 1.89 0.40 1.48 0.63 2.29 0.57 2.07 0.53 1.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