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71|回复: 0

钙磷异位沉着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7 17: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名】        尿石症(Urolithiasis)
 在尿路中形成大小不等的矿物质结晶称为尿石(Urinary Calculus)。尿石是典型的常见钙磷异位沉着症,尿石常存在于尿路中直径较宽大的部位,如肾盂、膀胱等。尿石的大小、形状不一致,最细的如沙子,称为尿沙,大的如绿豆、蚕豆,甚至大如拳。由尿石引起尿路较细部位的阻塞不畅,排尿困难的现象称为尿道结石症,多发生于公牛、公羊、公猪,尤其是去势的肉牛、水牛。母畜亦可发生尿石,但因尿道较短,引起阻塞现象较少。马有时亦可发生。

  病因及病理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尿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与饲料及饮水质量和数量,机体矿物质的代谢状态,以及泌尿器官,特别是肾脏的机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尿石是由核心物质和矿物质盐类构成。前者和黏液、凝血块、脱落的上皮细胞、坏死的组织碎片、红细胞、微生物、纤维蛋白、异物等,称为尿石的基质;后者为钙、铵及镁的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草酸盐、尿酸盐等与某些胶体物质,如黏蛋白、核酸、粘多糖等沉在核心的外围,构成尿石的实体。

   在正常尿液中含有大量呈溶解状态的盐类晶体及一定量的胶体物质,晶体盐类与胶体物质之间保持相对平衡,一旦这种平衡破坏,即晶体超过正常饱和浓度,或胶体物质由于不断丧失其分子间的稳定结构,核心物质又不断产生时,则尿中盐类晶体就不断析出,进而凝集成尿石。促使尿石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饮食不当 如饲喂高钙饲料时,形成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有利于碳酸钙尿石的形成;牛采食含硅量高的青草或粗饲料造成硅酸盐在尿中沉淀而形成硅尿石。饲料中磷酸盐、镁含量过高容易形成磷酸铵镁结石。

   2.长期饮水不足 饮水不足则尿液浓缩,使盐类浓度过高而促进盐类结晶。

   3.尿钙过高 甲状旁腺上腺皮质激素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过量服用VD等,使尿钙增高,促进尿石形成。

   4.尿液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尿液潴留,其中尿素分解成氨,使尿液碱化,易形成碳酸钙、磷酸钙、磷酸铵镁等尿石;酸性尿易促进尿酸结石的形成。尿中柠檬酸含量下降,易发生钙盐沉淀。

   5.尿中黏蛋白、黏多糖增多 精料饲喂过多,或育肥时应用雌激素,尿中粘蛋白、粘多糖增加,有利于尿石的形成。

   6.VA缺乏 VA缺乏使中枢神经调节盐类代谢功能发生紊乱,尿路上皮角化及脱落,促进尿石形成。

   7.肾及尿路感染、炎症 饲喂棉籽饼的公畜尿石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其引起尿路黏膜损伤有关。并发现应用某些磺胺类药物(乙酰化率高的制剂)治疗病畜时,出现尿石症病例增多。

   尿石形成的原始部位主要是肾脏,以后可转移至膀胱,膀胱中继续增大,并可移行至尿道发生阻塞,引起排尿障碍,如在初期呈现不会阻塞时,见有少量尿液呈滴状流出,以后发生完全阻塞时,则发生闭尿、膀胱积尿、逐渐膨大导致麻痹,甚至发生破裂。

 临床表现及诊断 突出症状为排尿障碍,肾性腹痛和血尿,但因尿石存在部位及其对有关器官的损害程度不同,表现症状各异。

   结石位于肾盂时,多呈肾盂炎症状,并出现血尿,严重时形成肾盂积水。患畜肾区疼痛,运动强拘,步态紧张。

   肾石移行至输尿管而刺激或阻塞输尿管时,病畜表现剧烈疼痛不安,单侧输尿管阻塞时,不出现尿潴留现象。直肠内触诊可感觉阻塞部前(近肾端)方输尿管紧张且膨胀,有波动感,而阻塞后方呈正常柔软之感觉。

   尿石位于膀胱腔时,一般不呈现任何症状,但大多数病畜出现频尿或血尿,膀胱敏感性增高。公牛、公羊阴茎包皮周围附有干燥细沙样物。尿石位于膀胱顶部时,呈现明显疼痛和排尿障碍,频频呈排尿动作,但尿量较少或无尿排出,患畜呻吟,腹壁抽缩。

   尿道结石,公牛、公猪多阻塞于S状曲或会阴部位,公马则多发生于骨盆终部。尿道不完全阻塞时,病畜排尿痛苦且排尿时间延长,尿液呈断续或点滴状流出,有时出现血尿,当尿道完全阻塞时,出现尿潴留及肾性腹痛现象,病畜后肢叉开,拱背缩腹,举尾,阴茎抽动,屡呈排尿动作,但无尿排出。阴道探诊,可触及尿石所在部位,尿道外部触诊有时可触到硬块,有疼痛感。直肠检查,膀胱膨大,充满尿液,按压也不能使尿液排出。长期尿潴留可引起尿毒症及发生膀胱破裂。一旦膀胱破裂,由于尿路阻塞引起的努责、疼痛不安及频频排尿动作突然消失,直检膀胱空虚或收缩呈梨状物。下腹部迅速膨大,冲击、触诊有振水音,腹腔穿刺有大量液体流出,呈淡黄色或红色,有尿臭味。当尿沙位于龟头时,呈现包皮膨大,滴尿,手指探诊,可发现尿沙或结石块。

防治 有地方性尿石生成倾向的地区,可通过改善饲养条件,如牛、猪以大量饮水和多汁饲料,必要时可适当使用利尿剂,以形成大量稀释尿,减少尿液晶体析出并防止沉淀,为了保证足够饮水,可添加适量盐。

   水冲洗 用导尿管插入尿道或膀胱,注入清洁水反复冲洗,适用于粉末状或沙砾状尿石。

   手术治疗 大多数完全阻塞或不完全阻塞块,多采用尿道或膀胱切开,取出尿石。必要时可作尿道改向手术或阴茎切除手术。

   防止长期单调以某种富含矿物质的饲料和饮水饲喂家畜。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应保持在 (1.2~1.5):1,并注意VA的供给。

   有报道,补饲氯化铵(阉牛45g/d,绵羊10g/d),可预防磷酸盐尿结石形成,而氯化钠可预防硅酸盐结石。


【病名】        肠石症(Enterolithiasls)
肠腔内为结石阻塞,防碍内容物后移,引起动物剧烈腹痛的现象称为肠石症去。临床上以慢性消化不良,反复发作性腹痛,伴有食欲废绝,肠音哀沉,继发臌气等,以老龄马多发,其他家畜少见。 由矿物性凝集物构成的结石称为真性肠结石,俗称马宝,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体积从豆粒至釉子大小不等,外表光滑,结构致密,质地坚实而沉重;剖面呈轮层状,中央部有核心体,系各种异物;外周为沉积的矿物质,主要成分为磷酸铵镁(占78%左右)。假性肠结石也称为粪石,多由纤维毛球和异物构成,结构疏松,剖面无核心,不显轮层,中央为植物纤维等,周围有无机盐沉积或只裹一层薄层,主要成分为磷酸钙和碳酸钙。

   一般认为,马肠结石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即饲料内含大量磷酸镁,且小肠存在对磷酸镁的吸收障碍,大肠内有大量的氨存在;有异物或食物残片作为晶核;肠管某段处于相对静息状态。经常应用麸皮、米糠等含丰富的精料饲喂马、骡的地区多发生肠石症。

   肠石症的诊断可根据长期大量饲喂富含精料的病史,慢性消化不良和轻度腹痛反复发作的病史,投以泻剂病情反而增重等作出可疑诊断,确诊依据直肠检查或剖腹探查结果,直肠检查时有时可触及坚硬块,沉于腹腔下方,触之极痛,如结石块较大,多位于右上大结肠或胃状膨大部,使阻塞肠段移位,偏于腹下方而诊断。

   对急性发作的肠石症,不应投泻剂,可按急腹症实施解痉镇痛,肠内减压、补液强心等对症治疗。对小结肠起始部堵塞,可反复进行高压灌肠,使结石还退回到胃膨大部,可获得相对治愈。如确诊在小结肠或胃状膨大部结石,应迅速采取肠管切开取出肠结石。

  
【病名】        胆石症(Holelithiasis)
胆管或胆囊内形成结石,在人发病率比较高,而在兽医临床上偶可见牛的胆囊结石,俗称牛黄。动物胆石病的发生无品种和性别差异,两岁以上发病较多。发病原因可能与慢性胆囊炎症有关。犬、猫胆石成分分析表明,其成分主要含有胆固醇、胆红素、钙、磷及草酸盐等。

   胆石病并不总是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仅在某些情况下才出现呕吐和腹痛,当结石穿透胆囊壁时,可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当胆石矿物质含量较高,在为其他目的作腹部X线检查时,偶而可在胶片上呈现亮点后检查出来。多数病例是在作尸体解剖时才发现结石的。

   在胆管或胆囊内形成的结石可移行至胆总管形成永久性或暂时性堵塞。永久性堵塞需作手术解除。暂时性反复发作性胆总管堵塞,往往有反复发作性黄疸表现。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引起的胆总管结石总是出现黄疸,且有结石胆红素含量超过总胆红素50%的特点。随着阻塞的不同时期,可能因继发肝坏死而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通常升高。


【病名】        鸡骨化石病(Osteopetrosis)
鸡骨化石病,曾称作后腿病或大理石骨病,以骨骼尤其是长骨和胸骨呈均匀或不规则的增厚,骨髓腔减少,骨膜完整性破坏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懒动,行走艰难,鸡冠苍白,骨骼萎缩等。大多认为由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的某些病毒引起。用成红细胞性白血病病毒(RPLl2 ~L29)及有关病毒对1日龄雏鸡作静脉注射接种,1日龄后可发生本病。自然发病最常见于 8~12周龄。本病起因虽与马立克氏病和白血病有关,但表现结果却为钙在软骨组织中的异位沉着。

    临床表现 最常侵害肢体的长骨,尤其是胫骨、骨干或骨骺端,可见均匀或不规则增后、肿大,骨干呈纺锤形,由于胫骨肿胀,表现出特征性“长靴样”外观。病鸡常发育不良,精神倦怠、懒动,全身无力,鸡冠苍白或发绀,虚弱,消瘦,有时腹泻,行走艰难,步行拘谨或跛行,病程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

   病理变化 肉眼发现病变最先发生于长骨、跗骨和趾骨骨干,后则见于长骨、骨盆、肩和肋骨,趾骨常无变化。病变常呈两侧对称,起初骨头上出现浅黄色病灶。骨膜增厚,骨骼呈海绵状,易被折断。病变逐渐向周围扩散,并进入干骺端,发展为梭形骨骼,病变可由轻度外生骨疣,至巨大的不对称增大,以至完全堵塞骨髓腔。后期骨质石化,异常坚硬,表面多孔,不平且不规则。

   显微变化显示骨膜增厚,海绵骨向?b地向骨干中央汇合,哈佛试管体积不规则,腔隙数目和体积增加,位置改变,骨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呈嗜酸性染色。

   诊断 晚期骨骼病变具有明显特征,增粗、坚硬、石化、骨疣等,不难诊断。需与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相区别。佝偻病主要产生骨变形,尤骨脊柱弯曲呈S状,肋骨和肋软骨增粗如串珠状。骨质疏松症主要在骺端显示多孔状,骨易折断等。


【防治】        防治 本病发生率低,一旦确诊,应全部淘汰。

【病名】        广泛性肺钙化和骨化症(GPCO)
广泛性肺钙化和骨化症(Generalized Pulmonary Calcitication and Ossification),在狗又称肺石症、浮石肺、肺泡微石症,在猫常称作细支气管微结石症,即肺泡和细支气管内形成无数细小钙球(钙粒与细胞间质形成的球形小体),肺叶坚硬而重实,仅偶尔发生。病因尚不明,有人认为猫广泛性肺钙化是在肉芽肿和细支气管炎基础上导致微结石形成的。

   广泛性肺钙化和骨化的X线检查特征为出现网状结节,线状或细小结节结构,密度增加,其细小网状结节结构与肺间质钙化相似,结节的数量超过其他任何类型的肺钙化,诸如肺骨瘤、霉菌性肉芽肿钙化等,该病无有效治疗办法。


【病名】        禽痛风(Poultry Gout)
痛风是指血液中蓄积过量的尿酸盐(Vrate)不能被迅速排出体外,形成尿酸血症,进而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软骨周围、胸腹腔及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中。临床上表现运动迟缓,腿、翅关节肿胀,厌食、衰竭和腹泻,因粪尿中尿酸盐增多,常引起肛门周围羽毛为白色尿酸盐沾附。

   早在1961年,Banners将禽痛风与人的尿毒症联系起来,随后许多研究证实,痛风与肾功能衰竭有密切关系。

   禽痛风分为内脏型和关节型两种,前者指尿酸盐沉着在内脏表面,后者指尿酸沉着在关节囊和关节软骨周围。 痛风主要发生在鸡,火鸡、鹅、雉、鸽等亦可发生痛风,哺乳动物中老年犬有报道可患痛风,低等动物如鳄鱼、蛇等也可患痛风。近年来,本病发生有增多趋势,特别是集约化饲养的鸡群,饲料生产饲养管理水平低下可诱发禽痛风的发生,目前已成为常见禽病之一。

   病因 可引起禽痛风的原因有20多种,但归纳起来分为两类。一是体内尿酸生成过多,二是尿酸排泻障碍。后者可能为尿酸盐沉着症中更重要的原因。

   引起尿酸生成过多的因素有:饲料中蛋白质比例过高,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过高。如用动物胸腺、肝、肾、头肉、肉屑、鱼粉或大豆粉、豌豆作为蛋白质源,且比例太高。如鱼粉超过8%时,粗蛋白含量超过28%时,则鸡的含氮物(蛋白质、核酸)代谢终产物尿酸生成过多,生成速率大于排泄速率,则可产生痛风。当动物极度饥饿又得不到能量补充时,体蛋白大量分解,产生尿酸的速度增加,如患白血病的鸡、蓝冠病的鸡,易患痛风。

   引起尿酸排泄障碍的因素可分为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两大类。在传染性因素中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其中某些毒株有强嗜肾性,能引起肾炎、肾损伤,造成尿酸盐排泄受阻,出现典型的痛风。凡具有嗜肾性,能引起肾机能损伤的病原微生物,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败血霉形体、雏白痢、艾美尔球虫、传染性盲肠-肝炎病毒等都可引起痛风。非传染性因素中包括营养性和中毒性因素两类。如VA缺乏引起的肾小管、输尿管上皮代谢障碍,使尿酸排泄受阻。食盐过多、饮水不足,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含钙过多、含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钙异位沉着,形成肾结石或积沙,使排尿不畅。中毒性因素中如嗜肾性化学毒物、药物和霉菌毒素;饲料中某些重金属如铬、镉、铊、汞、铅等蓄积在肾脏内引起的肾损伤;草酸盐含量过多的饲料如菠菜、莴苣等饲料中草酸盐可堵塞肾小管或损伤肾小管;霉菌毒素如棕色曲霉素、黄曲霉毒素等可直接损伤肾脏,引起肾机能障碍并导致痛风。

   某些品种鸡易发生痛风,特别是关节型痛风与高蛋白饲料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高蛋白饲料可促进这些鸡发生痛风。饲养在潮湿和阴暗的畜舍,密集的管理,运动不足和衰老等因素皆可能成为促进本病发生的诱因。

   当尿酸盐生成过多、排泄受阻时,血液尿酸盐浓度升高,经肾排泄时可刺激并损伤肾脏,发生尿酸盐阻滞,反过来又促使血液尿酸盐进一步升高,造成恶性循环。实验性结扎输尿管,血尿酸盐浓度可从58mg/L升高到3040mg/L。

   综上所述,家禽痛风发生的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以上分析仅供参考,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饲料中蛋白质越多,尤其是核蛋白越多,体内形成的尿酸就越多。因为家禽体内缺乏精氨酸酶,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不能被合成尿素,而是先合成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再形成尿酸,最终经肾排泄。尿酸很难溶于水,很容易与钠或钙结合形成尿酸钠和尿酸钙。并容易沉着在肾小管、关节腔或内脏表面。

   核蛋白是动植物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一种结合蛋白。核蛋白水解时产生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核酸的嘌呤化合物有腺嘌呤和鸟嘌呤两种,它们在家禽体内代谢产物是黄嘌呤,只要体内含钼的黄嘌呤氧化酶充足,生成的尿酸就越多。如果尿酸盐的生成速度大于泌尿器官的排泄能力,就引发尿酸盐血症。当肾、输尿管等发生炎症、阻塞时,尿酸排泄受阻,尿酸盐就积蓄在血液中并沉着在胸膜腔、腹膜腔、肝、肾、脾、肠系膜、肠等脏器表面。因此凡引起肾及尿路损伤或使尿液浓缩、尿液排泄障碍的因素,都可促进尿酸盐血症的形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法氏囊炎病毒等生物源性物质,可直接损伤肾组织,引起肾细胞崩解;霉菌毒素、重金属离子缺乏,引起肾小管、输尿管上皮细胞代谢紊乱和角质化生,使黏液分泌减少,尿酸盐排泄受阻。高钙和碱性环境,有利于尿酸钙的沉积,引起尿石症,堵塞肾小管。食盐过多、饮水不足、尿液浓缩同时伴有肾脏本身或尿路炎症时,都可使尿酸盐排泄受阻,促进它在体内沉着,促进痛风生成。

症状与病理变化 两种类型的痛风发病率,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差异。生产中多以内脏型痛风为主,关节型痛风较少见。 1.内脏型痛风 零星或成批发生,多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病禽开始表现身体不适,消化紊乱和腹泻。6~9d鸡群中症状完全展现,多为慢性经过,如食欲下降、鸡冠泛白、贫血、脱羽、生长缓慢、粪便呈白色稀水样,多数鸡有明显症状,或突然死亡。因致病原因不同,原发性症状也不一样。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有呼吸加快、咳嗽、打喷嚏等症状。VA缺乏所致者,伴有干眼、鼻孔易堵塞等症状。高钙、低磷引起者,还可出现骨代谢障碍。

   2.关节型痛风 腿;翅关节软性肿胀,特别是趾跗关节、翅关节肿胀、疼痛,运动迟缓陂行、不能站立,切开关节腔有稠厚的白色黏性液体流出。有时脊柱,甚至肉垂皮肤中也可形成结节性肿胀。

   剖检变化;内脏浆膜如心包膜、胸膜、腹膜、肝、脾、胃等器官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石灰样尿酸盐沉淀物,肾肿大,色苍白,表面呈雪花样花纹,肾实质中也可见到。输尿管增粗,内有尿酸盐结晶,因而又称禽尿石症。近年来,剖检的鸡中尿石症有增多的趋势。关节型痛风的主要病变在关节,切开关节囊,内有膏状白色粘稠液体流出,关节周围软组织以至整个腿部肌肉组织中,都见白色尿酸盐沉着,因尿酸盐结晶有刺激性,常可引起关节面溃疡及关节囊坏死。

   组织学变化:内脏型痛风主要变化在肾脏。肾组织内因尿酸盐沉着,形成以痛风石为特征的肾炎-肾病综合征。痛风石是一种特殊的肉芽肿,由分散或成团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坏死组织中,周围聚集着炎性细胞、吞噬细胞、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脱落等肾病症状。管腔扩张,由细胞碎片和尿酸盐结晶形成管型。肾小球变化一般不明显。肾小管管腔堵塞,可导致囊腔生成间质纤维化。关节型痛风在受害关节腔内有尿酸盐结晶,滑膜表面急性炎症,周围组织中痛风石形成,甚至扩散到肌肉中也有通风石,在其周围有巨细胞围绕。

   临床病理学变化: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升高,从正常的0.09~0.18mmol/L升高到0.89mmol/L(50mg/L)以上。血液中非蛋白氮(NPN)值也相应升高;机体脱水,红细胞容积(PCV)值升高,血沉速率减慢,尿钙浓度升高,尿液pH值也升高。

   诊断 生前根据跛行、跗关节、肩关节软性肿胀,粪便色白而稀,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依赖于血液尿酸盐的测定,剖检见内脏表面有尿酸盐沉着,关节腔液呈白色混浊及痛风石形成等特征性变化。但应与关节型结核、沙门氏菌和小球菌引起的传染性滑膜炎相区别。检查关节液中是否有针状和禾囊状晶体或放射晶粒可作出区别诊断。

防治 控制鸡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减少动物性下脚料的供应,禁止用动物腺体组织(胸腺、甲状腺)和淋巴结组织进行饲喂。增加VA及VB12的供给,可防止痛风的发生。严格控制各生理阶段中钙、磷供给量及其比例。肉用仔鸡饲料中含钙不应超过l%,小母鸡饲料中含钙不超过1.2%,磷不超过1.8%。

   对本病治疗确有效的方法不多,除珍贵禽类外,治疗意义不大。关键应从预防着手,改善鸡群饲料供给,饲养管理才是积极的措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9-21 15:3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