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79|回复: 0

近年来猪疫病流行特点分析与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 17: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猪疫病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临床上猪的疫病非典型化、混合感染、细菌病发生增多。笔者现将猪疫病的新特点和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看法。 1 猪病的新特点 1.1 老疫病不断出现 例如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喘气病。虽然这几种疫病呈点状散发,发病只限于某一个猪场或某一个猪舍,但仍然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 1.2 新病不断增加 近年来新的品种引进及引进数量增多,市场猪源流动量增加,交易市场和小型猪场几乎没有很好的检测手段。例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圆环病毒Ⅱ型、猪链球菌病、猪伪狂犬病,新疫病不断传入,在一些防疫条件差的猪场流行。还有猪增生性肠炎,该病虽然没有大面积发生和流行,但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1.3 一些疫病非典型化 由于在免疫压力,滥用抗菌药,毒、菌株出现变异株以及临床症状非典型化,给诊断工作带来困难,从而造成诊断不及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中国兽药监察所王再时等报道,猪瘟病毒存在高、中、低等毒力的毒株。其一,低毒力的毒株在易感动物体内反复传代可以演变为高毒力毒株。高毒力毒株引起猪发病和病原的传播。其二,带毒母猪综合征:带毒母猪→所产仔猪又留作种用→病毒长期在猪体内繁殖→呈现非典型感染-病毒在猪体内或猪场内反复传播感染的恶性循环。其三,猪瘟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递给仔猪。在母猪怀孕其间病毒感染的时间不同,表现出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的数量不同。其四,带毒母猪所产仔猪已经感染猪瘟病毒,出生后,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一段时间内,母源抗体在体内消失,病毒再一次感染,仔猪就会发病。一般多发生在10~20日龄仔猪。更不被人重视的是带毒母猪所产仔猪,体内带毒,主动免疫,出现无法解释的免疫失败和免疫麻痹,防治无效,经济损失巨大。 1.4 多病原混合感染 多病原混合感染已经成为疫病发生的主流,笔者在2004年对猪呼吸道综合征的诊断时,检验的13个猪场,不同程度的存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圆环病毒Ⅱ型、猪喘气病、猪伪狂犬病等多病原的混合感染。 1.5 老的疫病有新发生趋势 例如猪喘气病和猪萎缩性鼻炎。过去,针对猪喘气病,采用X光透视方法净化猪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病一度被控制住。即使有发生,发病率也极低。近年来随着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猪喘气病在呼吸道综合征中处于混合感染状态。猪萎缩性鼻炎于1985年从进口发病猪鼻腔棉试纸中分离出猪败血波氏杆菌后,相继在一些猪场发生和传播,但在以后几年却很少发生。近年来此病又在一些猪场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种猪的安全,患病严重的种猪会出现鼻甲骨萎缩,呼吸困难,丧失种用价值。 1.6 细菌病危害严重 近年来细菌病的发生较多,例如猪支原体、猪衣原体、猪大肠杆菌、猪嗜血杆菌、败血波氏杆菌及猪链球菌等,尤其是猪链球菌发病率较高。 1.7 耐药菌株不断出现 由于滥用抗菌药和饲料中添加剂的增加,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例如大肠杆菌,在防治中效果就不理想,使人们产生无法防治的错误观念。 1.8 免疫抑制类疫病应高度重视 能引起免疫抑制的疫病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二者均能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与免疫细胞,导致免疫抑制。感染二病后,即使免疫,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出现无法解释的免疫失败。在临床上,一旦一种病原感染,就能引起细菌、病毒、多种致病微生物混合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目前世界上存在美国毒株与欧洲毒株。我国已经分离出389株病毒,其中美国毒珠20株,不确定毒株12株,血清学阴性毒株68株。目前有些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仔猪在15-20日龄免疫,能有效的提高其他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 1.9 应激条件与应激因素 长途运输或气温骤然变化等,都是疫病发生的诱因。例如猪伪狂犬病,就属于高度潜伏感染疫病,在应激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病,所以,防治疫病的发生,必须尽量减少对猪的应激刺激。 2 值得重视的传染病 2.1 猪链球菌 早在1949年我国就有该病发生的记载,但那时发病率较低。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对小猪的危害较大。据笔者的调查,辽宁省猪链球菌的流行,主要以关节肿胀,皮肤出现丘疹样物为主。随着流行时间的延长,败血型、脑膜炎型能否占发病的主导地位,应给予高度重视。同时猪链球菌是人畜共患病,直接危害人的健康。 2.2 猪增生性肠炎 由森氏细胞内杆菌所致,断奶后6-20周龄仔猪易感。症状:粪便变软、稀、暗红色,仔猪死亡率高;病程长的表现皮肤苍白、消瘦、生长迟缓,变成僵猪;病情严重的出现出血性腹泻,最后导致死亡。剖检变化以增生性肠炎为主,小肠末端及结肠增大,肠管膨大,肠黏膜增厚。浆膜有网状物,肠系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个别病例肠腔内有血凝块。 2.3 猪圆环病毒(PCV2) 本病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已经证实猪圆环病毒Ⅱ型易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细小病毒病混合感染,危害严重,造成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增生性坏死性肠炎(PDNS)。笔者在2004年应用ELISA试验,对5个猪场进行血清学检验,血清阳性率达95%左右,从而证明辽宁省PCVⅡ的存在和PCVⅡ必须与其他病混合感染才能发病。 2.4 猪副黏液病毒病 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猪副黏液病毒病,其中包括蓝眼病、仙台病、尼巴病和曼内格尔病。猪副黏液病毒病,主要是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 2.5 猪肺巨细胞病毒 (PCMV)又称包涵体肺炎,病原是疱疹病毒。PCMV可引起胚胎和仔猪死亡,发育不良,肺炎及增重差。PCMV具有诱发潜伏感染和循环抗体情况下排毒,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幼猪有轻度肺炎。 2.6 人畜共患病 现在饲养户,对人畜共患病的重视程度还有欠缺。例如猪乙型脑炎病毒,对猪的感染是普遍的,乙型脑炎病毒是通过“蚊→猪→蚊”的方式传播的。笔者在1986年曾经对流产母猪进行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发现,乙型脑炎HI抗体高达1∶1 024倍。弓形体病,在猪体内的弓形体包涵体,可引起孕妇的流产。猪轮状病毒,可引起儿童的腹泻。猪链球菌可引起人的脑膜炎等。在高度发展畜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重视人畜共患病以及人与畜的相互感染,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3 防治对策 为促进养猪事业发展,保证人民生活健康,必须贯彻和执行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先进的管理手段,科学的饲养方法。 3.1 保证种源健康 种源健康是防止疫病,办好养猪场的第一关,也是办好养猪场的有利保证。笔者通过多年来对辽宁省重点猪场的疫病监测结果证实,辽宁省重点种畜场的种源,在疫病免疫与控制上是可信的。 3.2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这是一贯提倡和执行的。而在一些小饲养场乃至一些小饲养户,认为药物治疗就能解决问题,存在侥幸心里,没有病时不注意防疫与免疫,常常出现重点疫病免疫空白,一旦发生疫病,经济损失巨大。加强动物疫苗免疫,虽然不是控制和消灭疫病的最好办法和手段,但却是目前控制疫病的主要手段。我国C株猪瘟苗在防治猪瘟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伪狂犬基因缺失苗,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苗等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3.3 加强疫病监测与健康监测 搞好疫病监测与健康监测,是养猪场长足发展的保证。过去猪疫病监测有很多方面是空白,现在科学技术与时俱进,这些空白已经逐渐被填补。要通过监测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防止免疫混乱和造成的免疫麻痹现象,监测新发疫病,及时采取有利措施,防止新疫病的传入。 3.4 提高诊断水平 由于疫病的非典型化和混合感染,靠肉眼诊断已经成为历史,必须靠科学的检测手段。畜禽发病后要立即做出诊断,防止疫病扩大和蔓延。 3.5 加强对小饲养场(户)的监督、管理与技术指导 小型饲养场(户)存在较大隐患,多数管理不科学、引种复杂、免疫程序不合理或免疫空白、防疫措施与防疫制度不健全。很容易造成疫情的扩大与蔓延。保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控制乃致最终消灭疫病,必须坚持防重于治,以防为主的原则,从疫病监测到健康监测,从疫病的单一性到复杂性,从眼前疫病发生规律到全球疫病发生趋势。普及科学知识,使人们用科学观点认识疫病,解决疫病,才能保证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9-21 15:3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