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514|回复: 8

转贴:蓝耳病的清除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2 20: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Kazimierz Tarasiuk博士,Sygen国际集团中欧健康管理技术总监 - 蓝耳病(PRRS)是目前对猪场经济影响最大的疾病,1989年分离到PRRS病毒后,越来越多地在世界更多的国家和猪场存在,且病毒扩展的速度也非常快。90年代初,业内认为蓝耳病阳性的猪场应该引进蓝耳病阳性的猪,但这只是90年代初期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蓝耳病的研究进展,这一观点已发生了改变。 一、养猪业对蓝耳病病毒理解的变化
  • 蓝耳病病毒新毒株的产生(在阳性体系中爆发);
  • 通过精液传播(人工授精传播);
  • 疫苗不能提供普遍性保护;
  • 对准备进入蓝耳病阳性群体的蓝耳病阴性的后备猪采取适应措施来控制PRRS 的方法被广泛接受。
二、蓝耳病疫苗截止目前为止,我们知道PRRS有两种毒株:欧洲型和美洲型。现在,美洲株不仅仅存在于美洲,在欧洲也存在;欧洲株也不仅仅存在于欧洲,在美洲也存在。由于PRRS病毒序列的多样性,因此很难有一种对所有PRRS都有效的疫苗。目前市面上有两种疫苗:活苗和灭活苗。 活苗的缺点是:把它注射入体内的效果与感染野毒没有多大差别。对完全蓝耳病阴性的场或已经是蓝耳病阳性的猪,当注入另外一种毒株的的PRRS疫苗后,它会同野毒一样照样穿过胎盘侵害胎儿。有时,如果我们所使用的疫苗的基因序列与某一群体存在的PRRS病毒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70%~80%时,疫苗会比较有效。如果我们所使用的疫苗的基因序列与我们本场存在的PRRS病毒基因序列不同时,则意味着可能会有一场新的蓝耳病到来。 市面上存在的另一种疫苗是灭活苗。它的缺点是:诱导有效免疫力的能力比较差。但毫无疑问,灭活苗在使用上是比较安全的,可以诱导一定的抗体产生,如果抗体与野毒的基因序列比较相似,同样还会产生保护;如果基因序列不相似,则保护力比较差。灭活苗运用于:(1)新引进种猪的适应措施;(2)新引进阴性种猪的适应措施;(3)对已感染蓝耳病的群体,有助于使群体的PRRSV稳定下来。因此,蓝耳病阳性的场引入蓝耳病阴性的种猪比引入蓝耳病阳性的种猪要好点。 三、PRRS的清除策略1.后备母猪的生产管理结合Isowean/MEW 和分胎次饲养关键点:建立封闭的蓝耳病阳性后备母猪群;分批次猪只流动;连续检测策略。 后备母猪的管理中,持续性适应措施是关键。当引入蓝耳病阴性种猪时,严格的隔离措施非常重要,让引入的蓝耳病阴性种猪与原场的蓝耳病阳性种猪进行鼻对鼻的接触,持续时间为10周或10周以上,才能保证新引进的蓝耳病阴性种猪感染或获得PRRS病毒。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全进全出,尤其是产房、保育阶段的全进全出。还有就是建立一个长期的监测计划,对保育猪、肥猪、种猪、后备猪进行PRRS病毒监测,了解群体中PRRS病毒存在的状态。母猪群体严格的封闭时,PRRS 病毒能够自动消失。 2.对阳性种源仔猪实施Isowean/MEW获得阴性猪只关键点:不同批次的保育猪独立饲养,在转猪前做严格的检测。这种方式短期内可获得成功,但并不能保证长期的成功。 3.通过部分清群来清除蓝耳病部分清群:保留原有种猪,只是移出部分阶段的种猪从而达到清除的目的。这种方式在隔离生产体系中成功率大于90%,但不能保证100%的成功,同时它对猪场建设有一定要求,一般三点式或多点式生产的猪易获得成功。 4.清群/再建群当部分清群仍然不能达到清除目的时,就只能采用完全清群,这对所有疾病都有效。 四、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 隐性感染非常普遍-评估生物安全;
  • 地理位置和周边疾病的复杂性是商品猪场保持阴性的关键性因素;
  • 对于PRRS阴性或者通过清除获得阴性农场所面临的转阳的风险是相同的;
  • 展开调查时尽可能考虑更多的因素。
(编者注:本文根据Kazimierz Tarasiuk博士发言的录音整理,可能存在不完善之处,请指正。在此,感谢PIC中国公司的蒋增艳先生。)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2-23 01: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2-23 07: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发表于 2007-2-23 21: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价值的文章。我顶一下。
发表于 2007-2-24 07: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07-2-25 16: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以前也看过英特伟的一篇相关文章,也写的挺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 时间长了,我忘出自哪了,好象是一本杂志.
发表于 2007-2-26 12: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谢谢楼主分享 :victory: :victory:
发表于 2007-2-26 18: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少在论坛推文,不过这篇文章实在不错,里面的观念都是目前最新研究的成果。 其实我对蓝耳病的态度与此篇文章差不多。按照这篇文章的逻辑,其实蓝耳病活苗的使用弊大於利,除非是急性爆发的养猪场,否则不需要紧急免疫弱毒苗。对於阳性场,反而透过空胎期重复感染的模式提高母猪的免疫力,比使用弱毒疫苗来的安全有效。 文章中「活苗的缺点是:把它注射入体内的效果与感染野毒没有多大差别」这句话非常经典。很多外国专家不把注射蓝耳病弱毒苗称为「预防接种(vaccination)」,而是称为「提前感染(super infection)」,就是因为蓝耳病毒能做的,疫苗株都办的到,只是毒性稍微弱一点。弱毒苗会引起流产,也会引起免疫抑制。 [ 本帖最后由 fisbon 于 2007-2-26 18:15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10 1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并且要认真学习,这样的文章真的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3 11:5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