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主人写在前面的话:我在做营销培训的时候,对一些业务员有一些了解,业务员们做业务时最大的软肋是“单刀直入”,总想一次成交,却不顾及客户的心理规律,所以,失败的次数也就多了。看到这篇文章,感觉到十分有必要推荐给大家,因此放在这里,希望给业务中的朋友一点启发。尤其是这个案例,对许多经常出差的朋友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此,更具有示范性)
侯军伟 (作者)
2005年的春节,马良是在“仓皇”中逃离北京的,那车站是人山人海,“相当”地拥挤,幸好买到了车票,还有座位,上火车后,心里舒了一口气。
晚上9点,从车厢的尾部传来了一阵敲击货架的声音,马良好奇地扭过头去看,原来是两个列车员开始了一次销售活动。半个小时后,他们在这个车厢已经销售了50多套产品(袜子),并且还有继续购买的顾客。马良实在是惊叹他们的销售技巧与方法,那真是环环相扣,十分精彩。
第一步:敲击货架,引起注意
当马良注意这两个销售员的时候,是因为他们在敲击货架。在火车这种比较狭小的地方,惟有通过比较特殊的方式才能引起整个车厢内目标人群的注意,引起注意的方法很多,而敲击货架是最简单的一种。这让马良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总有货郎挑着担子,打着拨浪鼓,很远就能听得到,听到这种声音,小媳妇、大妈以及小孩子们总会走出家门,或者买或者用粮食换他们需要的物件。那么这两个销售员采用的方法更简单,就是敲击货架。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很多旅客都伸着脖子看了起来。
销售过程中的序曲总是由引起目标人群的注意开始的,两个销售员做到了。
第二步:说明来意,善意提醒
在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后,他们并没有直接开始销售,而是通过一段关心大家的话来做开场的。“各位旅客请注意,列车已进入夜间行驶,在休息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贵重物品……”这一番话让马良也觉得心里暖暖的,出门在外,安全还是很重要的。
销售开始的时候不要太功利性,要让目标人群感觉受到了重视,这样目标人群才会放松警惕,跟着你的思路走,下一步的销售工作才好开展。
第三步:介绍自己,用“公信力”
由于他们穿着列车员的制服,首先解决了信任问题,刚开始旅客有可能会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没有想到他们是销售人员。在关心大家之后,接着开始介绍自己:“我是这次列车的列车员,我的工牌号是268号,为了丰富大家的旅途生活,我为大家介绍一款××产品……。”
销售员在介绍自己时,特意强调自己是铁路上的员工,又公布了自己的工牌号,取得了大家的信任,运用大家对列车员的“公信力”,他们真正的销售开始了。
第四步:讲解产品来历,取得大家信任
“我们这款产品是湖南××厂生产的专供产品,刚刚上市,企业为了宣传,所以我们仅仅收个成本价……”
在介绍产品来历时,他们又拿出了生产许可证复印件、获奖证书、企业授权书等证明性的辅助销售工具加以说明,进一步取得大家的信任。
在销售过程中,辅助用具的的应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步:顾客参与,形成互动
销售员介绍完产品的来历,接着又说:“产品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为了证明我的产品质量可靠,还是由这位大哥帮个忙。”说着,就把袜子拿了出来,让一个旅客帮忙,两人一人拿一头,摆开了架势。
“现在,请大家过来看,我手里拿的是一把钢刷,”为了表示没有作假,又让旁边的一个女士看了看,并问到“是不是钢刷?”那位女士用手摸了一下说是的。“好,这是一把钢刷,看它能不能把这双袜子刷破?”正在大家都惊奇之际,这个销售员在空中挥舞着钢刷,使劲地在袜子上面刷。刷过之后,他又拿着这双袜子对那位女士说:“你看看这双袜子有没有破?”当然袜子是不可能破的。接着,他又说道:“我们这个袜子是天麻混纺等做成的,不容易破损,结实耐穿。”
在做完实验之后,接着又说:“这双袜子如果有人能够把它扯断,免费赠送10套(每套3双)!”在他的诱惑下,一个小伙子说他要试试,他用手使劲地撕扯袜口,没有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销售人员运用了体验营销的方式,尽可能地调动目标顾客的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真实地见证了产品是好产品,为形成销售打下群众基础。
第六步:展示产品,大家评说
这就像一场戏,顾客自己参与了,即使没有参与的也看了,也听了。总之,销售员引起了他们的关注。这时,看的顾客没有摸到产品,心里会产生疑问,这个袜子究竟怎么样?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结实?在他们正有这种疑问的时候,销售员把袜子分发到每张桌子上,都是两套,让大家看,让大家评说。
这个环节是销售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的心理是这样的:我看了也许不会买,如果送到我的手中,并且周围的人都在看,都在评说,这就形成一个“马太效应”,如果有一个人开始购买,其他人就会受到影响。
第七步:有销售,喊出来
在大家纷纷拿着产品一边观看一边评说的时候,销售员已经开始促进销售了,“现在是产品推广期,10块钱一套,北京燕莎、王府井有售,但贵得多,一套是30元呢!”
在这个过程中,“给家人带回去几双好袜子,是带回你的心意!给女朋友带回去,让你的爱情更完美!给爸妈带回去,是你的孝心!给自己买,是对自己的奖励!”等等有煽动性的话语不断从他们口中说出。旅客们开始纷纷掏腰包购买,在这时,销售员大声地说到,“这里又买了两套”、“这里又买了三套”,不断购买的声音此起彼伏,制造了一个热销的场面。
在销售过程中喊出来,是提高现场销售局面的最好办法。目标消费者受别人购买的影响,会产生冲动性购买。
第八步:解答疑义,打消顾虑
虽然前面已有测试,但在销售过程中还是有些顾客不太信任产品,这时销售员就会利用另外一招:“你看那边那位大叔,曾经购买过,你可以过去问他,产品质量肯定有保证!”销售员利用顾客的证言,进一步打消了顾客的疑虑。既然自己说顾客不相信,为什么不让别人来说呢?
在销售的过程中,目标顾客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顾虑,甚至是疑问,这时销售人员要及时解答,尽量不要把这些疑义扩散,把它控制在萌芽状态,这是一种公关手法。对于产品本身的疑义,比如质量、价格等,都可以很好地解决。对于那些处于犹豫状态的顾客,如何把他们引导到购买,达成交易,这是对销售员的一种考验。
第九步:一对一沟通,完成销售
当把袜子在整个车厢里发了一遍后,第一轮的销售已经结束,这些购买的大部分都是冲动型的。剩下的另一部分目标顾客,还在仔细地看产品,与临座交流,这是一些理性的消费者。这些人需要销售员去判断,并把握时机,实现一对一的沟通。因为理性的人注重的是推理,这时销售员就又会拿出他们的生产许可证、获奖证书等辅助销售工具,进一步打消这些人的顾虑,同时做好“临门一脚”的工作,发出成交的信号,替顾客下决定。“一套就10块钱,你看××(临座)就买了两套,这个绝对是很划算的,你到商场里买,这一套得30元呢!”
在这种情况下,这么便宜,机会又这么难得,掏钱买吧!
看着这两个销售人员娴熟的销售技巧,马良惊叹不已,他们的整个销售过程一步一个脚印,语言组织严密,无懈可击,实在值得做销售的人员好好学习!
空间主人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