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养猪业2006年的回顾
2006年我省养猪业发展较为平衡,预计春节前货源充足,价格维持在5.1-5.9元/斤的水平;现在全省仔猪价格为380-390元(15公斤)或420元(20公斤),二元杂种母猪均价为1200元。2006年我省肉猪出栏量为3663万头,较2005年增长5.3%,出栏量位居全国第六位;猪饲料产量为285万吨,较2005年增长1.4%,但落后于4.6%的饲料产量总体增长水平。
2006年猪价总体走势与2005年正好出现淡、旺季互换,整体市场供求运行较为平衡。2005年10月-2006年7月猪价以链球菌事件为导火线,出现了周期性价格低迷,饲养规模缩减,尤其是个体小养殖户数量大减。2006年7月以来猪价强劲反弹,已经接近历史最高价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猪价低迷期对中小养猪户大计很大,存栏下降;2.2006年5月以来的强台风多次袭击我省,导致农户在短期难以恢复养殖规模3.价格上涨的直接引发因素为全国范围的猪“高热病”,全国猪大量死亡,影响了整体供求关系;我省粤北、粤西地区为我省主要发生地区,但其余地区影响不大;4.养猪成本上升,饲料涨价、防疫和用药成本大增,土地、环保等的要求导致生产投资成本增加;5.外来资金在以上因素影响下投资欲望降低;6.人才引进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又一瓶颈。我省养殖规模的下滑,短期内恢复困难;总体规模增长缓慢,且由于整体供求的变化导致我省猪价维持较高运行水平。目前随着猪价回升, 250-300头母猪规模的农户补栏已经开始,但小规模养殖户规模恢复缓慢。
我省养猪业的特点:1.养猪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表现出养猪业进入成熟产业的先兆;我省养殖母猪在50头以上的养殖户约有8万多户,万头以上猪场210个。2.养猪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广受社会关注,规范化生产势在必行。3.生猪的价格成为影响养猪业生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二.我省养猪业2007年的价格走势预测和未来展望
2007年春节前,我省猪肉供应货源充足,猪价整体高位运行,价格大约维持在11-12元每公斤的水平。2007年上半年由于上面提到的各种因素影响,大约维持在10.6元每公斤以上的水平;下半年,因养殖规模的增长估计轻微下跌,维持在10-10.6元每公斤之间的价位水平。全年整体估计平均猪价在10.2-10.6元每公斤之间。
2007年我省养猪业展望:1.整体平稳运行,但多种疾病抬头、猪群的亚健康状态均导致养猪成本上升,政府区域性措施的采取很有必要。如2006年在高热病影响的情况下,惠州地区政府介入,控制体重低于160斤的外来猪禁止销售,对防控高热病起到积极的作用。2.零散养猪户继续减少,大型、集约化养猪企业增加。3.区域缺猪,对未来广泛看好;以广州为例,每年纯从外省调入肉猪的比例为:广西39%、湖南18%、河南15%、云南12%、湖北11%、江西2.7%。
我省养猪业面临的问题:1.猪病认识需要进一步改进,要严格做好猪群的防疫、免疫工作,切忌乱投医、乱用药。2.由于政策上的原因,许多设备、设施等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押物;畜牧业用土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且可供使用的畜牧业用地持续减少。3.由于税收和地方保护主义,使生猪流通便利但猪肉流通困难,对整体疾病防控不利。4.市场波动难于预测,养猪户普遍惧怕价格下跌。
三.对“高热病”一些建议
“高热病”目前全省、全国的形式都不容乐观,粤北的韶关、粤西的江门、四会有大型场发病的报告。在病原分离中确实发现一种新的DNA病毒,但单独致病力不强;且在“高热病”发生猪群中发现其中的40%有猪瘟感染的情况。对于“高热病”的防控主要措施是1.加强隔离、消毒,减少引种;2.注意猪瘟疫苗的稳定性,如有可能进行整批效果检验,之后进行整批次采购;3.伪狂犬最好不要转换疫苗毒株,疫苗毒株转换导致很高的病毒重组风险,出现无法识别的伪狂犬强毒基因缺失株。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