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41|回复: 0

猪伪狂犬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 15: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伪狂犬病病毒引起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成年猪呈隐性感染或有上呼吸道卡他性症状,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哺乳仔猪出现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症状,最后死亡。
流行特点 猪、牛、羊等多种动物都可自然感染;病猪、带毒猪是重要传染来源,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伤口及配种等途径发生感染;母猪感染后,仔猪通过吸乳而感染;妊娠母猪通过胎盘侵害胎儿。多发生冬、春季节,哺乳仔猪死亡率很高。
临诊症状 随猪龄不同,症状有很大差异,但都无瘙痒症状。新生仔猪及4周龄以内仔猪,常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以上,病猪精神萎顿,不食,呕吐或腹泻;随后可见不安,步态不稳,运动失调,全身肌肉痉挛,或倒地舞搐;有地呈不 主地前冲、后退或转圈运动;随着病程发展,出现四肢麻痹,倒地侧卧,头向后仰,四肢民动,最后死亡,病程1-2天,死亡率很高(图17.1-17.5)。
4月龄左右的猪,多表现轻微发热,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有的出现腹泻,几天可恢复。也有部分出现神经症状而死亡。
妊娠母猪主要发生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图17.6)。产出的弱胎,多在2-3天死亡。流产率可达50%。
成年猪一般隐性感染,有时见上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症状。
 
病理变化 鼻腔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咽喉部粘膜和扁桃体水肿,并有纤维性坏死性伪膜覆盖;肺水肿,淋巴结肿大,脑膜充血水肿,脑脊髓液增多(图17.7);胃肠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图17.8);镜检脑有非化脓性脑炎变化;流产胎儿的肝、脾、淋巴结及胎盘绒毛膜有凝固性坏死。
      
诊断 可进行动物接种试验确诊。取病料(脑、脾等)制成1:10悬液,加抗生素处理、离心,取上清液1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于家兔,2-3天后,家兔注射部奇痒,不断磨擦或啃咬局部,致使该部脱毛、皮肤出血(图17.9),经约1-2天后麻痹死亡;如将上述病料喂猫,2-4天后猫头部奇痒,喉头麻痹、流涎、不吃、萎顿,24-36小时死亡。
防治方法 猪是重要的带毒者,防止购入种猪时带入病原,注意隔离观察,并消灭饲养场的鼠类有重大意义。发生本病时,扑杀病猪,消毒猪舍及环境,粪便发酵处理,必要时,给猪注射弱毒疫苗,乳猪注射0.5毫升,断奶猪再注射1毫升,3月龄以上架子猪1毫升,成年猪和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注射2毫升。据知,弱毒苗有某些缺点,注苗与否要视疫情而定。有的单位制成灭活菌供预防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6 23: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