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21世纪的到来,高科技畜牧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据外国畜牧业最新科技信息表明,21世纪畜牧业的发展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发展超级畜禽,提供更多的畜禽产品,利用高新技术,把大型动物的生长基因引入体型较小的动物体内,从而培养个体粗壮的动物,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和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畜禽产品。据报道,美国已在鼠、鲭鱼、鲇鱼、大马哈鱼上进行试验,澳大利亚科学家把外来基因导入绵羊胚胎中,已培养出特大型绵羊。 2、培养微型畜禽,满足美食之需。目前,畜牧专家正在考虑和试验把猪、牛、羊育成小到可放在菜盘子里的微型畜禽,同时进一步提高其肉品质量,满足人类的美食之需。现在墨西哥科学家采用生物遗传学原理,把优良品种的巨型瘤牛作母本进行微缩,已育出了第一代微型牛,这种牛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皮薄、肉嫩等优点,饲养6个月即屠宰,这一试验成果,将为畜牧生产开创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3、开发合成型家畜,降低粮食消耗。英国科学家正在研究的食草猪,已取得一定进展。牛羊是草食家畜,以吃草为主,这是因为它们的胃中有特殊的细菌能把草中的植物纤维分解成糖,而且还能把分解消化所得的营养物质供给,促进生长发育。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些细菌能够分解20多种溶解酶,因而希望采用遗传工程办法,把酶基因植入猪的受精卵,再把受精卵移植回猪的子宫里,使生下的猪像牛,羊一样以吃草为主,进而达到节约粮食的目的。 4、发展快速生长型畜禽,提高饲养效益。随著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快速育肥牛,育肥猪,快速养鸡技术已取得很大进展。多种饲料添加物质,促长剂,埋植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畜禽的育成速度还会加快,时间还会缩短,养殖效益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5、培育功能性保健畜禽,促进人类健康。现在韩国食品专家已成功培育出一种低胆固醇的优质肉猪,这些猪肉适□,一些担心患动脉硬化症及心脏病而拒食猪肉的食客乐于接受。因为脂肪酸有促进大脑发育防止血液凝固,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的作用,所以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等常见病与多发病,因此,此类肉品受到世人青睐。近年来,我国在养鸡生产中引进先进技术生产的低胆蛋、高碘蛋、高锌蛋等均有一公认的防病治病功效,而成为功能性食品的佼佼者。再如在海洋养殖中开发鲨鱼油乳剂饮料,对预防癌症也有积极作用。有关人士预言,在人类注重生存质量的21世纪,保健型功能性食品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农业部确定我国畜牧业发展重点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的大发展,中国猪肉和禽蛋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今后生猪生产将稳定数量,扩大加工,提高效益;禽蛋生产将由规模扩张向提高效率转变,由城郊集中饲养向农村适度规模饲养转变,由单一鲜蛋供应向鲜蛋与加工蛋品结合转 变。 中国牛、羊肉人均占有量低,优质肉产量少。肉牛、羊生产将加快品种改良, 推广生长快、肉质好、饲料利用率高的优良品种。肉禽生产将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进一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产业化水平。 中国奶类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五分之一。今后将加强奶业基地建设, 增加良种奶牛数量,提高整体产奶水平;同时要发展奶业产业化,开发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优质奶制品。 羊毛是中国供求缺口最大的畜产品。今后将确定重点区域,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实现优质细羊毛的规模生产;同时全面推行机械剪毛、羊毛除边、分级整理、 机械打包、客观检验等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确保羊毛质量达到毛纺工业的要求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