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93|回复: 6

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8 22: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策略陈西钊 博士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



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养殖技术及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生产指标日益改善。但是,猪群疫病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疫病控制亦日益成为很多养猪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令人困惑的问题是,随着饲养条件、饲料营养水平的改善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药物和疫苗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为什么疫病越来越复杂,控制越来越困难?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控制猪群疫病,进一步提高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面对这一问题,业界从业人员应以全新的视角,冷静思考,群策群力,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养猪水平和疫病防控水平,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简要讨论了养猪企业人员管理、常规疫病监测和发病快速确诊等三个问题。



精细管理 以人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为推动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业界人员已经形成了学习新技术、利用新技术的良好风气。但与此同时,养殖企业的管理者却容易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很多养猪企业制度非常完善,但是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因为,人是一切工作的实施者,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已将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加以管理。事实上,从某种程度讲,很多养猪企业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精细管理。因此,养猪企业在继续采取原有饲养管理措施的前提下,应该改变观念,从加强猪场所有从业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上下更多功夫。猪场管理者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充分调动猪场所有从业人员的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培养他们工作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提高所有人员的从业素养和执行力。只有这样,科学的免疫程序才能成为有效的免疫程序,合理的用药方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各项管理措施才能成为实实在在的工具,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才能成为可能。人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养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需要企业主或管理者用心思考,切实把人力管理纳入最重要的工作日程之中,制度、激励、人本并重,制定适合本场特点的管理模式。



常规监测 坚持不懈目前,很多情况下,猪群疫病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类症候群,仅凭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很难作出确切诊断。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对本场的猪群健康状况实际上并不真正清楚,表现在:猪群疫病的感染压力?病原在什么时候开始感染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什么时候免疫疫苗最合适?疫苗免疫后是否起效(抗体水平,抗体均匀度,抗体维持时间)?猪群发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面对日益复杂的发病因素,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支持,是造成临床误诊,盲目用药、用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使临床疾病更加复杂。因此,猪场应建立系统的实验室解决方案,进行常规保健监测及动态分析,及早发现问题并提前采取措施,方能降低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通过系统的常规监测与动态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猪场存在什么病原感染及感染严重程度;病原感染时间;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免疫什么疫苗;免疫母猪还是免疫仔猪;什么时候免疫最合适;疫苗免疫效果如何(抗体水平、均匀度、持续时间);建立猪场免疫基线水平,有助于疫病监控。有效的疫病监测策略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保证样品数量与质量;时间连续性;阶段连续性。1.样品血清: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管采集约5mL血液,倾斜放于桌面上,待凝固后,置冰箱冷藏放置约1小时,吸出血清(或离心后吸出血清),放于洁净容器中,编号,冷冻保存,准备送检;合格的血清样品应无溶血、凝固等现象。2.时间连续性为了保障监测结果的有效利用,更好地指导临床疫病防治,规模化猪场应定期进行主要疫病的监测,1-2年内,可以每3-4个月监测一次,以后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3.阶段连续性目前,规模化猪场疫病监测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采取阶段连续性监测策略,造成以点带面,误导临床防治措施的制定。有效的疫病监测,应采取阶段连续性策略,即,母猪分胎次,仔猪分周龄等采样原则。举例如下:公猪:后备,生产公猪;母猪:后备母猪,1-2胎母猪,3-4胎母猪,5-6胎母猪等;仔猪:分别采集2、4、7、10、14、18、23周龄等猪的血清;样品数量:每个群体应至少采集5-10份样品(公猪群应尽量全群检测)。4.主要检测项目蓝耳病,伪狂犬(免疫抗体、野毒感染),猪瘟(免疫抗体),猪喘气病;必要时,选择检测弓形体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常规保健检测和动态分析,是规模化猪场应该纳入日常防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积累大量有效的数据,有效指导本场猪群的疫病防治和生产管理。疫病检测数据具有场特异性,本场的数据只能指导本场的生产,而不能盲目用其他猪场的数据作参考。



疫病确诊 快速准确猪群一旦发病,如果本场已有常规监测数据,可以采集发病群体的样品进行血清学检测,通过对比发病时和平时的检测数据,进行辅助诊断。实际生产中,往往平时没有进行系统的常规监测,发病时,随意采集部分发病猪的血液送检,结果,尽管作了大量的检测,却不能确定发病原因。因此,确诊发病原因时,应委托有资质专业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现代病原学检测技术已经能通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PCR、病原分离与鉴定等病原学检测技术进行快速诊断。必要时,按照以上常规监测的采样原则,按比例采集不同阶段猪的血清,同时送检,更有利于快速确定发病原因。进行病原检测时,应采集发病猪群的组织样品。距离实验室较近的猪场,可以挑取发病典型、未用药治疗的病猪,直接送实验室检测。一般情况下,每次不能少于3只;或取发病典型、未用药治疗的病猪的新鲜组织,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脑、心、肝、脾、肺、肾等,送实验室检验。每次不能少于3只,每只猪的组织单独放于洁净容器中,置冰盒中当日送达实验室。距离实验室较远的猪场,只能采集发病典型、未用药治疗的病猪的组织,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脑、心、肝、脾、肺、肾等,固定后,送检。固定方法是:取1cm左右内脏实质器官组织,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1份福尔马林+9份自来水)。福尔马林溶液应尽量多,保证组织固定完全。每个动物一瓶,固定24小时后,取出,塑料袋包装后,邮寄或送检。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9 16: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人为本的猪场管理,谈可容易啊!!!???
发表于 2007-1-9 20: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是好,但是有几个猪厂有我样的条件
发表于 2007-1-9 2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可能这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吧!
发表于 2008-1-11 19: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恕我直言,太笼统没什么实际意义.
发表于 2008-3-12 22: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来学习下哈............
发表于 2008-12-30 15: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笼统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3 16: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