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国际流行态势、我国现状及防制对策*
涂 长 春1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 130062)
摘要: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仍然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是我国主要的畜禽疫病。目前该病流行于除北美和大洋洲外的世界上各大洲和地区。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国际上猪瘟的流行态势与流行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现状,根据自身多年的研究结果,用可靠的实验数据,着重阐述了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与分子流行病学本底,最后提出了一些新的防制对策,供同行商榷。
1 猪瘟的国际流行态势
根据目前各大洲和地区猪的饲养量、猪与猪肉制品的国际贸易量以及该病的流行程度,可将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分为3大流行区:(1)东南亚属于老疫区,由于控制措施不力,疫情仍然较重;(2)中南美洲属疫情稳定区,疫病流行逐年减少;(3)欧洲特别是西欧属流行活跃区,即使采取了严密的控制措施,仍经常爆发疫情,是近年来CSF流行的中心。由于该地区养猪业发达,是世界活猪与猪肉制品的主要输出地,因此该地区CSF爆发对全球该病流行有重要影响。猪瘟在全球的流行分布如图1所示。
北美洲:自加拿大1963年、美国1976年宣布消灭猪瘟后,这两个国家没有再爆发过CSF[1]。这得益于美加两国采取的十分严格的控制措施。他们对任何动物及动物产品,特别是进口动物均采取了十分严格的检疫措施。正因为如此,即使两年前全球CSF大爆发的时候,他们也能幸免,就连邻国墨西哥的猪瘟也难以传入美国。
中、南美洲:猪瘟流行于大部分中、南美洲国家与加勒比地区[2]。墨西哥实施了CSF消灭计划,根据流行情况将国家分为3个地理区域[1]。靠近美国的北方各洲(省)为无病区,区域内禁止使用疫苗,采取严密监控和扑杀可疑猪的防制措施。中部地区为CSF扑灭区,已经停止免疫注射,只采取扑杀政策,目前CSF流行基本停止,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新的爆发,中部地区也将宣布为无CSF病区。墨西哥南部区域是CSF控制区,仍有CSF流行,采用疫苗免疫防制措施。
巴西养猪量约3600万头,是世界第6大猪肉生产国。巴西政府一直使用我国的兔化弱毒(HCLV)来防制CSF,同时采取现场和实验室的监测措施。1992年,巴西政府出台了“控制与扑灭CSF国家规划”,该计划在国内分3个地理区域逐渐消灭CSF。南方3个养猪量较多的洲无CSF流行,为无病区,禁止使用疫苗;第二个区包括仍有CSF流行而且养猪量相对较多、规模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几个州,这一区域内实施强制免疫;第三个区包括其它养猪尚未规模化的各州,防制上要求注射疫苗,但并不强制实施。1997年无病区中的一个大型猪场爆发过一次CSF,但由于措施得力,此次爆发还未传播开就被扑灭了。这一规划实施6年,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巴西食品与农业部宣布于1998年5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使用CSF疫苗。目前巴西已有5个州宣布为无CSF州[1]。
加勒比地区3个国家古巴、海地与多米尼加共和国均有CSF流行,是南美洲流行CSF的重灾区[2]。1930年CSF从美国首次传入后古巴就一直有该病流行。据疫情统计1993至1997年间,古巴共爆发455起,死亡和扑杀猪的数量超过7万,占全国养猪量41.4万头的17%[1]。据OIE报告,2001年4月27日古巴又爆发一起CSF[3]。目前古巴使用中国HCLV来预防CSF。1996年8月海地发现首例CSF,可能因为飞机运输由古巴传入,CSF传入后,国际社会立即开展援助,在海地全国范围内进行疫苗接种,以防该病进一步传入邻国。但不幸的是,1997年6月,CSF还是跨过边境进入了邻国多米尼加共和国,至1997年12月该国共爆发CSF24起。
乌拉圭1991年宣布已消灭CSF,智利1996年爆发最后一起CSF后于1998年宣布为无CSF国家。
东南亚[1,2,3]:由于宗教信仰,西亚和中东地区几乎没有养猪业,亚洲的养猪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该地区养猪量约5.4亿头[4],占世界总量的68%。日本自1969年成功研制弱毒疫苗GPE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后,CSF得到了很好控制,1992年爆发最后一起,以后再没有流行。新加坡没有养猪业,所以CSF无从发生。除这两个国家外,CSF周期性地流行于其他所有东南亚国家,其中中国、印尼、越南和菲律宾是CSF流行最严重的4个国家。蒙古和朝鲜也有CSF爆发,但流行情况难以掌握。所有东南亚国家在防制上均采用疫苗免疫,有些国家还采取扑杀措施。由于防疫制度不健全,技术手段落后,加上经济欠发达,政府重视不够,东南亚CSF的流行病学资料很不完整。
欧洲:欧洲特别是几个欧盟国家90年以后均有CSF散发流行,是近几年CSF爆发的主要地区[2]。欧盟养猪业十分发达,猪的饲养量达1.17亿头(USDA,1998),在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欧盟一直是世界上重要的活猪及猪肉产品出口地区,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国家,所以近年来欧洲CSF爆发对全球CSF爆发有明显的影响。为了消灭该病欧盟于1980年颁布实施了控制和扑灭CSF的法规(Council Directive 80/217/EEC)。但时至今日,整个欧盟并没有彻底完全地消灭CSF。究其原因,野猪是欧盟乃至整个欧洲CSF爆发流行的祸根[5,6,7]。野猪分布于欧洲广大山区,其数量日益增多,而且长期存在CSFV持续感染,是该病毒的自然贮存宿主和欧盟国家爆发猪瘟的最重要传染源。目前整个欧盟有超过100万头的野猪,主要分布于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和奥地利。实验证明这些国家的野猪群中有CSFV传播,其中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野猪长期带毒。德国研究表明1993~1997年间该国原发性爆发的CSF中,46%的是由野猪传播的。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德国是欧盟发生CSF最频繁的国家,年年爆发,直到2001年11月为止,仍有CSF零星流行[2,3]。德国最大一次CSF流行始于1993年5月至11月间[8],共爆发100起,其最初的传染源是感染野猪,遗传分型表明这次流行的毒株属2.3基因亚群[7]。之后于1997年1月6日德国又爆发一起CSF,其原因是1996年12月某猪场非法使用了污染泔水喂猪,这次爆发的规模对德国不算严重,却引发了97/98欧盟5国CSF大流行[9]。很快,这起德国CSF因运输工具于1997年2月4日登陆荷兰[10],首先感染了该国二个配种站,并通过配种站分发的感染精液而快速传遍荷兰全国[11],随后通过活猪运输于2月23日由荷兰传至意大利,再于4月17日传至西班牙,这一接力式的流行于6月30日传到比利时而终止[12~14]。这次五国CSF大流行历时1年5个月,造成数十亿欧元的经济损失。其中荷兰损失最大:爆发猪瘟424起,扑杀近千万头猪,其中感染发病猪和与之接触的可疑猪68万头,安全扑杀800多万头[15,16]。上述各国对流行毒株进行的遗传分型表明引起大流行的毒株都是2.1基因亚群,这直接证实了5个国家系列爆发是相互关联的[17,18]。事隔2年,于2000年8月8日英国发生了一次影响较大的CSF疫情,爆发16起,但由于措施得力,流行被完全控制,于当年12月底CSF被重新扑灭[3,19]。遗传分型表明引起英国这起CSF流行的仍然是2.1基因亚群(OIE报告),但不同于97/98引发5国CSF流行的毒株,而更接近于1993年引发奥地利和瑞士、1992和1995年引发意大利CSF流行的毒株[20],说明CSF流行在欧洲有循环发生的特点。2000年11月7日,奥地利一头野猪死于猪瘟[3]。2001年6月12日西班牙又爆发了一起猪瘟,损失猪1988头[3]。由此可见,德、法、荷、英、意、比、西、奥等欧盟国家和瑞士是猪瘟流行国。我们应密切注视这些国家疫情,十分审慎地从欧盟特别是上述国家进口猪、猪肉制品、胚胎及精液等。
中、东欧国家[1]:养猪业是中东欧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地区猪的饲养量在8 000万头左右,大多数中东欧国家采用疫苗免疫来防制CSF,只有少数国家如捷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在防制工作中禁止使用疫苗。由于防疫体系不健全,防制技术较落后,中东欧地区CSF的流行病资料并不象欧盟那样完整和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该地区的近半数的国家有CSF流行。
非洲:目前非洲除岛国马达加斯加和毛理求斯有CSF流行外,没有公开的疫情资料表明非洲大陆CSF的流行情况[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