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美国育肥肉牛日粮中常用谷物为玉米,但加拿大则为大麦。谷物来源可影响瘤胃酸中毒的风险。大麦淀粉在瘤胃内的消化程度大于玉米,更易引起酸中毒。因此,对于大麦型育肥日粮,是否应该需要更多的粗饲料来预防酸中毒。
亚急性酸中毒可造成动物采食量不稳定、纤维消化率下降及瘤胃上皮细胞通透性改变,可能降低了动物的能量供应及增加炎症反应中能量消耗,最终可能导致生产性能的下降。出现代谢疾病时,动物的进食行为会发生改变。
试验设计: 160头12-14月龄Herford-Angus杂交肉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试验开始前,所有肉牛均饲喂至少80天的同种背景日粮,该日粮含33%大麦、61%大麦青贮及6%预混料。背景日粮饲喂结束后,所有肉牛重新称重,重新分成4组。4种日粮分别含0%、4%、8%及12%大麦青贮。正式试验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21天(阶段6为19天),前28天为日粮过渡期(5步完成)。
试验结果: 健康状态:正式试验前5周,4%、12%大麦青贮组各淘汰一头试验牛,淘汰原因分别为尿结石及慢性肿胀,数据被去掉。10头肉牛出现腐蹄病,1头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及1头出现肩部跛行,这些肉牛都经药物治疗,数据保留。主要日粮原料化学组成和颗粒大小(表1):大麦平均加工指数(PI)为81.7±0.39%,大麦青贮含53.6±1.41% NDF,pef8(19mm和8mm筛孔的总筛上物)为0.574。
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表2): 大麦青贮添加量由0%增至12%时,日粮NDF增加了4.7%,日粮淀粉下降了4.9%;pef8提高了2.4倍,但peNDF8的增加量 <2%;pef1.18不受影响,故peNDF1.18变化主要来自于NDF含量,而不是颗粒大小。
生长性能(表3,图1): 1)随着大麦青贮添加水平的增加,育肥牛DMI呈线性极显著增加,但ADG无影响,故G:F呈线性显著下降。2)DMI的线性增加弥补了日粮 NEm和 NEg下降,故各组育肥牛能量的摄入量均相似。3)饲喂阶段对育肥牛DMI、ADG、G:F有极显著影响,但阶段×日粮间无交互作用。DMI在第3、4阶段达到峰值,第5阶段下降,第6阶段恢复。ADG在阶段2、3达到峰值,G:F在阶段2达到峰值。
进食行为(表4、图2、图3、图4): 1)大麦青贮添加水平对育肥牛进食频率、每次进食持续时间、进食间隔、每次进食量均无影响,但提高大麦青贮添加水平显著降低了育肥牛的进食速度(g DM/ min)。2)进食速度先增加后保持稳定,第5阶段时达到峰值。3)饲喂阶段×日粮对育肥牛进食频率、进食持续时间有显著交互作用。随着饲喂时间延长,育肥牛进食频率逐渐极显著下降,各日粮间差异较小。各阶段间各组育肥牛的进食持续时间差异显著,2-5阶段各组差异较小。4)饲喂阶段×日粮对育肥牛进食间隔、进食量有显著交互作用。饲喂阶段由1至5时,进食间隔由130min增加至205min,进食量由0.84kg DM增加至1.57kg DM。
肝脓肿及胴体特征(表5): 1)日粮处理对育肥牛肝脓肿无显著影响。42.7%育肥牛出现肝脓肿(得分2、3、4),4%、8%大麦青贮组4%育肥牛出现严重肝脓肿。2)日粮处理对育肥牛热胴体重、背最长大小、体脂厚度及等级、大理石花纹均无影响,但提高青贮添加量略降低了育肥牛的屠宰率和略提高了瘦肉产量(P = 0.07)。
总结: 大麦型育肥牛日粮中,大麦青贮添加水平由0%增加至4%、8%和12%时,可降低肉牛酸中毒风险及饲料效率,但对增重无影响。增加粗饲料的添加量,降低了育肥牛的进食速度,对肝脓肿发病率无影响,对胴体特征有细微影响。通过改善育肥牛日粮中粗饲料添加水平,可实现改善饲料效率与降低成本、降低瘤胃酸中毒与改善育肥牛健康状态间的平衡。考虑育肥牛日粮中粗饲料添加水平时,还应考虑管理(育肥阶段粗饲料水平波动、饲喂频率、颗粒大小、不可消化纤维水平)、饲料添加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资料来源: Optimum roughage proportion in barley-based feedlot cattle diets: growth performance, feeding behavior, and carcass traits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20, Vol. 98, No. 10, 1–12 doi:10.1093/jas/skaa299
来源:畜牧人网站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