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不同添加方式的酸化剂对肉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小肠是肉鸡消化道中消化和吸收饲料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而肠道形态中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则反映了饲料中营养物质与小肠的接触面积。绒毛增高,肠道吸收面积增加;隐窝变浅,肠上皮成熟率上升;肠道黏膜的绒隐比增加,可进一步表明肠道发育的完善和肠道吸收功能的增强。本试验结果表明,酸化剂通过饲粮添加对肉鸡21和42日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肠道形态均有较优的改善效果,而饮水添加的改善效果集中于十二指肠,提示其主要作用于小肠前段。近年来多项研究报道,饲粮中添加酸化剂可有效增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其对肠道形态改善的部位和程度根据所添加的酸化剂的水平和种类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不同种类的有机酸可以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增生,并与肠道内的无机盐结合形成有机酸,提升肠道绒毛高度,增加肠道的有效吸收面积,进而提高生长性能。而近年来关于饮水中添加酸化剂的研究则主要报道其对肉鸡空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改善,较少有报道其对小肠后段的有益影响。以上研究与本试验结果相似,酸化剂通过饲粮添加对多个肠道形态均有改善作用,而饮水添加对肠道形态的作用范围较小。原因可能为酸化剂通过饲粮添加在肠道内移动过程缓于饮水添加,其作用时长和作用范围增加,进而表现出更优的肠道形态改善作用。酸化剂在肠道内制造的酸性环境可有效抑制有害菌对肠道黏膜的侵害,减少饲料在肠道内的发酵,降低食糜黏度,增强其可消化性,有利于肠道黏膜的生长,减少损伤。另有研究表明,与未添加酸化剂的肉鸡相比,饮水中添加0.25%的有机酸可降低肉鸡肠道的pH、粪便水分和十二指肠的食糜黏度,而饲粮中添加0.25%的有机酸也可显著降低十二指肠的肠道pH和食糜黏度,但未有报道比较2种添加形式之间的肠道pH和食糜黏度的区别。
3.3 不同添加方式的酸化剂对肉鸡肠道杯状细胞数量和紧密链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广泛分布于小肠上皮细胞之间的杯状细胞是肠道屏障的重要指标之一。杯状细胞可形成分泌大量的黏蛋白,释放进入肠道后可成为润滑性的黏液涂布于上皮表面,保护上皮细胞形成肠道完整性和健康的第1道屏障。肠道屏障的紧密连接则是一个高度动态的屏障结构,可通过调节细胞之间的通透性而选择吸收水分、离子及营养物质。肠道的紧密连接蛋白的完整性则对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和维持肠道上皮的完整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肠道的杯状细胞数量和紧密连接蛋白可以作为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发育的重要评判指标。酸化剂的添加可增加肉鸡肠道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短链脂肪酸在肠道内不仅可作为营养物质供能,更能调控肠道的细胞代谢。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添加方式的酸化剂均有提高回肠杯状细胞数量的趋势,但酸化剂通过饲粮添加可显著提高肉鸡空肠杯状细胞数量,其效果优于添加抗生素。研究表明,酸化剂对仔猪杯状细胞的促生长作用等于甚至优于抗生素,与本试验结果一致。有报道称酸化剂可提高禽类的免疫功能,而抗生素则会影响动物肠道免疫细胞的动态平衡,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证明酸化剂对肠道屏障的作用优于抗生素。进一步对肉鸡空肠黏膜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进行测定发现,酸化剂通过饲粮添加可显著提高肉鸡空肠封闭蛋白-3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上结果与肠道形态结果相对应。研究表明,酸化剂可通过提高猪的小肠上皮细胞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含量来修复肠道损伤,进一步加强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强肠黏膜的屏障供能。
以上结果说明,酸化剂可通过提高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和杯状细胞数量来提高肉鸡肠道的屏障功能,而酸化剂通过饲粮添加则可进一步放大这种优化功能,使肉鸡的肠道发育优于饮水添加。
4、结论
① 酸化剂通过饲粮添加和饮水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的促进作用与抗生素相当,对肠道发育的促进作用优于抗生素。
② 酸化剂通过饲粮添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改善作用优于饮水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