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养猪生产中,养猪生产的模式是多样的,一般按照哺乳母猪活动的空间分为三类:集约化饲养、半集约化饲养和散放饲养。
1.集约化饲养
现代化猪场集约化饲养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密集、约制、节约”,猪场占地面积少、栏位利用率高,采用的技术和设施先进,节约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典型的工厂化养猪,在世界养猪生产中普遍采用。
2.半集约化饲养
半集约化饲养即不完全圈养制,哺乳母猪的活动面积大约5平方米,可以母仔同栏,也可有栏位限制母猪,设有仔猪保温设备,或用垫草冬季取暖;特点是圈舍占用面积大、设备一次性投资比完全圈养制低,母猪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有利于繁殖。在我国有很多养猪企业采用这种模式。
3.散放饲养
户外饲养是典型的散放饲养,在欧洲流行,主要是因为可以满足猪的行为习性要求,投资少、节水节能,对环境污染少;动物福利事业促进了户外养猪的发展。但这种模式受气候影响较大,占地面积大,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南方山地草山草坡多,气温较高,可以采用这种模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