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自国内爆发之后,以它的恶劣性和“无药可治”让养殖户闻风丧胆,到目前为止,对于非洲猪瘟病毒不仅没有有效的疫苗,同时也没有发现能够阻断其复制的药物,因此非瘟的爆发给中国养猪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与其他大部分病毒一样,通过目前世界的医学技术往往不能够将病毒在生物机体消灭掉,而是通过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而非洲猪瘟病毒(ASFV)具有独特的免疫逃避机制,致使机体内的免疫应答对其效果甚微,这也是ASFV没有有效疫苗的原因之一。
那么是不是说这种病毒就是“无敌”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通过研究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猪感染ASFV后都会死亡,甚至有一部分猪会带毒继续生存下去,而且据报道,猪的机体中存在着一种对抗非洲猪瘟病毒的物质,那就是CD8+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是由来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后,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发挥免疫功能。而CD8+T淋巴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是具有强力杀伤性的T细胞,Oura C等人在文章《In vivo depletion of CD8+ T lymphocytes abrogates protectiveimmunity to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中表明,CD8+T 细胞被清除后机体完全失去对强毒株OUR/T88/1的感染的抵抗力,由此可见,CD8+T 细胞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够抵抗非洲猪瘟病毒的细胞。
然而小猪的胸腺发达,随着日龄的增长,其胸腺会逐步退化,因此能够活化T细胞的功能也逐步退化。因此,非洲猪瘟往往会引起成年猪先发病,而哺乳仔猪的发病几率和数量却大大降低。研究发现,体液免疫无法对 ASF 感染的猪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只能延缓病情发作,细胞免疫在免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而 CD8+T 细胞在这种免疫保护中是关键的,清除猪体内的 CD8+T 细胞后疫苗完全失去保护效力。因此从细胞免疫的角度入手很可能是研制抵抗非洲猪瘟病毒的有效手段。
原创: 张运强 来源:PSY应用研究院
▼ 张运强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生产学硕士
致力于畜牧饲料营养结构及添加剂的研究,对猪场生产实际问题和产品的应用有着深刻的理解,经常接触国内外养猪前沿技术,善于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监查、归纳、总结并解决规模化猪场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