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80|回复: 0

王祖力博士:《当前全国养猪生产形势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1 11: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告主题:《当前全国养猪生产形势分析》
报告嘉宾:王祖力博士,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1.jpg

报告内容:

一、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
  年前,北方疫情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年后:北方总体趋稳,南方不算太平
  天气渐暖,会不会有“第二波”
  官方:虽然目前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但引发疫情的风险因素将长期存在。要巩固防控成效,力争全国疫情可控,不蔓延成势,抓好生猪基础产能保护和肉品供给保障。
  春节后价格:淡季不淡,但持续上涨乏力
  原因:一是南方抛活猪、二是屠企抛库存、三是大肥猪偏多、四是消费不给力。

二、疫情对生猪产业影响
  1、生产指标变动:基础产能去化明显
  市场普遍观点:产能去化严重、种猪补栏积极性弱

2.jpg

  2、消费指标变动:猪肉消费缓慢恢复
  3、贸易指标变动:国际市场空间有限
  2018年猪肉进口:119万吨,同比基本持平

3.jpg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一季度猪肉进口33.4万吨,增3.2%;猪杂碎进口23.3万吨,减15.3%。根据当前进口形势判断,预计2019全年进口量170-200万吨,较去年的119万吨增长明显。
  4、成本收益指标变动:盈利预期较为乐观
  2018年生猪养殖头均盈利约30元
  5、疫情影响历史借鉴:疫情助推周期波动
  疫情+环保+猪周期,这次可以成为“超级猪周期”,而且幅度不小

4.jpg

5.jpg

三、对后市的判断及反思

  猪肉缺口分析:
  产能下降叠加效率损失,保守估计猪肉减产15%,量级约800多万吨
  禽肉对猪肉替代量级在200万吨左右,短期大幅增长可能性不大
  其他肉类对猪肉替代效果较弱,可暂不考虑或忽略
  进口加上替代量预估400万吨,其余400万吨要靠价格上涨消化

  2019年生猪市场供应短缺
  2019年度价格涨幅预计40%左右
  2020年仍将维持高位,行情预计好于2019年
  2021年行情主要根据下半年价格上涨带来的补栏情况判断

  不确定性因素:
  消费是否顺利回复?政策如何调整?进口+走私有多少?疫苗研制进展如何?
  对疫情及其防控的反思
  一是规模化养殖水平仍然较低,小散养殖户养殖技术亟待提高
  二是标准化水平不高,饲养管理相对落后。
  三是生猪屠宰产能与养殖产能区域不配套,跨区域调运活猪数量庞大。
  四是冷链运输能力与屠宰产能不配套,冷链物流产业有待完善。
  五是部分区域执行国家政策不规范,“层层加码”现象突出。
  六是前期消费科普到位,但仍需加大宣传力度 。
  七是由“调猪”变为“调肉”是大势所趋,需有长期规划。
  八是基层防疫和兽医力量薄弱,急待加强。

  疫情对产业链的深远影响
  1.散户加速退出,规模企业扩张速度放缓,南猪北养格局受影响
  2.养殖和屠宰产能布局将更加协调,以前是产区养、销区屠宰(消费)
  3.猪肉(白条)冷链运输市场供给不足,发展空间比较大,需1-2年缓慢增加
  以后要: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
  4. “点对点”调运规模继续扩大:变 “调猪”为“调肉”
  5.养殖、屠宰、加工各环节将更加规范和谨慎:运输、检疫、检测、公司布局等经营行为等

来源:饲料技术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06:2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