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PIC技术交流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来自俄罗斯有防控非洲猪瘟经验的专家分享了实战知识,从生产效率的遗传改良、最优化母猪饲喂管理、用数据量化结果、优化饲料效能以及落实生物安全几个方面分析提升农场生产管理效率、有效降低陈本的途径。感谢专家的分享,先整理如下。
《ASF实战经验分享——俄罗斯规模化猪场应对非洲猪瘟方案》
1、综述: l 非洲猪瘟在俄罗斯—历史背景与成功经验 l 俄罗斯案例分析 l 净化污染与复养步骤 l 生物安全隔离区和行政区 l 增列的生物安全要求
2、历史背景:
2019年到现在报道有2个案例,其实我知道得是3个案例。
3、俄罗斯非洲猪瘟防疫的成效 l 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散养户及小养户的数量。在某些省份,地方政府已经完全禁止散养,其他省份则禁止农场3公里内的散养。 l 养猪业的整合
4、俄罗斯非洲猪瘟防疫的成效: l 大部分农场的生物安全等级升高了 l 目前送到屠宰场的所有猪只都有标示,容易追溯来源 l 所有农场由地方政府定期检测非洲猪瘟 l 所有农场接受政府兽医单位的生物安全审查 l 实施地理分区制度和农场生物安全等级划分系统 l 俄罗斯几乎可以自给自足 l 引种后没有发生过第二次ASF疫情的爆发
俄罗斯案例分析:Tvery农场的疫情—育肥场30000头猪
1、良好的生物安全 l 进场淋浴洗澡 l 使用中转料塔 l 有运猪中转站 l 有内部猪场转运等 l 实际状况
非洲猪瘟从其中一栋舍开始发病,死亡率略高于平常(0—15%)血样检测确认感染,约3—4周的协商与扑杀发病场的期间,并未扩散到下一栋舍。
2、关键风险及可能感染源 l 农场距离最近村庄只有300米 l 农场员工每天回家 l 缺乏单一对接的大型屠宰场,导致很多小客户会靠近农场考察 l 此地区有很多疫情爆发
Volgograd农场的疫情—650头母猪的种猪场(存栏7000头)
1、非常良好的生物安全: l 进场淋浴洗澡 l 使用中转料塔 l 有运猪中转站 l 有内部猪场转运等 l 专用饲料车和拉猪车
2、关键风险: l 农场员工每天都回家
l 此地区有很多疫情爆发
3、案例教训: l 减少运猪车到猪场的次数,公司随后建立屠宰场,所以此猪场只有一个客户 l 每个猪场都用于动物运输的专用运猪车 l 拥有合适设计的洗车点至关重要 l 农场位置非常重要,尤其对新建项目而言 l 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围绕农场的无猪区域 l 更好的控制人员流动与人员训练
非洲猪瘟病毒知识
病毒的存活能力
1、在PH4—13之间很稳定,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至少存活: l 在木板上70天 l 在了解的血清中15周 l 在40摄氏度保存的血液中18个月 l 在20摄氏度的粪便或尿液中11天 l 在室温下物体表面(桌子、墙面)11天 l 在脏的猪栏里1个月 l 在尸体(死掉的动物)中很稳定,即使腐烂了 l 在60度加热30分钟会使得病毒失活 l 在70度以上烹饪过的或灌装的火腿中没有发现过可传染的非洲猪瘟病毒
2、有季节性差异 l 当没有保护的情况下,ASF病毒会因阳光和干燥而迅速失活 l 高量的ASF病毒可能会持续存在于富含蛋白质且潮湿的环境中,例如粪尿、污泥 l 在夏天更加安全
统计学上来讲,非洲猪瘟在夏天有更高的发生率。
非洲猪瘟并非高传播性疾病,低于口蹄疫、蓝耳和猪瘟....... 非洲猪瘟是接触传播,不是空气传播疾病 但依然四处传播
安乐死所有猪只: l 安乐死的场所 l 减少流血的方法 l 用毒药麻痹呼吸系统 l 人员安全
爆发场的清群: 1、每次将死猪运输到弃尸点后,对所有运输过程中进行消毒 2、爆发场关闭后,最后做一次清洗消毒
至少一年内必须定期喷洒消毒剂在覆土层表面
猪舍生产区的而无力清洁,清洗和消毒 l 所有设施和设备均需完成三次全套的消毒程序 l 灭虫和灭鼠是第一步的一部分 许多消毒剂会杀死病毒,但不是所有的都有效 消毒剂用法: l 氧化塘 次氯酸钙—10公斤/吨粪污 l 地面 次氯酸钙—2公斤/平方米且喷淋10升热水/平方米 l 设备/猪舍 其他新型对非洲猪瘟有效的消毒剂 l 空气 每立方米含福尔马林40—50毫升(37—40%甲醛)
检验清除病毒程序的有效性 l 用棉棒拭子采样进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检验,以查验消毒的有效性 l 空置期后放哨兵猪进猪舍,每栏最少需要2头,并每天观察 l 观察哨兵猪并检测非洲猪瘟病毒至少2个月
隔离空置期和到复养时间间隔要多久? 根据俄罗斯国家法律需要8个月。 生物安全隔离区和行政区防疫方式的差异
饲料是传染途径之一 PIC新版饲料厂评估 l 饲料厂位址 l 食物管理 l 车辆与人员流动 l 饲料生产 l 鼠鸟空置 l 原料接收 l 主要及次要原料 l 饲料运输 l 农场大门的中转料塔 l 内部的饲料转运 l 延长饲料储存时间 l 饲料中100%添加病毒毒杀剂
中国农场里增列的生物安全要求 l 健康保障部门定期审查猪场、洗车点与饲料厂 l 对每辆车每个人都明确的画线区分清净区(生产区)、过渡区(生活区)及污区(场外区域),并配套各自的工作流程 l 运输流程改进——培训工作 1、标准化的培训资料 2、不定期的培训与检查 l 运输流程改进——监管工作 1、视频监控 2、不定期的检查执行过程 3、特殊情况下,有健康保障部门/技术服务部门到现场支援工作 l 运输流程改进 1、用泡沫清洗/康渗 2、提高消毒剂的浓度
l 补充文件及更精细的生物安全方案 1、煤气罐 2、煤气罐供应商会送煤气到一百个以上的农场、餐厅 3、送货车会直接开进某些猪场 执行!执行!执行! 其他需要考量的措施 l 在农场户或饲料厂大门的货车消毒 l 在货车进行消毒前用高压冲洗车轮上的冰/雪和泥巴,可以提高消毒效果并减少风险 l 这个设备不能替代车辆清洗点进行良好的车辆清洗/消毒/干燥流程 l 这是为农场/饲料厂大门减少车辆将可能从道路上收到的污染带入(尤其是农场没有中转料塔和内部转运时)、中转车或肉猪车抵达装猪台时,原料车送抵饲料厂所涉及的
总结: l 尽管存在非洲猪瘟,俄罗斯生猪产业依旧繁荣 l 如果实施了正确的操作,场内的非洲猪瘟可以被清除掉 l 复养的时间取决于农场的条件,处理厂的位置,减群做的如何 l 区域化是掌控非洲猪瘟疫情扩散的重要工具,并可以使业务增长 l 不断的监控和提升生物安全可以减少风险。常规的生物安全措施可能还不够,我们需要额外的措施来保护农场健康
《生产效率的遗传改良——降低猪场生产的成本》
王亚楠博士 PIC亚太区遗传服务专员
产房效率 销售仔猪数/产床/年或活体重/产房面积/年 性状 产仔数 初生重 断奶前存活率 断奶重 乳头数
问题: 1、如果你有自己的DLY体系,你会选择? 2、如何减少遗传滞后? 3、现在非瘟严峻,猪场损失严重,种猪采购渠道少,可以用肥猪选做母猪用吗? 可以,但不建议用。
《母猪饲喂管理方案——对农场生产效益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关键点: 1、母猪场的关键性能指标 2、断奶到配种期间母猪正确饲喂的重要性 3、达到正确体况的妊娠母猪饲喂方案。体况测量 4、哺乳期母猪的饲喂管理理念 5、母猪饲喂方案和养猪生产者的总体经济效益
对于合理体况的母猪来说,断配期间饲喂哺乳料,繁殖性能并无明显差异。
总结: l 喂断奶母猪提供足够的日均采食量要避免浪费 l 关注断配期间的母猪体况(瘦的满足胡自由采食,理想体况的母猪饲喂3.6kg+的饲料)和饲料中的额能力含量 l 随时喝到新鲜的水
妊娠期母猪饲喂以达到最佳体况 建议 举例:经产母猪 3.2公斤/天,7.6兆卡净能/天 偏瘦母猪,3.2公斤/天,知道回复正常体况,然后饲喂基础量要求绝大数偏瘦的母猪,要在妊娠30天孕检之前恢复正常体况。 1.6公斤/天,3.8兆卡净能/天 肥胖的母猪,1.6kg/天。直到恢复正常体况,然后饲喂基础量。
妊娠期母猪饲喂 母猪体况满分3分
母猪体况测量方法: 1、眼观 2、超声(伦科) 3、体况尺(非常实用,有效)
妊娠期母猪饲喂已达到正确的体况
妊娠母猪为什么分娩前肥胖? 精确度的重要性 l 料筒内妊娠料的重量每月至少称量一次 l 每次配方调整后,要立刻称重,并相应的调整饲喂量 哺乳期母猪饲喂 围产期饲喂量对初乳的产量和成分的影响: 理想的做法:从进入产房第一天就开始自由采食
母猪体况损失10%,下一个生产性能下降很大。这就是母猪哺乳期需要自由采食的原因。
哺乳期母猪的适宜温度: 18-20摄氏度 总结:每天至少饲喂3次,但有个客户每天饲喂5次,自由采食料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俄罗斯已经采用自由采食的料槽,但母猪需要训练,母猪要及时喝到饮水,针对母猪创造适宜的温度。
严格执行PIC饲喂建议,5000头母猪场总利润显著提高¥4870679。
总结是: 1、偏瘦的母猪在断配期间自由采食,平均>4kg/天。不要有饲料浪费(理想体况的母猪每天饲喂3.6kg。) 2、妊娠母猪的饲喂方案要根据母猪体况进行调整,在妊娠期不同阶段,对母猪体况进行准确测量。 3、最大化哺乳期母猪的采食量(至少平均6kg/天,SID赖氨酸63g/天) 4、执行正确的母猪饲喂方案能对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至少每年每头母猪¥974)。
正确执行母猪的饲养管理,可以让我们增加效益,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我想再次强调满足母猪在产房体况的损失,最好的是不掉膘,但是不可能的,对于损失建议是不能超过8%。最后说一下再俄罗斯的情况,一开始客户是比较排斥的,但是一步一步的接触,证实我们的建议是非常有效的,首先对怀孕母猪后期加料与不加料的问题。胖的母猪后期禁止减料,出生后发现。仔猪没有降低初生重,所以肥胖母猪后期不加料。客户现在很信任我们。
农场数据宝典——如何用数据量化结果 ——沈婷博士 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习近平
数据测量: 如果你不能测量它,你就不能改良它。 1、KISS原则,易于收集的数据 2、持续性 3、准确性
统计过程控制(SPC) 应用数据统计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控,建立并保持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定的水平,从而保证生产复合规定的一种质量管理技术。
此图把你监控猪场性能,指导意义,发现生产异常。
问题: 1、如何从众多生产性能指标和数据中整体评估农场现状? 2、如何排序整改措施? 3、如何评估改进效果?
量化农场成果,评估生产成绩。
综合: l 科学、准确、持续地收集农场各项生产数据 l 利用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管理,定期生成生产报告 l 运用SPC图检测农场生产状态,保持稳定或及时进行相关干预措施 l 运用标杆数据系统进行某个农场或整个体系生产水平、资源利用、成本及盈利分析 l 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优化生产,从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场收益
(会议将在23号上回结束,我们将继续整理技术内容。 文章来源于2019 PIC技术交流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原创: 爱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