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养猪业,还笼罩非洲猪瘟疫情的阴影下,很多养猪人恐慌,不知所措。在没有有效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养殖户只能做出减产或清场的决定,低价卖猪,结果都损失惨重。这种情况,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跟风现象严重,造成区域性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存栏量不足去年同期的80%,而个别县区更低。苦尽甘来,让养猪人兴奋的是,最近大部分地区的猪价出现反弹,养猪进入盈利的阶段。可那些淘猪严重甚至清场的养殖朋友就开始后悔,若再坚持坚持就好了。
事实已成,后悔无用。其实,我们更应该想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有心理因素吗?有人为因素吗?我觉得都有。
首先就是人的恐惧心理。面对非洲猪瘟,普通养猪人束手无策,只能拿起最后一根稻草——生物安全。养猪朋友们开始严格按照专家们的建议,教科书式的执行着所谓的生物安全,消毒药用量成倍增加,结果还是疑似发生了。于是乎,养猪人“一夜回到解放前”。而附近养猪的就想,邻家猪场做得那么严格都发生了,我们距离又近,我还能保住吗?一个字,淘!一传二,二传四,范围扩大,逐渐被围住的猪场老板就想,我能独善其身吗?又于是乎,淘猪就演变成了区域性的状态。所以,对非洲猪瘟的害怕和恐惧等心理作用,是当下养猪业最大的敌人,因为恐惧是会传播的。
鉴于此,针对当下情况,养猪人要克服恐惧心理,不急于淘猪,要相信我们养猪业的未来,相信养猪会赚钱的;也要相信国家会为防控非洲猪瘟做出强有力的措施,相信国家会很快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
号召:为了养猪业健康发展,养猪人、兽医、专家、行业相关产业人士应共同能力,携手共渡难关。
承若:我是兽医,我愿为防控非洲猪瘟尽一份微薄之力。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