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猪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哺乳仔猪:成活率低,腹泻较严重,断奶窝重低 (2)断奶仔猪:断奶后产生应激综合症,表现为仔猪腹泻,采食量低,生长停滞(甚至负增长),出现僵猪,甚至死亡 原因: (1)腹泻:营养,疾病,环境性腹泻 (2)采食量低:适口性差,消化率低,换料慢(采食量-消化率-肠道发育+饲料品质) (3)生长受阻:断奶应激,疾病,采食量,营养水平,管理因素(环境)
二、仔猪饲料配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原料的饲料特性没有准确把握 (2)原料的添加量和比例不合理 (3)饲料原料的质量难以保证(稳定性) (4)原料指标与其实际的营养指标难以掌控 (5)精准营养与营养水平的误差,营养平衡性 (6)营养标准与析因法 (7)营养参数的参考差异(ME ,NE ,DLYS)
如何达到目标: 仔猪70日龄时体重30公斤 (1)减少断奶应激 (2)促进食欲 (3)增强消化能力 (4)改善肠道健康 (5)提高免疫力 (6)消除日粮中的限制因素 (7)改善环境/气候条件 (8)改进生产管理方法
三、配制仔猪饲料的理论依据
1、乳仔猪消化免疫生理 (1)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酶活性低 (2)生长发育快:利用养分能力强 (3)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不能产生抗体,只能通过吃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形成被动免疫 2、乳猪营养生理
3、体组成变化
4、消化酶变化 (1)新生仔猪的乳糖酶,脂肪酶和蛋白酶水平较高,断奶后各种消化酶的量和活性下降 (2)仔猪断奶5天后蔗糖酶,异麦芽糖酶和乳糖酶的活性下降至少50% (3)消化酶活性的急剧降低,造成仔猪对植物性蛋白质不能充分消化,没有消化的蛋白质进入大肠导致腹泻的发生
5、小肠完整性 (1)断奶仔猪小肠绒毛萎缩和隐窝增生,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降低,造成仔猪腹泻 (2)饲料抗原,微生物等可导致隐窝深度增加,造成绒毛萎缩 (3)仔猪断奶后,开始绒毛高度减少25% ,随后减少幅度变小,直到断奶后第5天,减少为原绒毛高度的50%
仔猪断奶后肠绒毛萎缩,最根本原因是能量,蛋白质采食不足。 6、胃酸分泌—断奶仔猪胃内pH值过高 (1)断奶日粮类型的改变,胃内酸度降低 (2)微生物区系遭到破坏,产酸的乳酸杆菌数量减少 (3)断奶应激使仔猪胃中pH值上升,需要1~3周才能恢复正常。并且断奶日龄越小(17天断奶),恢复到正常值的时间也越长(3周) (4)胃酸能限制细菌由胃内向小肠上端迁移,胃酸分泌不足会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5)断奶仔猪日粮中加酸的有效性至断奶后3周内
7、免疫系统 (1)初生仔猪靠吸吮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到21日龄以后才开始产生主动免疫,直到5~6月龄以后才能产生足量的免疫抗体; (2)早期断奶仔猪对免疫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
转自:最佳效益饲料配方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