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菌种,再闲聊几句。 霉菌(米曲霉、黑曲霉、根霉等),个人感觉是个被很多人忽视的优秀的发酵 饲料生产菌种,其顽强的生命力,强大的产酶能力,丰富的酶系组成无不是发酵饲料用菌种应有的素质,而且在食品酿造行业中千年的应用历史,更是对其发酵性能的充分肯定。可能是忌惮于一般消费者对“霉菌”的认识局限,霉菌过于强大的生命力以及美感不足的发酵外观与气味等因素,大家选择起来都非常谨慎。以前提过多次,厌氧是抑制常见霉菌(特别是产毒霉菌)的有效手段,但设计合理的发酵过程在厌氧固体发酵饲料生产中不会影响几种潜力股霉菌的能力发挥,而且在一些谷物类发酵原料应用中,霉菌毫无疑问是比乳酸、酵母、枯草等更具优势的。突破,常常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霉菌或许是可以获得突破的一个点。 明星菌种的应用:微生态领域内这两年比较热的应该就是凝结芽孢杆菌与丁酸梭菌,他们的“热点”集中在产酸与耐热并存之上,这是他们在饲料领域中应用的优势,然而在发酵饲料生产中似乎产酸即可,而耐热似乎并不如耐寒更有利于生产。当然,耐热在烘干过程中是有优势的,但是中高温烘干厌氧固体发酵饲料产品本身就损失掉其一半以上的功效物质,如果低温烘干其耐热优势再次发挥不出来了。如果固体发酵是为了获得凝结或丁酸梭菌本身,我估计目前这也不现实,否则这两种菌的价格就不会如现在这般高昂。明星菌种在发酵饲料上的应用,还有许多值得去考虑和对比试验。 菌酶协同,或者菌酶结合,抛开一些公司在产品销售策略上的考量,的确是一个值得考虑且值得应用的工艺。菌酶结合的概念应该和菌酶混合的概念分开来审视——菌酶结合是一个发酵饲料生产(也包括很多其他发酵产品的生产)的工艺设计,菌酶混合是某些公司微生态产品的配方设计,他们的出发点是不一致的。饲料酶,根据作用底物不同、活性条件不同等等因素分成了许多种类,简单的加菌加酶加水加原料,一搅拌一锅汤,各类酶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我见过的把菌酶结合做的非常好的而且规模还比较大的,应该是青岛GY,只是他们可能不会经常出来讲而已。其实将简单生产工艺复杂化之后,而生产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则有可能变得简单化。当然,酶绝大部分其实还是菌产生的,菌与菌的结合,也可以获得不次于菌与酶结合的效果。 最后,个人感觉目前大部分发酵饲料厂家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原料选择上,对菌的关注可放在其次,菌由少部分专业厂家做好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