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11|回复: 0

[水产营养] 你知道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对虾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4 10: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霉菌毒素


     调查研究表明,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十分普遍和严重。各个地区、各个季节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产品均有霉菌毒素污染,检出率高达70%~100%,按照饲料卫生标准判定的毒素超标率可达20%~80%。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环境较为潮湿,饲料霉菌污染较北方地区严重,饲料霉变率比北方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由于产生毒素的霉菌在饲料中大量繁殖,使得毒素含量越来越高,动物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便会引起中毒甚至是死亡。由于对虾养殖的适宜季节正是中国的高温高湿季节,因此配合饲料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B1(AFB1)污染几乎是普遍现象。

饲料原料霉变


     在南姜蓝对虾、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的研究结果表明,饲喂黄曲霉毒素B1会影响虾类的生长、饲料转化和表观消化率,使对虾增重率降低、成活率降低和肝胰腺组织学发生病变。AFB1浓度较高时,被感染的虾抗病力较低,甲壳疾病的易感性较高,还额外发现虾外骨骼上有较多的损伤。另有实验表明,当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水平低于20ug/kg时,仅仅饲喂10d,虾增重就会减缓,并且死亡率微升。
     黄曲霉毒素对对虾的危害主要是对肝脏造成危害,属于肝毒性毒素,持续摄入黄曲霉毒素会在肝脏内积累导致肝脏肿大、苍白、变脆和胆管上皮增生。黄曲霉毒素抑制磷脂及胆固醇的合成,影响脂从肝脏的运输,从而使脂肪在肝脏中沉积,引起肝脏脂肪浸润、肥大。

对虾肝胰腺病变


     有学者在AFB1水平为25μg/kg时观察到了对虾肝胰腺的组织病变损害现象,且随毒素浓度的升高该损害程度加重。炎症初期管腔间质中则会出现血细胞浸润,进而会发展为纤维变性和组织坏死及其边缘肝小管细胞坏死,并且会改变肝胰脏管道结构,直接影响肝脏的吸收贮存和分泌功能,结果脏器发生严重炎症和萎缩,并失去正常机能。
     此外,当对虾摄食含有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毒素会抑制其免疫系统并降低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虾的免疫系统中,免疫活性的组分主要是由血淋巴细胞联合固定的吞噬细胞构成,因此,当它们的数量减少时就会导致疾病抵抗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变得易感染疾病。黄曲霉毒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体现在抑制一些特定细胞的生长,如补体蛋白C4和一些淋巴因子,同时抑制巨噬细胞的噬菌作用,间接影响后续B淋巴细胞抗原的生成,进而降低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如前文所述,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霉菌毒素对对虾的侵害是不可避免的。肝脏是动物机体主要的解毒排毒器官,养殖过程中要想减轻霉菌毒素对对虾的损害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肝脏,增强肝脏的解毒排毒功能。
     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是反映动物免疫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标。溶菌酶是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其活性与生物的免疫水平密切相关;碱性磷酸酶不仅与磷代谢密切相关,而且是重要的解毒体系。

对虾的消化系统中肝脏是最重要的


     试验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以显著提高血清中的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这表明胆汁酸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解毒能力、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进而起到提高对虾抗病力和成活率。因此,在对虾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以减轻霉菌毒素对对虾肝胰腺和整个机体的损害。

使用胆汁酸后对虾肝脏状况改善显著


文章来源于山东龙昌动保官方网站。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21 09: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