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rdong

[分享]猪咬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 19: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变生产经营观念,注意提高整体效益 推迟肉猪出栏时间不等于增加肉猪生产效益 期望提高市场价格来增加收益无可非议。但很多经 营者,寄希望于推迟肉猪出栏,等待较高的市场价格,这 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一定范围的价格上涨,并不一定会 带来收益的增加。原因在于,肉猪达到适宜出栏体重以 后,继续饲养,饲料报酬会明显降低,单位增重的饲料成 本会增加,较高的市场价格所带来的收益可能被饲料成 本的提高所抵消,更何况市场价格的升降又是难以准确 预测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投入,不等于降低成本 如果采用的方法得当,减少生产投入,的确可以降低 成本,提高效益,但这并非必然结果,有时适得其反。在 中、小养猪企业中,这一问题十分突出。 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左右,降低饲料成本 以增加养猪效益确实是一条有效途径,但很多养猪经营 者只注重降低单位重量饲粮的成本,而忽视了饲粮的质 量,甚至采用劣质原料,结果导致饲料报酬大幅度降低, 反而使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增加,事与愿违。 仔猪成本也是商品猪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养 猪生产者不惜购买体重小、质量差的仔猪来降低生产投 入,反而因仔猪遗传品质差,前期发育差而大大影响以后 的增长速度和饲料报酬,降低了生产整体收益。 疫病防治费用虽然占养猪成本很小的比例,但很多 生产者尤其是农村养猪户,存在侥幸心理,少用或不用疫 苗,采用价低质差的药物,以降低生产投入,往往导致疫 病发生增加或死亡率增加,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品种 品种越“洋”越好吗 引入品种对发展我国商品猪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 用,这些品种与我国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相比,具有生长 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的特点,我国常用的引入品种 长白、大白、杜洛克即是如此。但这些品种也有它们的缺 点,表现为适应性差,对饲料、圈舍、卫生条件要求较高, 这些条件满足不了要求时,它的优点发挥不出来,甚至还 不如那些性能较差的品种。 !(! 品种越“纯”越好吗 很多生产者在选购种猪时都盲目的追求“纯”种,生 产中应根据用途选择纯种或杂种。利用杂种母猪可以获 得繁殖性能上的杂种优势,其杂种后代具有生长快,饲料 报酬高的优点。 * 正确认识与使用饲料,提高养猪效益与水平 *(’ 青粗饲料的合理利用 在我国传统的农村副业养猪中,有使用青、粗饲料喂 猪的习惯,或者说是主要靠青、粗饲料来喂猪。现代大规 模生产中,由于来源和使用的方便性等问题,青、粗饲料 较少使用。是否使用青、粗饲料应视喂猪的具体情况而 定。农家养猪或是农村大规模养猪可以广泛使用,妊娠母 猪、空怀母猪和后备母猪可大量饲喂。种公猪、后备公猪 和肥育猪应少量饲用。因公猪喂量过大造成草腹,不利配 种。生产肥育猪饲喂过多会降低精料采食量,影响生长速 度。酒糟、粉渣、酱渣、糖渣等传统粗饲料,经处理后对空 怀、妊娠母猪#" +, 以上后备母猪是很好的填充料,可以 大量使用。仔猪、幼猪应不用,哺乳母猪、肥猪及种公猪应 少量使用。青、粗饲料使用得当,可降低养猪成本,又可获 得很好的养猪生产效果。 *(! 合理选用添加剂、预混料或浓缩料 事实上,所有种类的猪只,在圈养条件下都需要添加 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猪只生长发育与繁育的 必需成分,而常用的玉米、豆粕、麦麸这些谷实类、饼粕类 和糠麸类饲料中没有或含量不足。因此,各种猪只都应使 用添加剂、预混料或浓缩料。农家养猪或小规模猪场应选 用添加剂比例较大的浓缩料,只要加入玉米、豆粕、麦麸 等主料就可酿成全价料。在豆饼价格较高,养猪规模很小 时,还可考虑添加比例更大的浓缩料,只需加入玉米、麦 麸即可保证饲喂效果,也不会增加饲料成本。 *(* 正确使用饲料配方 很多养猪生产者热衷于寻求“好”的饲料配方,这说 明生产者重视饲料品质的作用。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浓缩 料生产企业,都为用户提供建议饲料配方,并可根据用户 饲料情况,负责调整配方。问题在于,很多农户或小规模 养猪场只注意配方里添加的是什么东西,不注意添加比 例。而改动添加比例,实质上就是改变配方。配制饲料时, 应严格按照配方去做,不能随意改动。 - 合理饲喂与利用种母猪,提高繁殖水平 母猪饲养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母猪的生产水平,最 终决定仔猪生产成本与效益。而很多小规模猪场或农家 养猪户的母猪喂养不尽合理,影响了母猪生产潜力的发 挥。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 后备、空怀、妊娠母猪不能喂得过胖 后备母猪在#"() 以下时,可以按照生长肥育猪的办 法饲养自由采食。但在体重达到#"() 以后,就应限制饲 料采食量,避免过胖而影响配种。 空怀母猪的喂量应视母猪的体况来定,瘦的可以多 喂些,胖的可以少喂,以此调整母猪的膘情,使之及早发 情配种。体况正常的母猪每天料量应是!*+() 混合精料, 在有酒糟、稻糠等饲料时,可以适当减少精料量。 配种以后的妊娠母猪更不应喂料过多,否则会使母 猪产仔少,化胎、死胎、弱死增加,在全部采用玉米、豆饼、 麦麸为主混合料时,每日喂量应在!*+() 左右。 ,*! 母猪应注意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充 受传统养猪观念的影响,很多养猪者在养母猪时仍 不注意维生素、矿物元素营养的补充,在青、粗饲料不足, 品种单一时,会对母猪繁育成绩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母猪 不发情、不孕、死胎、流产、产畸胎、弱仔等。空怀、妊娠母 猪限制采食量,但不能为节省饲料费而放弃维生素、矿物 质的添加。 ,*+ 后备母猪适龄配种,老龄母猪及时淘汰 后备母猪配种过早,’-! 产繁殖成绩不好;配种过 晚,会增加饲料费用。适宜的初配年龄应在%-. 月龄,并 应保证至少在第! 情期配种,初情期配种繁殖成绩不好。 母猪的平均利用年限为二至三年,对个体来说,具体利用 年限应视母猪实际情况而定。繁殖成绩好,产奶量高,哺 育力强的可延长利用时间;产仔少,产奶量低,仔猪质量 差,哺乳不好,母猪利用时间不应过长,对目前常用的大 型猪种或杂交种来说,最多不超过. 产,年龄大的母猪不 仅产仔差,因其体重大,维持消耗高,也会使仔猪生产成 本提高,影响生产效益。 / 合理喂养生长肥育猪 /*’ 生长肥育猪吃得多,省料而不是费料 很多养猪生产者,特别是农村养猪户或是小规模养 猪场,害怕肥猪吃得多,认为吃得越多越费料,经济上不 合算。在很大程度上说,猪每天吃的越多,生长越快,出栏 越早,饲料报酬越高,越省料,而不是费料。因而在饲养肥 育时,应通过提供适宜环境条件、改善饲料适口性等办 法,提高肉猪饲料采食量,从而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报 酬。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9: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 养“大肥猪”不合算 养“大肥猪”的现象在农家养猪和小规模猪场较为常 见,从效益上讲很不合算。尽管在’/"() 范围内,日增重 是逐渐增大的。但因随着日龄和体重的增大,增重部分中 脂肪的比例逐渐增大,瘦肉的比例逐渐减少。而饲料转化 成脂肪的效率要比转化成瘦肉的效率低一倍以上,这就 使猪的体重越大,饲料报酬越低。若将仔猪成本计算在 内,以目前常用的杂交商品猪来说,适宜的出栏体重应在 ’""-’!"()。出栏体重过大,饲料报酬低,胴体瘦肉率低, 背膘厚,在市场上也不受欢迎。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20: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类): 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合用有协同增效作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B-内酰胺酶结合,使其对β-内酰胺类破坏减弱);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呈协同作用。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与TMP联合应用有较好的增效作用。青霉素类不能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等抗菌药合用,(青霉素类为快速杀菌剂,四环素类等为抑菌剂,合用干扰了青霉素类的作用。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别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 2: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与B-内酰胺类配伍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氨基糖苷类可与多黏菌素类合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但不可与氯霉素合用。氨基糖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肾毒性,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DVD配伍比TMP更好些。与阿托品类配伍应用于仔猪腹泻。 3:四环素类(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四环素类药物与本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牧菌素(泰妙灵)、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肠胃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TMP、DVD对本品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适量硫酸纳(1:1)与本品同时给药,有利于本品吸收。碱性物质如:Al(OH)3、NaHCO3、氨茶碱以及钙、镁、铝、锌、铁等金属离子(包括含此类离子的中药)能与四环素类药物络合而阻滞四环素类吸收。含二价离子的全价饲料不利于本品吸收。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合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阻碍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4: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等): 红霉素与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间甲氧嘧啶(SMM)、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红霉素与泰乐菌素或链霉素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合用。泰乐菌素可与磺胺类合用。竹桃霉素可与四环素类配合应用。红霉素不宜与B-内酰胺类、林可霉素、四环素联用。 5:氟喹诺酮类(氟哌酸、培氟沙星、洛美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麻保沙星等)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青霉素类、氨基苷类及TMP有协同作用。如:环丙沙星加氨苄青霉素对细菌表现相加作用。环丙沙星加TMP有协同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利福平、大环内酯类、硝基呋喃类合用有拮抗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四环素类药物可配伍应用。如氟哌酸与强力霉素的复方制剂可有效的防治包括呼吸道疾病在内的混合感染。氟喹诺酮类加林可霉素可用于治疗鸡霉形体合并大肠杆菌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继发肠道感染等。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与磺胺类药物配伍使用。如:环丙沙星与磺胺二甲嘧啶合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相加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慎与氨茶碱合用。 6: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合用有确定的协同作用。国外应用的抗菌增效剂除TMP和DVD外,还有奥美普林(OMP)二甲氧甲基苄啶。)阿地普林(ADP)、巴喹普林(BQP)。碱性电解质可减少本品对肾脏的毒性。磺胺类药物与多黏菌素合用可增强对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SMZ+TMP+多黏菌素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有效。磺胺类药物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7:林可酰胺类(林可霉素、可林霉素) 林可霉素与四环素或氟哌酸配合应用于治疗合并感染。林可霉素可与壮观霉素合用(利高霉素)治疗鸡慢性呼吸道病,有效供给口服补盐液和适量的维生素可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林可霉素可与新霉素(用于乳腺炎)、恩诺沙星合用。 8:杆菌肽锌 杆菌肽锌可与多黏菌素、链霉素、新霉素合用。杆菌肽锌禁止与土霉素、金霉素、北里霉素等配合应用。 9:利福霉素(利福平) 利福平可与链霉素、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配伍使用。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20: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2006年5月底开始,地处中南、华东地区的江西、湖南等省份的部分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了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猪无名高热病。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均有差异。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全群发病,体温升高,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眼分泌物增多;部分出现下痢或呕吐;少数患猪皮肤毛孔有出血点。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有些新建猪场甚至母猪死亡率达到30%。该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猪场因此而倒闭。      病因分析   (1)从5月份开始,中南、华东地区气温较高,许多猪场猪舍饲养密度过高、通风能力低,隔热条件差,猪群容易发生热应激,加上炎热的天气导致饲料中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氧化而失效,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2)自去年9月份以来,猪价暴跌,特别是今年4、5月份,中南、华东地区市场上猪苗价格处于5元/公斤的低价。许多养猪场和养猪户在外地购回了大量猪苗,同时也将不同地区的多种病原体带回猪场,埋下了疫病暴发的隐患。   (3)猪群免疫和保健工作不够健全。由于猪价低,许多中、小型猪场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了猪群药物保健、驱虫和疫苗接种的内容,并使用质量较差的原料,猪群营养不良,对疾病的抵抗力明显下降。   (4)夏季高温和潮湿环境中饲料较容易发生霉变而产生霉菌毒素,导致畜禽产生免疫抑制,引起猪群免疫失败,猪只摄入霉菌毒素后,疫苗接种效果不理想,猪群抗体偏低;而目前猪场使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大部分只能吸附黄曲霉素,对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T-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的吸附效果差,因而一些猪场虽然已用了霉菌毒素吸附剂,仍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发病猪场的控制措施   在江西、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一些猪场,经笔者建议,采取综合性技术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生长育成阶段和保育阶段猪无名高热的发生和发展,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病原体的有效办法,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消毒时应选择新型、刺激性较小的复合醛类消毒剂,在发病的10天内应提高消毒药液的浓度,可按1:250稀释,对疫区及疫区附近外部环境每天进行4-6次严格消毒,猪场生活管理区每日消毒1次,第10天开始,可改为1:500稀释度进行消毒,减少健康猪通过呼吸道感染病菌的几率,防止疫病扩散蔓延,对控制“猪无名高热”的传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2)发病猪和怀疑已感染疾病的猪群不要接种任何疫苗,否则死亡率会更高。猪场应结合诊断情况,对还没有感染疫病的健康猪群紧急接种疫苗,选择当地猪流感分离株或当地血清型的毒株制成的流感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并在间隔2-3天后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剂量应加大1-2倍,接种时应严格做到每注射1头猪更换1个针头。接种疫苗和使用药物控制后仍发病严重的猪场可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采集耐过、痊愈猪血清或患病猪病料制作自家组织苗进行预防。   (3)当发生疫情时,应及早在饮水和饲料同时添加药物,结合注射抗生素或生物制品对病猪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二次感染引起的死亡。   ①发病猪场应全群(包括健康猪)投药预防和控制,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含有免疫增强剂的“加康”500克/吨+强力霉素300克/吨,连用14天;由于患病猪群采食饲料减少,不能摄取足够治疗量的药物,应同时在饮水中加药,可使用对细菌和病毒均有效的抗菌素和中药提取物复合制剂,如“安泰”等,按每吨水添加1000-1500克,同时添加质量较好的可溶性多维添加剂,如“骏维安”或罗氏多维500克,让猪群自由饮用5-7天,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②已发病猪只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应精心护理,并试使用氟甲砜霉素、头孢类、复方强力霉素、青霉素、长效磺胺类的其中一种针剂配合黄芪多糖或复方柴胡注射液、复方黄芩等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磺胺类针剂如10%长效磺胺-6-甲氧嘧啶,按每千克体重0.5毫升,每日1-2次,连用3天,首次加倍使用;20%氟甲砜霉素针剂,按每千克体重0.1-0.2毫升,1天2次,连用3-5天,黄芪多糖按每千克体重猪0.2-0.3毫升,一日1-2次,连用3-5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药物进行治疗;也可试用转移因子、排疫肽、干扰素等针剂配合进行控制,有些地方有一定效果。注射治疗时应严格做到每注射1头猪更换1个针头,并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抗菌素,减轻因注射产生的应激,不然会导致疫病传播更快,发病和死亡率更高。患病母猪可使用鱼腥草50毫升、阿莫西林320-480万单位、溶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耳静脉滴注,每头母猪每天注射1500-2000毫升。   ③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病毒性疾病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痊愈或耐过猪血清、以及本场未发病的健康老母猪血清或抗猪瘟病毒血清进行控制。在仔猪断奶前3-5天,肌内或皮下注射2-3毫升,对预防保育舍仔猪发病有一定效果;对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生长猪群可注射痊愈或耐过猪血清3-5毫升/头,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应及时、果断淘汰,并做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疫病传播。   (4)清洁猪栏时不要用凉水直接冲洗猪只,以免引起体温升高的患猪应激而加速死亡。   (5)做好猪场防暑降温工作,尽量保持猪舍通风,降低猪群饲养密度。   (6)做好疫点和疫区内的灭鼠、灭蚊蝇等工作,尽量避免猫、狗等动物进出猪场。   (7)病猪污染的场地、用具必须彻底消毒,病死猪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剖检,尸体和废弃物须按规定作烧毁、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严禁运出食用或作其他用途,粪便及污物应进行发酵无害化处理,污水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才能排出,避免病原向外扩散。      反思和建议   (1)在本次疫病暴发期间,现场和实验室诊断经常出现“盲人摸象”的结果,许多技术人员凭现场经验或仅靠实验室检测就作出判断,对复杂的混合感染往往只作出1-2种疾病的片面诊断,结果造成治疗或预防措施无效。   (2)一般来说,单纯的猪流感和经全面免疫猪瘟的猪群不可能出现如此高的死亡率,但许多发病猪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了50%,目前猪仍然无法购买到有国家正式批准文号的猪流感疫苗,在目前所有的猪场都进行全面猪瘟免疫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出现死亡率如此高的猪瘟值得我们反思。如何有效控制猪流感、猪瘟等疾病的危害仍是政府和猪场应考虑的问题。   (3)目前有些厂家生产的猪瘟疫苗质量不稳定,有的厂家没有正式的猪瘟疫苗生产批文,采用“套批文号”的形式进行疫苗的生产和销售,经常出现由于抗原含量低,污染某些病原体,或因为运输、储藏不当使疫苗效价下降或失效而导致猪场免疫失败,导致临床上出现典型的猪瘟症状和病理变化。猪场应选用优质的猪瘟疫苗、注意疫苗保管、运输和使用过程的科学性是提高猪瘟免疫效果的关键。建议政府部门加大生物制品企业监管的力度,确保猪场使用的各类疫苗质量可靠,并发挥应有的效果。   (4)除病毒因素外,链球菌Ⅱ型、多杀性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病、弓形体等细菌性和寄生虫混合感染也是导致病猪死亡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使用效果确切的抗菌素制剂提前投药预防,是降低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5)饲养管理不善是导致本次疫病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饲料(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霉菌毒素的危害,猪场保健意识、猪舍通风程度和降温能力、猪群饲养密度、生产模式,消毒工作重视程度和科学的实施能力等方面对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着关键的作用。按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应该是引起猪发病率的主要因素。   (6)猪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是猪场防疫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在目前疫病复杂的形势下,及时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预防无名高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20: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个养猪的,而且还是散户,所以,当我说错话时,大家帮助我进步 收录养猪的人<如何预防母猪的流产?>2007-01-02 21:19:16 / 个人分类:技术资料 引起母猪流产的原因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为疾病性的,另一部分是环境条件造成的。   1.疾病引起的流产主要是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有PRRS、PR、PPV、JE等。环境条件造成的流产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如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受到外界强烈的刺激(惊吓、合群并圈、互相咬架、拥挤、碰撞、追赶、气候突然骤变、注射疫苗等)、长期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等)、一些普通病没有及时得到治疗长久不愈引起。   (1)PRRS主要表现在流产、早产、死产、胎儿木乃伊化、弱仔多、妊娠期延长,仔猪死亡率较高,一般流产后精神状态好转,有食欲但泌乳力较差。发病率高达90%,康复母猪发情延迟,受胎率低仅50%左右。保育猪及育肥猪有“蓝耳”症状。   (2)PR主要感染妊娠中后期母猪,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表现在流产、死胎、弱仔多、胎儿发育不全、无毛无脑畸形胎儿,初生仔猪(一周龄以内)有神经症状,死亡率高达100%。   (3)PPV主要感染妊娠前、中期母猪,初产母猪表现明显,经产母猪少发。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母猪和仔猪,没有明显的特征性表现。   (4)JE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蚊蝇多的季节,一般在6月底7月初发病,一直延续到10月底。引起流产多为死胎、畸形胎儿以及各种形态的木乃伊,胎儿多有水肿症状,公猪表现为睾丸肿大。   繁殖障碍性疾病一般都有其特征性表现,只要认真观察,仔细研究,从中不难找出其规律性。   2.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长期缺乏营养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E及一些矿物质)没有及时发现,造成母猪严重虚弱贫血,最后导致流产。   3.栏位拥挤,猪舍地面光滑造成摔倒,合群并圈或追赶引起的外伤性流产。   4.夏季由于饲料保管不善,导致饲料受潮发霉变质或饲料原料发霉变质,有时母猪饲槽有死角,饲料长期积聚发霉变质,母猪采食后引起流产。   5.突然受到惊吓,投服大量的泻剂、驱虫药、利尿剂及注射疫苗等引起的应激性流产。   6.生殖器官炎症(局限性慢性子宫内膜炎、先天性子宫内膜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胎儿发育的内环境受阻引起流产。   7.胎儿发育不良,早期死亡引起流产,也有因为胎膜水肿、胎盘发育不良或畸形而导致流产。   防治措施1.繁殖障碍性疾病引起的流产,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流产的发生。   经过抗体水平的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同时加强消毒工作。   2.条件性引起的流产,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防止流产的发生。给予母猪优质的全价饲料,合理的饲喂量,提供一个干燥、舒适、温暖、清洁、卫生、安静的环境,饮水必须充足。母猪怀孕后尽量避免大范围的调圈和并圈,禁止剧烈运动和突然惊吓,使用药物时浓度和剂量必须在安全范围之内。对于一些疾病必须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尽快让母猪体况恢复到正常状态。   3.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制度,切实搞好环境卫生,定期灭鼠、灭蚊蝇,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引种时必须来自非疫区,定期对猪群进行监测,防患于未然。
发表于 2007-1-3 23: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hrdong 的帖子

猪场消灭老鼠和猫真的很不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6 11:5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